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幼儿50以内加减法技巧

幼儿50以内加减法技巧

幼儿50以内加减法技巧
1. 嘿,你知道吗?幼儿学50 以内加减法有个超棒的技巧,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比如3+5,就可以想象成先有3 个小积木,再加上5 个小积木,那一共不就有 8 个啦!
2. 哇塞,幼儿50 以内加减法技巧来啦!让孩子把数字当成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呀,2+3 不就是 2 只小兔子加上 3 只小兔子,一共 5 只小兔子嘛!
3. 嘿呀,幼儿做50 以内加减法有妙招哦!可以用画画的方式呀,4+6 就画 4 个苹果和 6 个苹果,数数一共有几个,这不就知道答案啦!
4. 哎呀,幼儿50 以内加减法的技巧可太实用啦!像分糖果一样,7+8 就是把 7 颗糖果和 8 颗糖果放在一起数,多有趣呀!
5. 哇哦,幼儿50 以内加减法的小窍门在这里哟!把数字变成好玩的游戏,9+10 就像是两个小伙伴在比赛跑步,加起来一共跑了多远呢?
6. 嘿,幼儿掌握 50 以内加减法技巧超容易的!比如说 11+12,想象成 11 个小气球和 12 个小气球绑在一起,哇,好多气球呀!
7. 哇塞,这可是幼儿50 以内加减法的秘密武器哦!可以用手指头来帮忙呀,3+4 就伸出 3 个手指头再加上 4 个,答案一下子就出来啦!
8. 嘿呀,幼儿50 以内加减法的技巧超有趣呢!就像搭火车一样,5+6 就是 5 节车厢加上 6 节车厢,一共有几节呢?
9. 哎呀,幼儿学50 以内加减法还有这种好办法呀!让数字唱歌呀,7+8 就唱成“七七七八八八”,是不是很好玩呀!
10. 哇哦,幼儿50 以内加减法的技巧绝对让你想不到!就像拼图一样,13+14 就是把两块拼图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多大的图呢!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技巧都非常简单易懂又有趣,能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 50 以内加减法,家长和老师们赶紧用起来吧!。

50以内加减法

50以内加减法

50以内加减法50以内加减法一、加法运算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方法,通过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在50以内的加法运算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计算:1. 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被加数(被加数是要相加的数的一个)写下来,例如:- 16 + 7- 34 + 92.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被加数的个位数开始相加。

例如,在16 + 7的例子中,我们首先相加个位数和个位数:- 6 + 7 = 133. 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9,我们需要进位。

在例子中,如果我们将个位数的和写在个位数下方,我们应该将十位数的1写在十位数下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十位数相加:- 16+ 7-234. 最后,我们可以将最终结果写在等号下方。

在例子中,16 + 7 = 23。

使用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在50以内进行加法运算。

下面是一些更多的例子:- 23 + 18 = 41- 37 + 14 = 51二、减法运算减法是另一种基本的运算方法,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在50以内的减法运算中,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骤进行计算:1. 首先,我们将被减数写在减号上面,减数写在减号下面,例如:- 32 - 8- 47 - 192. 接下来,我们从个位数开始减。

例如,在32 - 8的例子中,我们首先减个位数:- 2 - 8 = -63. 如果个位数不够减,我们需要向十位数借位。

在例子中,我们可以在十位数上减去1,并将借位的10加到个位数上面: - 32- 8-244. 最后,我们可以将最终结果写在等号下方。

在例子中,32 - 8 = 24。

以下是一些更多的减法运算的例子:- 50 - 12 = 38- 42 - 9 = 33三、总结通过以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在50以内进行计算。

在加法中,我们需要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并注意进位;在减法中,我们需要从个位数开始减,并注意借位。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高效地计算数学题目。

当然,如果我们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步骤。

一年级数学5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5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50以内加减法《一年级数学50以内加减法:一场有趣的数字之旅》我呀,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呢。

数学这门课可有趣啦,特别是50以内的加减法。

就像一场超级好玩的冒险游戏,那些数字就像是我的小士兵,等着我去指挥它们。

我记得刚学加法的时候,就像把一堆小糖果放在一起。

比如说1 + 1,这就像是我有一颗小糖果,妈妈又给了我一颗小糖果,那我就有两颗小糖果啦。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好多小方块来表示数字,1个小方块再加上1个小方块,一眼就能看出是2个小方块呢。

