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典题特训)-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解析版)
核磁共振氢谱习题及例题和答案ppt课件

7.07 ppm处有一粗看为单峰的一个氢,说 明无相邻碳氢,所以苯环上有间位取代。
化学位移约为3.8 ppm 处有一积分面积为3的单峰,说明又甲氧基。
根据分子式及苯环的取代模式,分子结构式应为
15
。 例3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0O,根据氢谱推断结构
16
17
分子式为:C6H10O
Ω = C + 1–( H 2
2
7.58 (ddd, J = 8.6, 7.2, 1.7 Hz, 1H) 6.97 (ddd, J = 8.4, 6.9, 1.4 Hz, 1H)
Ω = 7 + 1- 8 = 0
H的个数比为:1 : 6 : 9 从偶合裂分规律及氢原子个 数比知分子中有三个乙基
三个氧只能是烷氧基
Ω = C + 1–( H +
2
–
1 )
2
=5
含有一个苯环或者吡啶环
δ = 7.34 ppm
3J 7-9 7.46
7.06 3J 5-6
8.50 4J 1-2
4J 0-1
在低场 7.5-9.5 ppm 有四个1:1:1:1的氢,但是 范围超出了苯环氢的化学位移,应为吡啶环
7
8
不饱和度为 5,所以还应该有一个双键或者一个脂肪环
习题 1
1
1. 所用仪器的频率是多少? 2. 表达出该峰
1. 1539.18 / 3.847 = 400 MHz 2. 3.82 (quint, J = 6.2 Hz, 1H) 2. 3.82 (sept, J = 6.2 Hz, 1H) 2. 3.82 (tt, J = 6.2 Hz, 1H)
习题 2
+
X 2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Ⅱ)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的中子数为B.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C.被还原为转移的电子数为D.48g 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B.常温常压下,Y 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4.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后溶液颜色不变A.AB.BC.CD.D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D.向悬浊液中滴加足量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和b分别为、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的关系为: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7.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8.立德粉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13级《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分子结构的确定

图谱题解题:
2、必须尽快熟悉有机物的类别及其官能团。
3、根据图谱获取的信息,按碳四价的原则对 官能团、基团进行合理的拼接。 4、得出结构(简)式后,再与谱图提供信息对 照检查,主要为分子量、官能团、基团的 类别是否吻合。
1、首先应掌握好三种谱图的作用、读谱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粗 产 品 结晶 萃取 分离 提纯 定性 分析 定量分析
化学 方法
除 杂 质
蒸馏
确定 质 组成 量 元素 分 析
测 结 质 定 构 红外 谱 分 分 光谱、 法 子 析 核磁 共振 量
氢谱
实验式或最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 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 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 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 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 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 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 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8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假设广 5 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________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2 (3)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0.6 (4)该燃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 (5)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 料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1
=0.1∶0.3∶0.05=2∶6∶1, 即 A 的实验式为 C2H6O.
2019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化学附答案解析

2019新课标Ⅱ高考压轴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Ⅵ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B.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等有害离子C.《千里江山图》中含有很多着色的矿石颜料,其中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D.Ba2+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但BaSO4可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9.下列实验操作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均正确的是(加热装置略)10.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氦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在地壳中含量最多,Z原子半径为短周期中最大,Q存在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与X可形成3种以上化合物B.W、X、Y只能形成1种二元酸C.Y与Z可形成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化合物D.X、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NH4)2SO4溶液中NH4+数目一定小于0.2N AB.标况下,3.2gN2H4中含有的N-H键的数目为0.4N AC.将1 molCl2通入水中,溶液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 AD.1mol的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与过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3.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1mol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L 氧气参与反应B.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6.高碘酸钾(KIO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氢氧化钾溶液,可用作有机物的氧化剂。
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解析方法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1、分子式不饱和度的计算:Ω不饱和度就是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的一价原子的“对”数,N4、N3、N1分别为分子式中四价、三价及一价元素的数目 2、例4:计算黄酮化合物(C16H10O2)的不饱和度分子结构因为双键为9个。
环数为3,所以不饱和度为12。
例1 某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味,沸点为145.5℃,分子式为C8H8,其红外光谱如图14-29,试判断其结构解:(1)Ω=(2+2×8-8)/2=5,可能有苯环(2)特征区第一强峰1500cm-1粗查:1500~1675cm-1,为νC=C振动区1500cm-1可能为苯环的骨架振动特征峰。
细找:按基团查附录、芳香烃类栏,根据该表所提供的数据找到未知的光谱上取代苯的五种相关峰。
①νФ-H3090、3060及3030cm-1②泛频峰2000-1667cm-1的峰形为单取代峰形③νC=C苯环骨架振动1600、1575、1500及1450cm-1共振环④δф-H1250-1000cm-1出现弱峰⑤γф-H 780及690cm-1(双峰)单取代苯(3)特征区第二强峰1630cm-1粗查:该峰可能起源于νC=C,因苯环已确定,故初步指认为烯烃。
细查:查附录一:(二)烯烃类栏,同样找到烯烃的四种相关峰。
①ν=CH3090、3060及3030cm-1②νC=C1630m-1③δ=CH1430-1290cm-1,出现中强峰④γ=CH990及905cm-1(双峰)落在单取代范围内第二强峰归属:乙烯基单取代。
未知物可能结构,苯乙烯。
4、查标准光谱与Sadtler光谱的81K苯乙烯的光谱完全一致。
结论:未知物为苯乙烯。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核磁共振谱能提供的参数主要是化学位移,原子核的裂分峰数,偶合常数以及各组峰的峰面积积分高度等.一、峰面积与氢核数目的关系(一)峰面积1.概念:在1H-NMR,各吸收峰覆盖的面积。
2.决定因素:峰面积与引起该吸收的氢核数目成正比。
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答案与解析

