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基础理论
口腔护士四手操作培训

口腔护士四手操作培训口腔护士在牙科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四手操作技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手操作是指口腔护士使用两只手传递和接收工具,另外两只手则辅助操作,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为什么需要四手操作在口腔手术中,医生需要专注于操作区域,因此需要口腔护士协助传递和更换工具,以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性。
四手操作可以使手术过程更加流畅,减少手术时间,减轻医生的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四手操作的基本原则1.默契配合:口腔护士需要与医生息息相通,配合默契,熟知医生的操作习惯和需求,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手术。
2.手法灵活:口腔护士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双手,快速传递和更换工具,保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中断。
3.细心观察:口腔护士需要细心观察手术状况,及时传递医生所需要的工具,预判医生的操作意图,做好手术的准备。
4.安全第一:口腔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手术区域的情况,保证工具的安全传递,避免误伤患者或医生。
四手操作的训练方法1.模拟实践:口腔护士可以通过模拟手术来练习四手操作技能,模拟真实手术场景,培养配合默契和技术熟练度。
2.师徒传授:口腔护士可以向经验丰富的口腔护士学习,观摩他们的四手操作技巧,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3.培训课程:口腔护士可以参加专业的四手操作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四手操作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四手操作的重要性四手操作是口腔护士必备的基本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提升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
口腔护士通过不断练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四手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护士四手操作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让口腔医疗事业蒸蒸日上。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升口腔护士的四手操作水平,为口腔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口腔专科护理第四章

器械的性能和保养 5.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
第二节 医、护、患的位置关系、体位及工作
(一)医生工作区 7-12点,此区不能放置 物品,术者区也是患者 到达和离开椅位的通道
患者到达和离开椅位的通道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掌-拇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反向掌-拇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掌式握持法 牙钳、榔头的握持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掌式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吸引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二)吸引器的种类和优缺点 1.强吸 2.弱吸
强吸
弱吸
吸唾管的作用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一)握持方法 1.反向掌-拇握持法 2.握笔式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二)放置的两个基本位置 1.操作区 2.咽喉区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二)放置的两个基本位置 1.操作区 2.咽喉区
门汀
复合树脂充填所需材料
复 合 树 脂 充 填 前 后
口腔器械材料繁多
第一节 口腔四手操作基础理论及基本要求
(三)操作原则
3.治疗程序标准化 4.最大限度地简化
工作过程 有利于提高效率
第一节 口腔四手操作基础理论及基本要求
(四)优点
1.提高效率和质量 2.减少紧张,增加
舒适感 3.减少术者疲劳
治疗不同牙齿医生的位置不同
