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2.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4.教师的“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得不亦乐乎。
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
对于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A.过于重视教师身份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上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境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满足实验D.三山实验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询问小彤画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她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论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A.允许幼儿按需要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
2017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和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6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幼儿园)一、单选(共10 小题,每题3 分)1. 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D)A.运动性玩具B. 建构玩具C. 益智玩具D. 传统玩具正确答案:D 传统玩具2. 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A)A .3-6 个月B .6-12 个月C. 1-2 岁D . 2-3 岁正确答案:A 3-6 个月3.2-6 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的先后顺序通常是(C)A.动词,名称,形容词B. 动词,形容词,名称C.名称,动词,形容词D. 形容词,动词,名称正确答案:C 名称,动词,形容词4.风疹病毒传播途径是(B)A . 肢体接触B. 空气泡沫C. 虫媒传播D. 实物传播正确答案:B . 空气泡沫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最真甜!”。
这主要反映了(D)A. 思维的片面性B. 思维的拟人性C. 思维的生动性D . 思维的表面性正确答案:D.思维的表面性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
【微信号kjsw910 提供】。
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A)A.6 岁B.5 岁C.4 岁D.3 岁正确答案:A .6 岁左右7.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D)A. 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B.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 未成年人保护法D. 儿童权利公约正确答案:D.[ 儿童权利公约]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规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C)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生学习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生学习正确答案: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9.活动去活动结束了,课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
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B)A.与幼儿积极互动B. 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C. 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D. 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正确答案:B. 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10.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 分)16、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1) 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 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含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 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答案:主题活动:有用的工具(科学)主题活动的总目标:1.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及用途2.学习小工具一些简单使用方法3.能积极与同伴探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4.鼓励幼儿根据操作对象选择合适的工具。
5.明白团结起来才可以有大的作用,增强自信。
主题活动一:小文具大用途(美术)活动目的:1.幼儿知道橡皮、铅笔等文具的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习得各种文具简单的用途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铅笔、橡皮、夹子、转笔刀、彩笔、纸张。
2.经验准备:幼儿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接触过铅笔、橡皮和其他文具。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百宝箱。
百宝箱封锁,需要幼儿想办法单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法箱,别看它小,里边有神奇的东西,可是我们怎么打开他呢?”2.认识小工具,并探索用途小明友想办法用儿童小、刀、儿童剪刀打开箱子(1)教师带领儿童打开箱子后把小工具们拿出来,出示铅笔、橡皮、夹子、转笔刀、彩笔纸张等。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这些小工具的用途。
(2)能根据操作对象洗择合适的工具师:我想用铅笔为每一位小朋友画一朵小红花贴到表扬栏中,可是为什么画不出来?谁愿意帮老师到找一件能削铅笔的工具,我们看他找得对不对?(幼儿找出转笔刀)(3)请一幼儿示范操作削铅笔。
教师画小红花(4)出示几张美工纸,请幼儿选择合适的工具师:我想把这几张纸订成一本小册子,谁愿意帮老师到找一件能合适的工具。
启发幼儿思考。
让幼儿动手操作看那个可以将纸张订成册子。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其他文具的功能。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1. 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而容易形成的依恋型是()A. 回避型依恋B. 安全型依恋C. 反抗型依恋D. 紊乱型依恋2. 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A. 正面教育B. 保教结合C. 因材施教D. 动静交替3. 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味觉4. 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得不亦乐乎。
结果,老师一共被打了六针。
对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A. 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B. 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 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上出现混乱D. 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5. 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A. 观察了解幼儿,制订教育工作计划B. 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C.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 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6. 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A. 陌生情景实验B. 点红实验C. 延迟满足实验D. 三山实验7. 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A. 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 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 询问小彤画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D. 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论8. 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 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 要求排队如厕C. 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 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9. 一般条件下,()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教师资格(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答案:B2、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答案:A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答案:A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
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下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答案:D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答案:B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A.陌生情境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答案:C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答案:C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答案:A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答案:D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A.皮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答案:B二、简答题(共两题,15分道,满分30分)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江南博哥),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正确答案:B收起知识点解析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婴儿依恋的类型。
儿童安全型依恋方式更多得益于母亲的敏感应对、积极反应、接纳合作等。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
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
当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B项正确。
A项,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
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
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
这类儿童被称为“无依恋的儿童”。
C项,这类儿童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
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D项,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10-24个月儿童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10-24个月儿童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不包括紊乱型依恋。
2.【单项选择题】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
”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形成良好的习惯。
正面教育是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正确的。
题干中,教师告诉幼儿不准怎样做,违反的就是正面教育的教育原则。
A项正确。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答案:B2、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答案:A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答案:A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
