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_走进意象艺术
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1.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2.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来表现世界。
凡•高作品欣赏
凡•高
出生于荷兰的一个牧 师家里,他的童年是在乡 下度过的,这唤起了他对 大自然、农民和劳动的热 爱。 27岁开始学画,37岁 逝世。他在短暂的一生中 创造出超乎寻常的业绩。
吃土豆的人们(模仿米勒,现实主义作品)
星 月 夜 ( 油 画 , 年 )
1889
这幅作品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 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 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表现出了凡•高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悲剧的预感。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油画,1897 年)
在远离法国的塔西提岛,高更的日子过得极为凄惨,贫困交加以及身染重 病,使他心情十分沮丧,他决定自杀以求得解脱,便跑到深山中服下了毒药。 他在被人救起后,又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一幅反映内心对人生疑问 的哲理性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在其狂热 的创作状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此画的右边有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中间有一个采摘水果的青年,左边
《向日葵》梵高(荷兰) 用色彩来表现强烈的情感,并赋予这些 色彩以象征意义是凡•高最有特征的艺术手法。
《自画像》梵高(荷兰)
红 色 的 葡 萄 园
群鸦乱飞的麦田
高更作品欣赏
保罗•高更
生于法国二月革命余波未 息的巴黎。拿破仑三世上台执 政后,全家逃往秘鲁,在那里 生活了四年。那里的热带风光 给童年的高更以深刻的记忆, 以至后来他迷恋带有异国情调 的热带风光。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比下面两幅作品,有何不同?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1、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这中艺术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意象艺术。
教师板书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环节二:讲授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意象艺术的具体概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②对比之下,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依次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蒙克的《呐喊》以及梵高的《星月夜》。
第4课 bao走进意象艺术

《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
• 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意象艺术
• 1艺术家按照“自己”想表现的意图表 现世界 • 2艺术家按照“自己”感受到的样子来 表现世界。
这幅星月夜是用什么美术语言创作的?
• 线,曲线,短线 • 色,冷暖对比 • 形,动静结合 • 空间,视觉平衡
星月夜 满天星斗下的 罗纳河
后印象派——梵高
文人画
•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 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 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 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 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 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 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 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 因公因私,因国因家。
•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1853-1890) 的一生无疑是失败的,他不善经营,贫 困潦倒,十年来仅售出一幅作品 • 《红色的葡萄园》。 •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 曾割掉右耳,后饮弹自杀,时年37岁。
•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 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 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梵高笔下的向 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 文森特· 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 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在梵高美术馆展出。 (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 不乏赝品得到证明) • 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 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 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 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 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另一 种构图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 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 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 应该是恰如其分。
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在本课中应立足于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的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着重以意象艺术的概念,如何理解艺术家是如何表达意象艺术这个点来展开。
【学生分析】作为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
通过本堂课的讲解,让学生改变上述对美术作品的评判看法,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为让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抽象艺术”作根本性的铺垫。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意象艺术,使学生分清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并能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以及初步了解掌握鉴赏意象艺术的一般方法和理解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辩析意象艺术作品的特征。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如何从艺术家的意图来理解意象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具象艺术,大家还记得具象艺术的定义及特点是什么吗?【欣赏】一段毕加索画画视频:教师提问:画画的人是谁?能看出他画的是什么?这些画跟具象艺术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粗犷率性随意在形象上既像又不像教师总结:这就是毕加索表现的在形象上既像又不像的艺术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称为意象艺术。
2.【赏析】马蒂斯的《女人像》:教师活动:“女士:难道我们女人都像你画的那样子吗?”表现女人的不满不解“马蒂斯: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教师提问:你是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回答:“他画的是他想象中的女人”教师总结:对,艺术家画的不是现实中的女人,是想象中的女人。
高中美术全一册-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星月夜
鹌鹑图 朱耷
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 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 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 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 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 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 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 伟大艺术作品。 八大山人喜爱画花鸟和山水,在花鸟方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所谓“意象”是与“实像”相对而言的, 即不是艺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 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 表现意图所呈现的形象。
我们理解意象美术的两个角度,一种是从 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 角度,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 图的角度。
2
当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被强调到至高地
位的时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与现实不同的艺术想
象
.