我就想啊,这加法可真简单,就像把我的玩具一个一个地放进玩具箱里,最后数玩具箱里的玩具数量一样。

可是呢,这加法也有难一点的时候。

像23 + 15这样的,刚开始我可迷糊了。

这时候我的同桌就像个小老师一样。

他说:“你看啊,我们先把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3 + 5是8,再把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20 + 10是30,然后把30和8合起来就是38啦。

”我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就想,这就好比是把两堆小积木加起来,先把小的单个的积木数清楚,再把大的一堆积木数清楚,最后把它们都放在一起就知道总数了。

减法呢,有时候感觉像把我的小饼干拿走了一样。

比如说5 - 2,我本来有5块小饼干,被弟弟偷吃了2块,那我就只剩下3块啦。

老师说减法就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看还剩下多少。

我觉得这个解释可形象了。

但是有一次,40 - 18可把我难住了。

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这时候我的好朋友小花就来帮我啦。

她告诉我:“你看40可以分成30和10,18可以分成10和8,那我们先用10 - 8等于2,再用30 - 10等于20,最后把20和2加起来就是22啦。

”我当时就觉得小花好聪明啊。

我就想这减法啊,就像从一篮子苹果里拿出一些苹果,得好好地数清楚拿出去了多少,剩下多少。

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做一些小游戏呢。

老师会把我们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些数字卡片。

比如说卡片上写着10、20、3、5这些数字。

一年级算术题50以内加减

一年级算术题50以内加减

一年级算术题50以内加减一、题目。

1. 12 + 13 =- 解析:计算时,先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2+3 = 5,再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1+1 = 2,所以结果是25。

2. 15+11 =- 解析:个位上5 + 1=6,十位上1+1 = 2,答案是26。

3. 10+14 =- 解析:个位相加0+4 = 4,十位是1+1 = 2,结果为24。

4. 11+18 =- 解析:个位1+8 = 9,十位1+1 = 2,答案是29。

5. 13+12 =- 解析:个位3+2 = 5,十位1+1 = 2,结果是25。

6. 17+10 =- 解析:个位7+0 = 7,十位1+1 = 2,答案为27。

7. 14+13 =- 解析:个位4+3 = 7,十位1+1 = 2,结果是27。

8. 16+11 =- 解析:个位6+1 = 7,十位1+1 = 2,答案是27。

- 解析:个位9+0 = 9,十位1+1 = 2,结果为29。

10. 18+11 =- 解析:个位8+1 = 9,十位1+1 = 2,答案是29。

11. 25 - 13 =- 解析:先算个位5 - 3=2,再算十位2 - 1 = 1,结果是12。

12. 30 - 10 =- 解析:个位0 - 0 = 0,十位3 - 1 = 2,答案为20。

13. 32 - 11 =- 解析:个位2 - 1 = 1,十位3 - 1 = 2,结果是21。

14. 28 - 15 =- 解析:个位8 - 5 = 3,十位2 - 1 = 1,答案是13。

15. 27 - 14 =- 解析:个位7 - 4 = 3,十位2 - 1 = 1,结果为13。

16. 35 - 12 =- 解析:个位5 - 2 = 3,十位3 - 1 = 2,答案是23。

17. 40 - 10 =- 解析:个位0 - 0 = 0,十位4 - 1 = 3,结果是30。

18. 33 - 13 =- 解析:个位3 - 3 = 0,十位3 - 1 = 2,答案是20。

数学小练习50以内加减法技巧

数学小练习50以内加减法技巧

数学小练习50以内加减法技巧对于刚开始学习数学运算的小朋友来说,50 以内的加减法可能会有些挑战,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小技巧,就能变得轻松许多。

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 50 以内加减法技巧。

一、加法技巧1、凑十法凑十法是加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例如 8 + 5,我们可以把 5 分成 2 和 3,先算 8 + 2 = 10,再算 10 + 3 = 13。