四手操作基本原则

医生和护士的全程关注和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就 医体验和信任感。
02
四手操作基本原则
患者至上原则
01 患者需求优先
在四手操作中,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确 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口腔护理服务。
02 关注患者舒适度
关注患者的感受,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如调整灯光、温度和体位等。
03 保护患者隐私
感谢观看
01
02
03
相互支持与配合
四手操作中,医护人员应 相互支持与配合,共同完 成护理任务。
分工明确
医护人员应明确分工,各 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 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效沟通
医护人员之间应保持有效 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和 反馈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持续学习与改进原则
不断学习新知识
积极参与培训和交流
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口腔护理的新知 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个性化服务的发展
个性化治疗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定制化医疗器械
02
根据患者的口腔结构和治疗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医疗器械,提
高治疗的舒适性和适应性。
患者教育
0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
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和配合。
Hale Waihona Puke 团队协作的深化记录操作过程
详细记录操作过程、患者反应及 特殊情况,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文件整理
及时整理相关文件,保持文件整 洁有序,方便查阅。
信息保密
确保患者隐私,对涉及患者隐私 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防止信息
泄露。
四手操作-

坐式操作
医生和助手在治疗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 衡的姿势位置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 作又不损害健康。
医生的体位
脚平放在地面上,膝盖在脚踝正上 方并与之成直线,两膝分开
臀------略高于膝盖 双肘紧贴两侧 患者的嘴在肘的高度 头顶、躯干的中心尽量成一条直线
助手体位
坐姿的标准:最少的弯曲度和最少的疲劳,获得最大的 视野。 座位比医生高10-15cm,助手视野开阔,利于治疗,工 具传送,病人唾液吸取。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 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上。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 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 时的支撑。
四手操作原则:
节力、提高效率 减少四级以上的动作 主动、准确传递器械,传 递方法正确 医手生,拿治到疗护器不医士生械 中主的后 断动手不规在再范患传倒者递口器周械
身体动作分级表 第一级-只涉及手指的动作 第二级-涉及手指及手腕的 动作
第三级-涉及手指、手腕及 手肘的动作
第四级-涉及手指、手腕、 手肘及手臂的 动作
四手操作治疗,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简化操作程序
患者在口腔科助理的指导帮助下,以舒适的仰卧体位(鼻、膝、 胸在同一水平面上)和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口腔科助理根据 不同疾病的治疗步骤熟练的、准确无误地将各种治疗器械和材料, 迅速平稳的递送到医师手中,使医师顺利的进行治疗。这种口腔 科助理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治疗的四手操作法,较传统的医师独立 操作方法,对口腔服务来讲,是一个飞跃和更新,使医师有更多 的时间集中精力用于治疗。对于患者,可以在较舒适的条件下接 收治疗,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院内 感染控制也有了保障。
口腔科四手操作

五:医,护,患的位置关系
• • • • 1:医生工作区(7-12点) 2:静止区(12-2点) 3:护士工作区(2-4点) 4:传递区(4-7点)
• 护士座位比医生高10-15CM,护士肘关节比 病人口腔高10-12CM,医生眼睛距病人口腔 • 36-46CM,医生肘部与病人口腔平齐。
