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数学高考大纲调整完整版.doc
2024 高考 数学考试大纲

2024 高考数学考试大纲2024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主要分为数与式、函数、几何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四个部分。
一、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概念、实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关系、开方运算。
2. 立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计算、立方根的性质。
3. 代数式与多项式:代数式的概念、等价代数式的判定、多项式的概念与多项式的次数、整除与同余等概念。
二、函数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等概念。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 分式函数:分式函数的定义、分式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6.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几何与变换1. 平面几何: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判定。
2. 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概念。
3. 解析几何: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
4. 坐标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等坐标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四、统计与概率1. 概率初步知识: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等概念。
2. 统计初步知识: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方法等概念。
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几种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等概念。
4.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二项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的性质等概念。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全国3卷逐题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B x y y x ==,则A B I 中元素的个数为()A .3B .2C .1D .0 【答案】B【解析】A 表示圆221x y +=上所有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所有点的集合,故A B I 表示两直线与圆的交点,由图可知交点的个数为2,即A B I 元素的个数为2,故选B.2.设复数z 满足(1i)2i z +=,则z =() A .12B 2C 2D .2【答案】C【解析】由题,()()()2i 1i 2i 2i 2i 11i 1i 1i 2z -+====+++-,则22112z =+ C.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2014年 2015年 2016年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2014年8月到9月的月接待游客量在减少,则A 选项错误,故选A.4.5()(2)x y x y +-的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为()A .-80B .-40C .40D .80 【答案】C【解析】由二项式定理可得,原式展开中含33x y 的项为()()()()2332233355C 2C 240x x y y x y x y ⋅-+⋅-=,则33x y 的系数为40,故选C.5.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 -=:(0a >,0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y ,且与椭圆22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A .221810x y -= B .22145x y -= C .22154x y -= D .22143x y -=【答案】B【解析】∵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y x =,则5b a =又∵椭圆221123x y +=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易知3c =,则2229a b c +==② 由①②解得2,5a b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145x y -=,故选B.6.设函数π()cos()3f x x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B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8π3x =对称 C .()f x π+的一个零点为π6x =D .()f x 在π(,π)2单调递减【答案】D【解析】函数()πcos 3f x x ⎛⎫=+ ⎪⎝⎭的图象可由cos y x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得到,如图可知,()f x 在π,π2⎛⎫⎪⎝⎭上先递减后递增,D 选项错误,故选D.π23π53-π36πg x y O 7.执行右图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 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A .5B .4C .3D .2 【答案】D【解析】程序运行过程如下表所示:S M初始状态0 100 1 第1次循环结束100 10- 2 第2次循环结束90 1 3 此时9091S =<首次满足条件,程序需在3t =时跳出循环,即2N =为满足条件的最小值,故选D.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A .πB .3π4C .π2D .π4【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球心在圆柱体中心,圆柱体上下底面圆半径221312r ⎛⎫=-= ⎪⎝⎭,则圆柱体体积23ππ4V r h ==,故选B.9.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2a ,3a ,6a 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A .24-B .3-C .3D .8 【答案】A【解析】∵{}n a 为等差数列,且236,,a a a 成等比数列,设公差为. 则2326a a a =⋅,即()()()211125a d a d a d +=++ 又∵11a =,代入上式可得220d d += 又∵0d ≠,则2d =-∴()61656561622422S a d ⨯⨯=+=⨯+⨯-=-,故选A.10.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0a b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A ,2A ,且以线段1A 2A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 ay ab -+=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 ABCD .13【答案】A【解析】∵以12A A 为直径为圆与直线20bx ay ab -+=相切,∴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d a== 又∵0,0a b >>,则上式可化简为223a b =∵222b ac =-,可得()2223a a c =-,即2223c a =∴c e a == A11.已知函数211()2(e e )x x f x x x a --+=-++有唯一零点,则a =()A .1-2B .13C .12D .1【答案】C【解析】由条件,211()2(e e )x x f x x x a --+=-++,得:221(2)1211211(2)(2)2(2)(e e )4442(e e )2(e e )x x x x x x f x x x a x x x a x x a ----+----+-=---++=-+-+++=-++∴(2)()f x f x -=,即1x =为()f x 的对称轴, 由题意,()f x 有唯一零点, ∴()f x 的零点只能为1x =,即21111(1)121(e e )0f a --+=-⋅++=,解得12a =.12.在矩形ABCD 中,1AB =,2AD =,动点P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若AP AB AD λ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λμ+的最大值为() A .3 B. CD .2【答案】A【解析】由题意,画出右图.设BD 与C e 切于点E ,连接CE . 以A 为原点,AD 为轴正半轴, AB 为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C 点坐标为(2,1). ∵||1CD =,||2BC =.∴BD = ∵BD 切C e 于点E . ∴CE ⊥BD .∴CE 是Rt BCD △中斜边BD 上的高.12||||22||||||BCD BC CD S EC BD BD ⋅⋅⋅====△即C e. ∵P 在C e 上.∴P 点的轨迹方程为224(2)(1)5x y -+-=. 设P 点坐标00(,)x y ,可以设出P 点坐标满足的参数方程如下:0021x y θθ⎧=+⎪⎪⎨⎪=+⎪⎩ 而00(,)AP x y =u u u r ,(0,1)AB =u u u r ,(2,0)AD =u u u r. ∵(0,1)(2,0)(2,)AP AB AD λμλμμ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0112x μθ==+,01y λθ==. 两式相加得:112)2sin()3λμθθθϕθϕ+=+=+=++≤(其中sin ϕ=,cos ϕ=) 当且仅当π2π2k θϕ=+-,k ∈Z 时,λμ+取得最大值3.()A O Dxy BP gCE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0,-⎧⎪+-⎨⎪⎩x y x y y ≥≤≥则34z 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解析】由题,画出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为34z x y =-,则直线344zy x =-纵截距越大,值越小. 由图可知:在()1,1A 处取最小值,故min 31411z =⨯-⨯=-.14.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121a a +=-,133a a -=-,则4a =________. 【答案】8-【解析】{}n a Q 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121313a a a a +=-⎧⎨-=-⎩,即1121113a a q a a q +=-⎧⎪⎨-=-⎪⎩①②, 显然1q ≠,10a ≠,②①得13q -=,即2q =-,代入①式可得11a =, ()3341128a a q ∴==⨯-=-.15.设函数1,0,()2,0,+⎧=⎨>⎩xx x f x x ≤则满足1()()12f 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4⎛⎫-+∞ ⎪⎝⎭【解析】()1,02 ,0+⎧=⎨>⎩Q x x x f x x ≤,()112f x f x ⎛⎫+-> ⎪⎝⎭,即()112f x f x ⎛⎫->- ⎪⎝⎭由图象变换可画出12y f x ⎛⎫=- ⎪⎝⎭与()1y f x =-的图象如下:1)2-)由图可知,满足()112f x f x ⎛⎫->- ⎪⎝⎭的解为1,4⎛⎫-+∞ ⎪⎝⎭.16.,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 与成60︒角时,AB 与成30︒角; ②当直线AB 与成60︒角时,AB 与成60︒角; ③直线AB 与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 与所成角的最大值为6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②③【解析】由题意知,a b AC 、、三条直线两两相互垂直,画出图形如图.不妨设图中所示正方体边长为1, 故||1AC =,2AB =,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则A 点保持不变, B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以C 为坐标原点,以CD u u u r 为轴正方向,CB u u u r为轴正方向, CA u u u r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0,0)D ,(0,0,1)A ,直线的方向单位向量(0,1,0)a =r ,||1a =r. B 点起始坐标为(0,1,0),直线的方向单位向量(1,0,0)b =r,||1b =r . 设B 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cos ,sin ,0)B θθ', 其中为B C '与CD 的夹角,[0,2π)θ∈.那么'AB 在运动过程中的向量(cos ,sin ,1)AB θθ'=--u u u r ,||2AB '=u u u r. 设AB 'u u u r 与所成夹角为π[0,]2α∈,则(cos ,sin ,1)(0,1,0)22cos |sin |[0,]a AB θθαθ--⋅==∈'r u u u r. 故ππ[,]42α∈,所以③正确,④错误.设AB 'u u u r 与所成夹角为π[0,]2β∈,cos (cos ,sin ,1)(1,0,0)2|cos |AB bb AB b AB βθθθ'⋅='-⋅='=u u u r r r u u u rr u u u r .