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案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案(二稿)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先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课件:出示不同人的手,学生猜这是谁的手,美妙歌声,运动员进球瞬间这双手(人)创造了怎样的劳动成果?学生自由说。
教师播放课件。
(明确概念)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劳动成果要珍惜》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学生质疑课题,教师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①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②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3、预期效果你们能从课题中想到这样多的学习内容,老师相信你们更能从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二、民主导学学习任务一:①说说你身边不珍惜劳动成果的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感想。
②小组选择任何一副图片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应该怎么做?你的感想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做好交流准备自主学习:说说做成一瓶早餐奶活其他你调查到的劳动成果,至少需要多少人参与?需要哪些工序?展示交流:展示预设:1、学生展示图片,口头表述小结:是呀,正如同学们所说,尽管是一瓶小小的早餐奶却也包含了这么多人的劳动,劳动成果确实来之不易。
板书:来之不易。
2、对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过度:可是呀,我们身边却存在这许多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学校、家庭、社会,你能结合你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就你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谈谈不珍惜劳动成果的浪费现象吗?说说你的感想。
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
倒掉的饭菜,凝聚着()的劳动成果扔掉的义务,凝聚着···········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因为,,,,就是(尊重)劳动者!过渡语:是呀,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既然如此,可为什么偏偏还有人会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浪费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人们一些怎样的思想。
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成果的诗句

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成果的诗句
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成果,这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会的一项重要素质。
以下是一些适合教育孩子的珍惜劳动成果的诗句:
1. 劳动创造了美好,珍惜劳动成果是美德。
2. 我们劳动创造了美好,珍惜劳动成果是我们的责任。
3. 劳动的果实幸福美满,珍惜它,让它更加美好。
4. 劳动成果如同春天的花朵,珍惜它,让它永远绽放。
5. 劳动成果是我们的心血,珍惜它,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一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一起种植花草、养小动物、打扫卫生等等,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果的价值。
同时还要告诉他们,劳动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付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回报。
珍惜劳动成果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只有懂得珍惜,才能更好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成果,让他们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1 -。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目标一、认知: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二、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三、行为: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及时加以劝阻。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位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你们熟悉吗?2、图片出示:面包师和面包,农民和农产品,教师和批改好的试卷、作业本,清洁工和干净的街道,美发师和漂亮的发型,图书管理员和整理好的书架。
二、了解“什么是劳动成果”。
1、告诉学生劳动成果可以分为物质上的成果和精神上的成果,其中物质上的成果是显性的,精神上的成果是隐形的。
(板书:劳动成果)2、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劳动成果属于物质上的,哪些劳动成果属于精神上的。
我们日常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
三、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一)面包的由来1、观看材料:《面包的由来》,小组讨论:制作一个面包需要几道工序,需要多少人的参与?2、交流、反馈,教师总结:小小的面包由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可见面包是来之不易的。
(板书:来之不易)3、男女合诵。
4、是啊,所有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得来的,所以劳动成果要珍惜。
(板书:要珍惜)(二)《清洁工的一天》1、观看视频:《清洁工的一天》,体会清洁工的辛劳。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要珍惜清洁工的劳动成果。
3、课件出示:清洁工辛苦的清扫垃圾,所以我们要——————4、四人小组交流课前调查资料,讨论:你们小组调查了哪一类劳动者,他们是如何创造劳动成果的?5、当学生交流到老师时,出示:《老师批改作业量的调查报告》(1)听录音,说说什么感觉?(2)你以前是怎样对待老师批改好的作业的?(3)以后该如何对待老师批改的作业?(4)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辛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所以我们要——(5)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我们最真诚的语言向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6、劳动成果是全人类的财富,不管是你的我的还是他的,也不管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个人的,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劳动成果要珍惜|浙教版-(共22张PPT)

6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 好的品德。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 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 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成员:叶 周 刘 武
姓名
叶 周 刘 武
分工
搜集资料
展示PPT
制作PPT 展示PPT
展示PPT
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
关键词: 热爱 珍惜
劳动成果是劳动者在创造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中所取 得的成果。一切劳动的结晶, 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 血。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 劳动者。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书本 P70内容,体会司马光的俭朴 作风,理解“俭素”的意思。
一粥一饭,( 当思 )来之不易; (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 维艰 )。
面包的由来
我在成为面包之前,是一粒粒的小麦,我的 家乡在广阔的东北 平原上。夏天的时候,农民伯 伯用收割机把我从麦田里收割下来 晒干、脱皮后, 被送到了磨坊,加工成了面粉。然后,和其他制 作 面包的原材料(如糖,牛奶,鸡蛋等)一起送 进了面包加工厂。经过面包师傅调粉,发酵,分 块,搓圆,成形,装盘,烘烤,冷却 包装后,在 面包店里和大家见面了…………
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P71
大吾声宗朗”读的“陈汝毅问是元无题帅产:,者并,且勤回俭答是