护士双脚并放在坐椅底盘上。维持舒适平衡 的工作位置,髋部与患者肩部平齐,大腿与 地平行,与患者左耳和左肩连线平行,大约 与患者人体长轴呈45°。
高工作效率; • 4:提高助手的工作标准,使她对本职工作感到有意义;
• 5:使病人感到舒适;
• 6:态度和蔼并富有同情心的助手会减少病人的紧张。
四:助手的职责
•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并将常用的器械按规定放置得井井有条,随时准备
接待病人; • 2:安置病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
•
3:将病人置于适当位置,使医生在操作时能处于正确的姿势;
器械传递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六:器械的传递及交换法
• 1:握笔式直接传递法
2:掌-拇握式传递法
• 3:掌式握持传递法
• 4:双手器械交换法
• 5:平行器械交换法
• 6:旋转器械交换法
吸引器的使用
• 护士在进行操作时,应以不影响医师的 视线以及保持治疗区域清楚、明晰为原 则。 • 操作时应注意:1.吸引器应放入治疗部位 附近区域,以保证吸引的有效,并注意 吸引器放置的位置不影响医师的操作;2. 吸引器头勿紧贴黏膜,以避免损伤黏膜 和封闭管口;3.操作时动作宜轻柔,牵拉 软组织时病人无不适感。
七: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 • • • 1:护士提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程序 2:传递器械要准确,防止器械污染 3:传递尽可能靠近病人口腔 4:禁止头面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纵技术之相礼和热创作(一).口腔四手操纵技术是在口腔医治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纳温馨的座位,患者采纳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医治中完成各种操纵,颠簸而迅速地传递所用东西及材料,从而进步工作服从和医疗质量.(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形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根底”.(三).基来源根基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纵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紧密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歪曲的体位进行操纵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全部的东西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包管迟滞的工作线路和紧密的配合.(五). 四手操纵医护患的地位:医生护士在医治过程中自始至终采取坐式操纵,以均衡的姿态坐下,坚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包管迟滞的工作路线和紧密的互相配合.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均衡温馨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克不及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双手坚持在心脏程度,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地位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程度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程度面上.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纳仰卧位,综合医治椅的靠背呈程度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地位温馨.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立体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立体与医生的面部绝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六).四手操纵东西传递的地位:为了更好地阐明医生,护士及设备与病人之间的地位关系,我们将医生护士病人的地位关系假想成一个钟面,以病人的脸为中心,分成四个时钟区.术者区:位于时钟7—12点,一样平常为11点处.医生医治下颌时,多选用7—9 点地位,医治上颌时,多选用12点工作位.静态区:位于时钟12—2点间,此处可放活动柜.护士区:位于时钟2—4点间,通常坚持在3点的地位.传递区:位于时钟4—7点间,最靠近患者口腔部位是医师和护士传递材料和东西的地方.远离患者面部而依然在传递区内的空间,是病人四周最大的活动性区域,是安放牙科设备最适合的地位.(七).