当AB 'u u u r 与夹角为60︒时,即π3α=,12sin 2cos 2cos 2322πθα====. ∵22cos sin 1θθ+=,∴|cos |θ.∴1cos |cos |2βθ=.∵π[0,]2β∈.∴π=3β,此时AB 'u u u r 与夹角为60︒.∴②正确,①错误.三、解答题:(共70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12分)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0A A =,a =,2b =.(1)求c ;(2)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AC ⊥,求ABD △的面积.【解析】(1)由sin 0A A =得π2sin 03A ⎛⎫+= ⎪⎝⎭,即()ππ3A k k +=∈Z ,又()0,πA ∈,∴ππ3A +=,得2π3A =.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又∵12,cos 2a b A ===-代入并整理得()2125c +=,故4c =.(2)∵2,4AC BC AB ===,由余弦定理222cos 2a b c C ab +-=∵AC AD ⊥,即ACD △为直角三角形,则cos AC CD C =⋅,得CD =由勾股定理AD =又2π3A =,则2πππ326DAB ∠=-=, 1πsin 26ABDS AD AB =⋅⋅△18.(12分)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1)求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X (单位:瓶)的分布列;(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单位:瓶)为多少时,Y 的数学期望达到最大值? 【解析】⑴易知需求量可取200,300,500()21612003035P X +===⨯()3623003035P X ===⨯()257425003035P X ++===⨯.⑵①当200n ≤时:,此时max 400Y =,当200n =时取到.②当200300n <≤时:()()4122002200255Y n n =⋅+⨯+-⋅-⎡⎤⎣⎦ 880026800555n n n -+=+= 此时max 520Y =,当300n =时取到. ③当300500n <≤时,()()()()12220022002300230022555Y n n n =⨯+-⋅-+⨯+-⋅-+⋅⋅⎡⎤⎡⎤⎣⎦⎣⎦ 320025n -=此时520Y <.④当500n ≥时,易知一定小于③的情况. 综上所述:当300n =时,取到最大值为520.19.(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过AC 的平面交BD 于点E ,若平面AEC 把四面体ABCD 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 AE C --的余弦值.【解析】⑴取AC 中点为O ,连接BO ,DO ; ABC ∆Q 为等边三角形 ∴BO AC ⊥ ∴AB BC =AB BC BD BDABD DBC=⎧⎪=⎨⎪∠=∠⎩ABD CBD ∴∆≅∆. ∴AD CD =,即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 为直角又O 为底边AC 中点DA B C ED A B C EO∴DO AC ⊥令AB a =,则AB AC BC BD a ====易得:2OD =,OB = ∴222OD OB BD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2DOB π∠=即OD OB ⊥ OD AC OD OB AC OB O AC ABC OB ABC⊥⎧⎪⊥⎪⎪=⎨⎪⊂⎪⊂⎪⎩I 平面平面OD ABC ∴⊥平面 又∵OD ADC ⊂平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DC ABC ⊥平面平面 ⑵由题意可知V V D ACE B ACE --= 即B ,D 到平面ACE 的距离相等 即E 为BD 中点以O 为原点,OA u u u r 为轴正方向,OB u u u r为轴正方向,OD u u u r为轴正方向,设AC 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0,02a A ⎛⎫ ⎪⎝⎭,0,0,2a D ⎛⎫ ⎪⎝⎭,,0B ⎛⎫ ⎪ ⎪⎝⎭,,4a E ⎛⎫ ⎪ ⎪⎝⎭易得:,24a a AE ⎛⎫=- ⎪ ⎪⎝⎭u u u r ,,0,22a a AD ⎛⎫=- ⎪⎝⎭u u u r ,,0,02a OA ⎛⎫= ⎪⎝⎭u u u r 设平面AED 的法向量为1n u u r ,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2n u u r,则1100AE n AD n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r,解得1n =u u r 2200AE n OA n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r,解得(20,1,n =u u r 若二面角D AE C --为,易知为锐角,则1212cos n n n n θ⋅==⋅u u r u u r uu r u u r20.(12分)已知抛物线2:2C y x =,过点(2,0)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圆M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1)证明:坐标原点O 在圆M 上;(2)设圆M 过点P (4,2-),求直线与圆M 的方程.【解析】⑴显然,当直线斜率为时,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一点,不符合题意.设:2l x my =+,11(,)A x y ,22(,)B x y ,联立:222y xx my ⎧=⎨=+⎩得2240y my --=,2416m ∆=+恒大于,122y y m +=,124y y =-. 1212OA OB x x y y ⋅=+uu r uu u r12(2)(2)my my =++21212(1)2()4m y y m y y =++++24(1)2(2)4m m m =-+++0= ∴OA OB ⊥u u r u u u r,即O 在圆M 上.⑵若圆M 过点P ,则0AP BP ⋅=uu u r uu r1212(4)(4)(2)(2)0x x y y --+++= 1212(2)(2)(2)(2)0my my y y --+++=21212(1)(22)()80m y y m y y +--++=化简得2210m m --=解得12m =-或①当12m =-时,:240l x y +-=圆心为00(,)Q x y ,120122y y y +==-,0019224x y =-+=,半径||r OQ =则圆229185:()()4216M x y -++=②当1m =时,:20l x y --=圆心为00(,)Q x y ,12012y y y +==,0023x y =+=,半径||r OQ ==则圆22:(3)(1)10M x y -+-=21.(12分)已知函数()1ln f x x a x =--.(1)若()0f x ≥,求的值;(2)设m 为整数,且对于任意正整数,2111(1)(1)(1)222nm ++鬃?<,求m 的最小值. 【解析】⑴ ()1ln f x x a x =--,0x >则()1a x af x x x-'=-=,且(1)0f =当0a ≤时,()0f x '>,()f x 在()0+∞,上单调增,所以01x <<时,()0f x <,不满足题意; 当0a >时,当0x a <<时,()0f x '<,则()f x 在(0,)a 上单调递减; 当x a >时,()0f x '>,则()f x 在(,)a +∞上单调递增.①若1a <,()f x 在(,1)a 上单调递增∴当(,1)x a ∈时()(1)0f x f <=矛盾 ②若1a >,()f x 在(1,)a 上单调递减∴当(1,)x a ∈时()(1)0f x f <=矛盾 ③若1a =,()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1)0f x f =≥满足题意综上所述1a =.⑵ 当1a =时()1ln 0f x x x =--≥即ln 1x x -≤则有ln(1)x x +≤当且仅当0x =时等号成立∴11ln(1)22k k+<,*k ∈N 一方面:221111111ln(1)ln(1)...ln(1) (112222222)n n n ++++++<+++=-<,即2111(1)(1)...(1)e 222n +++<.另一方面:223111111135(1)(1)...(1)(1)(1)(1)222222264n +++>+++=>当3n ≥时,2111(1)(1)...(1)(2,e)222n +++∈∵*m ∈N ,2111(1)(1)...(1)222n m +++<,∴m 的最小值为.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 t y kt =2+⎧⎨=⎩(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m my k =-2+⎧⎪⎨=⎪⎩(m 为参数),设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cos sin )l ρθθ3+0,M 为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 【解析】⑴将参数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1:2l y k x =- ……①()21:2l y x k=+ ……②①②消可得:224x y -=即P 的轨迹方程为224x y -=; ⑵将参数方程转化为一般方程3:0l x y +-= ……③ 联立曲线C和224x y x y ⎧+⎪⎨-=⎪⎩解得x y ⎧=⎪⎪⎨⎪=⎪⎩ 由cos sin x y ρθρθ=⎧⎨=⎩解得ρ=即M.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已知函数()||||f x x x =+1--2. (1)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2)若不等式()f x x x m 2≥-+的解集非空,求m 的取值范围.【解析】⑴()|1||2|f x x x =+--可等价为()3,121,123,2--⎧⎪=--<<⎨⎪⎩x f x x x x ≤≥.由()1f x ≥可得:①当1-x ≤时显然不满足题意;②当12x -<<时,211-x ≥,解得1x ≥;③当2x ≥时,()31=f x ≥恒成立.综上,()1f x ≥的解集为{}|1x x ≥.⑵不等式()2-+f x x x m ≥等价为()2-+f x x x m ≥,令()()2g x f x x x =-+,则()g x m ≥解集非空只需要()max ⎡⎤⎣⎦g x m ≥.而()2223,131,123,2⎧-+--⎪=-+--<<⎨⎪-++⎩x x x g x x x x x x x ≤≥.①当1-x ≤时,()()max 13115g x g =-=---=-⎡⎤⎣⎦;②当12x -<<时,()2max3335312224g x g ⎛⎫⎛⎫==-+⋅-=⎡⎤ ⎪ ⎪⎣⎦⎝⎭⎝⎭; ③当2x ≥时,()()2max 22231g x g ==-++=⎡⎤⎣⎦. 综上,()max 54g x =⎡⎤⎣⎦,故54m ≤.。
(完整版)2017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133 {2017 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1.(4 分)已知集合 P={x |﹣1<x <1},Q={x |0<x <2},那么 P ∪Q=( )A .(﹣1,2)B .(0,1)C .(﹣1,0)D .(1,2)x 2 y 22.(4 分)椭圆 + =1 的离心率是( ) 9 4 5 2 5 A . B . 3 C .3 D .93.(4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π π 3π 3πA .2+1B .2+3C . 2+1D . 2+3x ≥ 0 4.(4 分)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 y ‒ 3 ≥ 0,则 z=x +2y 的取值范围是()x ‒ 2y ≤ 0 A .[0,6] B .[0,4] C .[6,+∞) D .[4,+∞)5.(4 分)若函数 f (x )=x 2+ax +b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 M ,最小值是 m , 则 M ﹣m ()A .与 a 有关,且与 b 有关B .与 a 有关,但与 b 无关C .与 a 无关,且与 b 无关D .与 a 无关,但与 b 有关6.(4 分)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 d ,前 n 项和为 S n ,则“d >0”是“S 4+S 6>2S 5”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4 分)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的图象可能是()A.B.C.D.8.(4 分)已知随机变量ξi满足P(ξi=1)=p i,P(ξi=0)=1﹣p i,i=1,2.若0<p1<p2<1,则()2A.E(ξ1)<E(ξ2),D(ξ1)<D(ξ2)B.E(ξ1)<E(ξ2),D(ξ1)>D(ξ2)C.E(ξ1)>E(ξ2),D(ξ1)<D(ξ2)D.E(ξ1)>E(ξ2),D(ξ1)>D(ξ2)9.(4 分)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ABC(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Q、R 分BQ C R别为AB、BC、CA 上的点,AP=PB,QC=R A=2,分别记二面角D﹣PR﹣Q,D﹣PQ﹣R,D﹣QR﹣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A.γ<α<β B.α<γ<β C.α<β<γ D.β<γ<α10.(4 分)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AB=BC=AD=2,CD=3,AC→→→→→→与BD 交于点O,记I1=OA•OB,I2=OB•OC,I3=OC•OD,则()A.I1<I2<I3B.I1<I3<I2C.I3<I1<I2D.I2<I1<I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多空题每题6 分,单空题每题4 分,共36 分11.(4 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S6=.12.(6 分)已知a、b∈R,(a+bi)2=3+4i(i 是虚数单位),则a2+b2=,ab= .13.(6 分)已知多项式(x+1)3(x+2)2=x5+a1x4+a2x3+a3x2+a4x+a5,则a4=,a5=.14.(6 分)已知△ABC,AB=AC=4,BC=2,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2,连结CD,则△BDC 的面积是,cos∠BDC= .