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下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答案:D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答案:B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A.陌生情境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答案:C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答案:C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答案:A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答案:D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A.皮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答案:B二、简答题(共两题,15分道,满分30分)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和答案解析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选A。
《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研究方式包括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但不包括强化练。
2.选C。
幼儿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表现出的是象征性思维特点。
3.选B。
根据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属于作品分析法。
4.选C。
幼儿将飞机泛化为“很大的鸟”,表现出过度泛化的特点。
5.选A。
___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6.选D。
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7.选B。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教育的情感态度取向。
8.选A。
幼儿扭伤后应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9.选D。
___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0.选C。
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角色游戏。
二、___答题11.《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方向和参考。
然而,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能把《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指南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2.动静交替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原则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早晨活动:进行简单的晨练、操场活动等,让幼儿活动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上午活动:开展绘画、手工、音乐等静态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午休:让幼儿安静地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
下午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等,让幼儿活动身体,锻炼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
晚间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故事会等静态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论述题本题无法回答,因为题目未给出具体的论述内容。
13.积极师幼关系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10小题,每题3分)
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D 、紊乱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
2、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
B、保教结合
D 、动静交替 C、因材施教
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A、视觉
B、听觉
D C、嗅觉、味觉
4、教师的“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得不亦乐乎。
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
对于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A、过于重视教师身份
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
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上出现混乱
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
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
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D 、三山实验C、延迟满足实验
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
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
C、询问小彤画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她的想法
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论、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8 、要求排队如厕B 、允许幼儿按需要自由如厕A.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10、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
A 麻疹
B 小痘
C 手足口
D 猩红热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5分)
11、简述移情时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影响
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三、论述题(共1题,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4分)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
(16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
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到其他幼儿也说脏话。
问题:(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8分)
(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12分)
15.材料: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图1),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
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图2)。
他们先是快乐的粉刷篮球架,之后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人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接,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是否应该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找不到图片)1 图图2(图片中应加入几个小朋友围着篮框,五.活动设计题 16.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8')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14(准和主要环节。
目标,包括活动的名称、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2(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4分,共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 B安全型依恋
2. A正面教育
3. A视觉
4. 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5. 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
6. C延迟满足实验
7. C询问小彤画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她的想法
8. A允许幼儿按需要自由如厕
9. D
10. B小痘
二、简答题
11. 【解析】(1)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2)移情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
(3)移情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好羞愧感,降低攻击性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
(4)移情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12. 【解析】(1)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校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体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三、论述题
13. 【解析】幼儿园环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3)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4)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环境。
三.材料分析题
14.
(1)【解析】材料中小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
①社会环境,在日常的生活中,小虎可能由于观看动画片等媒介学习而得
②家庭环境。
在家室,父母生活自己经常带口语,影响到小虎
③同伴影响。
其他的幼儿说脏话可能是由于在游戏、活动受到同伴的影响
(2)【解析】王老师针对此现象应该采取的干预措施,如下:
①王老师应该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相对应的关注与引导,帮其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
②王老师应该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为幼儿的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③王老师为幼儿组织“我是礼貌好宝宝”的游戏
15.【解析】我认为应该支持幼儿的行为,因为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分析如下:
①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态度,支持、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探索与尝试,材料中“幼儿比较喜欢灌接活动”,教师就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的探索
②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游戏。
材料中“幼儿在灌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③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法应答,最终是幼儿与教师能形成探究师生互动
五活动设计题
【解析】
主体活动名称:有用工具
主体活动目标
(一)感受工具的种类繁多
(二)了解各种工具敲打出节奏
(三)尝试用工具敲打出节奏
(四)在活动中感受探索参与的乐趣
子活动一
活动名称:工具用处大(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一)通过交流展示,认识常用的工具
(二)通过动手操作,尝试使用不同工具
(三)积极参与探索,体会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卷笔刀,小木槌,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有哪些工具
(二)认识工具
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2.引导幼儿思考工具的用途,观察工具的形状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个工具师在做什么?他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分辨出示卷笔刀、小铲子、小木槌。
)
3.请幼儿自由表达
(三)操作工具
1.教师给幼儿分别发不同工具,请幼儿尝试操作工具。
2.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工具的其他用途。
(四)幼儿表述
请幼儿大胆表述刚才活动中,自己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与其他幼儿一起分享经验:请幼儿回家看以阿卡你家里还有哪些有用的工具
子活动二
活动名称:漂亮的工具(大班美术)
活动目标:
(一)幼儿尝试表述生活中常见的彩色工具。
(二)能用漂亮的颜色画出彩色工具,体现出工具的形状特征
(三)通过活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子活动三
活动名称:工具交响乐(大班音乐)
(一)发现生活中可以发出声的工具。
(二)能跟着音乐用自己手里的工具打节拍
(三)通过活动,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