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禁毒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3篇

禁毒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3篇

禁毒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禁毒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远离,拥抱健康生活”二、活动背景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让他们了解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举办此次禁毒知识普及讲座。

三、活动目的1. 普及知识,让参与者了解的种类、危害和防范方法。

2. 增强参与者的禁毒意识,提高他们对的警惕性。

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共同营造无毒社会环境。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嘉宾和参与者。

2. 禁毒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禁毒人士进行禁毒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的种类、危害、防范方法等。

3. 禁毒宣传片播放:播放禁毒宣传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案例,让参与者更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4. 互动环节:设置禁毒知识问答、游戏等互动环节,增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深他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活动结束: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感谢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和配合。

八、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活动流程,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邀请专业禁毒人士进行禁毒知识讲座,并准备相关的讲座资料。

3. 制作禁毒知识宣传手册、海报等宣传资料,宣传活动内容和目的。

4. 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奖品等物品。

5. 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讲座费用:[X]元3. 宣传资料费用:[X]元4. 互动环节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参与者要遵守活动纪律,不得随意离席。

3.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策划人][日期]篇二禁毒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禁毒知识讲座》PPT课件

《禁毒知识讲座》PPT课件

06 禁毒工作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禁毒合作机制
加强与国际禁毒组织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分享禁毒经验和技术
与其他国家交流禁毒工作经验和技术,提高全球禁毒水平。
联合执法和情报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联合执法和情报共享,共同应对毒品威胁。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全民普及禁毒知识,提高公众对毒品
神障碍。
人格改变
长期吸毒可能导致人格 改变,如自私、冷漠、
不负责任等。
违法犯罪行为
吸毒者为了获取毒品, 有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
道路。
毒品对家庭的危害
01
02
03
家庭关系破裂
吸毒者往往失去正常的工 作与生活,导致家庭关系 疏远,甚至破裂。
经济损失
吸毒者为了获取毒品,可 能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家 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和技巧。
社会支持
鼓励戒毒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支持系统,提高戒毒康复的
成功率。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社区资源整合
整合社区内的医疗、教育、就业等资源,为戒毒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戒毒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培训等。
监督与评估
对戒毒康复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父母吸毒,子女可能遭受 心理创伤,影响其健康成 长。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01
02
03
04
公共卫生问题
毒品泛滥会导致各种传染病的 传播,如艾滋病、肝炎等。
社会治安问题

学校禁毒知识讲座整理

学校禁毒知识讲座整理

学校禁毒知识讲座整理1. 介绍禁毒知识讲座是为了向学生们普及禁毒知识,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本文档整理了学校禁毒知识讲座的内容和策略。

2. 讲座内容2.1 毒品的定义- 简要介绍各类毒品的种类和特点,如大麻、冰毒、海洛因等。

- 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和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2 毒品的危害- 解释毒品对身体、大脑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 强调毒品成瘾的特点和后果。

2.3 毒品的传播途径- 介绍毒品的传播途径,如通过网络、朋友、校园等。

- 提醒学生要警惕毒品的渗透和传播。

2.4 毒品的预防和拒绝- 强调预防毒品的重要性,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提供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策略,如坚定的拒绝、寻求帮助等。

3. 讲座策略3.1 使用生动的案例和故事-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向学生们展示毒品的危害和后果。

- 增加学生们对禁毒的认知和共鸣。

3.2 引入专业人士- 邀请禁毒专家、警察或康复人员参与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 提供权威性和可信度,增加学生们对禁毒知识的接受度。

3.3 互动和讨论- 鼓励学生们参与讲座,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 通过互动和讨论,加强学生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4 提供资料和资源- 分发相关禁毒宣传资料和资源,如小册子、海报等。

- 增加学生们对禁毒知识的研究和传播。

4. 结论学校禁毒知识讲座是提高学生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传达毒品的危害性和预防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同时,使用生动的案例和故事、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讲座、互动和讨论以及提供资料和资源等策略,可以增加讲座的效果和学生们的参与度。

远离毒品知识讲座的讲话稿7篇

远离毒品知识讲座的讲话稿7篇

远离毒品知识讲座的讲话稿7篇远离毒品知识讲座的讲话稿【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吸食毒品能够毁掉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毒害很大,由于它容易成瘾,一旦吸上就很难戒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丧失,生育能力遭受严重破坏。