→→→→→ →→→15.(6 分)已知向量a、b满足|a|=1,|b|=2,则|a+b|+|a﹣b|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16.(4 分)从6 男2 女共8 名学生中选出队长1 人,副队长1 人,普通队员2 人组成4 人服务队,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1 名女生,共有种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417.(4 分)已知a∈R,函数f(x)=|x+x﹣a|+a 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a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5 小题,满分74 分)3sinx cosx(x∈R).18.(14 分)已知函数f(x)=sin2x﹣cos2x﹣22π(Ⅰ)求f(3 )的值.(Ⅱ)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19.(15 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 为PD 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 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20.(15 分)已知函数 f (x )=(x﹣(1) 求 f (x )的导函数;1)e ﹣x1(x ≥2).(2) 求 f (x )在区间[2,+∞)上的取值范围.1 1 3 9 21.(15 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x 2=y ,点 A (﹣ , ),B ( , ),抛物线上的点 P (x ,y )2 4 2 41 3 (﹣ <x < ),过点 B 作直线 AP 的垂线,垂足为 Q .2 2(Ⅰ)求直线 AP 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求|PA |•|PQ |的最大值.22.(15 分)已知数列{x n }满足:x 1=1,x n =x n +1+ln (1+x n +1)(n ∈N *),证明:当 n ∈N * 时,(Ⅰ)0<x n +1<x n ;x n x n + 1 (Ⅱ)2x n +1﹣x n ≤2;1 1(Ⅲ) n ‒ 1≤x n ≤ .2 2n ‒ 22x ‒ 1133 5 2017 年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1.(4 分)已知集合 P={x |﹣1<x <1},Q={x |0<x <2},那么 P ∪Q=( )A .(﹣1,2)B .(0,1)C .(﹣1,0)D .(1,2)【分析】直接利用并集的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集合 P={x |﹣1<x <1},Q={x |0<x <2}, 那么 P ∪Q={x |﹣1<x <2}=(﹣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x 2 y 22.(4 分)椭圆 + =1 的离心率是( ) 9 4 5 2 5 A . B . 3 C .3 D .9【分析】直接利用椭圆的简单性质求解即可.x 2 y 2【解答】解:椭圆 + =1,可得 a=3,b=2,则 c= 9 ‒ 4= 5, 9 4c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4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π π 3π 3πA.2+1 B .2+3 C .2 +1D . 2+3【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圆锥的一半和一个三棱锥组成,画出图形,结合图中数据即可求出它的体积.【解答】解:由几何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的一半和一个三棱锥组成, 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1,三棱锥的底面是底边长 2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圆锥的高和棱锥的高相等均为 3,1 1 1 1 π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π×12×3+ × × 2× 2×3= +1,2 3 3 2 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得出原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基础题目.x ≥ 04.(4 分)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 y ‒ 3 ≥ 0,则 z=x +2y 的取值范围是()x ‒ 2y ≤ 0 A .[0,6] B .[0,4] C .[6,+∞) D .[4,+∞)【分析】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利用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求解即可.{x ‒ 2y = 0x ≥ 0【解答】解: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 y ‒ 3 ≥ 0,表示的可行域如图:x ‒ 2y ≤ 0 目标函数 z=x +2y 经过 C 点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由{x + y ‒ 3 = 0解得 C (2,1), 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4 目标函数的范围是[4,+∞).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简单应用,画出可行域判断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题的关键.5.(4 分)若函数 f (x )=x 2+ax +b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 M ,最小值是 m ,则 M ﹣m ()A .与 a 有关,且与 b 有关B .与 a 有关,但与 b 无关C .与 a 无关,且与 b 无关D .与 a 无关,但与 b 有关【分析】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类讨论不同情况下 M ﹣m 的取值与 a ,b 的关系,综合可得答案.a【解答】解:函数 f (x )=x 2+ax +b 的图象是开口朝上且以直线 x=﹣2为对称轴的抛物线,a a①当﹣2>1 或﹣2<0,即 a <﹣2,或 a >0 时,函数 f (x )在区间[0,1]上单调, 此时 M ﹣m=|f (1)﹣f (0)|=|a +1|, 故 M ﹣m 的值与 a 有关,与 b 无关1 a②当≤﹣≤1,即﹣2≤a≤﹣1 时,2 2a a函数f(x)在区间[0,﹣2]上递减,在[﹣2,1]上递增,且f(0)>f(1),a a2此时M﹣m=f(0)﹣f(﹣2)= 4 ,故M﹣m 的值与 a 有关,与 b 无关a 1③当0≤﹣<,即﹣1<a≤0 时,2 2a a函数f(x)在区间[0,﹣2]上递减,在[﹣2,1]上递增,且f(0)<f(1),a a2此时M﹣m=f(1)﹣f(﹣2)=1+a+ 4 ,故M﹣m 的值与 a 有关,与 b 无关综上可得:M﹣m 的值与a 有关,与b 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6.(4 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 项和为S n,则“d>0”是“S4+S6>2S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S4+S6>2S5,可以得到d>0,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S4+S6>2S5,∴4a1+6d+6a1+15d>2(5a1+10d),∴21d>20d,∴d>0,故“d>0”是“S4+S6>2S5”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属于基础题7.(4 分)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的图象可能是()A.B.C.D.【分析】根据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当f′(x)<0 时,函数f(x)单调递减,当f′(x)>0 时,函数f(x)单调递增,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然后根据函数极值的判断,即可判断函数极值的位置,即可求得函数y=f(x)的图象可能【解答】解:由当f′(x)<0 时,函数f(x)单调递减,当f′(x)>0 时,函数f(x)单调递增,则由导函数y=f′(x)的图象可知:f(x)先单调递减,再单调递增,然后单调递减,最后单调递增,排除A,C,且第二个拐点(即函数的极大值点)在x 轴上的右侧,排除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考查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函数极值的判断,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8.(4 分)已知随机变量ξi满足P(ξi=1)=p i,P(ξi=0)=1﹣p i,i=1,2.若0<p1<p2<1,则()2A.E(ξ1)<E(ξ2),D(ξ1)<D(ξ2)B.E(ξ1)<E(ξ2),D(ξ1)>D(ξ2)2 2C.E(ξ1)>E(ξ2),D(ξ1)<D(ξ2)D.E(ξ1)>E(ξ2),D(ξ1)>D(ξ2)1 1【分析】由已知得0<p1<p2<,<1﹣p2<1﹣p1<1,求出E(ξ1)=p1,E(ξ2)=p2,2 2从而求出D(ξ1),D(ξ2),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随机变量ξi满足P(ξi=1)=p i,P(ξi=0)=1﹣p i,i=1,2,…,10<p1<p2<,1∴ <1﹣p2<1﹣p1<1,E(ξ1)=1×p1+0×(1﹣p1)=p1,E(ξ2)=1×p2+0×(1﹣p2)=p2,D(ξ1)=(1﹣p1)2p1+(0﹣p1)2(1﹣p1)=p1 ‒p12,D(ξ2)=(1﹣p2)2p2+(0﹣p2)2(1﹣p2)=p2 ‒p22,D(ξ1)﹣D(ξ2)=p1﹣p12﹣(p2 ‒p22)=(p2﹣p1)(p1+p2﹣1)<0,∴E(ξ1)<E(ξ2),D(ξ1)<D(ξ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9.(4 分)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ABC(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Q、R 分BQ C R别为AB、BC、CA 上的点,AP=PB,QC=R A=2,分别记二面角D﹣PR﹣Q,D﹣PQ﹣R,D﹣QR﹣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A.γ<α<β B.α<γ<β C.α<β<γ D.β<γ<α【分析】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底面△ABC 的中心为{O .不妨设 OP=3.则 O (0,0,0),P (0,﹣3,0),C (0,6,0),D (0,0,6 2),Q ( 3,3,0),R ( ‒ 2 3,0,0),利用法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得出二面角.解法二:如图所示,连接 O P ,O Q ,O R ,过点 O 分别作垂线:OE ⊥PR ,OF ⊥PQ ,OG ⊥OD ODQR ,垂足分别为 E ,F ,G ,连接 DE ,DF ,DG . 可得 tan α=O E .tan β=OF,tan γ=ODOG.由已知可得:OE >OG >OF .即可得出. 【解答】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底面△ABC 的中心为 O .不妨设 OP=3.则 O (0,0,0),P (0,﹣3,0),C (0,6,0),D (0,0,6 3,﹣3,0).Q ( 3,3,0),R ( ‒ 2 3,0,0),2),B (3 →→→→PR =( ‒ 2 3,3,0),P D =(0,3,6 0),→ QD =( ‒ 3, ‒ 3,6 2).2),P Q =( 3,6,0),Q R =( ‒ 3 3, ‒ 3, →→设平面 PDR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 → ,可得{3y + 6 2z = 0,→ n ⋅ PR = 0 n ⋅ PD = 0 →→‒ 2 3x + 3y = 0可得n =( 6,2 2, ‒ 1),取平面 ABC 的法向量m =(0,0,1).→ →→→m ⋅ n ‒ 1 1则 cos <m ,n >= → → = 15, 取 α=arccos 15.|m ||n |32同理可得:12 3∴α<γ<β.解法二:如图所示,连接 O P ,O Q ,O R ,过点 O 分别作垂线:OE ⊥PR ,OF ⊥PQ ,OG ⊥ QR ,垂足分别为 E ,F ,G ,连接 DE ,DF ,DG . 设 OD=h .OD则 tan α=O E.OD OD同理可得:tanβ=OF,tanγ=OG.由已知可得:OE>OG>OF.∴tanα<tanγ<tanβ,α,β,γ 为锐角.∴α<γ<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角、空间位置关系、正四面体的性质、法向量的夹角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10.(4 分)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AB=BC=AD=2,CD=3,AC→→→→→→与BD 交于点O,记I1=OA•OB,I2=OB•OC,I3=OC•OD,则()A.I1<I2<I3B.I1<I3<I2C.I3<I1<I2D.I2<I1<I3【分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结合图象边角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B⊥BC,AB=BC=AD=2,CD=3,∴AC=2 2,∴∠AOB=∠COD>90°,由图象知OA<OC,OB<OD,→→→→→→∴0>OA•OB>OC•OD,OB•OC>0,即I3<I1<I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根据图象结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多空题每题6 分,单空题每题4 分,共36 分11.