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ppt

合集下载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05
结论与展望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意义
1
实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实现经济繁荣、社会 和谐、文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秦始皇的统一
秦始皇嬴政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统一,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唐时期的统一
汉武帝和唐太宗等历代皇帝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的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 文化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近代中国的分裂与抗争
清朝的衰落与外国侵略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 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祖国统一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的统一
夏商周的统一
自夏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国家形态,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 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
• 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加大扶贫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支持,提高当地人民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 现代社会。 •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各地的共同发展。例如, 可以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 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加强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 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贫富差距。例如,可以建立 完善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 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推广清 洁能源等。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PPT优秀课件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PPT优秀课件

(2012云南3题)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式示意
图的是(↑北)( A)





吴吴
魏魏
蜀吴

A
B
C
D
【解题思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都 洛阳,其统治区域主要在中国北方。221年,刘备在成都 称王,其统治区域主要是今四川地区。孙权222年在建康 (南京)称王,其统治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依题 所示,魏应在最上面,蜀与吴分别为四川地区与江南地区, 按左西右东的地图标准可知蜀为左边,吴为右边。故选A。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实质: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作用:(1)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内迁的 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互相认同与融合。 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 了有利条件;(2)丰富了____文中化原。[2013年红河29(1) 题、2013年普洱28(2)题]
聚焦云南4年中考
(2013曲靖2题)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监督官员的 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
2. 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1)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 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2)南方自然条 件优越;(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主要表现:(1)农业:大开旱地、湖田,兴修水利,改 进育种施肥,推广铁制工具;(2)手工业:有冶铁、纺 织、造船和青瓷制造业等;(3)商业:出现一些商业性 的城市。
设 州刺史,加强中央的监察权。(2)经济:加强中央的经 济权,由中央铸造五铢钱,罢在黜全百国家通,行独。尊(儒3)术思想文 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一统的元朝.ppt

大一统的元朝.ppt
第12课
大一统的元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 民族大融合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民族大融合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杀只幸没打只地没征诸星战草一铁 伐有福有仗有方有,国天争原蒙木 。互,平。冲,逃 争旋情上古真
相 安 锋 避 转景的前统 ,: ,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 (1162—1227),蒙古民 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 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 (后被尊为元太祖),统一 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 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 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 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 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 一。
⑴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⑵重视农业;
⑶以大都即今北京为都城。
再见!
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 差异逐渐缩小。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 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 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元朝的对外交往
课堂小结
蒙 古 各 部 的 统 一
元 朝
元 朝 统
巩 固 统 一
民 族 的 大 融 合
和 蒙 古 政 权 的 建 立
民族大融合
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民族融 合的高峰是在哪一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 革达到高峰。
元朝民族大融合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
汉人
蒙古人
畏兀儿
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 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政治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 分裂局面;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有 效管辖;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陆路交通发达,有利于国内各民 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PPT课件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PPT课件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临洮
辽东
四、军事民族关系上:——统一岭南设三郡 兴修灵渠接长珠
北至长城一带




域西
到 陇
到 东 海
西
南到南海
前207年 前206年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大一统:
所谓大一统,就 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 化等各方面的统一 领导,形成高度地 中央集权的政治局 面。在这种体制下 ,权利集中于中央 ,皇帝拥有生杀予 夺的大权,成为实 际的主宰。
这些改革措施,把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 民族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阶段
平城 洛阳
⑴孝文帝迁都城
原因:
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②根本原因: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③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 统一全国的目的
影响:
①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②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基
⑵汉化措施
讲汉语 改汉姓
穿汉服 通汉婚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二、经济上: 3、车同轨,修驰道
秦始皇下令 在全国统一车轨 ,规定车辆两个 轮子之间的距离 为六尺,史称“ 车同轨”。

