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学作文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然而,许多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时常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

本文旨
在探讨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及其对策。

一、困惑
1. 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动力。

很少有学生有自发地写作欲望,
对写作缺乏兴趣和动力,这使得教师难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2. 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
力和文化素质都各有不同,导致他们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3. 教师对于教学策略不够灵活。

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
方法,忽视了学生写作水平及认知差异性,这使得一些学生难以适应。

二、对策
1. 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写作题材,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 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
异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
性的指导和反馈。

3. 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式教学等方式,来促
进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结论
中学作文教学虽然面临着许多困惑,但只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策
略和方法,多元化教学内容,注重个体差异性,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当
前教学困境,推动中学作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一、存在的困惑1、重程式,轻创造。

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

他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

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改作时把这段话完全删去,理由是这一段话与表现主题无关。

晓苏认为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

因为,这一段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

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2、重习作,轻感受。

说起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初一学生的作文要比初三的富有童趣。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高年级作文中的真情实感不见了。

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

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

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

3、重指导,轻修改。

只见指导不见修改指的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只重视作前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修改。

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此,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细致入微的指导。

而学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去认真体会和训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

仅凭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对策1. 进行个性化教育从大处看,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作品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

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

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

教育新探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余秀梅《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对语言的理解运用。

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往往付出大量精力而收效甚微。

本文就作文教学的困境谈谈体会。

一、作文教学的困境1.学生生活体验、阅读体验匮乏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可供阅读书籍比较少,缺乏阅读的浓厚氛围,喜欢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封闭式管理不可避免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

缺乏阅读和生活的积淀,下笔行文脑中空白,不知从何说起,勉强为文也是词不达意粗糙空洞。

2.作文教学盲目随意,缺乏系统性指导多数职校作文教学是没有整体计划的。

由于无计划,作文教学时间常常无法保证,有时一月两次,有时两月一次。

教学内容随心所欲,失之科学系统。

往往随意找来作文题,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进而感到作文没有意思,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从何谈起?3.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写作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

写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写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

然而,不少老师在形式上则侧重模式化,让学生在行文风格抹杀自我,不敢显露个性,当我们一开始就给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后,学生便收起了真实的自我,便学会了空话、假话、套话,这样的作文教学是对生命的一种戕害,是对灵魂的一种窒息。

二、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丰富阅读、生活体验,拓展视野(1)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热爱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精神世界,为写作引来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

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我们来看看下文。

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1一、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在原有的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将理论知识教学摆在首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中,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缺乏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主观能动性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作文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习能力止步不前。

2.写作要求过于死板个性化作文教学要以个性化为标准,写作内容即要新颖,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但是当前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中,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过程中,仅仅是按照规定性的作文要求,基本写作要求就是采用多种写作方式,注意词汇、语法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在写作时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即可。

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作文写作,固定式的将优美的语言和句式结合起来,导致文章缺乏内涵,内容华而不实,情感表达过于死板,完全忽视了文章写作的个性化要求,学生更多的是应付性完成作业,导致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止步不前。

3.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最为严重的现象就是老师为学生构思好作文大纲。

让学生按照自己布置的作文提纲进行作文写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个性化思维逐渐下降,在作文写作时缺乏自身思维表达,学生的写作手法大体一致,千篇一律,无法提升水平,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深度和个性。

二、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效率的对策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中重要时期,对学生以后个性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个性化作文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一、引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分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困境分析1.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由于高中语文作文略显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对写作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这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写”的结果,忽视了“写”的过程。

学生只要完成作文任务,不论质量如何,就可以得到满分,这使得他们对于写作的要求没有真正理解和感受到。

2.作文评价标准不明确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导师对于作文的评价标准往往比较模糊。

有的导师强调的是结构完整性,有的则注重文采与修辞的使用,这使得学生无法正确把握作文的要点与重点。

他们只是机械地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完成作文,而缺乏对自己写作技巧和能力的认知和提升。

3.缺乏实践环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过于重视理论和范例的讲解,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在学生实际写作之前,缺乏有效的提纲训练,导致他们在面对真实写作任务时,无从下手,难以理清思路。

4.作文教学存在形式主义目前,一些学校和导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滥用模板和标准化的写作结构,这使得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缺乏个性和独特性。

学生对于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积累也较为贫乏,导致他们的作文缺乏深度和思考。

三、对策分析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题目,关注学生兴趣所在,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章,并鼓励他们模仿、模拟,从中汲取写作灵感。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际写作项目,如参与学校报纸、杂志的撰稿,或者参加各类写作比赛。

2.明确作文评价标准为了使学生在写作中明确把握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磋商,形成相对统一的作文评价标准。

此外,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以确立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

农村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相当突出。

作文是语文的一大板块,是语文科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作文绽放它独特的乐趣,这是今后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如何让学生在开心欢乐中写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勤奋练笔的好习惯,这是迈向作文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本人根据新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针对现行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

当今的中学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

要他们写一篇作文,仿佛要他们到天上摘一颗星星,难乎其难。

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

“欲说写作好困惑”的现象恐怕相当普遍。

困惑一: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

一个生活安逸、经历平平的人;一个麻木冷漠,没有激情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的。

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困惑二: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我们不敢说现行的语文书的篇目选得不好,平心而论,现行的语文书,其篇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更是篇篇精美,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犹如架上的葡萄,可望而不可及。