(4 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 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3 3的面积S6,S6= 2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求出单位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单位圆的半径为1,则其内接正六边形ABCDEF 中,△AOB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所以正六边形ABCDEF 的面积为1 3 3S6=6×2×1×1×sin60°= 2 .3 3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已知圆的半径求其内接正六边形面积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12.(6 分)已知a、b∈R,(a+bi)2=3+4i(i 是虚数单位),则a2+b2= 5 ,ab= 2 .【分析】a、b∈R,(a+bi)2=3+4i(i 是虚数单位),可得3+4i=a2﹣b2+2abi,可得3=a2﹣b2,2ab=4,解出即可得出.【解答】解:a、b∈R,(a+bi)2=3+4i(i 是虚数单位),∴3+4i=a2﹣b2+2abi,∴3=a2﹣b2,2ab=4,解得ab=2,{a = 2,{a=‒ 2.b = 1 b=‒ 1则a2+b2=5,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的相等、方程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3.(6 分)已知多项式(x+1)3(x+2)2=x5+a1x4+a2x3+a3x2+a4x+a5,则a4= 16 ,a5= 4 .【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求解x 的系数就是两个多项式的展开式中x 与常数乘积之和,a5就是常数的乘积.【解答】解:多项式(x+1)3(x+2)2=x5+a1x4+a2x3+a3x2+a4x+a5,(x+1)3中,x 的系数是:3,常数是1;(x+2)2中x 的系数是4,常数是4,a4=3×4+1×4=16;a5=1×4=4.故答案为:16;4.152 10415 2 104【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14.(6 分)已知△ABC ,AB=AC=4,BC=2,点 D 为 AB 延长线上一点,BD=2,连15 结 CD ,则△BDC 的面积是 2 10,cos ∠BDC= 4.【分析】如图,取 BC 得中点E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E ,再求出 S △ABC ,再根据 S △BDC = 12S △ABC 即可求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二倍角公式即可求出 【解答】解:如图,取 BC 得中点 E , ∵AB=AC=4,BC=2,1∴BE=2BC=1,AE ⊥BC ,∴AE= AB 2 ‒ B E 2= 15,1 1∴S = BC•AE= ×2× 15= 15, △ABC2 2∵BD=2, 1 ∴S △BDC =2S △ABC = ,∵BC=BD=2, ∴∠BDC=∠BCD , ∴∠ABE=2∠BDC 在 Rt △ABE 中,B E 1∵cos ∠ABE=AB =4,1∴cos ∠ABE=2cos 2∠BDC ﹣1=4,∴cos ∠BDC=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转化,属于基础题→→→→→ →→ →15.(6 分)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则|a +b |+|a ﹣b |的最小值是 4 , 最大值是 2→ →【分析】通过记∠AOB=α(0≤α≤π),利用余弦定理可可知|a +b |→ →| a ﹣b |【解答】解:记∠AOB=α,则 0≤α≤π,如图, 由余弦定理可得: → →|a +b | → →|a ﹣b |令 x= 5 ‒ 4cosα,y= 5 + 4cosα,则 x 2+y 2=10(x 、y ≥1),其图象为一段圆弧 MN ,如图,令 z=x +y ,则 y=﹣x +z ,则直线 y=﹣x +z 过 M 、N 时 z 最小为 z min =1+3=3+1=4, 当直线 y=﹣x +z 与圆弧 MN 相切时 z 最大,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 z max 即为原点到切线的距离的 2倍, 也就是圆弧 MN 所在圆的半径的 2倍, 所以 z max = 2× 10=2 5.→ →→ →综上所述,|a +b |+|a ﹣b |的最小值是 4,最大值是2 5. 故答案为:4、2 5.【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考查数形结合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涉及余弦定理、线性规划等基础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16.(4 分)从6 男2 女共8 名学生中选出队长1 人,副队长1 人,普通队员2人组成4 人服务队,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1 名女生,共有660 种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分析】由题意分两类选 1 女 3 男或选2 女2 男,再计算即可【解答】解:第一类,先选1 女3 男,有C63C21=40 种,这4 人选2 人作为队长和副队有A42=12 种,故有40×12=480 种,第二类,先选2 女2 男,有C62C22=15 种,这4 人选2 人作为队长和副队有A42=12 种,故有15×12=180 种,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480+180=660 种,故答案为:660【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属于中档题417.(4 分)已知a∈R,函数f(x)=|x+x﹣a|+a 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a9的取值范围是(﹣∞, ] .24【分析】通过转化可知|x+x﹣a|+a≤5 且a≤5,进而解绝对值不等式可知2a﹣5≤x+4x≤5,进而计算可得结论.4 4【解答】解:由题可知|x+x﹣a|+a≤5,即|x+x﹣a|≤5﹣a,所以a≤5,4又因为|x+x﹣a|≤5﹣a,4所以a﹣5≤x+x﹣a≤5﹣a,4所以2a﹣5≤x+x≤5,4又因为1≤x≤4,4≤x+x≤5,9所以2a﹣5≤4,解得a≤ ,29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考查绝对值函数,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共5 小题,满分74 分)18.(14 分)已知函数f(x)=sin2x﹣cos2x﹣22π(Ⅰ)求f(3 )的值.3sinx cosx(x∈R).(Ⅱ)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2π(Ⅰ)代入可得:f(3 )的值.(Ⅱ)根据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得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7π【解答】解:∵函数f(x)=sin2x﹣cos2x﹣2 3sinx cosx=﹣3sin2x﹣cos2x=2sin(2x+ 6 )2π2π7π5π(Ⅰ)f(3 )=2sin(2× + )=2sin =2,3 6 2(Ⅱ)∵ω=2,故T=π,即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7πππ由2x+6 ∈[﹣2+2kπ,2+2kπ],k∈Z 得:5ππx∈[﹣6 +kπ,﹣3+kπ],k∈Z,5πππ2π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6 +kπ,﹣3+kπ]或写成[kπ+6,kπ+ 3 ],k∈Z.【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难度中档.19.(15 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 为PD 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分析】(Ⅰ)取AD 的中点F,连结EF,CF,推导出EF∥PA,CF∥AB,从而平面EFC∥平面ABP,由此能证明EC∥平面PAB.(Ⅱ)连结BF,过F 作FM⊥PB 于M,连结PF,推导出四边形BCDF 为矩形,从而BF⊥AD,进而AD⊥平面PBF,由AD∥BC,得BC⊥PB,再求出BC⊥MF,由此能求出sinθ.【解答】证明:(Ⅰ)取AD 的中点F,连结EF,CF,∵E 为PD 的中点,∴EF∥PA,在四边形ABCD 中,BC∥AD,AD=2DC=2CB,F 为中点,∴CF∥AB,∴平面EFC∥平面ABP,∵EC⊂平面EFC,∴EC∥平面PAB.解:(Ⅱ)连结BF,过 F 作FM⊥PB 于M,连结PF,∵PA=PD,∴PF⊥AD,推导出四边形BCDF 为矩形,∴BF⊥AD,∴AD⊥平面PBF,又AD∥BC,∴BC⊥平面PBF,∴BC⊥PB,2设 DC=CB=1,由 PC=AD=2DC=2CB ,得 AD=PC=2,∴PB= P C 2 ‒ BC 2= 14 ‒ 1= 3, BF=PF=1,∴MF=2,又 BC ⊥平面 PBF ,∴BC ⊥MF ,1∴MF ⊥平面 PBC ,即点 F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21 1 ∵MF=2,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应该和 MF 平行且相等,为 ,E 为 PD 中点,E 到平面 PBC 的垂足也为垂足所在线段的中点,即中位线,1∴E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4在△ PCD 中,P C = 2,CD = 1,P D = 2, 由余弦定理得 CE= 2,142设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为 θ,则 sin θ=C E = 8.【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档题.20.(15 分)已知函数 f (x )=(x ﹣(1) 求 f (x )的导函数;1)e ﹣x1(x ≥2).(2) 求 f (x )在区间[2,+∞)上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出 f (x )的导数,注意运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即可得到所求;1 5(2)求出 f (x )的导数,求得极值点,讨论当 <x <1 时,当 1<x < 时,当 x >2 25 1 5 时,f (x )的单调性,判断 f (x )≥0,计算 f ( ),f (1),f ( ),即可得到所 2 2 22x ‒ 11 2x ‒ 1 2x ‒ 1 )e , )e =(1 ﹣ )e ;2 2 1求取值范围. 【解答】解:(1)函数 f (x )=(x ﹣)e ﹣x1 (x ≥2), 1 导数 f′(x )=(1﹣2• •2)e ﹣x ﹣(x ﹣ 2x ‒ 1)e ﹣x =(1﹣x + 2x ‒2 ﹣x ﹣x )(1 2 ﹣x 2x ‒ 1 (2)由 f (x )的导数 f′(x )=(1﹣x )(1﹣ 2 ﹣x 2x ‒ 1 5 可得 f′(x )=0 时,x=1 或 , 2 1 当 <x <1 时,f′(x )<0,f (x )递减; 2 5 当 1<x < 时,f′(x )>0,f (x )递增; 2 5当 x >2时,f′(x )<0,f (x )递减, 且 x ≥ 2x ‒ 1⇔x 2≥2x ﹣1⇔(x ﹣1)2≥0,则 f (x )≥0.1 5 1 1 ‒2 5 1 ‒ 2 由 f (2)=2e ,f (1)=0,f ( )=2e , 1 ‒ 2 即有f (x )的最大值为2e ,最小值为 f (1)=0. 1 11 ‒ 2则 f (x )在区间[2,+∞)上的取值范围是[0, e ].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单调区间和极值、最值,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正确求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 1 3 921.(15 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x 2=y ,点 A (﹣ , ),B ( , ),抛物线上的点 P (x ,y ) 2 4 2 4 1 3 (﹣ <x < ),过点 B 作直线 AP 的垂线,垂足为 Q .2 2 (Ⅰ)求直线 AP 斜率的取值范围;(Ⅱ)求|PA |•|PQ |的最大值.2x ‒ 14 21 3 【分析】(Ⅰ)通过点 P 在抛物线上可设 P (x ,x 2),利用斜率公式结合﹣ <x <2 2 可得结论; 13 (Ⅱ)通过(I )知 P (x ,x 2)、﹣ <x < ,设直线 AP 的斜率为 k ,联立直线 AP 、BQ2 2→ →方程可知 Q 点坐标,进而可用 k 表示出P Q 、P A ,计算可知|PA |•|PQ |=(1+k )3 (1﹣k ),通过令 f (x )=(1+x )3(1﹣x ),﹣1<x <1,求导结合单调性可得结论.1 3 【解答】解:(Ⅰ)由题可知 P (x ,x 2),﹣ <x < ,2 2x 2 ‒ 11所以 k AP = x + 1 =x ﹣ ∈(﹣1,1), 2故直线 AP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1);1 3 (Ⅱ)由(I )知 P (x ,x 2),﹣ <x < ,2 2 → 1 1 所以P A =(﹣ ﹣x , ﹣x 2), 2 4 1 1 13 9 设直线 AP 的斜率为 k ,则 AP :y=kx + k + ,BQ :y=﹣ x + + ,2 4 k 2k 43 + 4k ‒ k 2 9k 2 + 8k + 1 联立直线 AP 、BQ 方程可知 Q ( , 2k 2 + 2 ), 4k 2 + 4→1 + k ‒ k2 ‒ k3 ‒ k4 ‒ k 3 + k 2 + k 故P Q =(→ , 1 + k 2 ), 1 + k 2 又因为P A =(﹣1﹣k ,﹣k 2﹣k ),→ → (1 + k )3(k ‒ 1) k 2(1 + k )3(k ‒ 1)故﹣|PA |•|PQ |=P A •P Q =+ 1 + k 2 1 + k 2 =(1+k )3(k ﹣1),所以|PA |•|PQ |=(1+k )3(1﹣k ),2 16 16令 f (x )=(1+x )3(1﹣x ),﹣1<x <1,则 f′(x )=(1+x )2(2﹣4x )=﹣2(1+x )2(2x ﹣1),1 1由于当﹣1<x <2时 f′(x )>0,当 <x <1 时 f′(x )<0, 1 27 27故 f (x )max =f (2)= ,即|PA |•|PQ |的最大值为 . 