东西在四手操纵过程中的运用:东西的运用包含的三类:握持:医生和护士对东西的握持;传递:由护士传递;交换:在医生和护士之间进行交换. 1).东西握持对东西有四种基本的握持方法:执笔法:东西握在拇指与食指之间,中指放在上面作支持,用中指末端作支点,经常运用于手用东西和探针的握持.掌握法:东西握于掌内,第三,第四五指紧绕柄,食指绕柄2/3圈,拇指沿东西的工作端,经常运用于三用枪拔牙钳的握持.掌—拇指法:东西握于手掌内,四指紧绕柄,大拇指沿东西柄的工作端方向伸展,尽量靠近工作端,并作为手指的支点.掌—拇指反握法:握法类似于掌—拇指法用于东西的工作端低于尺骨边沿而需用手掌持物的东西,经常运用于橡皮障夹与某些拔牙钳的握持.2).东西的传递:四手操纵次要体如今东西的传递,在将东西传递给医生时医生能一下子正确的接住护士传递过来的正确的东西,而不必要更换手指的地位,以获得更温馨的地位.医生必须坚持正确的预备姿态,伸开其手和手指,接受护士传递过来的东西,同时,护士也必须以正确的传递方法把正确的东西传递出往.手用东西的传递:执笔式东西的传递和掌—拇指握持的传递.执笔式东西的传递手用东西经常运用执笔式握法.护士左手握住东西的非工作端,并根据牙位来确定工作端的方向.在传递区域内东西应与病人的额面平行.护士左手持东西非工作端,工作端指向医治牙的牙位方向.留意:医生右手拇指,食指分开呈预备姿态,以便从护士那里接受东西.护士左手用细微向下的力量把东西放于医熟手中,当医生用持笔式握法握住东西后,护士再松开手.当医生在运用东西时,护士的左手在传递内坚持手指伸开姿态医生运用完东西后,护士捏住东西的非工作端,发出东西.当医生位于11:00~12:00地位时,东西柄与病人口角连线平行,医生位于9:00地位时,东西柄与病人口角连线呈45度角.掌—拇指握持的传递医生坚持正确掌—拇指接受东西的预备姿态,护士把东西放在医生伸开的手指中,而后医生握住东西.医生转动手,拇指指向病人口腔,四指伸开,手掌对着病人口腔,预备接受东西.护士握住东西,此时,东西与病人口角连线呈肯定的角度,与病人额立体平行.护士持东西的非工作端,移向医生部上面并直接柄放于他的手掌中,东西工作末端放在他的拇指上.①镊子的传递:像手用东西一样,镊子由护士传递,医生以持笔式握持,所分歧的是,当镊子夹住物体时,护士必须握在起工作端,假如镊子可锁住的话,护士仍握在其非工作端,留出充足的柄长度,使医生坚持正确的握法.a用镊子夹小棉球的东西传递.护士左手持夹有棉球的镊子的工作端,以包管棉球不至于从镊子头上掉上去,镊子与病人口角连线平行,传递给医生.护士左手向左或向上挪动镊子,以包管医熟手指正确地握住镊子,而不挪动前臂.护士松开镊子,医生把棉球放入病人的口腔.此时护士左手置于传递区内,呈预备姿态,以随时接受医生用完的镊子.b夹有棉球的可锁镊子的传递.因镊子能锁住棉球,以是护士持镊子柄的非工作端,传递仍在传递区域内进行,传递时,柄与口角连线及病人的额立体平行.镊子柄要留有充足的长度以利于医生直接握持.②口镜和探针的传递:护士左手持探针的非工作端,右手的拇指,食指握住口镜柄的前1/3与中1/3交界处,从医治盘拿起,然后向右转动工作凳,此时东西柄与护士的手背成45度角,非工作端指向医生的胸部,这样能包管医生正确的握持姿态.③注射器的传递:医生伸开右手拇指,食指处于预备姿态,护士左右手共持注射器,她用左手拇指,食指持针筒部分,右手重触护针套,注射器的长轴与病人口角连线平行,传递给医生,待医生拿稳注射器后护士的左手拇指,食指继续持针筒部分,轻触护针套的右手将护针套拔出.医生进行注射时,护士坚持预备姿态.医生已注射终了,针筒在传递区域内与病人口角平行,传递给护士,护士左手牢牢地持筒身,右手把护针套重新套于针头上,以免净化,两手同持注射器,从医熟手中挪开.④银汞运送器的传递:握法有两种a、掌握法:筒部位于食指,中指之间,尾部(可动部分)位于拇指基部的突出部分.b、指握法:筒部位于食指,中指之间,尾部位于拇指末节的掌面.a、掌握法的传递:掌式握持的银汞运送器的传递:(直接放置):护士向运送器充银汞,左手持在运送器近开口部的方向,右手持银汞合金罐,运送器筒部与病人口腔平行.运送器尾部末端置于医生右手拇指掌侧基部,筒身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护士持运送器的工作端,右手持汞合金罐.运送器的头部方向应根据充填牙是上颌还是下颌,上颌朝上,下颌朝下.医生向窝洞充入银汞合金,护士左手坚持随时将银汞运送器接回的预备姿态.既递出银汞运送器时的姿态,不过拇指和食指是呈伸开姿态.b、指握法的传递:银汞合金的运送器坚持上述拇指-食指握法,分歧之处在于其炳只需转30度.指式握持的银汞运送器传递,护士把装有银汞的运送器转动30度,与掌握式传递分歧之处是它持得较高,医生这时坚持拇指,食指,中指的预备姿态.银汞运送器与银贡充填器有“直接放置”及“平行交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平行交换技术:护士用左手拇指,食指握持银汞运送器,用左手小指夹住充填器非工作端,并向右手握持的汞合金盛器内灌装汞合金.递运送器给医生,医生用掌式握法握住,在医生向窝洞内充填银汞时,银汞充填器仍坚持在护士的小指间.护士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接过医生递回的空的运送器时,护士用小指夹注的充填器,直接传入医生的手中.用笔式握法握住运送器,再装入银汞合金.装满银汞合金的运送重视新置于传递区域内,同时护士以异样方式,用小指拿回用完的充填器,上述二动作轮换进行.充填器从医熟手中拿回,医生右手手掌呈预备姿态,预备再一次接受运送器,护士直接把运送器递到医熟手中使他能以掌式握法握持.)⑤拔牙钳的传递:为包管尽对无菌操纵,拔牙钳在传递过程中,护士只能接触消毒袋里面,而不直接接触拔牙钳本人.