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1.苯环和双键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出现在低场是由于π电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15.羟基的化学位移随氢键的强度变化而移动,氢键越强,δ值就越小。
< >答案<一>判断题1.√ 2.×3.×4.×5.√ 6.×7.√ 8.×9.√l0.√11.√ l2.√ l3.√ l4.×l5.×<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核磁,红外,紫外,质谱 综合练习

1)与酮基(1715cm-1)两个羰基。查酯基的相关峰,
(3) 由于未知物不含水,而在其 IR 光谱的~ 3600 、 OH , OH 及 C O峰,根 1315及~1150cm-1处有醇羟基的 据峰位,可能是叔醇基。未知物只有三个氧,因 此只可能是酮醇异构产生的叔醇基。由于酮醇异 构产生的醇的含量较少,因此叔醇基的峰较弱。 为了证明酮醇异构现象的存在,还要查看是否有 酮醇异构时的烯基峰。由IR光谱上可以看到在~ 1640cm-1处出现烯基峰。
m/z=91峰对应于 170-91=79,恰好为一个Br原子,即
CH 2Br -eCH 2Br +·
CH 2
+
CH 2
+
+ Br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此化合物结构为:
Br
练习3:某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9H12,请解析各谱图 并推测分子结构。
(1)紫外光谱:
实 验 条 件 ∶ 5.875mg/10ml 乙 醇 溶 液 ,
40~20
1
三重峰
-CH2
与两个氢相连
140~120
4
苯环上碳
质子去耦13CNMR谱 结果:
位置 1 2 3 4 5
δ 137.75 128.96 128.67 128.26 33.43
(6)偏共振13CNMR谱:
吸收峰位置(δ)
~30 (7)综合解析: ①根据分子式 C7H7Br ,计算不饱和度为 4 ,推测化合 物可能含有苯环(C6H5)。 ②UV表明存在苯环。 ③ IR 表明: 1500cm-1 , 1450cm-1 有吸收,表明有苯环。 770cm-1 , 700 cm-1 有吸收表明可能为单取代苯。对照 分子式C7H7Br,推测分子可能结构为:
专题13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典题特训)-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解析版)