再比如 7 + 6,把 6 分成 3 和 3,7 + 3 = 10,10 + 3 = 13。

通过凑十法,可以让加法运算变得更简单、更直观。

2、接着数当两个加数都比较小的时候,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

比如 3 + 4,先记住 3,然后再接着往后数 4 个数,4、5、6、7,所以 3 + 4 = 7。

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加法的意义很有帮助。

3、利用数的组成比如 9 + 4,因为 9 和 1 组成 10,所以把 4 分成 1 和 3,先算 9 +1 = 10,再算 10 + 3 = 13。

4、直观模型可以使用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加法。

比如计算 12 + 3,就可以先摆出 12 根小棒,再加上 3 根,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根。

二、减法技巧1、破十法比如 13 5,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 5 = 5,再算 5 + 3 = 8。

2、想加法算减法因为加减法互为逆运算,所以在计算减法时,可以想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的那个加法算式。

例如,计算 11 4 时,想 4 +()= 11,因为 4 + 7 = 11,所以 11 4 = 7。

3、倒着数对于较小的数字减法,可以通过倒着数的方法。

比如 5 2,从 5 开始倒着数 2 个数,4、3,所以 5 2 = 3。

4、利用减法的意义理解减法是去掉、减少的意思。

比如有 8 个苹果,吃掉 3 个,还剩几个?用 8 3 = 5 来计算。

三、综合练习技巧1、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加减法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5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5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5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教案题目:5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5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5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23 + 17,并询问学生答案。

然后再写下一个简单的减法算式:39 - 17,并询问学生答案。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5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另一个数,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例如:23 + 17 = 40,然后再用结果40来做一个减法算式:40 - 17 = 23。

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相反的运算来验证结果。

3. 实际应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5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

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算式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然后,教师逐一点名每个小组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应评价。

4.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中的加减法习题。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巡视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做相关的评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50以内的加减法的要点,并询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复习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延伸:教师可利用教学媒体,如数学软件、互动游戏等来巩固学生对50以内的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加减法题目,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完成的练习册,来评价学生对5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大班数学教案50加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50加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50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相应的加减法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5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各种加减法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彩色笔、剪刀、卡片等。

2.学生准备:练习纸,铅笔、橡皮擦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回答。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激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新知(2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50以内的加法,为学生做数学口算加法练习。

例子:40+5=?,36+8=?,49+2=?等。

2.教师通过PPT介绍50以内的减法,为学生做数学口算减法练习。

例子:36-5=?,47-9=?,54-2=?等。

步骤三:合作学习(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5人。

2.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加减法题目的卡片。

3.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彩色笔完成卡片上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卡片背面。

4.学生将卡片交给教师,教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答案。

5.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的答题时间和得分情况,并给予奖励。

步骤四: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为学生发放一些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加减法题目。

2.教师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纠正,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强调重要的解题策略。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难,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2.学生通过找出身边的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公式进行计算。

3.学生用橡皮泥、积木等进行加减法游戏的创作和设计。

六、板书设计:1.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写出几个简单的加减法题目,供学生参考。

点数大班数学教案50以内

点数大班数学教案50以内

点数大班数学教案50以内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5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和运算规则。

•能够快速进行5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

•数字卡片/纸牌。

•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1.加法运算–提示: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

–讲解加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

–例子:2+3=5,4+6=10。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2+4=,5+3=,7+2=,…–练习: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进行加法口算练习。

2.减法运算–提示:减法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讲解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

–例子:5-2=3,8-4=4。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7-4=,9-3=,6-2=,…–练习: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进行减法口算练习。

3.加减混合运算–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例子:5+3-2=6,7-2+4=9。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6+2-3=,4+5-2=,8-3+2=,…–练习: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口算练习。

4.运算策略–提醒学生采用适当的运算策略,例如:先算个位数,再算十位数。

–例子:27+15=42(先算个位,7+5=12,再算十位,2+1+1=4)。

–练习:给学生出示算式,让他们运用运算策略进行口算。

四、课堂实践1.师生互动–老师出示算式,让学生快速计算并回答。

–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互相解答疑惑。

2.练习册完成–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3.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口算竞赛。

–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小组得分最高的获胜。

五、课堂总结•复习当天所学的加法、减法运算及运算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分享口算技巧。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的完成。

•自行编写加法、减法运算的题目,互相出题并做题。

以上是本次数学教案的大致内容。

通过加法、减法的教学,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在50以内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