【初中历史】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ppt 川教版

【初中历史】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ppt 川教版

刘 备 三 顾 茅 庐 请 诸 葛 亮
火烧赤壁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 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唐代大 诗人李白描写赤壁之战的诗句。曹操平定北方 以后,想一举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公元20 8年,他率领大军南下。刘备知道无法阻挡曹 军,就向江陵(今湖北江陵)撤退。曹操亲自 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截断了通往江陵的路, 刘备只好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市)。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 都惊慌失措。但袁绍不但不派兵增援反 而认为曹营空虚,派大将张郃(hé)、 高览去进攻,但遭到了曹军的顽强抵抗 而没有成功。张郃、高览见大势已去就 投降了曹操。袁绍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 兵向北逃走。 官渡之战,袁绍的主力被消灭。不久, 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 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后,劝 袁绍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却固执地拒绝了。 这时候,有一封信从邺城送给袁绍,信上说,许 攸家人犯法被下令拘捕了。许攸又气又恨,连夜 逃出袁营,投奔曹操。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 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 光着脚板跑出来迎接他。许攸见曹操以诚相待, 就告诉了曹操关于袁军的秘密,建议曹操派兵袭 击袁绍的粮草,那么袁绍就会不战自败。 曹操听取了许攸的建议,自己带领五千骑兵, 连夜赶到了乌巢,一把火把袁军的粮草烧了一干 二净。
官渡之战示意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 万精兵。曹操将三、四万军队集结于官 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袁绍隔河相对。 袁绍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 (今河南滑县)。曹操的谋士荀攸劝曹 操说:“分兵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 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 到西边。然后派骑兵到白马,杀他个措 手不及。”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袁 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 来堵截。这时曹操亲自带兵袭击白马, 解救了白马之围。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思想篇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诸侯势大
合作探究:同是统一思想,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
汉武帝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不 方式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破坏。
点 结果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独尊儒术,以儒学 为正统,推行儒学 教育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秦—坑儒谷
强硬手段 暴力阻止
私商暴利
相 目的 同 点 实质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酎(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 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 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 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 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 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利诱 + 转移矛盾
平稳过渡
•匈奴袭扰
军事
政治篇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1.“推恩令”的实施
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即位之初地方有什么弊病?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诸侯王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汉景帝采用晁(cháo)错的 《削藩策》,先后下诏削楚、赵等 诸侯国封地。吴王、赵王等王联合 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 名发动叛乱。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 夫率领汉军的攻击下,叛乱平定,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豪族膨胀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③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
思想混乱④ 儒士 进入 各级政权机构。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单元复习课
一、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 政治
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接受Biblioteka 推恩”建议,建立刺史制度经济
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盐铁和酒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
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 量衡
抑物价
思想
焚书坑儒
尊崇儒术
项目
秦始皇
3.(2022·广东中考)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
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
规章制度有助于( C )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解析】“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
6.(2022·广州中考)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
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B)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根据题干“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
106个诸侯的爵位”可知,汉武帝通过夺去106个诸侯的爵位,削弱了地方的势力,有利
于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
7.(2023·江西中考)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
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C )
A.“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经

3_主题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可编辑PPT)

3_主题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可编辑PPT)
族大
交融 影响
①五胡内迁
②孝文帝改革
由于气候变迁和地理因素及中原地区发达经济的吸 北魏③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的

④交融
自东汉、魏、晋以来,⑤匈奴、鲜卑、羯、氐、羌少 迁都⑦洛阳;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数民族内迁至山西、陕西等地,其中迁入山西的主要 ⑧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等 有⑥匈奴、羯、羌等
1.简答题:观察下列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栏目索引
战国形势图 图1
秦朝疆域图 图2
栏目索引
(1)观察图2,从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信息? 答案 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修建的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秦朝的 都城在咸阳;秦朝时今天广东、广西等都属于秦朝管辖范围;等。 (2)从图1到图2,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将各国的长城连为一体,防 御功能加强。
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汉朝的兴盛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2.3”,见P11 “研活动·行易”栏目)
考点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识记)
栏目索引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2.4”,见P11 “研活动·行易”栏目)
栏目索引
考点4 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识记、理解)
魏晋 史实
南北 背景 朝时
期北 内容
方民
栏目索引
(2)汉武帝时期能够实现大一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具有雄才 大略。 (3)完成图3中的空白处所缺内容。 答案 丞相 地方政府 (4)根据图4,请问西汉初期中央面临怎样的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案 西汉初期,地方诸侯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公开对抗朝廷,严 重威胁到中央统治。 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