专题13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高考真题训练】1.(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 D.对苯二甲酸【解析】A.乙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3,两个甲基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故分子中有2种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3:3,故A错误;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B正确;C.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故C错误;D.对苯二甲酸()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BD。
2.(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浙江卷))某兴趣小组以苯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普鲁卡因:已知:(1)对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D.能形成内盐(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B→C反应所需的试剂________。
(4)写出C+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羧基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6)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环氧乙烷后与X反应合成D,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X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A、C(2)(3)酸性KMnO4溶液(4)+HOCH2CH2N(CH2CH3)2+H2O(5)、、(6)CH2=CH2+HCl—→CH3CH2Cl,2CH3CH2Cl+NH3—→HN(CH2CH3)2+2HCl【解析】有和CH2=CH2化合生成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典题特训)-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解析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专题13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高考真题训练】1.(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 D.对苯二甲酸【解析】A.乙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3,两个甲基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故分子中有2种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3:3,故A错误;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B正确;C.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故C错误;D.对苯二甲酸()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BD。
2.(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浙江卷))某兴趣小组以苯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普鲁卡因:已知:(1)对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D.能形成内盐(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B→C反应所需的试剂________。
(4)写出C+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羧基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6)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环氧乙烷后与X反应合成D,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X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A、C(2)(3)酸性KMnO4溶液(4)+HOCH2CH2N(CH2CH3)2+H2O(5)、、(6)CH2=CH2+HCl—→CH3CH2Cl,2CH3CH2Cl+NH3—→HN(CH2CH3)2+2HCl【解析】有和CH2=CH2化合生成A:。
根据普鲁卡因对位结构确定B是;再进一步氧化侧链,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得到C是。
(5) B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分子中含有羧基,即-COOH;N原子只能与碳原子相连;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两个侧链是对位结构。
3.(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新课标I卷)〔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②一摩尔B经上述反应可生居二摩尔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⑤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2)D的化学名称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3)G的结构简式为(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_______。
(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和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1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1),消去反应;(2)乙苯;(3);(4)19;;;。
(5)浓硝酸、浓硫酸、加热50℃~60℃;Fe/稀HCl;【解析】A的分子式为C6H13Cl,为己烷的一氯代物,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B,1mol B发生信息①中氧化反应生成2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为对称结构烯烃,且不饱和C原子没有H原子,故B为(CH3)2C=C(CH3)2,C为(CH3)2C=O,逆推可知A为(CH3)2CH-CCl(CH3)2.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含有一个苯环,侧链式量=106-77=29,故侧链为-CH2CH3,D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故D发生乙基对位取代反应生成E为,由F的分子式可知,E中硝基被还原为-NH2,则F为,C与F发生信息⑤中反应,分子间脱去1分子水形成N=C双键得到G,则G为,(1)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为C(CH3)2Cl-CH(CH3)2+NaOH C(CH3)2=C(CH3)2+NaCl+H2O,该反应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C(CH3)2Cl-CH(CH3)2+NaOH C(CH3)2=C(CH3)2+NaCl+H2O;消去;(2)E为,其名称是对硝基乙苯,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反应方程式为+HNO3+H2O,故答案为:对硝基乙苯;+HNO3+H2O;(3)通过以上分析知,G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F为,含有苯环同分异构体中,若取代基为氨基、乙基,还有邻位、间位2种,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为-CH(NH2)CH3、-CH2CH2NH2、-NH-CH2CH3、-CH2NHCH3、-N(CH3)2,有5种;若取代为2个,还有-CH3、-CH2NH2或-CH3、-NHCH3,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6种;若取代基有3个,即-CH3、-CH3、-NH2,2个甲基相邻,氨基有2种位置,2个甲基处于间位,氨基有3种位置,2个甲基处于对位,氨基有1种位置,共有2+3+1=6种,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2+5+6+6=19,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说明含有2个-CH3,可以是,故答案为:19;。
(5)由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得到H为硝基苯,硝基苯在Fe粉/盐酸条件下还有得到I为,再与(CH3)2C=O反应得到,最后加成反应还原得到,故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Fe粉/稀盐酸,I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浓硝酸、浓硫酸;Fe粉/盐酸;。
【变式训练】1.已知某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 A的分子式为C3H6O2,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3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2,则其同分异构体至少有三种【答案】A【解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峰就有几种H原子,峰的面积之比等于H原子数目之比,有机物C3H6O2的PMR谱有三个信号蜂,其强度比为3:2:1,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且H原子数目依次为3、2、1。
A.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有3种H原子,A错误; B.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峰就有几种H原子,峰的面积之比等于H原子数目之比,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3,B正确;C.核磁共振氢谱能确定H原子的种类,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C正确;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2,该物质可能是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等,因此其同分异构体至少有三种,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2.有机物乙(分子式为C3H6O3)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
纯净的乙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乙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则乙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答案】羧基2-羟基丙酸或乳酸【解析】从核磁共振则氢谱分析,该物质含有四种氢原子,且比例为1:1:1:3,说明含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CHCH(OH)COOH,名称为2-羟基丙酸或乳酸。
33.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 5.88%,其余含有氧。
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
如下图。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1)分子中共有____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2)A的分子式为____。
(3)该物质属于哪一类有机物____。
(4)A的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
a.A的相对分子质量b.A的分子式c.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d.A分子的红外光谱图(5)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又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属于酯类;②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基。
则该芳香类A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1)4(2)C8H8O2(3)酯类(4)bc (5) (6)4【解析】(1)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A有4个峰,所以A分子中共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故答案为:4。
(2)已知A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5.88%,含氧23.53%,列式计算,求得A的实验式为C4H4O,设A的分子式为(C4H4O)n,又有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可得n=2,分子式为C8H8O2;故答案为:C 8H8O2。
(3)从红外光谱可知8个碳原子中有6个C在苯环中,还有C=O、C—O—C、C—H这些基团,可推测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所以A是酯类;故答案为:酯类。
(4)A的分子式为C 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因为1个甲基含有3个氢原子,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故选bc;故答案为:bc。
(5)综上所述可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一定含有酯基官能团,又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基,所以该类A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6H4OOCH,可以有苯环上邻位、间位、对位三种结构,再加上C6H5COOCH3,所以共有4种结构;故答案为:4。
4.在最新的家用汽车的调查中发现,新车中气体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汽车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及材料,它们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机物.其中一种有毒物质A,为了测定有机物A 的结构,做如下实验:①将9.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的CO2和7.2g水;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1)则由图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下图所示图谱,图中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则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该物质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制烈性炸药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答案】(1)92 C7H8(2)甲苯取代反应【解析】(1)由质谱图可以看出最大质核比为92,说明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9.2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的CO2和7.2g水,n(C)==0.7mol,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H)=2n(H2O)=2=0.8mol,则1mol该有机物中含有C原子为7mol,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12×7+1×8=92,恰好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7H8,故答案为:92,C7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