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氮气精编WORD版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18 氮气18.1 化学品及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氮、氮气化学品英文名:nitrogen;nitrogengas分子式:N2相对分子质量:28.01危险货物编号: 22005 [压缩气体] 22006[液化气体];UN编号: 1066[压缩气体];1977[冷冻液体]18.2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压缩气体。
熔点(℃):-209.9沸点(℃):-196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临界温度(℃)-147.1临界压力(MPa)3.40辛醇/水分配系数:0.6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溶于液氨。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
18.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氮气无毒,当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氧气相对减少时,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当氮浓度大于84%时,可引起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加快、脉率增加、血压升高、胸部压迫感,甚至失去知觉;出现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脱离环境,可致死亡。
氮麻醉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及共济失调,严重时出现昏迷。
高压下氮气可引起减压病。
液态氮具有低温作用。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冻伤。
环境危害:无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18.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温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
就医。
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18.5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F'A】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氮气)

化学品安全技术技术指导文件(氮气)(液氮)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氮气(压缩的)(液化的)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用瓶装压缩氮气液氮化学品英文名称:(压缩的)(液化的)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工业氮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氮气纯度()≧氧含量()≦水份游离水瓶≦-无游离水露点≦-℃--纯氮: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氮纯度:()≧氧含量:()≦氢含量:()≦-、、总含量()≦-水含量:()≦高纯氮: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氮纯度:()≧氧含量:()≦氢含量:()≦、、总含量()≦水含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类(液化的类)侵入途径:吸入,液体经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氮气本身无毒,但能在密闭空间内置换空气,当氮气在空气中的分压升高,而氧气分压降到以下时,则可以引起窒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处理,则可引起思想丧失而死亡。
液氮可引起人体皮肤和其它机体组织的严重冻伤。
.环境危害:氮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爆炸危险:氮气本身不燃烧,但氮气钢瓶受灼热烘烤,在阳光下曝晒或野蛮装卸都会使钢瓶中的氮气膨胀升压,当压力大于钢瓶所承受的强度时就会产生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若患者在氮气浓度高的区域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现象时,应将患者立即移开污染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和保暖。
如液氮与皮肤接触冻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若引起严重冻伤应送医院救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发生火灾的现场有氮气实瓶存在时,应即组织转移离开火场,在来不及转移时,用喷水冷却氮气瓶外表,以防在高温状态下氮气膨胀升压而导致气瓶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故不会放生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在火灾现场中为防止氮气实瓶爱热膨胀升压而爆炸,所以可用消防栓喷射冷水,。
对受热的氮气实瓶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关闭泄漏氮气实瓶的瓶伐,并进行通风处理,若继续泄漏,将该瓶移至空旷的地方将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一氧化氮;氧化氮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monoxide;Nitric oxide中文俗名或商品名:Synonyms:CAS No.:10102-43-9分子式:NO分子量:30.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化学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一氧化氮;氧化氮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快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性较小,当进入呼吸道深部时,形成硝酸与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过4—6小时或更长的潜伏期,便出现肺水肿,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
此外,还可出现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
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氧化性的烟雾。
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毒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全身防火防毒服禁止使用的灭火剂: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爆燃点:爆速:最大燃爆压力(MPa):建规火险分级: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氮气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氮【压缩的】化学品英文名:nitrogen,compressed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化工产业园区邮编:124000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加压气体,压缩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压缩气体,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无资料事故响应:无资料安全储存:避免日照,在通风良好处储存。
废弃处置: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无色无臭气体,比空气轻,不燃烧。
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科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皮肤接触:无资料—眼睛接触:无资料—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无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特别危险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人员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的灭火剂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
最新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概述氮气是一种常见的无毒、无味、无色的气体,广泛用于工业、实验室、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惰性和高压等特性,不正确使用或存储氮气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氮气安全技术,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和管理氮气,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
二、氮气的性质1. 化学性质: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 物理性质:a) 密度:氮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b) 熔点和沸点:氮气的熔点为-210℃,沸点为-196℃。
c) 压缩性:氮气可以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形式。
三、氮气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氮气的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充足的空气流动,避免氮气聚集。
