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
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生物膜法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城市污水回用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1污水的类型与特征(见表9-1)
表9-1 污水来源及特点。

136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答案1__高廷耀_(第四版 下册)

136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答案1__高廷耀_(第四版 下册)

【习题答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嗅和味(4)固体物质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137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水污染控制习题+答案2

137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水污染控制习题+答案2

【习题答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2.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

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

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3.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习题讲解样本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习题讲解样本

高廷耀, 顾国维, 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 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 TS) , 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 DS) 和悬浮性固体( SS) 。

水样经过滤后, 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 DS) , 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 SS) 。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 VS) 和固定性固体( FS) 。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 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 VS) , 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 FS) 。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 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 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 生化需氧量( BOD) :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COD) : 在酸性条件下, 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 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 TOC) : 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 TOD) : 有机物除碳外, 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 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 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 另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 前者测定以碳表示, 后者以氧表示。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复习题答案((下册))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复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 :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 :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 :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 TOD的耗氧过程与BOD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1 复习笔记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生物膜法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1 复习笔记
1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1 复习笔记
1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污水生物处
03 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 反...
04 第12章 活性污泥法
05 第13章 生物膜法
06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 水的土地处理
目录
07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 生物处理
08
第16章 污水的化学 与物理化学处理
09
第17章 城市污水回 用
010
第18章 污泥的处理 与处置
011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 理
1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1 复习笔记
1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
20.2 课后习题详解
20.1 复习笔记
20.3 考研真题详解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处理
答案
习题
整理
电子书
控制
水污染
笔记
复习
污水 解答
高廷耀
真题
教材
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一、选择题
关于氧垂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 A.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
B.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C.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D.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
【答案】A
【解析】污水排入河流前,河水DO处于较高的正常值,污水排入河流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不断增大并大于大气复氧速率,水中DO逐渐降低;DO降至最低点时,称为临界点,此时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随后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逐渐回升,并最终恢复初始水平。

A项,亏氧量最大点应为氧垂曲线的临界点处。

二、填空题
1.废水中氮的四种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研]
【答案】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解析】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形态,包括:①有机氮;②氨氮;③亚硝酸盐氮;④硝酸盐氮。

2.一河流某点上游不远处有生活污染源正在排污,则该点水样测得的各类含氮化合物中,氮主要以______形态存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研]
【答案】有机氮
【解析】生活污染源主要排放生活污水,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以及氮、磷、硫等无机盐类及泥砂等杂质,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多种微生物及病原体。

其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形式存在。

3.水质指标主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研;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研]
【答案】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解析】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

水质指标包括:①物理指标,如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②化学指标,如电导率、pH值、硬度、碱度、无机酸度,有毒金属、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总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钾指数、酚类,氧气、二氧化碳等;③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

4.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______,该点处耗氧速率______复氧速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研]
【答案】临界点;等于
【解析】DO与BOD5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污水未排入前,河水中DO很高,污水排入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大于大气复氧速率,DO从0点(将污水排入河流处
定为基点0)开始向下游逐渐减低,经2.5d,降至最低点,此点称为临界点。

该点处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

临界点后,耗氧速率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而小于复氧速率,DO又逐渐回升,最后恢复到近于污水注入前的状态。

5.所有各种杂质,按它们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和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
【答案】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解析】天然水中的杂质按照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或是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颗粒最大的为悬浮物质;②溶解度较低的胶体物质;③颗粒最小的是离子和分子,溶于水溶液中,称为溶解物质。

6.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宁波大学2015年研]
【答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解析】污水排放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

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79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等。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地表水______,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研]【答案】Ⅰ、Ⅱ类水域、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和海洋水体中第一类海域;污染物总
量控制
【解析】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地表水Ⅰ、Ⅱ类水域、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和海洋水体中第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功能高低依次将水体划分为______类,其中,地表水Ⅳ类水域主要适用于______区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______区。

[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研]【答案】五;工业用水;娱乐用水
【解析】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功能高低依次将水体划分为五类:①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9.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______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研]
【答案】分解
【解析】化学净化是河流自净的一种净化机制。

河流自净过程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化学净化是指由于污染物质的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除此之外,河流的自净过程还有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

10.城镇污水是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总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三部分组成;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宁波大学2014年研]
【答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部分城镇地表径流;被截留的雨水
【解析】城镇污水是指由城镇排水系统收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部分城镇地表径流(雨雪水)等组成的一种综合污水,成分性质比较复杂。

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方式称为排水制度,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其中合流制是一种用同一管道系统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排水方式。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包括被截留的雨水,在半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包括初期雨水。

三、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同一种水的BOD5<COD Cr<TO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研]
【答案】正确
【解析】COD:化学需氧量(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量),BOD:生物需氧量(水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耗氧量,TOD:总需氧量(水中有机物完全燃烧耗氧量),且BOD/COD的比值达标水体可生化性,比值小于1,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 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即:TOD>COD>BOD20>BOD5>OC。

2.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研]
【答案】错误
【解析】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BOD)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即碳化所需氧量。

四、名词解释
1.水环境容量[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研;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水体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因此又称做水体负荷量或纳污能力。

在不影响某一水体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上,参照人类环境目标要求某一水域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保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综合能力。

2.TOC[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TOC是指总有机碳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

TOC是一个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

但由于它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因而不能反映总量相同的总有机碳所造成的不同污染后果。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

3.COD及TO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研]
答:COD即化学需氧量,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mg/L为单位。

化学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