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1-8 题单选 ,9-12多选,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B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C .学校餐厅的吊扇在工作时向下推压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向上的推力,减轻了吊杆对吊扇的拉力,所以,即使吊杆略有松动也是安全的。
D .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A 和B ,其中弹簧对A 的弹力和弹簧对B 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2gB .2g和0 C .2212)(m gm m +和0D .0和2212)(m gm m +3.气象研究小组用图示简易装置测定水平风速。
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 ,当水平风吹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起.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当风速v 0=3m/s 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
则( )A .θ=60°时,风速v =6m/sB .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θ可能等于90°C .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变大、质量不变的球,则θ不变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变大的球,则θ减小4.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v的物块,在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g 取10 m/s2,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少C.物块的机械能不变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5.“星跳水立方”节目中,某明星从跳板处由静止往下跳的过程中(运动过程中某明星可视为质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为7.5 mB.该明星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处于超重状态C.1 s末该明星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D.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7.5 m/s6.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B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 =)(5R r gC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D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3-2014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8分。
)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A.竹排, B.青山, C.两岸, D.天空2.刘翔能够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取决于他在这11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3.下列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8m/sB.汽车以60km/h的速度通过苏通大桥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是50m/s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m/s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D.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直线同时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B.t1~t2时间内甲物体始终在乙物体的前面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t1~t2时间内,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2=(m), 则它运tx+25t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4m/s2B.5m/s、2m/s2C.4m/s、1m/s2D.5m/s、4m/s2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B .只要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就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8.下列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有( )A .NB .m/s 2C . sD .kg9.如图所示,将物体A 放在容器B 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 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B 上升过程中,物体A 对B 有压力,下降过程中,压力等于零B .容器B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物体A 对B 有压力C .不论容器B 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 对B 都有压力D .不论容器B 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 对B 的压力都等于零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 2的物块。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引力常量GB.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了右手螺旋定则C.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2.如图是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由图可知A.A出发时间比B早5 s B.第10s末A、B速度相等C.第15s末A、B位移相等D.第15s末A、B位移之差为25m3.如图所示气球和物块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某一位置气球突然爆裂,物块经7s 到达地面(不计物块所受阻力,g取10m/s2),则气球爆裂位置的高度A.145m B.175m C.180m D.245m4.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m恰好能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用沿斜面向下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2;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减速下滑,斜面体还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3。
则A.F2>F3>F1B.F3>F2>F1 C.F1=F2=F3D.F2>F1>F35.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
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B.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C.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D.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6.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的重力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这个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D.这个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7.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8.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4∶3,初速度之比为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A.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滑行的时间之比为3∶2C.滑行的距离之比为9∶4 D.滑行的距离之比为3∶29.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不计水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hn2/t2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h(n-1)2/t2 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B.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D.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1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m和m0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0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mm mF +0B .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小于mm mF +0C .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mm mF +0D .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mm mF +012.质量为m 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3 m 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 ,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恒定,则消防队员A .着地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 .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等于6mgC .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触地后重心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D .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触地后重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共两部分,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afternoon?A.Wait at home.B.Buy a new phone.C.Call the telephone company.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A concert.B.Their wedding.C.A famous band.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In a hospital.B.In an office.C.In a store.4.When will the party be held?A.This evening.B.This Friday evening.C.This Saturday evening.5.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mother?A.She has much free time.B.She always goes home late.C.She cares much about her daughter.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 你都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14—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均写在答卷纸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12x N Z x ⎧⎫∈∈⎨⎬⎩⎭|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 ) A .4B .6C .8D .12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 .x x f 2log )(=B .1)(+=x x fC .x x f lg )(=D .3)(x x f =3.如果幂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2,,则(4)f 的值等于 ( )A .16B .2C .116D .124.下列函数中与函数x y =相同的是 A .2)(x y =B .xx y 2=C .2x y =D .33x y =5.已知函数)(x f y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x f y =的图象ABCD6.对,a b R ∈,记}{,max ,,a a ba b b a b≥⎧=⎨<⎩函数{}()max 1,2()f x x x x R =+-∈的最小值是A .0B .12C .32D .3 7.函数2()1xf x x =+ (x ∈R )的值域是 A .]0,21[- B .]21,0[ C .)21,21(-D .]21,21[-8.已知函数1-=x xy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点(1,1)对称; ②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③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④将函数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后与函数xy 1=的图象重合。