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哪位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哪位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分裂的朝代?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6. 哪位人物发明了指南针?A. 墨子B. 张衡C. 沈括D. 毕昇答案:C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8. 哪位人物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A. 洪秀全B. 孙中山C. 康有为D. 严复答案:A9.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10. 哪位人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A. 孙中山B. 康有为C. 严复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答案:三次4. 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长安5.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新的都城。

答案:洛阳6.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市。

答案:杭州7. 明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8.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9. 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5分)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著名远古人类代表,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古代诗歌C.学者推断D.考古挖掘2.(1.5分)如图是《河姆渡遗址》邮票,展示了我国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1.5分)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殷墟遗址属于()A.夏朝遗址B.商朝遗址C.春秋遗址D.战国遗址4.(1.5分)西周初年出现了鲁、宋、燕、卫等诸侯国,这体现了()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世袭制5.(1.5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其最有力的证据是()A.B.C.D.6.(1.5分)司母戊鼎是存世的中国青铜时代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铜器。

其纹饰精美,铸造时需要几百个工匠密切配合操作。

以上内容能解读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②商王朝能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生产③商代青铜铸造业规模较大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1.5分)天子死后,王室还要向诸侯乞讨丧葬费,王室控制的土地还不及中等诸侯国,这种现象发生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8.(1.5分)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C.当时以牛肉为主要食物D.孔子的这两位弟子属牛9.(1.5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①孔子反对苛政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五四学制)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五四学制)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3.(2分)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A.英日B.法俄C.英美D.英法4.(2分)“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杨靖宇5.(2分)()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1871年B.1875年C.1881年D.1884年6.(2分)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与日军作战的管带是()A.戚继光B.关天培C.林则徐D.邓世昌7.(2分)太平天国建立者是()A.洪秀全B.陈玉成C.李秀成D.张之洞8.(2分)1862年太平军严惩“洋枪队”头目是()A.华尔B.左宗棠C.西摩尔D.瓦德西9.(2分)洋务运动前后期的口号是()A.自强,求富B.自由,平等C.民主,科学D.科学,创新10.(2分)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11.(2分)发生在1895年,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是()A.百日维新B.义和团运C.公车上书D.洋务运动12.(2分)维新变法时建立的一所新式学校既北京大学前身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北京师范大学13.(2分)戊戌变法中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魏源14.(2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列宁主义15.(2分)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檀香山B.武昌C.日本东京D.南京16.(2分)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A.1912年2月B.1911年1月C.1912年元旦D.1911年10月17.(2分)《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鲁迅18.(2分)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护国运动19.(2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的会召开是在()A.1922年7月B.1921 年7月C.1923年7月D.1924年7月20.(2分)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鲁迅D.毛泽东21.(2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A.割地B.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22.(2分)如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四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四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四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世间万物,资源无处不在,比如石头,但直到人类的出现,将石头当成工具来使用,才让它们产生了价值。

最有可能使用石制工具的下列原始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A. 云南元谋B. 北京周口店C. 陕西西安D. 浙江余姚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华夏儿女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炎帝和黄帝D. 蚩尤4.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西汉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 舜传位于禹B. 禹传子,家天下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汉武帝大一统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下面哪一项()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青铜立人像D. 毛公鼎7.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8.《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 晋文公称霸B. 齐桓公称霸C. 勾践称霸D. 楚庄王称霸9.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 吴国B. 齐国C. 宋国D. 晋国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争霸B. 百家争鸣C. 商鞅变法D. 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11.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A. 吴王夫差B. 齐桓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12.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2019.01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河南安阳殷墟(WWW.AYYX.COM)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如图网站截屏),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A.青铜器B.圆形方孔钱C.兵马俑D.造纸术3.《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世袭制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2000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A.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B.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C.百家争鸣的局面D.诸侯争霸的局面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7.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

由此可知()A.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B.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C.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D.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8.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7世纪早期B.公元前7世纪末期C.公元前8世纪早期D.公元前8世纪末期9.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丰南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卷Ⅰ 选择题(共4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填入卷Ⅱ前答题表的相应位置。

1.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信息提示,结合课本所学,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后来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等。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B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A排除;半坡人生活距今约6000年,C排除;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左右,D排除;故选B。

2.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C. 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D. 他们能够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并且使用工具猎取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而不是北京人。

可知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A,符合题意;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学会使用和长期保存火种(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