【点评】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思想,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22.(15 分)已知数列{x n }满足:x 1=1,x n =x n +1+ln (1+x n +1)(n ∈N *),证明:当 n ∈N * 时,(Ⅰ)0<x n +1<x n ;x n x n + 1(Ⅱ)2x n +1﹣x n ≤ 2 ;1 1 (Ⅲ) n ‒ 1≤x n ≤ .2 2n ‒ 2【分析】(Ⅰ)用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Ⅱ)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把数列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即可证明,x n x n + 1 1 1 1 1 (Ⅲ)由 2 ≥2x n +1﹣x n 得 ﹣ ≥2( ﹣ )>0,继续放缩即可证明 x n + 1 2 x n 2【解答】解:(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x n >0,当 n=1 时,x 1=1>0,成立,假设当 n=k 时成立,则 x k >0,那么 n=k +1 时,若 x k +1<0,则 0<x k =x k +1+ln (1+x k +1)<0,矛盾,故 x n +1>0,因此 x n >0,(n ∈N*)∴x n =x n +1+ln (1+x n +1)>x n +1,因此 0<x n +1<x n (n ∈N *),(Ⅱ)由x n =x n +1+ln (1+x n +1)得 x n x n +1﹣4x n +1+2x n =x n +12﹣2x n +1+(x n +1+2)ln (1+x n +1),记函数 f (x )=x 2﹣2x +(x +2)ln (1+x ),x ≥02x 2 + x∴f′(x )= x + 1+ln (1+x )>0,∴f (x )在(0,+∞)上单调递增,∴f (x )≥f (0)=0,因此 x n +12﹣2x n +1+(x n +1+2)ln (1+x n +1)≥0,x n x n + 1故 2x n +1﹣x n ≤2 ;(Ⅲ)∵x n =x n +1+ln (1+x n +1)≤x n +1+x n +1=2x n +1,1 ∴x n ≥ , 2n ‒ 1 x n x n + 1 1 1 1 1 由 2 ≥2x n +1﹣x n 得 ﹣ ≥2( ﹣ )>0, 1 1 1 1 x n + 1 2 x n 2 1 1 ∴ ﹣ ≥2( ﹣ )≥…≥2n ﹣1( ﹣ )=2n ﹣2, x n 2 1 x n ‒ 1 2 x 1 2∴x n ≤ , 2n ‒ 2 1 1 综上所述 n ‒ 1≤x n ≤ .2 2n ‒ 2【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概念,递推关系,数列的函数的特征,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不等式的证明,考查了推理论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放缩能力,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较往年难吗?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较往年难吗?
一.总评
2017年的高考数学(全国Ⅱ卷)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符合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适度创新,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体现出命题人关注考生学习数学所具备的素养和潜力,倡导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
二.整体第一感觉
拿到试卷的第一感觉是知识点比较亲切,大部分试题均在笔者帮助学生复习及预测环节中有所体现,如:理科解答题第17题,笔者完全命中,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部分中的知识点;其他命中的题型还有复数、函数、概率、圆锥曲线、导数等等
今年试题注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题目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简单题目的设计并没有太多的陷阱,但是需要注意计算问题,复杂题目数量较少,整套试卷更关注平时的基础和熟练程度,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
通过今年的高考题,我们再次看到,试题绝对难度其实并不大,但是对于平时基础的学习要求却很高,对于计算能力的考察也是重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
高考一定是侧重能力的考查,我们更应该关注是数学的本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解,不要把数学变成一种机械的形式主义,一味死板的操作,注意数学的逻辑性、目的性,善于观察题目、分析题目、反思题目。
近年来,数学考试其实是稳中有降的,但是还是着重考察基础知识的,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笔者希望同学们可以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的学数学,真正把数学一点一滴的学明白,理解透彻,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从根本上理解数学,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数学,才是得分的王道!。
2017全国卷文科数学高考大纲

文科数学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
2017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科数学(word版)

2017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科数学(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项选拔性考试,针对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XXX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考核目标与要求分为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层次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理解层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掌握层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研究的潜能。
能力是指具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完整版)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整理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大纲全国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大纲全国,理1)设集合A ={1,2,3},B ={4,5},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2.(2013大纲全国,理2)3=( ).A .-8B .8C .-8iD .8i3.(2013大纲全国,理3)已知向量m =(λ+1,1),n =(λ+2,2),若(m +n )⊥(m -n ),则λ=( ).A .-4B .-3C .-2D .-14.(2013大纲全国,理4)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A .(-1,1)B .11,2⎛⎫-- ⎪⎝⎭ C .(-1,0) D .1,12⎛⎫ ⎪⎝⎭ 5.(2013大纲全国,理5)函数f (x )=21log 1x ⎛⎫+⎪⎝⎭(x >0)的反函数f -1(x )=( ). A .121x -(x >0) B .121x-(x≠0) C .2x -1(x ∈R) D .2x -1(x >0)6.(2013大纲全国,理6)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a 2=43-,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 ). A .-6(1-3-10) B .19(1-310) C .3(1-3-10) D .3(1+3-10)7.(2013大纲全国,理7)(1+x )8(1+y )4的展开式中x 2y 2的系数是( ).A .56B .84C .112D .1688.(2013大纲全国,理8)椭圆C :22=143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点P 在C 上且直线PA 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 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3,24⎡⎤⎢⎥⎣⎦ B .33,84⎡⎤⎢⎥⎣⎦ C .1,12⎡⎤⎢⎥⎣⎦ D .3,14⎡⎤⎢⎥⎣⎦ 9.(2013大纲全国,理9)若函数f (x )=x 2+ax +1x 在1,2⎛⎫+∞ ⎪⎝⎭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1,+∞) C .[0,3] D .[3,+∞)10.(2013大纲全国,理10)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23 B.3 C.3 D .1311.(2013大纲全国,理11)已知抛物线C :y 2=8x 与点M (-2,2),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0MA MB ⋅=,则k =( ).A .12 B.2 CD .212.(2013大纲全国,理12)已知函数f (x )=cos x sin 2x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y =f(x)的图像关于点(π,0)中心对称B .y =f(x)的图像关于直线π=2x 对称C .f(x)的最大值为2 D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3大纲全国,理13)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sin α=13-,则cot α=__________. 14.(2013大纲全国,理14)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15.(2013大纲全国,理15)记不等式组0,34,34x x y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直线y =a (x +1)与D 有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2013大纲全国,理16)已知圆O 和圆K 是球O 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 的半径,OK =32,且圆O 与圆K 所在的平面所成的一个二面角为60°,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13大纲全国,理17)(本小题满分10分)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22a ,且S 1,S 2,S 4成等比数列,求{a n }的通项公式.18.(2013大纲全国,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b +c )(a -b +c )=ac . (1)求B ; (2)若sin A sin C=14,求C .19.(2013大纲全国,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和△PAD都是等边三角形.(1)证明:PB⊥CD;(2)求二面角A-PD-C的大小.20.(2013大纲全国,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12,各局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1)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2)X表示前4局中乙当裁判的次数,求X的数学期望.21.(2013大纲全国,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C:2222=1x ya b(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1)求a,b;(2)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22.(2013大纲全国,理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1ln(1+)1x xxxλ(+)-+.(1)若x≥0时,f(x)≤0,求λ的最小值;(2)设数列{a n}的通项111=1+23nan+++,证明:a2n-a n+14n>ln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大纲全国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x =a +b ,a ∈A ,b ∈B ,则x 的可能取值为5,6,7,8.因此集合M 共有4个元素.故选B. 2. 答案:A解析:323=13=8-.故选A.3. 答案:B解析:由(m +n )⊥(m -n )⇒|m |2-|n |2=0⇒(λ+1)2+1-[(λ+2)2+4]=0⇒λ=-3.故选B. 4.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1<2x +1<0,则-1<x <12-.故选B. 5.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11+x=2y⇒x =121y -(y >0),因此f -1(x )=121x -(x >0).故选A. 6. 答案:C解析:∵3a n +1+a n =0,∴a n +1=13n a -.