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制度与成本考核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 PPT课件

标准成本法 PPT课件
成本作为正式的会计制度的一部 分,即会计记录不是采用历史成本(实 际成本)而是采用标准成本。
3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故标准成本的确 定也是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进行制定的。其基本形式:
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用量标准: 图纸用量 允许损耗量 单产标准用量
3.0元 0.3元 3.3元
2.0元 - 2.0元
9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成本标准: 材料甲(3.3×1.07) 材料乙(2.0×4.28)
3.53元 8.5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09元
10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 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 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 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 耗用工时等。
标准工时应以作业研究和工时研究为基础,参 考有关统计资料来确定。
11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 是指标准工资率。
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 ✓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
2100 2400 1800 3900 1400 400 12000
19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部门
第一 车间
第二 车间
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4000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95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 2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0000 1.20
1
3.90 1.20

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新)ppt课件

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新)ppt课件
642
各功能项目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总额×该功能项目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幅度=目前成本-目标成本
完整版PPT课件
24
价值系数计算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
(1)价值系数小于1的产品或部件,说明其功能重要程度 小而成本高。可选为价值工程的改善对象,可以用降低成本 或提高重要程度方法来提高产品价值。
(2)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产品或部件功能重要程度大, 成本低。也可以选为价值工程的改善对象,进一步提高该产 品或部件的质量,增大价值。
第十四章 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原则 二、目标成本控制 三、标准成本制度概述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五、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完整版PPT课件
1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原则 第十四章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不 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 以管理,及时发现与预定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 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
方案功能
f1 f2 f3 f4 f5
方案功能得分及重要系数表 方案功能得分
A
B
C
10
10
8
10
10
9
8
9
7
9
8
7
9
完整版P7PT课件
8
方案功能 重要系数
0.25 0.05 0.25 0.35 0.10 20
功能指标评分与功能系数计算表
功能
方案功能得分
方案功能指标 重要性系数
A
B
C
f1
10 10
8
0.25
(1)实地观察记录

(2)计算差异

《标准成本》PPT课件

《标准成本》PPT课件
验证:材料成本差异 =-8,000+(-7,600)=-15,600元(有利差异)
10-22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为民厂只生产 A产品,
本期实际产量为 200件
标准成本:
标准工资率: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耗 用:
10元/工时 48工时/件
实际成本:
实际工资率: 单位产品的实际工时耗 用:
11元/工时 50工时/件
为民厂人工效率差异计算如下: 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10X(10,000—200X48)=4,000元(不利差异)
10-26
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小结:
人工成本差异=人工实际成本—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
或者 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10-20
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为什么为民厂实际耗用材料的成本 比预期的目标成本少?
其次,企业该时期生产A产品材料的实际耗用量(800吨) 少于标准耗用量(200X4.2=840吨)
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X(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数量=产品实际产量X材料标准单位耗用量
为民厂材料数量差异计算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X(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190X(800—200X4.2)=-7,600元(有利差异)
过程:


金 额(元)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折旧费 维护费 管理费 保险费
合计
15 000 8 800 3 200 3 000 30 000
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元/小时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件)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元)
5 040 6.00 11.00 66.00

标准成本3mPPT课件

标准成本3mPPT课件
材料结构差异是指实际投料的混合比例与标准 投料的混合比例之间产生的差异。
结构差异=实际耗用总量*(实际结构平均标准 单价-标准结构平均标准单价)
实际结构平均标准单价=∑(各种材料实际耗用量* 标准单价)/各种材料耗用量之和
标准结构平均标准单价=∑(各种材料标准耗用量* 标准单价)/各种材料耗用量之和
材料混合而成,每千克混合材料的比例及其标准成
本的资料如表13-2。
表 13-2 每千克混合材料的标准成本
材料名称 A 材料 B 材料 C 材料
价格标准(元/kg) 4 3.2 2
混合用量标准(kg) 0.3 0.5 0.2
标准成本(元) 1.2 1.6 0.4
合计
——
1
3.2
若根据标准,每 10 千克混合材料应产出甲产品千克。 因此,甲产品每千克的混合材料标准成本为:
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的直接加工所用工时,必要 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以及不可避免的废品上所耗用 的工时)
2.工资率标准。 (1)计件工资制,单位产品应支付的计件单价; (2)计时工资制, 小时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人工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产品标准工时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1.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材料产出差异是指混合材料投产后按标准单耗计算 的标准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异。
材料产出差异=单位产品中混合材料的标准成本* (实际耗用量/标准单耗-实际产量)
见书P403
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资
料见下表:
单位:元
材料名称 单价 混合用量标准(千克) 标准成本
201
15
2
30
202
20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固定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或机 器)的标准工时