选项BCD关于北京人的叙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长江和黄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最早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古代人类活动遗址代表是A. 北京人遗址B. 半坡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大汶口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会种植水稻,是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中,C项符合题意;北京人是居住在山洞中的原始人类,A项不符合题意;半坡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B项不符合题意;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属于黄河流域,D项不符合题意。

山西省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二质量评估试题(同盛)·历史·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二质量评估试题(同盛)·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选项121314151.%右图是元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这两颗化石距今约A.%300万年B.%170万年C.%70万至20万年D.%3万年2.%距今约七八千年前,原始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的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农具 D.铁制农具3.%某遗址“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使用木结构水井”。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5.%观察下面图示,判断其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尧舜禹传位传位A.%郡县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6.%小天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竞赛,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他应该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夏朝———商朝———西周B.%商朝———夏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7.%下面朝代与都城(或都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A.%东周———洛邑 B.%商朝———殷C.%西周———镐京D.%夏朝———亳8.%我们山西的简称为“晋”,“晋”的由来和下列哪个制度有关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9.%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证实我国开始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图片是%%%AB C D10.%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哪一位诸侯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周平王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山西省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二质量评估试题历史沿此线折叠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通化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通化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通化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山顶洞人遗址D. 半坡人遗址2.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A. 干栏式建筑B. 木结构水井C. 半地穴式房屋D. 洞穴3.已经懂得使用天然漆的人群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4.每年清明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陕西黄陵县举行祭祖活动。

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在这里人们拜祭的是()A. 尧B. 舜C. 黄帝D. 伯益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面被誉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文物是()A. 青铜立人像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四羊方尊6.前不久上演的“烟雨春秋”水影秀,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

能出现在这场水影秀中的历史人物是()①周幽王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齐桓公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7.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的是()A. 墨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炎黄时期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10.楚汉之争中项羽兵败的地点是()A. 涿鹿B. 垓下C. 巨鹿D. 陈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1.请举出与下列信息对应的历史知识:秦朝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6.0分)12.根据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 。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 。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

13.列举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三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2分)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3.(2分)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B.皇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4.(2分)如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5.(2分)《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夫差6.(2分)夏王朝制定的历法称为()A.阴历B.阳历C.公历D.夏历7.(2分)如果你有兴趣写一部《中国暴君史》的话,你会按顺序依次把下列哪些暴君选上()①纣王②夏桀③周厉王④禹。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①③8.(2分)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其中的“诸侯”产生于()A.奴隶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9.(2分)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A.B.C.D.10.(2分)夏朝之亡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期战争,国力衰落B.残暴统治,失去民心C.国家机构的建立 D.地理位置不佳11.(2分)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12.(2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司母戊鼎B.鱼纹彩陶盆C.甲骨文D.冰裂纹瓷器13.(2分)如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14.(2分)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如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A.防洪排水B.水运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15.(2分)“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2分)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以下文物中,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有()①青铜面具②青铜立人像③青铜神树④四羊方尊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7.(2分)将都城迁到殷(今安阳)的商朝君主是()A.汤王B.盘庚C.纣王D.帝辛18.(2分)商朝又叫殷商,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它的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由于军队阵前倒戈,他走投无路自焚而亡。

这场大战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牧野之战19.(2分)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20.(2分)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

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

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21.(2分)西周的都城在今()A.河南登封B.河南安阳C.陕西长安D.河南洛阳22.(2分)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C.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23.(2分)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A.维系分封制的稳定B.方便贵族享乐C.树立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威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4.(2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25.(2分)李白的诗《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先后顺序是()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④①②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二、材料题(共三个小题.26题12分,27題18分,28题2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有教无类”。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俑生和方士活埋。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是什么?他的言论被整理成了一本什么书?(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请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这个史实作一个简单的评价。

27.(1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

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2)材料二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3)材料三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28.(20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

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的建立。

重点掌握夏启继承地位的史实。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小。

2.(2分)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分析】本题考查了大禹治水与建立夏朝。

【解答】相传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大禹治水与建立夏朝。

3.(2分)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A.炎黄战蚩尤B.皇帝建宫室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相关知识.【解答】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4.(2分)如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分析】本题考查国人暴动.【解答】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导致了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驱逐出镐京。

因而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的著名暴君以及给我们的启示.5.(2分)《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夫差【分析】本题考查卧薪尝胆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本题关键词是“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就是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

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最终灭掉吴国。

后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再现的认识能力。

6.(2分)夏王朝制定的历法称为()A.阴历B.阳历C.公历D.夏历【分析】本题考查了夏朝的历法。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有历法了。

【解答】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夏王朝制定的历法称为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