∴数列{a n }是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2=43-,∴a 1=4. ∴S 10=101413113⎡⎤⎛⎫--⎢⎥⎪⎝⎭⎢⎥⎣⎦+=3(1-3-10).故选C.7.答案:D解析:因为(1+x )8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28C ,(1+y )4的展开式中y 2的系数为24C ,所以x 2y 2的系数为2284C C 168=.故选D. 8. 答案:B解析:设P 点坐标为(x 0,y 0),则2200=143x y +, 2002PA y k x =-,1002PA y k x =+,于是12220222003334244PA PA x y k k x x -⋅===---.故12314PA PA k k =-. ∵2PA k ∈[-2,-1], ∴133,84PA k ⎡⎤∈⎢⎥⎣⎦.故选B.9. 答案:D解析:由条件知f ′(x )=2x +a -21x ≥0在1,2⎛⎫+∞ ⎪⎝⎭上恒成立,即212a x x ≥-在1,2⎛⎫+∞ ⎪⎝⎭上恒成立.∵函数212y x x =-在1,2⎛⎫+∞ ⎪⎝⎭上为减函数,∴max 211<23212y -⨯=⎛⎫⎪⎝⎭.∴a ≥3.故选D. 10. 答案:A解析:如下图,连结AC 交BD 于点O ,连结C 1O ,过C 作CH ⊥C 1O 于点H .∵11BD ACBD AA AC AA A ⊥⎫⎪⊥⎬⎪=⎭1111BD ACC A CH ACC A ⊥⎫⎬⊂⎭平面平面11=CH BDCH C O BD C O O ⊥⎫⎪⊥⎬⎪⎭CH ⊥平面C 1BD ,∴∠HDC 为CD 与平面BDC 1所成的角.设AA 1=2AB =2,则=2AC OC,1C O =由等面积法,得C 1O ·CH =OC ·CC 12CH , ∴2=3CH . ∴sin ∠HDC =223==13HC DC .故选A.11.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C 的焦点坐标为(2,0),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2),将其代入y 2=8x ,得k 2x 2-4(k2+2)x +4k 2=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242k k (+),x 1x 2=4.①由112222y k x y k x =(-)⎧⎨=(-)⎩∵0MA MB ⋅=,∴(x 1+2,y 1-2)·(x 2+2,y 2-2)=0. ∴(x 1+2)(x 2+2)+(y 1-2)(y 2-2)=0, 即x 1x 2+2(x 1+x 2)+4+y 1y 2-2(y 1+y 2)+4=0.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k =2.故选D. 12. 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f (x )=2cos 2x ·sin x =2(1-sin 2x )sin x . 令t =sin x ,t ∈[-1,1], 则g (t )=2(1-t 2)t =2t -2t 3. 令g ′(t )=2-6t 2=0,得=t ±. 当t =±1时,函数值为0;当t =;当t =.∴g (t )max ,即f (x )的最大值为9.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答案:解析:由题意知cos α=3==-.故cot α=cos sin αα14.答案:480解析:先排除甲、乙外的4人,方法有44A 种,再将甲、乙插入这4人形成的5个间隔中,有25A 种排法,因此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法有4245A A 480⋅=(种).15.答案:1,42⎡⎤⎢⎥⎣⎦解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直线y =a (x +1)过定点C (-1,0),由图并结合题意可知12BC k =,k AC =4,∴要使直线y =a (x +1)与平面区域D 有公共点, 则12≤a ≤4. 16.答案:16π解析:如下图,设MN 为两圆的公共弦,E 为MN 的中点, 则OE ⊥MN ,KE ⊥MN ,结合题意可知∠OEK =60°.又MN =R ,∴△OMN 为正三角形.∴OE =2R .又OK ⊥EK ,∴32=OE ·sin 60°=22R ⋅∴R =2.∴S =4πR 2=16π.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设{a n }的公差为d .由S 3=22a 得3a 2=22a ,故a 2=0或a 2=3. 由S 1,S 2,S 4成等比数列得22S =S 1S 4. 又S 1=a 2-d ,S 2=2a 2-d ,S 4=4a 2+2d , 故(2a 2-d )2=(a 2-d )(4a 2+2d ).若a 2=0,则d 2=-2d 2,所以d =0,此时S n =0,不合题意; 若a 2=3,则(6-d )2=(3-d )(12+2d ),解得d =0或d =2. 因此{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或a n =2n -1. 18.解:(1)因为(a +b +c )(a -b +c )=ac ,所以a 2+c 2-b 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222122a cb ac +-=-, 因此B =120°.(2)由(1)知A +C =60°,所以cos(A -C )=cos A cos C +sin A sin C =cos A cos C -sin A sin C +2sin A sin C =cos(A +C )+2sin A sin C=11+2242⨯=, 故A -C =30°或A -C =-30°, 因此C =15°或C =45°. 19.(1)证明: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则ABED 为正方形. 过P 作PO ⊥平面ABCD ,垂足为O .连结OA ,OB ,OD ,OE .由△PAB 和△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 =PB =PD , 所以OA =OB =OD ,即点O 为正方形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OE ⊥BD ,从而PB ⊥OE .因为O 是BD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所以OE ∥CD .因此PB ⊥CD .(2)解法一:由(1)知CD ⊥PB ,CD ⊥PO ,PB ∩PO =P ,故CD ⊥平面PBD .又PD ⊂平面PBD ,所以CD ⊥PD .取PD 的中点F ,PC 的中点G ,连结FG ,则FG ∥CD ,FG ⊥PD .连结AF ,由△APD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F ⊥PD .所以∠AFG 为二面角A -PD -C 的平面角.连结AG ,EG ,则EG ∥PB .又PB ⊥AE ,所以EG ⊥AE .设AB =2,则AE =,EG =12PB =1,故AG 3.在△AFG 中,FG =12CD =,AF =AG =3,所以cos ∠AFG =22223FG AF AG FG AF +-=-⨯⨯因此二面角A -PD -C 的大小为π-解法二:由(1)知,OE ,OB ,OP 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OE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AB |=2,则A (,0,0),D (0,,0),C (,0),P (0,0).PC =(,),PD =(0,,).AP =,0),AD =,,0).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n 1=(x ,y ,z ),则n 1·PC =(x ,y ,z )·(,)=0,n 1·PD =(x ,y ,z )·(0,,)=0,可得2x -y -z =0,y +z =0.取y =-1,得x =0,z =1,故n 1=(0,-1,1).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n 2=(m ,p ,q ),则n 2·AP =(m ,p ,q ,0)=0,n 2·AD =(m ,p ,q ,,0)=0,可得m+q=0,m-p=0.取m=1,得p=1,q=-1,故n2=(1,1,-1).于是cos〈n1,n2〉=1212||||3=-·n nn n.由于〈n1,n2〉等于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A-PD-C的大小为π-20.解:(1)记A1表示事件“第2局结果为甲胜”,A2表示事件“第3局甲参加比赛时,结果为甲负”,A表示事件“第4局甲当裁判”.则A=A1·A2.P(A)=P(A1·A2)=P(A1)P(A2)=14.(2)X的可能取值为0,1,2.记A3表示事件“第3局乙和丙比赛时,结果为乙胜丙”,B1表示事件“第1局结果为乙胜丙”,B2表示事件“第2局乙和甲比赛时,结果为乙胜甲”,B3表示事件“第3局乙参加比赛时,结果为乙负”.则P(X=0)=P(B1·B2·A3)=P(B1)P(B2)·P(A3)=18,P(X=2)=P(1B·B3)=P(1B)P(B3)=14,P(X=1)=1-P(X=0)-P(X=2)=1151848--=,EX=0·P(X=0)+1·P(X=1)+2·P(X=2)=98.21.(1)解:由题设知ca=3,即222a ba+=9,故b2=8a2.所以C的方程为8x2-y2=8a2.将y=2代入上式,求得x=由题设知,=a2=1.所以a=1,b=(2)证明:由(1)知,F1(-3,0),F2(3,0),C的方程为8x2-y2=8.①由题意可设l的方程为y=k(x-3),k(k2-8)x2-6k2x+9k2+8=0.设A(x1,y1),B(x2,y2),则x1≤-1,x2≥1,x1+x2=2268kk-,x1·x2=22988kk+-.于是|AF1|=-(3x1+1),|BF1|3x2+1.由|AF1|=|BF1|得-(3x1+1)=3x2+1,即x1+x2=23 -.故226283kk=--,解得k2=45,从而x1·x2=199-.由于|AF2|=1-3x1,|BF2|3x2-1,故|AB|=|AF2|-|BF2|=2-3(x1+x2)=4,|AF2|·|BF2|=3(x1+x2)-9x1x2-1=16. 因而|AF2|·|BF2|=|AB|2,所以|AF2|,|AB|,|BF2|成等比数列.22.(1)解:由已知f(0)=0,f′(x)=22121x xxλλ(-)-(+),f′(0)=0.若12λ<,则当0<x<2(1-2λ)时,f′(x)>0,所以f(x)>0.若12λ≥,则当x>0时,f′(x)<0,所以当x>0时,f(x)<0.综上,λ的最小值是12.(2)证明:令12λ=.由(1)知,当x>0时,f(x)<0,即2ln(1) 22x xxx(+)>++.取1xk=,则211>ln21k kk k k++(+).于是212111 422(1)n n n k n a a n k k -=⎡⎤-+=+⎢⎥+⎣⎦∑ =2121211ln 21n n k n k n k k k k k --==++>(+)∑∑ =ln 2n -ln n =ln 2.所以21ln 24n n a a n-+>.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全国新课标卷I)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课标全国Ⅰ,理1)已知集合A ={x |x 2-2x >0},B ={x |-5<x <5},则( ).A .A ∩B = B .A ∪B =RC .B ⊆AD .A ⊆B2.(2013课标全国Ⅰ,理2)若复数z 满足(3-4i)z =|4+3i|,则z 的虚部为( ).A .-4B .45-C .4 D .45 3.(2013课标全国Ⅰ,理3)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按性别分层抽样C .按学段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4.(2013课标全国Ⅰ,理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a >0,b >0)的离心率为5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14x ±B .y =13x ±C .y =12x± D .y =±x 5.(2013课标全国Ⅰ,理5)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1,3],则输出的s 属于( ).A .[-3,4]B .[-5,2]C .[-4,3]D .[-2,5]6.(2013课标全国Ⅰ,理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 .500π3cm3B .866π3cm3C .1372π3cm3D .2048π3cm37.(2013课标全国Ⅰ,理7)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1=-2,S m =0,S m +1=3,则m =( ).A .3B .4C .5D .68.(2013课标全国Ⅰ,理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9.(2013课标全国Ⅰ,理9)设m 为正整数,(x +y )2m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 ,(x +y )2m +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 .若13a =7b ,则m =( ).A .5B .6C .7D .8 10.(2013课标全国Ⅰ,理10)已知椭圆E :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A .22=14536x y +B .22=13627x y +C .22=12718x y +D .22=1189x y +11.(2013课标全国Ⅰ,理11)已知函数f (x )=220ln(1)0.x x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2,1]D .[-2,0]12.(2013课标全国Ⅰ,理12)设△A n B n C n 的三边长分别为a n ,b n ,c n ,△A n B n C n 的面积为S n ,n =1,2,3,….若b 1>c 1,b 1+c 1=2a 1,a n +1=a n ,b n +1=2n n c a +,c n +1=2n n b a +,则( ). A .{Sn}为递减数列 B .{Sn}为递增数列C .{S2n -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D .{S2n -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2013课标全国Ⅰ,理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60°,c=ta+(1-t)b.若b·c=0,则t =__________.14.