医生握紧拔牙钳柄后,消毒袋由护士拉掉,护士的手一直不接触消毒拔牙钳的任何部分. 3)、东西的交换:东西交换的定义是根据医生操纵程序,当运用完前一种东西,而还需运用另一种东西时,前后两种东西要进行交换,这种在医生与护士之间进行的东西变换称为东西的交换.正确的东西交换必要三个先决条件:①医生设定合理的东西运用顺序.②护士要事后晓得医生的必要,即晓得在操纵过程中下一步必要的东西是什么.③在医生用完东西后,他必须表示这一东西已用终了,通常是将这一东西的工作端离开病人的牙齿,同时,把东西柄向外移出2cm,这样,护士就晓得医生已用完这一东西,需更换东西并将下一步必要的东西预备好,并考虑迟滞的东西动线,方便进行东西的交换.东西交换的方法:双手传递交换和单手平行交换.双手传递交换(护士用双手进行东西的交换)护士用左手拇指,食指握持东西a的非工作端,此时的东西a 是指医生已用完的东西,医生放手,护士从医熟手中接回东西a.护士用右手握持东西b的工作端.护士已移往医生右手中的东西,用右手把东西b移向传递区,医生伸开手指预备接受东西b.此时,东西b 从右侧移向左侧,放于医生伸开的手指中,同时护士用左手持 a 的非工作端向本人方向挪动.在医生把东西b 放入口腔操纵时,护士发出其右手并伸开拇指,食指和中指预备接受左手的东西a ,握住东西a的工作端.护士已用右手拇指食指握住东西a的工作端,她已放松的左手仍坚持原有的姿态护士右手在右传递区域内持东西a,左手持东西b的非工作端,将东西a再次递给医生重新运用.单手平行交换护士用左手持东西b的非工作端,使东西 b 与东西a平行,(东西a是指医生已用完的东西)东西b与东西a相距大约6cm,东西b工作端指向运用途.医生从病人口腔移往东西a需用东西b,护士用左手拇指食指握住东西b的非工作端,用中指支持在东西b 下,东西b工作端向着运用方向传递给医生,东西b与东西a平行并位于传递区内.护士伸出小指夹住东西a的非工作端,这时,东西a与东西b 平行.在从医熟手中移往东西a 之前,护士弯曲小指牢固的夹持东西a 非工作端,与此同时,护士将东西b移向医生,东西b位于东西a之上并与之平行.医生送开东西a ,护士预备移往东西a,在医生放松东西后,他的手仍位于传递区内呈预备姿态.护士用左手伎俩向下的力量,用左拇食指向前的力量将东西移到医生伸开的手指,左手小指仍握持东西a并与东西b 平行.护士仍用向下向前的力量,向医熟手的方向挪动直到她把东西b稳定的放到医熟手中.护士伸开拇指,食指.放松东西b的非工作端,医生接过东西b送入病人口腔内进行操纵.东西交换过程中稀有的错误:①护士握持东西的工作端传递给医生.护士握持东西的工作端,使东西柄握持长度减少晦气于医生握持,医生只能持东西的非工作端.护士握东西的非工作端,医生只能将食指及拇指沿东西柄向工作端方向再次握持东西并以正确的执笔式握持东西.②护士在传递区左侧边沿的里面交换东西.在交换东西a时,护士在传递区左侧边沿之外握持东西b,用东西b交换东西a.为了进行平行传递,医生必须把上臂、前臂向前向右边挪动病人以接近 b.由此医生将失往体位的均衡并惹起手臂的紧张.③护士在传递区右侧边沿以内政换东西.护士在传递区右侧边沿以外握持东西.平行传递时,她必须抬高其左前臂越过病人的胸部以接近东西a,这样右前臂过于紧张.④在交换之前,医生把东西a向上并靠近本人挪动,而不是向下向外挪动,这样,东西交换是在病人以上的立体进行.医生将东西a上向内挪动,而不是向下向外挪动,平行传递中护士只能在病人脸部以上接受东西,这样无害于病人(一旦东西掉下可形成病人创伤和添加恐惧感).医生握法改变时东西的交换:偶然,医生用执笔握持东西a后用掌—拇指式握持b,这种状况下,护士应留意医熟手的动作,以利于完成正确的交换动作.其方法:①护士用平行交换法,用左手从医熟手中移往东西a (执笔法)由执笔式转为掌式握持东西,医生以执笔式握东西a,平行交换中以掌式握法接受东西b.②护士用第五指移往东西a后,在传递区域内握持东西b,这时医熟手掌转动90度,处于掌—拇指握法的预备姿态,而后护士把东西b转动45度,使工作端向上,指向病人的口腔.③护士向垂直方向挪动东西b,直接放入医生的手掌中,医生接过东西用正确的掌—拇指法持东西,这时,护士左手坚持预备姿态,当医生用完东西后,护士握住东西的非工作端(这种状况东西的非工作端一样平常位于医生部下缘以下的部位)护士把东西b直接放入医生的手中,这样东西的工作端与拇指相接触并指向上方,医生不必要再次握持东西就可运用.虽然上述这种状况未几见,但它阐明了医熟手的运动及手指的地位黑白常紧张的,它是正确的东西交换的前提,而且给护士以明白的信号.东西传递的要求:①运用尺度的平行的传递法,即在患者的刻下和上胸之间,肘部平即将东西传递给医生的手中,东西交换时,护士手中的东西与医熟手中的东西在交换过程中应是平行的.②护士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递送新的东西,以无名指和小指接收已运用的东西,这样可以顺利进行东西的交换而不发生碰撞.③传递过程中,护士及时用吸唾管吸走唾液,水和碎屑. 坚持口腔的干净.④不克不及在患者的头部进行东西的交换.(八)..吸收器放置规则:护士握持吸收器,放置的地位既要便于口腔内吸收,又不影响医师的视野和口腔内东西操纵.吸收时应留意:掌握口腔内各分歧部位医治时吸收器放置的地位和操纵要领,如左下后牙区先放好吸收器,再用手机,并协作医生对口角颊肌进行牵拉.右下后牙区在进行吸唾的同时协作医生对舌体的呵护.如右侧上颌一样平常将吸唾管放置下颌后牙区,左侧上颌一样平常将吸唾管放置下颌后牙区并协作医生对颊肌进行牵拉.前牙需配合强吸收器头,应放在近牙齿处,吸收器的开口平行于牙的颊或舌面,其边沿与牙合面平齐.留意强吸的地位,不克不及太靠近病人的嘴唇以免将嘴唇吸住.吸唾管一样平常放置的地位较后,操纵时防止惹起病人的恶心呕吐.操纵时动作轻柔,既能坚持牵拉软组织,又使患者温馨.(防止放入病人口内敏感区域,如软鄂,以免惹起病人的恶心.留意规范性操纵,勿紧黏膜,以防止损伤黏膜和使管口封闭).。