第10章 标准成本制度.ppt

第10章 标准成本制度.ppt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
7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8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0
标准成本制度
第一节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
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 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 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原则
科学、客观、正常、稳定。
费用标准成本。
4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的制定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数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5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 工时标准的制定
工资率标准的制定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
6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其差异。 将标准成本计入成本明细账,结转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 计算、分析各种成本差异,每月末根据各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
编制成本差异汇总表,将各种成本差异余额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或“本年利润”明细账,计入当月损益。
18
二、标准成本制度下的账户设置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 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 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账户。

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

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制度PPT课件

4.估计成本
是可根以据以过某去一的基实期际的成成本本,或考理虑想计的划成期本 的作各为种标条准件成,本凭。经验估计的,比较粗
糙。PPT学习交流
10
二、目标成本控制
第十四章
(三)目标成本制定的程序
目标成本制定的程序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 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确定目标成本 第二阶段:进行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阶段:实现目标成本 第四阶段:目标成本的追踪考核与目标成本修订
PPT学习交流
9
二、目标成本控制
第十四章
(二)目标成本的种类
由于成本控制目标不同,用途不同,目标成本的内 容和制订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
1.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是按照计划消耗定额制订的
2.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制订的,而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可以以计
3.标准成本 划成本、定额成本作为标准成本,也
4
一、成本控制的涵义和原则 第十四章
(三)成本控制制度
1. 制定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严密的组织系统,确定各个成本中心的责权
利关系。 ✓(2)确定最佳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包括各种设备的
使用方法。 ✓(3)制定健全的用人制度,使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称
职的人选。 ✓ (4)对全体职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PPT学习交流
5
一、成本控制的涵义和原则 第十四章
(三)成本控制制度
✓ (5)制订各种用量标准,包括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 额,以及各种费用预算限额。
✓ (6)制订各种价格标准,包括材料单价、工资率,以 及变动和固定费用的分配率。
✓ (7)制订能量标准,即产能标准。
✓(8)向全体职工宣传各种成本限额和考核标准,使人 人皆知,个个明白。

标准成本制度范本(PPT 66张)

标准成本制度范本(PPT 66张)

18
标准成本制定方法

3.预测法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实际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许 多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机器设备的更新、生 产工艺的改进、工人技能和工资水平的提高;此外,市场物价水 平和汇率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因此,在制定产品标 准成本时,仅依据历史成本,考虑当前的生产条件是不够的,还 应适当考虑未来企业内外因素的变化对标 准成本的影响,这就是 所谓的预测法。 作为标准成本,应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企业管理阶层对成本耗 费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可以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或 加强企业管理来实现的较高要求。例如,企业为了跟踪国际国内 先进企业,常常以这些企业的成本水平作为自己的标准成本进行 考核,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包含着一种主观理想的因素,在具 体使用时,必须与以上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制定出先进而又 可行的标准成本。

(1)历史标准成本。

历史标准成本是以某产品过去已实现的实际成本为标准确定的 成本。历史标准成本可根据过去实际平均成本或历史最低成本 计算。以历史成本作为标准成本,其主要特点是计算简单,资 料容易取得,但是指标不够先进。 预期标准成本是根据现有生产技术条件,考虑到未来时期可能 变化因素制定的一种标准成本,是在短期内经过努力应达到的 成本目标。预期标准成本的特点是计算比较复杂,但可对成本 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比较先进。


直接工资 产品或零、部件单 小时标准 标准成本 = 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 工资率

上式中的标准工时应按加工工序来制定,制定标准工时应 考虑直接加工工时和工人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等,单位 产品消耗的各工序标准工时由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提供; 小时标准工资率一般采用计划工资率,一般由人力资源部 门提供。