(2013课标全国Ⅰ,理14)若数列{an}的前n项和2133n nS a=+,则{an}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_.15.(2013课标全国Ⅰ,理15)设当x=θ时,函数f(x)=sin x-2cos x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__.16.(2013课标全国Ⅰ,理16)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13课标全国Ⅰ,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1)若PB=12,求PA;(2)若∠APB=150°,求tan∠PBA.18.(2013课标全国Ⅰ,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1)证明:AB⊥A1C;(2)若平面ABC⊥平面AA1B1B,AB=CB,求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19.(2013课标全国Ⅰ,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一批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案是:先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这4件产品中优质品的件数记为n.如果n=3,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若都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如果n=4,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1件作检验,若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其他情况下,这批产品都不能通过检验.假设这批产品的优质品率为50%,即取出的每件产品是优质品的概率都为12,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优质品相互独立.(1)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2)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100元,且抽取的每件产品都需要检验,对这批产品作质量检验所需的费用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0.(2013课标全国Ⅰ,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1)求C的方程;(2)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21.(2013课标全国Ⅰ,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x2+ax+b,g(x)=e x(cx+d).若曲线y=f(x)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1)求a,b,c,d的值;(2)若x≥-2时,f(x)≤kg(x),求k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2.(2013课标全国Ⅰ,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点D.(1)证明:DB=DC;(2)设圆的半径为1,BC 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23.(2013课标全国Ⅰ,理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45cos,55sinx ty t=+⎧⎨=+⎩(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1)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24.(2013课标全国Ⅰ,理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2x-1|+|2x+a|,g(x)=x+3.(1)当a=-2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2)设a>-1,且当x∈1,22a⎡⎫-⎪⎢⎣⎭时,f(x)≤g(x),求a的取值范围.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全国卷I 新课标)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解析:∵x (x -2)>0,∴x <0或x >2.∴集合A 与B 可用图象表示为:由图象可以看出A ∪B =R ,故选B.2.答案:D解析:∵(3-4i)z =|4+3i|, ∴55(34i)34i 34i (34i)(34i)55z +===+--+. 故z 的虚部为45,选D. 3.答案:C 解析:因为学段层次差异较大,所以在不同学段中抽取宜用分层抽样.4.答案:C解析:∵c e a ==,∴22222254c a b e a a +===. ∴a 2=4b 2,1=2b a ±. ∴渐近线方程为12b y x x a =±±. 5.答案:A解析:若t ∈[-1,1),则执行s =3t ,故s ∈[-3,3).若t ∈[1,3],则执行s =4t -t 2,其对称轴为t =2.故当t =2时,s 取得最大值4.当t =1或3时,s 取得最小值3,则s ∈[3,4].综上可知,输出的s ∈[-3,4].故选A.6.答案:A解析:设球半径为R ,由题可知R ,R -2,正方体棱长一半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即△OBA 为直角三角形,如图.BC =2,BA =4,OB =R -2,OA =R ,由R 2=(R -2)2+42,得R =5, 所以球的体积为34500π5π33=(cm 3),故选A. 7.答案:C解析:∵S m -1=-2,S m =0,S m +1=3,∴a m =S m -S m -1=0-(-2)=2,a m +1=S m +1-S m =3-0=3.∴d =a m +1-a m =3-2=1.∵S m =ma 1+12m m (-)×1=0,∴112m a -=-. 又∵a m +1=a 1+m ×1=3,∴132m m --+=. ∴m =5.故选C.8.答案:A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圆柱上放一个长方体,由图中数据可知圆柱底面半径r =2,长为4,在长方体中,长为4,宽为2,高为2,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πr 2×4×12+4×2×2=8π+16.故选A. 9.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a =2C m m ,b =21C m m +,又∵13a =7b ,∴2!21!13=7!!!1!m m m m m m ()(+)⋅⋅(+),即132171m m +=+.解得m =6.故选B. 10.答案:D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A ,B 在椭圆上, ∴2211222222221,1,x y a b x y a b ⎧+=⎪⎪⎨⎪+=⎪⎩①② ①-②,得1212121222=0x x x x y y y y a b(+)(-)(+)(-)+, 即2121221212=y y y y b a x x x x (+)(-)-(+)(-), ∵AB 的中点为(1,-1),∴y 1+y 2=-2,x 1+x 2=2, 而1212y y x x --=k AB =011=312-(-)-,∴221=2b a . 又∵a 2-b 2=9,∴a 2=18,b 2=9. ∴椭圆E 的方程为22=1189x y +.故选D. 11.答案:D解析:由y =|f (x )|的图象知:①当x >0时,y =ax 只有a ≤0时,才能满足|f (x )|≥ax ,可排除B ,C.②当x ≤0时,y =|f (x )|=|-x 2+2x |=x 2-2x .故由|f (x )|≥ax 得x 2-2x ≥ax .当x =0时,不等式为0≥0成立.当x <0时,不等式等价于x -2≤a .∵x -2<-2,∴a ≥-2.综上可知:a ∈[-2,0].12.答案:B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答案:2解析:∵c =t a +(1-t )b ,∴b ·c =t a ·b +(1-t )|b |2.又∵|a |=|b |=1,且a 与b 夹角为60°,b ⊥c ,∴0=t |a ||b |cos 60°+(1-t ),0=12t +1-t . ∴t =2.14.答案:(-2)n -1 解析:∵2133n n S a =+,① ∴当n ≥2时,112133n n S a --=+.② ①-②,得12233n n n a a a -=-, 即1n n a a -=-2. ∵a 1=S 1=12133a +, ∴a 1=1. ∴{a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 =(-2)n -1. 15.答案:5- 解析:f (x )=sin x -2cos xx x ⎫⎪⎭, 令cos αsin α=则f (x )α+x ),当x =2k π+π2-α(k ∈Z )时,sin(α+x )有最大值1,f (x ) 即θ=2k π+π2-α(k ∈Z ),所以cos θ=πcos 2π+2k α⎛⎫- ⎪⎝⎭=πcos 2α⎛⎫- ⎪⎝⎭=sin α=5=-. 16.答案:16解析:∵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2对称,∴f (x )满足f (0)=f (-4),f (-1)=f (-3),即15164,0893,b a b a b =-(-+)⎧⎨=-(-+)⎩解得8,15.a b =⎧⎨=⎩∴f (x )=-x 4-8x 3-14x 2+8x +15.由f ′(x )=-4x 3-24x 2-28x +8=0,得x 1=-2x 2=-2,x 3=-2易知,f (x )在(-∞,-2上为增函数,在(-2,-2)上为减函数,在(-2,-2)上为增函数,在(-2∴f (-2=[1-(-22][(-2)2+8(-2+15]=(-8--=80-64=16.f (-2)=[1-(-2)2][(-2)2+8×(-2)+15]=-3(4-16+15)=-9.f (-2=[1-(-22][(-22+8(-2)+15]=(-8++=80-64=16.故f (x )的最大值为16.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1)由已知得∠PBC =60°,所以∠PBA =30°.在△PBA 中,由余弦定理得PA 2=11732cos 30424+-︒=. 故PA=2. (2)设∠PBA =α,由已知得PB =sin α.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150sin(30)αα=︒︒-,cos α=4sin α.所以tan α=4,即tan ∠PBA=4. 18. (1)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结OC ,OA 1,A 1B .因为CA =CB ,所以OC ⊥AB .由于AB =AA 1,∠BAA 1=60°,故△AA 1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 1⊥AB .因为OC ∩OA 1=O ,所以AB ⊥平面OA 1C .又A 1C ⊂平面OA 1C ,故AB ⊥A 1C .(2)解:由(1)知OC ⊥AB ,OA 1⊥AB .又平面ABC ⊥平面AA 1B 1B ,交线为AB ,所以OC ⊥平面AA 1B 1B ,故OA ,OA 1,OC 两两相互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OA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OA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由题设知A (1,0,0),A 1(0,0),C (0,0,B (-1,0,0).则BC =(1,0,1BB =1AA =(-10),1AC =(0,. 设n =(x ,y ,z )是平面BB 1C 1C 的法向量,则10,0,BC BB ⎧⋅=⎪⎨⋅=⎪⎩n n即0,0.x x ⎧+=⎪⎨-+=⎪⎩可取n =,1,-1).故cos 〈n ,1AC 〉=11A CA C⋅n n =. 所以A 1C 与平面BB 1C 1C 19.解:(1)设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中恰有3件优质品为事件A 1,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全是优质品为事件A 2,第二次取出的4件产品都是优质品为事件B 1,第二次取出的1件产品是优质品为事件B 2,这批产品通过检验为事件A ,依题意有A =(A 1B 1)∪(A 2B 2),且A 1B 1与A 2B 2互斥,所以P (A )=P (A 1B 1)+P (A 2B 2)=P (A 1)P (B 1|A 1)+P (A 2)P (B 2|A 2)=41113161616264⨯+⨯=. (2)X 可能的取值为400,500,800,并且 P (X =400)=41111161616--=,P (X =500)=116,P (X =800)=14. 所以X 的分布列为EX =1111400+500+80016164⨯⨯⨯=506.25. 20. 解:由已知得圆M 的圆心为M (-1,0),半径r 1=1;圆N 的圆心为N (1,0),半径r 2=3.设圆P 的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1)因为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所以|PM |+|PN |=(R +r 1)+(r 2-R )=r 1+r 2=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22=143x y +(x ≠-2). (2)对于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由于|PM |-|PN |=2R -2≤2,所以R ≤2,当且仅当圆P 的圆心为(2,0)时,R =2.所以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其方程为(x -2)2+y 2=4.若l 的倾斜角为90°,则l 与y 轴重合,可得|AB |=若l 的倾斜角不为90°,由r 1≠R 知l 不平行于x 轴,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Q ,则1||||QP R QM r =,可求得Q (-4,0),所以可设l :y =k (x +4).由l 与圆M,解得k=4±. 当k=4时,将4y x =代入22=143x y +, 并整理得7x 2+8x -8=0,解得x 1,2=47-±. 所以|AB |2118|7x x -=.