四手操作的基本原则

四手操作的基本原则概述四手操作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由两名医生同时操作手术器械,以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时间。
四手操作要求两名医生密切配合,协调动作,多任务处理,对手术进行有效地分工合作。
在手术领域中,四手操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手术程序中,如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和骨科手术等。
四手操作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沟通配合在四手操作中,沟通配合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两名医生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术中应该进行明确的沟通,例如通过语言交流、手势或者术中辅助工具来与合作医生进行配合。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配合,才能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2.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是四手操作的核心原则之一。
两名医生应该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技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术前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一般来说,一名医生负责控制手术器械,另一名医生负责进行手术切割和缝合等工作。
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协调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时间。
3.紧密协调紧密协调是四手操作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两名医生在术中必须紧密协调动作和步骤,确保整个手术过程的连贯性和顺利性。
通过对手术器械、手术区域和手术步骤的准确了解,并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使手术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4.提前规划提前规划是四手操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手术前,两名医生应该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
这包括准确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计划、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术中常规准备等。
通过提前规划,可以降低术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总结四手操作是现代手术中一种普遍采用的操作方式,通过两名医生的密切配合和分工合作,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时间。
在四手操作中,沟通配合、分工合作、紧密协调和提前规划是关键的基本原则。
两名医生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合理分工并紧密协调动作,同时提前规划和准备手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

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关于根管治疗的四手操作操作的历史:1945年美国Kil Pathoric 四手操作1960年美国平衡家庭操作80年代初欧美日四手操作开始普及名称不统一:四手操作、水平位诊疗、坐位诊疗、家庭位诊疗姿势不规范:无标准化1985年日本HPI研究所Dr. Beach 提出pd理论(Proprioceptive Derivation)pd操作( 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完整的理论体系( pd理论),严格的操作常规(数字化)完善的国际组织(世界pd学会)90年代初日本齿科大学陆续设pd操作训练课1994年国内个别医院实施pd操作1999年同济大学口腔系开设pd操作训练课“四手操作”理论与操作理论基础:固有感觉诱导理论固有感觉是指平衡感觉及肌筋膜的本体感觉在人体内部的一种感受,它能使人及其自身的行为和周围环境建立起自然平衡状态的一种感觉理论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态据程度定为-1—-9“四手操作”体位与动作躯体各部零位标准mi01:脚掌着地,小腿与地面垂直,四周无障碍。