3
艺术家的感觉和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 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返 回
讨论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被牛肉片包围的教皇英诺 森十世 (培根)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被牛肉片包围的教皇英诺森 十世 (培根)
圣维克多山
圣维克多山 塞尚
返 回
凡. 高
VAN GOGH
返 回
讨论
你认为意象艺术“真实”吗? 你怎么理解意象艺术的“真实” 与具象艺术的“真实”?
意象艺术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 真实的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甚至 “丑陋”,但它艺术上对比具象艺术,却 更集中、更典型、超越具象美术在形象与 时空上的限制。
马蒂斯回答说:“夫人,那不是 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 马蒂斯(法国)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一、说教材《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水平与感知水平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绝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升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五、说教法、学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具体环节如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
本文由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两个问题构成,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
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通过欣赏意象作品联系到前面所学的具象艺术使学生明白这是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同时为学习抽象艺术做好了铺垫,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意象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初中的美术以及生活中的装饰品等视觉艺术中已经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类型。
他们能列举出中国画的写实性作品——工笔画,表现性作品——写意画等。
但没有认识到意象美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艺术美缺少全面的了解,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态的作品表达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不懂得“怪异”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观念。
高中学生具有好学,善于思辨的特点。
班级中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他们的洞察力较敏锐,凸显个性思考,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较强,对问题学习有研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以及新课标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所认识和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都是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表现形式,要使学生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难点是如何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以一位女士与马蒂斯的对话为例,指出美术作品并不是完全对现实的“如实”再现,他表达这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是意象艺术中更为突出。
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画面使人感到惶惑不安。画 面对称的构图,像一个模糊 不清的古代纹章。两片血淋 淋的大肉片被置于肖像左右 两侧。观者从这两片鲜血淋 漓的牛肉片上,感受到同样 鲜血淋漓的恐怖形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达 利 (
内 战
西的
班 牙
预 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4课 走进意象艺术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呐喊(油画,1893年) 蒙克(挪威)
❖ 这幅作品充分发挥了色彩的作用。那种阴惨的血红 色和浓重的深蓝、墨绿色,形成一个湍急的漩涡, 紧紧包围着画中处于极度痛苦的男子,好像是呐喊 回声。正在高呼的人的面孔实际已经变形,凝视的 眼睛、凹陷的面颊,使人想起象征死亡的骷髅头, 所有的线条都趋向这个中心,仿佛全部的景色都分 担着这声呐喊的痛苦和刺激。这里必定发生了什么 可怕的事,整幅画面充满了低沉、恐怖、神秘的气 息,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画中人物形象显然是 病态的、神经质的,人物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在作品 中居然被表达得如此强烈,色彩鲜明、强烈,线条 和笔触大胆、奔放,而且使人感到刺激和动荡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1957年四川天回山崖墓出 土的大量陶俑中的一件。俑 高56厘米,头上包巾、戴簪, 额前有小花饰,大腹突出, 赤膊上有璎珞珠饰,左臂环 抱一鼓,右臂向前平伸,左 腿蜷曲于圆塌之上,张口露 齿,伸头,耸肩,眉飞眼笑, 手舞足蹈。从整体造型看, 作者夸张了说书艺人那种伸 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 步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将有 声有色的说唱表演刻画得惟 妙惟肖、极其传神,而且将 艺人性情豪放、乐观的性格 也刻画得淋漓尽致
被 牛 肉 片 包 围 的 肖 像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培根)
冷军《葡萄》
徐渭《墨葡萄图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他的作品除具有野 兽派的风格特征外, 还追求形体的单纯化、 色调的平面化,强调 艺术要满足人们的精
神享受
马 蒂 斯 夫 人 像
桥 上 的 少 女
桥 上 的 少 女 原 址 照 片
渔 村
林风眠受 蔡元培 “美育代 宗教”思 想影响, 倡导新艺 术运动, 长期从事 美术教育 与创作, 作品多为 油画所作 静物、花 鸟、风景、 人物,无 不气韵生 动,情趣 盎然,一 片生机。
维奥蕾特· 海曼像
穿 衣 镜 前 的 裸 妇
学 习 斗 牛
具象与意象艺术的差异
莫 奈
日 出 印 象
山 居 图
湖滨山居黄宾虹擅山Fra bibliotek,从明入手至清代诸家,兼融并蓄、旁收博采。 平生又喜游历,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积稿无数。其 画融会古今,穷极变化,自成独特面貌。用笔凝重高古、刚健 婀娜;又精墨法,好用破墨、积墨、宿墨;其章法乱而不乱、 不齐而齐、繁而不闷、疏而不空,尤善以“黑、密、厚、重” 之繁体抒写山川浑然之气趣;间作花鸟虫鱼,妍雅清逸,别有 水流花开之妙。
世界的。
二,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的形象怪异? 形象怪异跟什么因素有关?
