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儒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xiàn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àn( )慕汗流浃( )背(2)文中画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只填序号)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表示延长 D.表示转折(4)将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5)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中的《》(文章名)。

【答案】(1) 羡jiā(2) 妇儒妇孺(3)B(4)我想,我应该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

(意思对即可)(5) 朝花夕拾五猖会2.用原文补写出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期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半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考试,成绩直接反应学生学习的水平。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8.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化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告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小草正在成长,需要我们的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与友期行
②尊君在不
③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3)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是从“无信”“无礼”这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
B.选文主要是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C.面对客人 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地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说说句子的妙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三)
下班路上恰逢暴雨,我随着缓慢的车流朝家的方向行进.交叉路横七竖八的车堵在一起,谁也过不了,我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互不相让,挤在一条车道,都想着有机会先过.我索性拉了手刹,捡起副驾座位上备着的书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
隐隐约约的警笛声,透过雨声穿进车窗.凭医生的直觉:是救护车.这样的雨,这么多车,怎么走?我抬头环顾,在我的前面,隔着那两辆大越野车,忽闪着警灯的…果然是救护车,实在挤不进正向的车道,进了我们这条逆行道.可是两条道都是车,没有避让车道,怎么让?大约是没有希望过去,救护车灭了警灯.
琴声悠扬,在静静的夜空中,一会儿如缕缕花香,拂过人心;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23-2024学年荆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荆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荆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6页,共7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作答。

4.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祝考试顺利★一、语言积累(16分)1.给加点字注音。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词语。

①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了。

②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3.请给“圭”字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分别填入下边的括号内。

A.()鸣蝉噪B.原()不动C.才子()人D.蟾宫折()4.古诗文默写。

故乡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望着北归的大雁,古人感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走在深山,看到秋色萧条,诗人悲鸣“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家乡遭遇战乱,诗人感慨“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大漠孤烟,笛声悠悠,征人遥叹“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C.为改善城市环境,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娱乐的新去处。

D.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二、古诗文联读(16分)(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浙江省乐清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乐清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乐清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当你mù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mù浴dǎo告2.下面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化妆信服苍海绌绌逼人B.丰茂残夜决别汗流夹背C.烂漫婷婷渊搏诲人不倦D.子规分歧奥秘不亦乐乎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课外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B.通过近期开展的“感恩孝道”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学会要关心身边的人。

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D.为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其作者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B.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骆驼祥子》。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诗句都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D.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产生于汉魏之际。

因形体方正,笔画横平竖直,可作为楷模,故名楷书。

5.综合性学习。

【排座位】讲餐桌礼仪,显敬老美德。

如果不考虑辈分,请将下面出席宴会的人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描述如下:①垂髫②古稀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⑦耄耋座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⑦②④①A.③⑥⑤B.⑤⑥③C.⑤③⑥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2)不亦说.乎(3)温故.而知新7.古诗文填空。

(1),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习主席在巴西国会演讲中,展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引用《次北固山下》中“,”两句,与中巴两国目前宽广的合作前景不谋而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D.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 家园——地球.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四书”之一.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2分)
7.默写填空.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2)事迹点评.“中国青年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丁安琪同学的读书事迹,请你阅读并发表一句话点评.
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丁安琪同学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校园,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图书馆女孩”.“我很享受一本厚厚的书越看越薄的那种过程”,丁安琪说.她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目前正在研究著名作家巴金和萧红的作品.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方与之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3)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小区内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沿河而筑.①.花边上飘着垂柳,绿红相映,②.