mi02:腓骨小头与坐骨结节连线与地面平行。
mi03:平衡不倾斜,术者中腹部与患者头部轻触。
mi04:C7-L4与水平面垂直。
mi05: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
mi06:二侧肩部自然放松平衡。
mi07:上臂自然下垂,肘部贴近胸廓。
mi08:前臂.腕部伸直不扭曲,左右活动不超过10°。
mi09:手指自然放松呈睡眠时状态(中指判断)。
“四手操作”操作基本要求1、坐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与地面平行2、躯干长轴垂直3、上臂长轴垂直4、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5、肘关节与肋弓接触6、操作点在胸骨中心位,距离以能看清手纹为准可调节因素1、医生位置9:30—12:302、患者椅位高度变化3、患者头部前后倾+8—-25度4、患者头部左右转动不超过45度5、患者张口度的变化口内根管治疗的四手操作过程:案例一:右下6急性牙髓炎的治疗(顾客因为右下疼痛无法入眠而就诊)第一次就诊治疗前准备:设备:牙椅,医生椅,医助椅,活动器械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pd理论基础
固有感觉诱导理论 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 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 态据程度定为-1到-9
二、四手操作的优点
• 节省时 间及体 力 • 优化疗 程,提 升效率
• 发挥优 势提高 质量
• 保护医 护,避 免损伤
• 减少紧 张增加 舒适
• 简化操 作,控 制交叉 感染
提前备物 准确无误, 防误伤和污 染
禁止头面部
交换顺利无 碰撞
颌以下,胸 以上
五、吸引器的使用
1、目的:
吸唾 吸取碎屑 保护黏 唾液 膜、舌 等 冲洗 三用枪 干燥 除味 扩大视 野保持 术区干 燥 牵拉口 角软组 织
冷却
2、吸引器的使用方法
握笔式和掌拇指法 慢吸采用反掌拇握 式
“左枪右吸” 移动或点吸、吸力 适中
患者
护士
护理非常重要!!
医生
六、发展趋势
“六手操作”
主要是借鉴了手术室里“巡回护士”的概念, 在四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的一双手在清 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称为“六 手操作”。该模式将成为口腔诊疗技术的主要 发展趋势。
目 录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二、优点及基本要求 三、医、护、患体位 四、器械的传递、握持、交换方法 五、吸引器的使用 六、发展趋势
一、四手操作的发展史及概念
1、四手操作的发展史
① 1945年,美国 Kil Pathoric 提出“四手操作” ② 1960年,Dr.Beach “平衡的家庭操作位”美 国应用 ③ 1985年, Dr.Beach “pd”理论 日本应用 ④ 1993年,林自强《牙科pd操作基础与临床应 用》中国应用
2、四手操作的概念
四手操作技术是在世界工业技术不断发展 及牙科设备、器械不断改革,为保护医生护 士的体力及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 来的国际标准化牙科操作模式。 即在口腔治疗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 适的坐位,病人采取放松的平卧位,医护双 手同时在口腔内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 地传递和交换所用器械材料等治疗用物,从 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1、保证正常操作姿 势的基本条件
操作体 位的调 整
用物 触手 可及
基本 条件
诊室 设计
设置 配备 合理
2、四手操作的基本要求
对医师的要求:
治疗计划制 定
组成的 选择
主导作用
对护士的要求:
高度的责任感 和合作意识
熟悉四手相关 知识
熟悉器械材料 性能等
掌握感控技术
三、医、护患体位及关系
上颌多选11-12点 下颌多选7-9点
四、器械的传递、握持和交换方法
传递 握持 交换 单手交换 法、双手 交换法
方法
单手传递法、 握笔法、改 双手传递法 良握笔法、 掌握法、掌 拇指法、抓 持法、指套 法 单手握笔式 握笔法 器械传递法
临床常用
单手平行 器械交换 法
器械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要求:
通风良好
约9平方米
相对湿度50%
温度20-25摄氏 度
对设备的要求:
综合治疗椅
可调节的医护 用椅
活动器械柜
布局设计
3、灯光的要求
①上前牙区:灯光与牙体唇面呈45度
②下前牙区:灯光与牙体唇面呈90度
③上后牙区:与牙体颌面呈45度
④下后牙区:与牙体颌面呈90度
调灯幅度小、准、稳,不操作时,灯光在口外。
3、吸引器的放置位置
①右侧上下颌磨牙区域:吸引管头部放在舌侧; ②左侧上下颌磨牙区域:吸引管头部放在颊侧; ③上下颌前牙区域:放在治疗牙的对侧面;
④吸唾头与牙颌面平齐。
4、器械常规放入顺序
吸引器 三用枪 口镜 高速
5、吸引器操作时的注意要点
①不遮挡视线,保持治疗区清楚明晰; ②勿紧贴黏膜,约3mm; ③勿放于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