标准成本制度 PPT参考幻灯片

标准成本制度 PPT参考幻灯片
1.公式中的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成本。 即: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单耗×标准单价 2.公式中的标准消耗量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消耗量。 即:标准消耗量=实际产量×标准单耗 3.公式中的实际产量是指实际消耗本期成本的产量。 即期初在产品量应予扣除。公式为:
在实际工作中,用于日常成本控制与考核的成本标 准应以“当期正常标准”为宜。
二、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直接 = 材料标准成本(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直接 人工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 标准工时
×
标准小时 工资率
其中,标准小时工资率按一定期间生产某一产品 的生产人员的工资总额与该期间所能提供的有效生产 工时确定。即:
标准成本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 。
2
2.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
( 1 ) 1911 年 美 国 会 计 师 卡 特 ·哈 里 逊 ( C.Charter Harrison)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
(2)1920年在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召开的首届年 会上,会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 与标准成本结合起来的方法。1923年,标准成本差异分 析的雏形基本形成。
3.标准成本制度的发展
(1)1930年哈里逊出版了《标准成本》一书,系统地阐 述了标准成本制度。
(2)1932年E.A.坎曼发表了题为《基本标准成本、制造 业的控制会计》的文章,丰富了标准成本理论。 3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以标准成本作为差异分析与控制的依据,在实际 成本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两部分, 汇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追查差异 产生的责任,报告给有关部门,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措 施控制成本;期末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分配和结转成本 差异,计算产品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预先制定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工作努力 的目标和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 度,进行成本事前控制
• 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 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标准的差异, 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加强成本事 中控制
• 月末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揭 示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评估业
5
8.1.3 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点
11
• 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
– 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
– 将成本差异区分为“量差”和“价差”两 个部分
–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通过工程技术部门 取得产品原材料消耗量,通过供应部门取 得原材料的标准单位价格
–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通过“时间和动作 研究”,按照加工工序制定标准工时,根 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计划工资率作为标 准价格
按照制定 水平分类
基本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9
图1:标准成本的种类
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
0
50 100 150 200
10
• 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 工程技术测算法(Engineering Estimates):根据企业的机器设备、生产 技术的先进程度,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 入产出比例进行估计
– 历史成本推测法(Observed Behavior): 根据企业前几个月或一年的原材料、人工 费用等的实际发生数计算平均数
– 预测法(Predicted Behavior):考虑未来 企业内外因素的变化对标准成本的影响
– 期望法(Desired Behavior):反映企业管 理阶层对成本耗费的期望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
=实际材料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材料价 格×标准数量
–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由于直接材料实际用 量与其标准用量的差异而导致的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18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 格与其标准价格的差异而导致的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环节,有助于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
– 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只能作为发现问题 的信号,绝不能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
13
• 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 成本差异的计算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P+ΔP)(Q+ΔQ)-PQ =PΔQ+QΔP+ΔPΔQ 其中, PΔQ ,代表纯数量差异 QΔP ,代表纯价格差异 ΔPΔQ,代表混合差异
–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以责任部门为单位, 按照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编制费用预
12
8.1.6 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和 分析
• 成本差异的性质
–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其对应标准成 本相比的差额
– 有利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 – 不利差异: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 – 成本差异的核算个分析是成本控制的中心
2
8.1.1 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与 发展
• 1903年,泰罗发表《工厂管理》,给标准 成本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启示
• 1904年,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首 先在美国铁道公司应用标准成本法
• 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第一次设 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
• 1920年,美国会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设 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的方 法
第8章 标准成本制度
8.1 标准成本制度 8.2 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之比较 8.3 成本考核
1
8.1 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 Cost System)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点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和分析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计算的账务处
价格差异
标准成本
数量 差异
成本差异的分解顺序:先数量差异,后价格差异
16
标准成本差异分类图示
标准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和标准价格 之间的差异
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和标准数量 之间的差异
17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与其标准成本的差异,它由直接材料数量 差异和直接材料价价格差异


标 准
价 格


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
标准数量
混合 差异 纯数量 差异
15
– 成本差异的分解:由于价格差异常常表现 为不可控因素,而数量差异则是成本控制 的重点,所以通常是将混合差异全部包括 在价格差异之中(如下图所示)
数量差异= P [(Q+ΔQ)-Q]=PΔQ
价格差异= QΔP+ΔPΔQ=( Q+ΔQ )ΔP
•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 有利于成本控制 • 有利于价格决策 • 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 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6
8.1.4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 骤和条件
•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
– 正确制定成本标准 – 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 – 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计算实际成本 – 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 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计算标
3
链接:泰罗与科学管理
• 费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 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 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 管理之父”
• 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 工作定额管理
–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 标准化原理
– 差别计件付酬制
–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4
8.1.2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准成本差异,并分析成本差异原因 – 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7
•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条件
– 企业具备完善的各项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 企业具备健全的成本管理组织 – 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意识
8
8.1.5 标准成本的制定
• 成本标准的类型
按照制定依 据资料分类
历史标准成本 预期标准成本
按照制定时 间长短分类
=(材料实际价格-材料标准价格)×实 际购入量 (输入法)
=(材料实际价格-材料标准价格)×实 际消耗量 (输出法)
–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分析:生产技术上的产 品设计变更;制造方法改变;机器设备性 能;材料本身问题;工人操作和技术水平; 加工搬运中损坏等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分析:市场价格;采购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