• 陈 旧毅很元节帅俭身,为 这以国 是家 为下领 什问导 么题人? ,。但他的生活依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设计

劳动成果要珍惜教学目标:1.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教学重点: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劳动成果的生产过程和劳动者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教学过程:一、了解劳动成果。
同学们大家好!关心天下,了解社会,树品养德,我们又到了《品德与社会》时间。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劳动成果要珍惜》。
首先我们来看关键词:劳动成果。
(手指:劳动成果)何为劳动成果?指名说。
谁还有补充?让我们来看看课本中是如何阐述的,请打开课本,划一划什么劳动成果。
谁来读一读。
是的,课件出示:劳动成果是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中所取得成果。
师:让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这句话。
劳动成果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蓝天)组,课前做了深入的调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调查报告。
第一组汇报师:感谢(蓝天)组的汇报。
的确,正如这组同学说的,我们每个都在享受各种各样的劳动成果。
这些劳动成果是不同的劳动者创造的,这就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他们有:医生、教师、农民、工人这些常见到的,也有平时接触得比较少的职业考古学家、国家主席、心里咨询师、科学家等等。
他们有的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如农民、工人等,有的创造精神财富如:老师、医生、作家等等。
我们每个人是在享受各样的劳动成果。
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师:现在生活中很多的劳动成果随手可得,很多人对他们并不在意。
平时看到很多铅笔乱丢的现象,心里都有点心疼,你别看这小小的•支笔,可能需要多少的劳动成果吗?到底是多少人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千人笔的故事。
提问:A.为什么叫“千人笔”?对此你有何看法?⑵你打算如何对待你手中的笔?师:从这小小的铅笔看来,我们会更认同这个小组同学的调查发现:每一件一件劳动成果都凝聚着许许多多劳动者的心血.真是太来之不易了。
3 劳动成果要珍惜

(二)自己:回家体验一次,从考虑一天的菜谱开始、到买菜、洗菜、切菜、烧菜、洗碗……必须亲自完成。并写出“今天我当家”——“一餐饭的来由”的报告。
(三)其他的:注意观察或调查自己周围其他劳动者的劳动:老师、交警、工厂的工人……
(以上活动可以分组进行)
重
难
点
突
教案首页
课题
3劳动成果要珍惜
课型
新授
教学
课时
2课时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知识
结构图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难点: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不浪费。
————————————,所以我要——————
教学
拓展
五、联系实际反思,懂得奢侈浪费之耻
1、出示“哈哈镜”图: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说说自己有无以上行为。
(穿名牌、找失物、刻桌子、帮家长分担家务)
2、根据班级情况将有关的不良现象提出来讨论。说说理由,提出整改意见。(注意,不要变成批判会)
例:过生日,讲排场;压岁钱买赛车、玩游戏、请客……
四、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听了名人故事和同学们的调查报告,那怎样做才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
例如:夏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所以我要——————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警察叔叔都要维持交通秩序,所以我要——————
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3.3《劳动成果要珍惜》说课稿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3.3《劳动成果要珍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珍贵,自觉地珍惜和节约劳动成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珍贵,养成节约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珍惜和节约劳动成果的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劳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浪费劳动成果的危害。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4.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劳动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珍惜劳动成果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过关试题1、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
答案:劳动者解析:劳动成果是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一切劳动的结晶,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过关试题试题标签:浙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2、夏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所以我要。
答案:珍惜粮食解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积沙成堆,积水成河。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过关试题试题标签:浙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3、“俭素”,顾名思义,就是。
答案:勤俭朴素解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这是他晚年时期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陈毅元帅生活也十分简朴,他告诫子女:“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识记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过关试题试题标签:浙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4、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答案:尊敬老师解析:老师被人类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老师的工作相当辛苦,起早贪黑,呕心沥血,我们应该珍惜老师的辛勤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劳动成果要珍惜
课型:新授课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
设计理念
珍惜劳动成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品德。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使学生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在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大张纸随便涂几笔就撕了,一块蛋糕或一个馒头吃几口就扔了,还有拿小刀切橡皮玩的,在别人刚扫完的地上随手扔垃圾的等等。
由于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孩子们容易产生攀比、奢侈、讲排场的思想。
因此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势在必行。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珍惜劳动成
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
不浪费。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难点: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不浪费。
学习准备
老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分组对食堂工作人员、老师、交警等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强度进行访问调查。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悯农”诗以及农民伯伯劳动的情景)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学生举手回答: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的辛勤劳动,换来我们的食物,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它。
)
你说的很对,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课件出示高楼大厦、各种水果、雕塑等图片。
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劳动成果?