当k =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 |=187. 综上,|AB |=|AB |=187. 21. 解:(1)由已知得f (0)=2,g (0)=2,f ′(0)=4,g ′(0)=4.而f ′(x )=2x +a ,g ′(x )=e x (cx +d +c ),故b =2,d =2,a =4,d +c =4.从而a =4,b =2,c =2,d =2.(2)由(1)知,f (x )=x 2+4x +2,g (x )=2e x (x +1).设函数F (x )=kg (x )-f (x )=2k e x (x +1)-x 2-4x -2,则F ′(x )=2k e x (x +2)-2x -4=2(x +2)(k e x-1).由题设可得F (0)≥0,即k ≥1.令F ′(x )=0得x 1=-ln k ,x 2=-2.①若1≤k <e 2,则-2<x 1≤0.从而当x ∈(-2,x 1)时,F ′(x )<0;当x ∈(x 1,+∞)时,F ′(x )>0.即F (x )在(-2,x 1)单调递减,在(x 1,+∞)单调递增.故F (x )在[-2,+∞)的最小值为F (x 1).而F (x 1)=2x 1+2-21x -4x 1-2=-x 1(x 1+2)≥0.故当x≥-2时,F(x)≥0,即f(x)≤kg(x)恒成立.②若k=e2,则F′(x)=2e2(x+2)(e x-e-2).从而当x>-2时,F′(x)>0,即F(x)在(-2,+∞)单调递增.而F(-2)=0,故当x≥-2时,F(x)≥0,即f(x)≤kg(x)恒成立.③若k>e2,则F(-2)=-2k e-2+2=-2e-2(k-e2)<0.从而当x≥-2时,f(x)≤kg(x)不可能恒成立.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1,e2].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2.(1)证明:连结DE,交BC于点G.由弦切角定理得,∠ABE=∠BCE.而∠ABE=∠CBE,故∠CBE=∠BCE,BE=CE.又因为DB⊥BE,所以DE为直径,∠DCE=90°,由勾股定理可得DB=DC.(2)解:由(1)知,∠CDE=∠BDE,DB=DC,故DG是BC的中垂线,所以BG=2.设DE的中点为O,连结BO,则∠BOG=60°.从而∠ABE=∠BCE=∠CBE=30°,所以CF⊥BF,故Rt△BCF外接圆的半径等于2.23.解:(1)将45cos,55sinx ty t=+⎧⎨=+⎩消去参数t,化为普通方程(x-4)2+(y-5)2=25,即C1:x2+y2-8x-10y+16=0.将cos,sinxyρθρθ=⎧⎨=⎩代入x2+y2-8x-10y+16=0得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所以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 由2222810160,20x y x y x y y ⎧+--+=⎨+-=⎩ 解得1,1x y =⎧⎨=⎩或0,2.x y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π4⎫⎪⎭,π2,2⎛⎫ ⎪⎝⎭. 24.解:(1)当a =-2时,不等式f (x )<g (x )化为|2x -1|+|2x -2|-x -3<0. 设函数y =|2x -1|+|2x -2|-x -3,则y =15,,212,1,236, 1.x x x x x x ⎧-<⎪⎪⎪--≤≤⎨⎪->⎪⎪⎩其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当且仅当x ∈(0,2)时,y <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0<x <2}.(2)当x ∈1,22a ⎡⎫-⎪⎢⎣⎭时,f (x )=1+a . 不等式f (x )≤g (x )化为1+a ≤x +3.所以x ≥a -2对x ∈1,22a ⎡⎫-⎪⎢⎣⎭都成立. 故2a -≥a -2,即43a ≤. 从而a 的取值范围是41,3⎛⎤- ⎥⎝⎦.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全国新课标卷II)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课标全国Ⅱ,理1)已知集合M ={x |(x -1)2<4,x ∈R },N ={-1,0,1,2,3},则M ∩N =( ).A .{0,1,2}B .{-1,0,1,2}C .{-1,0,2,3}D .{0,1,2,3} 2.(2013课标全国Ⅱ,理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A .-1+iB .-1-IC .1+iD .1-i3.(2013课标全国Ⅱ,理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A .13B .13-C .19D .19-4.(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α,l β,则( ).A .α∥β且l ∥αB .α⊥β且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5.(2013课标全国Ⅱ,理5)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5,则a =( ).A .-4B .-3C .-2D .-16.(2013课标全国Ⅱ,理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A .1111+2310+++B .1111+2!3!10!+++C .1111+2311+++D .1111+2!3!11!+++7.(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 8.(2013课标全国Ⅱ,理8)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A .c >b >aB .b >c >aC .a >c >bD .a >b >c9.(2013课标全国Ⅱ,理9)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A.14 B.12 C.1 D.210.(2013课标全国Ⅱ,理10)已知函数f(x)=x3+ax2+bx+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x0∈R,f(x0)=0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若x0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0)单调递减D.若x0是f(x)的极值点,则f′(x0)=011.(2013课标全国Ⅱ,理11)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M在C上,|MF|=5,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C的方程为( ).A.y2=4x或y2=8x B.y2=2x或y2=8xC.y2=4x或y2=16x D.y2=2x或y2=16x12.(2013课标全国Ⅱ,理12)已知点A(-1,0),B(1,0),C(0,1),直线y=ax+b(a>0)将△ABC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的取值范围是( ).A.(0,1) B.1122⎛⎫-⎪⎪⎝⎭ C.1123⎛⎤-⎥⎝⎦ D.11,3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2017年普通高考数学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讲解

数学能力目标
七种能力要求
推理论证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数学能力目标
数学能力考查方法
创设新的情境,结合双基考查能力。 开发新型试题,拓展考生思维空间。 提供新的信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推陈出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现实情境,考查应用能力。
坚持限时答题,培养运算能力 充分利用课时训练、周练、月考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 的答题习惯,提升运算能力。
(三)新考试大纲下的数学复习备考启示
关注课改方向,把握命题趋势
结合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 利用简单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训练审题能力,降低解题困难。 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新考试大纲下的数学复习备考启示
要适时调整相关复习的内容及要求,特别是重 视选考内容的复习。
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试题第(1)小题多数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容易得分;第(2)小题往往与 解析几何结合,考查学科内综合能力。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考查解绝对值不等式和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不等式证明。
0.5kg,乙材料0.3kg,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
的利润为2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的利润为900元。
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kg,乙材料90kg,则在不超过
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产品B的利润之
和的最大值为
元。
(2016全国1卷)
(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 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 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 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 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 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______. 2016全国2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高考大纲调整
数学:
减少一个选考模块增加数学文化要求
高考数学的新大纲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同时,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
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解读:
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发布高考大纲,部分科目会有一些微调。
最新发布的大纲,调整力度算是近年来比较大的一次。
具体到数学科目,选考模块中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模块比较独立和单一,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较少,因此想体现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比较难。
出题灵活些,大部分学生就做不出来,往年高考中选做该题的学生也较少,出得简单了,很容易变成送分题。
对于增加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一要求。
这一要求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想靠“刷题”拿高分将越来越难了。
“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以刷题为主,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生成过程、推导过程都是稀里糊涂的。
在不求甚解的情
况下,机械地背定理、背公式,做题的时候直接往里套,简单题还能应付过去,稍微灵活一点的就束手无策了。
”注重基础性,并不意味着题目会变得简单,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式、定理能否吃透,能否举一反三。
过去几年里,就有一些省在高考中考查某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果难倒了不少考生。
类似的考法,不排除在以后的高考中也会出现。
另外,在大纲中提到的“数学文化”,如何在考试中体现还不得而知,有可能会在题干中作为背景提及。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本人认为数学选修3-1可能有部分章节也在高考之中
高考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
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
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
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
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
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
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
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
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
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
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
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
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
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