吸毒还使人精神不振,情绪消沉,思维和记忆力衰退,并往往引起精神失常。

有的吸毒者还由于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而自杀。

人一旦吸毒成瘾,大多数就会道德沦丧,不顾廉耻,没有了人格尊严,最终被社会家庭和亲朋所抛弃。

所以吸毒首先毁掉的是吸毒者自己。

其次,吸毒往往能够导致一个家庭的破败和毁灭。

吸毒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有人曾测算我国一年吸毒消耗掉的资金也在4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即使有万贯家产,如果出现一个吸毒者,要不了几年就会四壁空空。

吸毒还必然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某市一个16岁的少年在省城的一所中专上学,因为吸毒回家向母亲要钱,在遭到拒绝后,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他的母亲。

如果成年的家庭成员吸毒就会导致夫妻离异,家庭破裂。

有的夫妻双双吸毒,致使子女流落街头,无人照管,有的甚至将自己亲生的子女以几百元卖掉以获取毒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吸毒不戒,最终必然导致家破人亡。

同学们,老师们,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又是谁带给他们痛苦?是毒品!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于己,于社会,于国家,一定要切记:生命是珍贵的,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抵制毒品防止毒品,不要让毒品侵蚀我们,不要让毒品毒害我们这一代以及整个社会。

为了让毒品这只魔鬼从中国的土地消失!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吧!远离毒品知识讲座的讲话稿【篇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利剑刺向毒品”。

我们的一生,得到过多少呵护,那些欢乐的给予,不求回报的抚育,或者是痛苦的注视,无限的叹息和虔诚的祝福,有的我们感受到了,有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永远如春风如雨露悄悄地伴随我们的一生。

禁毒教育讲座主持词开场白(通用)

禁毒教育讲座主持词开场白(通用)

引言概述:非法的滥用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严重的伤害,禁毒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禁毒教育讲座的主持人,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场合为大家介绍禁毒知识,增加大家对禁毒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本次主题是禁毒教育讲座的开场白,我将从五个重要的方面为大家介绍禁毒知识和相关政策,以助力我们共同抵制和预防的滥用。

一、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的概念和特点2.禁毒国际组织的分类标准3.常见的种类和使用方式二、的危害与后果1.对身体的危害a.对大脑的损害b.对器官系统的危害2.对心理的影响a.对个人情绪的破坏b.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削弱3.对社会的影响a.犯罪率的上升b.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破裂三、禁毒政策与措施1.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a.相关禁毒法律的介绍b.犯罪的惩罚措施2.宣传教育与预防措施a.禁毒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b.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努力四、禁毒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2.增强自我意识和拒绝诱惑能力3.提升公众对禁毒问题的关注度和警觉性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5.保护青少年免受侵害的重要性五、禁毒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途径a.演讲、讲座和宣传片的使用b.网络、社交媒体和方式应用的利用2.禁毒教育的时间和频次a.学校课程安排中的禁毒教育时间b.家庭和社会场合的禁毒教育活动3.禁毒教育的目标与效果评估a.禁毒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和评估指标b.利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进行效果评估总结:禁毒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深入了解的危害性以及禁毒政策与措施,增强公众的禁毒意识和预防能力。

禁毒教育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定义和分类、介绍的危害与后果、介绍禁毒政策与措施、强调禁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探讨禁毒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通过这些内容的传达,我们可以共同努力,预防的滥用,保护我们的社会和家庭的安全与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宣传禁毒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共同构建一个无毒的美好未来。

禁毒知识讲座

禁毒知识讲座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解释。

法学家认为,毒品是受法律程序严格管理和控制使用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严重危害的违禁品;从医学角度来看,毒品是一种药品,具有止痛、镇静、催眠等作用。

可见,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使用得当,毒品就是药品,滥用滥食,药品就成了毒品。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个定义语言简洁,达义明了,阐明了毒品的定义和性质。

二、毒品家族有哪些成员?毒品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也不尽相同。

随着新型毒品的合成,以及对药品的成瘾性及危害的不断认识,毒品的种类和范围会不断扩大。

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前者包括鸦片、海洛因、度冷丁等118种麻醉药品,后者包括甲基苯丙胺、咖啡因等119种精神药品。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就是从罂粟中直接提取的。