(高楼大厦是建筑工人的劳动成果;各种水果是果农的劳动成果;雕塑是艺术家的劳动成果……)
除了这些,谁还能举例说说其他的劳动成果?
(花儿是园丁的劳动成果;作业是我们的劳动成果……)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劳动成果。
出示课题:劳动成果要珍惜
二、课件出示导学目标
1、学习古今名人故事,懂得勤劳节俭(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学生相互交流访问调查身边劳动者的调查报告,进一步认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从一块面包的制作过程和一支铅笔制作需要千人的劳动中,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
尊重劳动者。
从而养成节俭不浪费的好习惯。
4、检查生活学习中的浪费行为,做到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三、自学故事明理懂德
学生自学课文70——71页古今名人故事
1、“以俭素为美”的司马光
想:司马光为什么告诫儿子要俭素?你是如何理解“俭素”的?
2、“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的陈毅元帅
想:陈毅元帅战功赫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为什么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从陈毅元帅教育子女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回答:1、因为俭素是传统美德,是成才的一种“激素”,是造就伟人的妙绝之一。
“俭素”就是勤俭朴素。
2、因为简朴是革命传统,是建国立业所需要的。
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
)
小结:虽然我们今天的条件好了,但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祖国建设的需要,所以我们生活要简朴。
(板书: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请把你们访问身边劳动者的调查报告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小组1:学生汇报食堂工作人员一日的工作时间安排、工作流程、每个流程所花费的时间等,除了数据外,可配上照片。
小组2:学生汇报对老师的调查报告。
包括老师一天的时间安排,备一节课需要多少时间,批改一本作业、做一个课件需要多少时间,一天上几节课,可用图片和照片展示。
小组3:学生汇报对交警叔叔的调查报告。
其他组:学生汇报对其他劳动者的调查报告……
问:通过汇报交流调查报告,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劳动成果确实来之不易。
(板书: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课件出示小朋友扔面包情景。
问:你是不是认为仍一片面包无所谓?有谁知道一片面包是怎样做成的?全班听课文资料“面包的由来”录音。
学生交流一片面包做成的工序是:播种——除草——施肥——浇水——收割——晒干——脱粒——加工成面粉——调粉——发酵——分块——成形——装盘——烘烤——冷却——包装等。
交流了制成一块面包的工序,你有什么感受?(面包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面对小朋友扔面包,你该怎么办?(我应该让她捡起来,告诉她这是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者的表现。
)
小结:劳动成果是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
一切劳动成果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
(板书:珍惜劳动成果就是珍惜劳动者。
)
六、对照行为引导分析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丢失物品不愿认领,练习本上的纸随便撕下来玩,铅笔盒用不了几天又换新的,过生日到酒店庆祝,拿了压岁钱买游戏机、赛车、请客……
对照自己平时行为,检查你有没有不珍惜劳动成果行为表现?并针对自己的行为谈想法,然后再写一篇反思日记。
对于平时珍惜劳动成果的学生要表扬,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求他改正。
让他们从小养成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等习惯。
板书:(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
七、总结练习情感升华
夏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所以我要——————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警察叔叔都要维持交通秩序,所以我要——————
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所以我要——————
生活中应该怎样珍惜劳动成果呢?
(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
八、课外延伸言传身教
1.爱讲故事的你,请把司马光告诫儿子俭素或陈毅教育子女节俭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听,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小宣传员。
2.爱观察的你,请找一找身边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同学的事例,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专题记者。
3.爱思考的你,请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做才是珍惜劳动成果,告诉大家,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策划员。
4.积累有关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果实的谚语格言,在同学间进行交流。
板书:劳动成果要珍惜
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珍惜劳动成果就是珍惜劳动者
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