带着上面的问题看下面的图片
圣维克多山(油画,l904—1906年) 塞尚(法国)
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后印象主义
• 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 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 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 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 念。
作比较
作比较
《菊花》吴昌硕
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的异同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叙事性 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作品欣赏
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
世纪之弈——石碑之一
山居图》是难得的徐渭存 世的山水之作。其画法为 大写意风格,以大笔淡墨 挥洒,重墨破之,画出高 耸危峰,以秃笔淡墨勾线 画中景低矮山石和屋舍, 以及近景的缓坡溪岸,再 以淡墨皴出山石凹凸,使 之丰富,最后以浓墨重笔 不拘形似地勾点出树木草 丛,虽用笔寥寥,却将山 峦起伏、空气湿润、云气 缭绕的山景气象表现了出 来。
高 更 自 画 像
现代主义 后印象主义 现实主义
文艺复兴
星月夜
返 回
《呐喊》蒙克 (挪威)
内 战 的 预 感
鹌 鹑 图
鱼的眼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讨论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 形象怪异呢?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 且还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观念和意识。 •美术家在这类作品中往往采用了 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 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1
当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被强调到至高地位的时 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与现实不同的艺术想象.
2
艺术家的感觉和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 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3
返 回
讨论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三.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意象艺术
1、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 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2、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 的角度。
2、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 “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 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 照.
• 两个角度: • 艺术家按照我 “感觉”到的样 子表现世界 • 我“想”表现的 意图的角度
说 唱 俑
枯木怪石图
• 枯木怪石图(中国画) 苏轼(宋) • 苏轼(1082—1135),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今眉 山县)人。 • 这件作品是苏轼的代表作,画中只有顽石一块、枯木一枝。 枯木虬曲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顽强地伸展开来, 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旁边配以古怪的石头,与伸展、挣扎 的小树形成强烈的对比,似乎是一种黑暗的力量在阻止树的 成长和发展。这幅作品实际上表现的是苏轼个人的心理活动 和情感,他就好像把自己比喻为那棵顽强抗争的小树,在与 那个庞大的官僚体制作斗争。 书画同源是苏轼提出的
好结果。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以追求吉祥的喻意成 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寿桃=多福多寿
荷花=高洁、和睦,
鲤鱼=年年有鱼.连
年有余
达标练习
1、连线题
《圣维克多山》
《呐喊》 《内战的预感》 《星月夜》 《鹌鹑图》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我们到 那里去?》
高更
达利 梵高 朱耷 塞尚 蒙克
记忆的永恒
波 菊 妮 小 姐
侧倚的人体
快 速 入 眠
秋 兴 八 景 图 册
杂画册一
积 书 岩 图
此图取材于河北 层山积书岩的景色, 崖脚下碧波荡漾,陡 直的峭壁险峻无路, 石崖间青松盘曲,苍 翠欲滴。山腰上缀有 洞窟一穴,洞内有天 然横竖交错的石纹, 远望状如堆积书卷的 藏书库,赋予了无限 的生机和情趣。此幅 运用传统笔墨,工写 结合,笔致流利活泼。
第4课 走进意象艺术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了解意象艺术的概念
为什么有的作品形象怪异
怎样理解和认识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异同
意象的概念
•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 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 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 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手 段。画家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