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蚯蚓的选择

合集下载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主要讲述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特点,掌握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蚯蚓。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蚯蚓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环境,学会观察和保护蚯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环境。

2.难点:如何观察和保护蚯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蚯蚓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蚯蚓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蚯蚓、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课件:教材相关图片、视频等。

3.场地:实验室、教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蚯蚓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环境,让学生对蚯蚓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蚯蚓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蚯蚓的生活习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蚯蚓,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4蚯蚓的选择教案及反思

1.4蚯蚓的选择教案及反思

1.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本课在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是:12.1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流程和实验实施过程。

本节课中,学生将针对“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明的环境”“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这2个问题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讨,了解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企鹅、天鹅、狼等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分析这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了解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从而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观察蚯蚓的经验,知道能在花园、菜地等地方找到蚯蚓,但对于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生并不多,不清楚蚯蚓是否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基于此,对蚯蚓喜欢的环境展开对比实验研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1个长方形盒子(带一边镂空的盖子,内侧黑色)、1个底部铺满干土的长方形盒子(带盖,内侧黑色)、1杯水、1个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10条、1双一次性手套。

【教学过程】一、聚焦——猜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一)复习导入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1-4《蚯蚓的选择》课时练(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1-4《蚯蚓的选择》课时练(含答案)

1.4《蚯蚓的选择》练习一、填空题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干燥的土壤中也能找蚯蚓。

()2、动物和植物一样离不开环境。

()3、企鹅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北极。

()4、实验中不要打扰蚯蚓的生活。

()5、观察一条蚯蚓对环境的选择最科学。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蚯蚓会选择()的环境建造自己的房子。

A.明亮温暖B.明亮干燥C.阴暗潮湿2、科学小组同学需要捕捉一些蚯蚓进行实验,他们在()环境中容易找到蚯蚓。

A.铺满枯叶的湿润树林里B.运动场上的沙池里C.干燥、铺满碎石头的小路D.池塘里3、观察完蚯蚓后要把它()A.放回大自然B.扔到垃圾桶C.弄死它4、“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的最直接的证据是,聚集在潮湿环境里的蚯蚓()A.心情更好B.运动更快C.数量更多D.体型更大5、在如图所示的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右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四、连线题:将各种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连线。

蚯蚓河流、池塘和稻田天鹅平原、山地、树上或水中狼岛礁、海滩或海冰处企鹅森林、山地、寒带草原蜥蜴湖泊和沼泽地青蛙阴暗潮湿土壤五、实验题某同学在抓蚯蚓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可以找到蚯蚓,而在明亮干燥的土壤中找不到蚯蚓。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蚯蚓的分布呢,光亮程度还是潮湿程度呢?为此,他进行了探究。

他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如图),蚯蚓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

然后在盘子的中间区域放入15条蚯蚓,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蚯蚓的数量。

1、该同学用了15条蚯蚓做实验,原因是()。

A.没什么原因,就是随便放的B.可能因为这名同学只有15条蚯蚓C.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2、该同学是在探究()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五下1.4《蚯蚓的选择》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1.4《蚯蚓的选择》教案设计

4.蚯蚓的选择【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在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是: 12.1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掌握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流程和实验实施过程。

本节课中,学生将针对“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明的环境”“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这2个问题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讨,了解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企鹅、天鹅、狼等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分析这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了解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从而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观察蚯蚓的经验,知道能在花园、菜地等地方找到蚯蚓,但对于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生并不多,不清楚蚯蚓是否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基于此,对蚯蚓喜欢的环境展开对比实验研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 1个长方形盒子(带一边镂空的盖子,内侧黑色)、1个底部铺满干土的长方形盒子(带盖,内侧黑色)、1 杯水、1个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10条、1双一次性手套。

【教学过程】一、聚焦——猜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的第4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及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蚯蚓的特点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蚯蚓这一生物,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知道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知道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和其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

3.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蚯蚓对土壤的选择。

4.总结提升: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明白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蚯蚓,并记录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黑暗的环境•富含有机物的土壤蚯蚓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4蚯蚓的选择》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4蚯蚓的选择》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4蚯蚓的选择》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对蚯蚓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索蚯蚓的生活习性,进而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蚯蚓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还不够强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学会观察和记录蚯蚓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蚯蚓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学会观察和记录蚯蚓的行为。

2.难点: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蚯蚓的行为,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蚯蚓对环境的选择。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蚯蚓、土壤、观察箱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激发学生对蚯蚓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蚯蚓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行为,记录蚯蚓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观察蚯蚓的心得,帮助学生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蚯蚓和蚯蚓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提醒学生保护蚯蚓和环境。

1.4《蚯蚓的选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4《蚯蚓的选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五、科学探究方法
1.观察
2.实验
3.比较
4.归纳
六、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意识
1.尊重事实,注重实证
2.认识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3.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对环境的选择、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4《蚯蚓的选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4《蚯蚓的选择》(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蚯蚓的选择》是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四章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对环境的选择以及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选择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选择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显微镜、蚯蚓标本、土壤样本、实验器材等。
2.课程平台:科学教室、实验室等。
3.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4.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选择,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 蚯蚓的选择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 蚯蚓的选择教案与反思

第4课蚯蚓的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材P8~10)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探索一:推测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1.提问:我们通常是在哪里发现蚯蚓的?(预设:花坛的土壤里;菜地里;下水道边;……)2.交流:根据自己的经验,你们认为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呢?请大家进行组内讨论。

3.过渡:大家的推测和依据都比较合理,那么到底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呢?我们如何验证?(预设:做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探索二:观察蚯蚓对光照的选择1.提问:刚刚大多数同学认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我们用对比实验验证,那么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光照,不变的条件是空气和潮湿的环境。

)如何进行实验呢?(预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蚯蚓放在一边明亮一边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移动方向。

)2.活动: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提问:盒子的内部为什么要涂成黑色?(预设:盒子的内部表面会反光,涂成黑色能更好地模拟黑暗的环境。

)盒子底部为什么要铺一层吸水纸?(预设:吸水纸能很好地模拟潮湿的土壤,保证环境的潮湿性一致。

)4.小结:大多数蚯蚓待在黑暗的一端,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探索三:观察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1.提问:接下我们要用对比实验验证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那么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又分别是什么?(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干湿,不变的条件是空气和黑暗的环境。

)该如何进行实验呢?(预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黑暗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等量的干泥土和湿泥土,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移动方向。

)看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想?(预设:大多数蚯蚓移动到了铺有湿泥土的一端。

)2.活动:分发干泥和湿泥土,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企鹅
体形肥大,在南极 低温环境下可以减 少热量的散失。
脂肪积厚,在极夜 缺少食物的情况下, 能以此维系生命。
天鹅
一是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二是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青蛙
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 降低有冬眠的习性。
4、蚯蚓的选择
大家好,我就是 传说中的蚯蚓。
你知道我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吗?
实验主题: 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对比实验。改变条件:光亮。 放
1.找一个盒子,盒盖的一端剪掉 一块, 2.在盒子底部铺上一层湿土. 3.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 好盖子, 4. 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 记录. 5.反复多做几次.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 境的颜色相协调,有 保护作用。
大雁
迁徙

夏季换成短毛装,冬季换成长毛装。
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
建议实验步骤
1.找一个盒子,在盒子一端铺湿 润泥土,另一端铺干燥泥土. 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 好盖子, 3. 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 记录. 4.反复多做几次.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 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 15℃-25℃为最佳温 度,土壤的含水量一 般在60%以上的环境 中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