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二乙酰吗啡、二氢吗啡酮。

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杜冷丁、冰毒、“摇头丸”等。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

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药和安定药等,使用较广的是安定类药物。

兴奋剂能刺激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安非他明、可卡因等。

致幻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引起感觉和情绪上的变化,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

最常见的致幻剂有麦角酰二乙胺、苯环乙哌啶等。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形成瘾癖的药品。

它包括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合成麻醉药品类等。

禁毒知识讲座

禁毒知识讲座

禁毒知识讲座禁毒知识讲座(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1、毒品的基本知识。

(1)毒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也可以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2)、目前国家规定的毒品数量。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一类47种、二类72种)。

(3)、毒品与药品的区别。

毒品与药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具有双重属性,用于医疗目的就是药品,反之违反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就是毒品,如可卡因、杜冷丁。

但部分毒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如海洛因、大麻、冰毒及摇头丸。

(4)、毒品的分类。

毒品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为麻醉药品和肉体药品。

A、麻醉药品包括鸦片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类(古可碱、盐酸可卡因)、大麻类(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合成麻醉药品类、药用原植物及其配剂。

B、肉体药品包括苯丙胺类药物,催眠药、安定药等。

第二种: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和合成毒品(杜冷丁)。

第三种: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制幻剂。

(5)、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毒品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毒品主要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 粉、鸦片、古柯碱(可卡因)、杜冷丁等,另外常见的毒品原植物有罂粟、大麻。

下面我把常见毒品逐一向大家做个介绍。

A、摇头丸。

是一种新型毒品,他的主要成分是冰毒,就是说它是制造冰毒过程中的衍生物(杂质),其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摇头丸常被制成颜色、形状各异的片剂。

片剂上图案也有很多样式。

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情感冲动、兴奋异常、自我约束力下降,特别是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并有迷幻感觉和暴力倾向。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第一篇: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禁毒防艾知识讲座材料认识毒品一、毒品的概念(一)毒品一词的由来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

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

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

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

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

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

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

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

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知识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理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从医学的角度看,毒品具有药品的属性,可以用来冶病、维护健康、缓解病痛,但是前提条件是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正确的使用。

从法律的规定上看,我国的法律未将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毒品主要是被非法使用的鸦片、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同时,杜冷丁、美沙酮、三唑仑等其他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二、毒品有哪些特征
毒品具有4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
1、依赖性
它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

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性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

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
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有关。

据研究,鸦片类毒品所产生生理依赖必性最为强烈,甚至从第一次用药后就会出现,用药者一般在停药8-12个小时后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

2、耐受性
不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后,药用效果会出现退化现象,机体对该药物的反应迟钝、变弱,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相同的效果。

由于毒品的药物耐受性,使多数吸毒者都会经历逐步增大每次吸毒的量、缩短吸毒间隔时间以及改吸食为静脉注射等过程。

3、非法性
任何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对人体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即医疗作用和毒害作用。

只有用于非法用途才称为毒品。

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4、危害性
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三、吸毒的危害
注:插文字1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等。

2、戒断反应。

它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戒断反应引起的症状主要有:全身疼痛、顽固性失眠、焦虑和内心渴求等。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

吸毒所致的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完全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了正常的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甚至人性。

4、感染各种疾病。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四、如何预防吸毒
1、吸毒的个人预防
沾染毒品的诱因很多,预防吸毒的措施也很多,但归根结底,预防吸毒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够切实保护自己,不被毒品所害。

个人预防吸毒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那些
腐朽生活方式,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

其次,要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

要培养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

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首先要远离烟酒。

2、吸毒的家庭预防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比拟的。

只要家庭成员具有整体意识,对家人怀有浓浓的亲情,就能及时发现和洞察其成员的吸毒苗头,并给予坚决制止。

家长一定要把反毒、防毒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子女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警惕,防止子女误入吸毒的歧途。

这样,吸毒的家庭预防使可成为抵御毒品的一道有效的防线。

3、吸毒的社会预防
建立和健全各种社会预防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能力,是防毒、反毒的重要措施。

社会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扎扎实实际地组织开展强有力的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建立社会预防的心理机制。

二是建立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环境的专门预防机制。

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染上毒瘾的一些特殊人群;重点环境是指那些容易滋生吸毒、贩毒现象的地段和场所,如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

三是建立完善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挽救机制。

四是建立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