湖北省鄂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湖北省鄂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湖北省鄂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潦.(liáo)亮静谧.(mì)憔悴.(chuì)截.(jié)然不同B.渊.(yuān)搏倜.(tì)傥鉴.(jiàn)赏人声鼎.(dǐn)沸C.搓.(cuō)捻诀.(jué)别感慨.(kǎi)油.(yóu)然而生D.秕.(bǐ)谷分歧.(qí)吝啬.(shè)淅淅历历.(lì)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沐浴在亲情中,我们不能只知接受,而应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B.很多同学都知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孙子、曾子和古代先贤。

C.《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通过激发“我”的求知欲,一步步重塑“我”生命。

D.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与同学一起,共同策划、实施、组织本次活动。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本单元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B.想一想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然后用一段话把它写出来。

C.我们在写记事文章的时候,要记真实的事,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D.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

阅读《济南的冬天》,完成小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恒久那么毒,洪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胆怯。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稀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志向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2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是一个充满遐思的季节。

白天,①(yùn)酿了一夏的红枫,铺就了火红的舞台,为南去的大雁送上了热烈的祝福;晚上,萤火虫掌起了一盏盏小灯,照亮了②的原野;巨型柳杉仲展腰肢,毫不吝.啬地成为黑鹿们最完美的庇护所;即便是咄咄逼人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停在树梢驻足倾听。

1.文中加点字“吝”读音正确的是()(1分)A. lìnB. lìngC.nìnD.nìng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运B.酝C.韵D.蕴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安静B.安宁C.静谧D.静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就算是咄咄逼人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停在树梢驻足倾听。

B.即便是盛气凌人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停在树梢驻足倾听。

C.即便是咄咄逼人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停在树梢倾听。

D.虽然是咄咄逼人的猎鹰,但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停在树梢驻足倾听。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史铁生明白母亲的用心时,已经无法去尽孝;莫怀戚背起母亲,正是为了尽孝。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变接的链条。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我们共同祈愿:积极尽孝,敬老爱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天道人道孝道,条条光明大道;亲老爱老敬老,人人至爱吾老。

①养父母之心,愉悦心情②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③养父母之身,留意起居④养父母之志,奉献社会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6.某班准备举办“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荣幸B.莅临C.赏光D.拙见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7)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材科一】2018年8月21日,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权威发布《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1250亿元。
【材料二】80、90新一代消费者将懒人经济发挥到极致,不仅工作日全靠外卖,连周末都足不出户, 促使周末日订单量超过工作日。2017年以后,外卖消费主体从大学生转移到白领人群,工作节奏快,时间就是金钱,方便快捷才是核心竞争力。外卖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的原因,缘于“懒”文化和“快”文化的催化作用。
(三)
<<论语>十二章>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5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明丽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尽了秋的肃杀。
(4)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 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5)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 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 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 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材料三】2017年以来,消费的客单价也有明显的提升,消费主力从低客单价高校学生群体(23元)转化为高客单价白领群体(43元)。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平均客单价已目前突破40元。其中,点个牛肉面顺带一盒现切水果已是家常便饭,人群比例达到38%。
(1)以上材料中,揭示中国外卖行业巨大发展原因的材料是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畦( ) 轻jié(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4)请将最后一句话改 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七年级(一)班围绕“外卖”新闻热点开展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7.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你在里面打滚儿, 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
8. 结合全文谈谈对“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句话的理解。
(二)
奶奶的粽子
(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咋夜露珠的清香。
(2)请从材料三中提炼一条有效信息,用准确简洁 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画线句有语病,正确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文, 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例如“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
(7)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的粽子。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8)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语 文试 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10)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團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原文有修改)
5. 本文写景以空间变化为序,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分别是:河堤上,_________,在村庄那边,_________。
6. 文章第6、7段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莱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蟠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粱,便会拍(拟声词,现在写作“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新奇有趣的百草园,令人流连忘返。
(6)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 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 奶奶说,妮儿不急 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 ,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予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 ,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 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9. 本文围绕奶奶 粽子,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_________,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
10. 文章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 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棕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12.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蓄”?
(2)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柔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3)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14. 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B. 传/不习乎
C. 可以/为师D. 择其善者/而从之
16. 请你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三、作文(40分)
17.请你以“难忘那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4)从河堤往下,是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5)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述而》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3.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_____
(3)传不习乎传:__________________ (4)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 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