尽管它们都是玉露甘泉,却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解不了他们的近渴。

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写得确实好,我实在学不来。

叶圣陶老先生曾有”课文就是例子”的主张,但这个“例子”难以举一反三,语文课的“例子”永远只是“例子”,使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长久的困惑。

困惑三:写作与批阅的矛盾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需要自己努力去写,也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五篇范文)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五篇范文)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作文教学中依然是投入多,见效慢。

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主要抓手,向兴趣要作文,向生活要作文,向阅读要作文,向评价要作文的对策。

关键词:作文教学问题对策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语界从来没放松过作文教学的研究。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依然是投入多,见效慢。

作文教学的探索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加之课程理念不断创新,也就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认识,所以作文教学举步蹒跚。

教学难,难教学,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最大压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怕教,学生怕写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

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

笔者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

研究者对某市15所小学的150名小学语文教师和3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不高,教学重存在问题,认为作文课不好上、上不好得教师有126人,占84%;300名学生中有257人感到作文不好写,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也不愿写作文,怕上作文课,占85.7%。

可见,当今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2.学生作文中没有真实的自我目前,小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编、抄、套”和“假、大、空”的怪圈。

一些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作为写作的素材;仿:机械模仿,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

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惰性思想的影响,常选择一些自己较为熟悉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如做好事就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这类故事,人云亦云,思维狭窄,缺乏创新。

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困惑(五篇材料)

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困惑(五篇材料)

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困惑(五篇材料)第一篇: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困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还存在的困惑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比较重要的一项“文字工程”,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情。

如果教法不恰当,就会引发很多“作文综合症”。

下边我就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命题难有的学生很会说,可以从头到尾讲一段很长的故事,但是一拿起笔,就被题目给“僵住了”。

本来那些很顺畅的句子和优美词一下子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想不起来。

他解释为很怕“定题目”。

如果你给他一个题目,他的思维就变得灵活起来,一下子可以说上一大段。

可是考试的作文要求多变,有时需要自己定题目来写,这个可是个大难题。

就像一个人,必须起个名字,不能总是叫人家你呀你的。

二:图意混沌在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有幅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啄一个伐木的人。

这是一篇环保作文,说明破坏资源的人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可有的学生写的却偏离主题,没写对意思。

三:不会续编故事有的学生一遇到这样的作文,脑子就会“短路”。

她解释为只会写自己写的“成品”,而不会续写别人写的“半成品”。

四:遇到没有经历过的事,无法下笔。

语文书上的习作、小练笔,还有考试时的作文,不一定是自己经历过的。

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感觉很难写好。

有想象力的,也许会编出一些故事来,但感情是不真实的。

想象力不足的,就很困难了。

五:塑造的人物缺乏魅力有的学生一遇到写人的作文就发愁,不知道怎么描写才能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虽然也知道一些旧式的写作方法,写人的外貌,通过一件事来具体表达,丰富人物的形象等等。

但是缺乏选材能力,写出来的人物没有什么特点。

解决方法:1、找例文,总结方法。

比如写植物的,从头到尾介绍的就是什么花或者草的,那么最简单的题目就是用花和草的名字。

遇到写景物的,一般就是游什么,也可以直接用景物的名称。

还有一些读后感和观后感等等。

题目也是有规律性的,把它们分类之后,归纳总结一下,用起来就容易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王舍人中心小学任海燕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难以操作的一项教学工作。

就目前来说,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文指导,包括训练体系的确定和作前的指导,现在多数作文训练非常盲目,没有找到一个合适有效的作文训练体系,每次上作文课之前,老师随便浏览习作练习题目就去上课,课上给学生读题目一遍就让学生写,甚至有些作文题目离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距离很遥远,老师不做任何解释,这样造成的结果可想二知,学生抓耳挠腮,老师看着学生习作愁眉哭脸;其次,每次写作之前需不需要指导,如何指导才有好的效果,也是另很多语文同仁伤透脑筋的问题。

二是作文批改,因为每写一次作文,每个老师要批改四五十篇的学生作文,耗时耗力,发到学生手中,学生看完分数,一笑了之,甚至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塞到书包里去了,老师的心血没有换来丝毫的效果。

三是作文讲评,到底怎样的作文讲评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起到较好的效果。

由此,就出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三:作文教学到底如何指导、批改以及讲评?
由于本人作文教学成功经验不多,自己感觉非常欠缺,但新近的一点做法自我感觉还值得一提,在上次的作文完成后,我没有急于批改,说实话,不是因为偷懒,而是我认为既然老师的批改没有效果,不防换一种方式,于是一周后的作文课我是分以
下几步来组织的:第一步:先将学生的作文发到学生自己手中,让他们再重新赏识自己一周前写的作文。

第二步:写“同桌评语”。

同桌相互交换作文读两遍后,写出对同桌作文的评语,这不仅从同桌那里学到了对方作文中的有益“养料”,而且提高了分析文章的能力。

第三步:小组推荐。

每六个人一个小组,选出一篇小组内认为最好的作文,然后小组讨论推荐理由。

第四步:全班展示。

每个小组推荐出的作文由本同学在班内朗诵,并派另一位同学说说“小组推荐理由”,之后全班同学自由畅谈对这些作文的认识。

通过最近仅有的两次实验,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老师负担减轻了,学生课堂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起来,课堂效果也非常理想,所以将此做法提出来,希望大家共同商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