2. 氮气在高压下具有爆炸的风险,因此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气体泄漏。
3. 避免将氮气接触到易燃物质,如油脂、有机溶剂等,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4. 如果有液态氮气泄漏,切勿用湿润的材料进行清理,应使用干燥的材料进行清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5. 在操作或接触氮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四、氮气储存和运输安全1. 储存:a) 氮气应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的地方。
b) 氮气储存容器应符合国际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c) 确保储存容器处于垂直方向,避免倾斜和碰撞。
2. 运输:a) 氮气运输容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b) 运输过程中,氮气容器应固定牢固,避免剧烈震动和外力影响。
五、氮气泄漏处理1. 发现氮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b) 封闭泄漏源,避免继续泄漏。
c) 使用喉罩或面罩等适当呼吸防护设备。
d) 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戒线,防止他人靠近。
2. 指定专业人员进行泄漏源的修复和清理。
六、紧急事态下的应急处置1. 发生氮气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并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处置:a) 立即通知紧急救援部门,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新版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氮气、液氮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氮气、高纯氮气、纯氮、液氮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Liquid nitrogen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应用在气体配置,氮气惰性气体,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灯泡填充气。
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
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
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
在化工行业,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障气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主要物化危险性:压缩气体,不支持燃烧,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
低温液体易导致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压力下气体:压缩气体(GB20580)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GB20580)(液氮)标签要素和象形图:防范说明:远离热源、火源,避免野蛮作业,佩戴好安全附件。
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使用液氮时要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危险信息:压缩气体,遇热超压可能会引起爆炸,气体大量泄漏可导致人员窒息。
低温液体,身体直接接触易导致冻伤。
警示词:警告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主要症状: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应急综述:万一发生吸入性事故,将患者移入新鲜空气出并保持安静,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燃爆危险:不燃,但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氮气、液氮分子式:N2有害物:氮组分浓度≥% CAS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氮气(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毒性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精神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氮气
标识
中文名: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分子式:N2
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危规号:22005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熔点(℃):-209.8
沸点(℃):-195.6
相对密度(水=1):0.81(-196℃)
临界温度(℃):-147
临界压力(MPa):3.40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安全技术说明书(氮气)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高热
禁配物:无资料--
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一氧化氮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致敏性:--
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吸入高浓度的氮气可引起窒息。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
其它有害作用:--
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氮气(压缩的)
俗 名:无
英 文 名:Nitroge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518116
企业应急电话
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公安紧急报警110、火警119、医院急救120
二、成分组成信息
名称:氮气
有害成分:N2
浓 浓度:99.999%
三、危害性概述
危险特性:不燃压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人员撤离,喷水冷却。
六、泄露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能将溢漏源切断。
消除方法:有液体泄露时,喷雾状水冷却。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储存注意事项:阴凉通风、远离热源、仓温不宜超过60℃,空瓶、满瓶应分开存放。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防渗透工作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
(液氮)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氮气(压缩的)(液化的)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用瓶装压缩氮气液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压缩的)NITROGEN COMPRESSED
(液化的)NITROGEN REFRIGERATED LIQUID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工业氮GB/T 3864-2008
纯氮:GB/T 8979-2008
高纯氮:GB/T 8979-20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GB2.2类22005 (液化的 GB2.2类22006)
侵入途径:吸入,液体经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氮气本身无毒,但能在密闭空间内置换空气,当氮气在空气中的分压升高,而氧气分压降到13.3KPa以下时,则可以引起窒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如
不及时处理,则可引起意识丧失而死亡。
液氮可引起人体皮肤和其它机体组织
的严重冻伤。
环境危害:氮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爆炸危险:氮气本身不燃烧,但氮气钢瓶受灼热烘烤,在阳光下曝晒或野蛮装卸都会使钢瓶中的氮气膨胀升压,当压力大于钢瓶所承受的强度时就会产生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若患者在氮气浓度高的区域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现象时,应将患者立即移开污染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和保暖。
如液氮与皮肤接触冻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若引起严重冻伤应送医院救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发生火灾的现场有氮气实瓶存在时,应即组织转移离开火场,在来不及转移时,用喷水冷却氮气瓶外表,以防在高温状态下氮气膨胀升压而导致气瓶爆炸
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故不会放生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在火灾现场中为防止氮气实瓶爱热膨胀升压而爆炸,所以可用消防栓喷射冷水,。
对受热的氮气实瓶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关闭泄漏氮气实瓶的瓶伐,并进行通风处理,若继续泄漏,将该瓶移至空旷的地方将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故:1、氮气使用场所空气一定要流通。
2、氮气在使用前一定要看清瓶体的漆色标志的标签和标签,以防误将其它气体
(特别是氧气、氢气)当作氮气使用。
3、手动氮气伐门的开闭,按规定程序操作并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伐的侧
面。
4、使用后的钢瓶内应留在0.5Mpa以上的剩余压力.