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9.衣柜里的樟脑丸,随着时间会挥发而体积缩小,刚放进的新丸体积为a ,经过t 天后体积与天数t 的关系式为:kt V a e -=⋅,若新丸经过50天后,体积变为49a ;若一个新丸体积变为827a ,则需经过的天数为A .75天B .100天C .125天D .150天10.对函数)(x f ,若对任意)(),(),(,,,c f b f a f R c b a ∈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x f 为“槑槑函数”,已知1)(++=x x e a e x f 是“槑槑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0[+∞B .]2,21[C .]2,1[D .]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计算:=+⋅+⋅+⎪⎭⎫ ⎝⎛2410)2(lg 20lg 5lg 25.0232)( _________ . (答案化到最简) 12.函数432++-=x x y 的定义域是 _________ .(结果写成集合形式)13.函数⎩⎨⎧≥+-<=)0(4)3(),0()(x a x a x a x f x 满足))](()([2121x x x f x f --<0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两个不相等的12,x x 都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14.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 (x )=x 2-2x+3,则当x<0时,函数f (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15.函数⎩⎨⎧<+≥-=)4)(3()4(3)(x x f x x x f ,则(1)f -= _________ .16.若关于x 的方程243x x -+= k 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7.若函数)1(1)(>+=m xmxx f ,区间[])(,b a b a M <=,集合}),({M x x f y y N ∈==,则使N M =成立的实数对),(b a 共有______________对。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滕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定时测试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5届高三定时练习物理试题2014.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的科学探究,叙述正确的是A.胡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了胡克定律B.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开普勒用数据归纳的研究方法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伽利略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所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封闭三角形。
下列4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的是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和汽车乙的v-t 图线。
由图可知A.在时刻t1,甲车和乙车处在同一位置B.在时刻t2,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4.一条小船过河,河宽100m,水流速度为4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不可能沿垂直于岸的方向过河B.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有可能为3m/sC.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sD.小船以最短位移过河所需的时间为20s5.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10、11是多项选择题,其余是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3 m/s ,则物体在1 s 内一定走3 mB .物体在某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则物体在这一秒内的位移是3 mC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则物体在这一秒内位移一定是3 m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 A .早上6时10分从上海发车 B .列车预计在18时11分到达北京 C .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南京站 D .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3、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 .力、速率、加速度 B .力、加速度、位移 C .速率、位移、加速度D .力、路程、速度4、某人从离地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在这段过程中( ). 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5、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A .a v n 21202-B .a v n 2202C .av n 2120- D .a v n 21202-6、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g 取10 m/s 2)( ).A .10 mB .5(2n +1) mC .3(n +1) mD .n 2n 2-1m7、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的高度为( ).A .H 2B .H 4C .34HD .32H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的(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B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C .位移大小之比为2∶1D .位移大小之比为1∶29、一玩具汽车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东运动t s 后,加速度变为向西,大小不变,再经过t s 时,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小汽车位于出发点以东,速度为零 B .小汽车位于出发点以东,继续向东运动 C .小汽车回到出发点,速度为零 D .小汽车回到出发点,运动方向向西10、(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是x =6t-3t 2(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则物体( ).A .2s 后速度开始反向B .1s 后速度开始反向C .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9m/s11、(多选)某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火箭在t 2~t 3时间内向下运动B .火箭在t 1~t 2时间内加速度最大C .0~t 3时间内,火箭一直向上运动D .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32t v 12、一辆做直线运动的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后一半,到达终点时恰好停止,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v/2 B .2v/3 C .3v/4 D .v/3 二、实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2014届高三10月第一次单元测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高三物理试题2013年9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
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A.32m B.22m C.12m D.34m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对图像判断正确的是()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3.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重庆姑娘施廷懋闪耀赛场,轻松夺冠跳水女子全能赛。
下图是她(可看作质点)在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的v-t图像。
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
则()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B.t2时刻到达最高点C.t3时刻已浮出水面D.0~t2时间内,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4.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把下落总高度分为三段,从起点计时通过三段的时间之比为3:2:1。
则三段高度之比为()A.1:1:1B.5:3:1C.9:4:1D.27:8:1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垂直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6.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共5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存在弹力
B .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
C .力可以使物体形变,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2.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 ,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 .0.5t
B .0.4t
C .0.3t
D .0.2t
3.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 .a
v n 212
02-
B .a
v n 2202
C .a
v n 212
0-
D .a
v n 212
02-
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5.5 m/s
B .5 m/s
C .l m/s
D .0.5 m/s
5.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 .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2m
6.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末速度为v ,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A .x < vt /2
B .x = vt /2
C .x > vt /2
D .无法确定
7.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 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
A.l∶8 B.l∶6 C.l∶5 D.1∶3
8.一辆汽车从车站从初速度为零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9.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3m/s B.4m/s C.6m/s D.
10.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A.速度的增量总是与时间成正比B.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位移总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D.加速度、速度、位移方向一致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1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4.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照,如图所示,测得=15cm;=20cm,则小球的加速度是;拍摄时B球的速度是;CD间的距离是;A球上面滑动的小球还有个。
15.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g取10m/s2)。
16.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
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5.18 cm,s2=4.40 cm,s3=3.62 cm,s4=2.78 cm,s5=2.00 cm,s6=1.22 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方向______(填A→B或B→A)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______ m/s。
三、计算题(共30分)
17.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2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4m/s 沿原路返弹,求
(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多大?
(2)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多大?
1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1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5:DDADB 6-10:AABDA 11-13:BBC
14.(1)5m/(s*s)(2)1.75m/s (3)25cm (4)2个
15.16m
16.(1)0.1s (2)0.8m/(s*s)A指向B (3)0.32m/s
17.(1)320m/(s*s)(2)-460m/(s*s)
18.(1)2m/(s*s)(2)27.5m
19.(1)见图(2)900m
20.(1)305m (2)9.8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