5、氮气在使用时不准泄漏,并严禁带压下修理或拧动气伐及零部件。
储存注意事项:1、氮气瓶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防晒的仓库内,且应将空
瓶、实瓶分开存放。
2、储存的气瓶瓶伐必拧紧,不准漏气,放置整齐,留出通道。
3、气瓶立放要有防倒装置,卧放时瓶伐应朝同一侧,垛高不超过五层。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氮气使用过程防止漏气,并加强对使用场所通风和换气。
身体防护:工人在使用氮气(或液氮)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衣服、鞋子和手套)以防液氮冻伤人体皮肤、手和脚。
呼吸系统防护:当检查或修理盛装氮气或液氮的容器时,人体进入容器前必须先将入孔盖打开,用空气通风置换,经化验容器内含氧量达到环境空气含量时才能进
入,并必须有人监护,预防窒息事故,最好能戴上氧气呼吸器。
第九部分理化性特性
外观与形状:氮气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液态时凝结成无色的液体
溶点:-210℃相对密度(水=1):0.808
沸点:-195.8℃相对空气密度(空气=1):0.9674
临界温度:-147.05℃临界压力:3.39×6
10Pa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进一步合成硝酸,化肥及其它氮化物,用作惰性气相中的冶金,电子工业中作保护气,还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玻璃工业及食品包装。
液态氮用
作制冷剂,在医疗,集成电路、热处理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在工业上常用氮气作为安全防火防爆的置换或
试验用气。
但加热时,能与锂、镁、钨等元素化合,高温下能与氧和氢化物,氮的氧化物2N O 、NO 、N 2O 、2N 4O 等和空气、氧一样都是助燃性气体,因而能促进某些物质的燃烧爆炸。
避免接触条件:热源、明火、高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氮气虽然无毒、无味,但它是一种能使人或动物窒息的气体,人长期处于高于82%的
环境中有发生缺氧窒息的危险,人处于氮含量高于94%的环境中会因严重缺氧而在数分钟内窒息死亡。
液氮接触人体皮肤易被冻伤。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氮气对周边环境(大气、水源、动物、植物)不会造成任何有害的污染,但在密闭的环境下氮气浓度过高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缺氧窒息的危险,液态氮长期排放,会冻伤环境生态植物、水泥建筑物。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氮气是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窒息性气体。
废弃处理方法:把泄漏的氮气实瓶移至空旷通风的地方排入大气,液态体排放应用特制的
金属设施通风蒸发排入大气。
废弃注意事项:排放时速度不要过快,瓶出气口不要对着人体,并防止气瓶倒下伤人。
废
弃液氮,要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手、脚冻伤。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压缩的)GB2.2类22005 UN 编号NO :1066 (液化的)GB2.2类22006 UN 编号NO :1977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和窒息性
包装类别:Ⅱ
包装方法:压缩氮气通常充装在耐高压的无缝钢瓶内。
液态氮用特殊容器在极低的温度下装运。
运输注意事项:1、气瓶的装卸一定要缓慢、轻装慢卸。
2、气瓶装车时,瓶阀应朝同一方向,装车要均衡,
装车高度不能超过护栏,垛高且不能超过五层,夏天要有遮阳措施。
3、运输液氮的容器必须捆扎牢固,不准卧放,液氮罐的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灵敏可
靠。
4、运输车辆必须办理“危运证”,并由组建“危险品运输公司”归口管理,车辆
要在七年以内并达到一级维护标准。
5、司机要经过“危险化学品运输”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禁止酒
后开车。
6、运输气瓶的车辆不得超载、超速、人货混装,并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344号令)针对危险化学品的
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作了相对规定。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年8月编印)
3、常用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13004-1999)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1、危险货物品名表(BG12268-90)
2、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标准汇编。
199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