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树脂 层析

合集下载

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和纯化竹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4种C

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和纯化竹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4种C

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和纯化竹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4种C-糖苷黄酮摘要:目前已研究了4种C-糖苷黄酮,即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的制备方法,而这些C-糖苷黄酮是从乙醇提取物水溶液(即竹叶抗氧化物AOB)里通过AB-8大孔树脂和制备HPLC(流动相:10%和15%(V/V)/1%醋酸)制得的。

近而通过用甲醇和水分别作为抗溶剂和盐析剂的结晶法来纯化得到这些C-糖苷黄酮。

纯度是由分析HPLC谱图来估算的,而化学结构的确定是由IR,MS,NMR和UV谱图来确定的。

由5LAOB浓缩液得到的6.5g原料柱层析部分制得了荭草苷(49mg)、异荭草苷(142mg)、牡荆苷(15mg)、异牡荆苷(62mg)。

这些方法比较适用于制备纯C-糖苷黄酮的可利用的量,也适用于在竹叶中的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的量。

关键词:C-糖苷黄酮;大孔树脂;制备HPLC;结晶作用;竹叶抗氧化物1.简介在生物学上,二级植物代谢物是有活性的与人体的蛋白质有关联的非营养物。

黄酮——植物多酚二级代谢物的一大类——广泛分布于药草、果实、茶叶等中。

黄酮,存在于人类的食物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了特殊的作用,包括抗氧化活性,心脏血管疾病的防治,癌症的预防等。

C-糖苷黄酮是黄酮家族的一个重要的一类,在一些植物中被发现,例如,紫檀树和葫芦科果实中。

C-糖苷黄酮的多种生物活性已被报道过,包括异荭草苷(毛地黄黄酮-6-糖苷)和牡荆苷(芹菜素-8-糖苷)的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也包括毛地黄黄酮-7-糖苷对于抵抗由CCl4引起的肝伤。

竹叶抗氧化物(AOB)是一种从竹叶中提取出来的灰褐色粉末,能够阻碍液体自动氧化的链反应,这种自动氧化会螯化过渡态的金属离子,净化亚硝酸化合物和阻碍亚硝胺的合成,另外,AOB已被证明对于过渡金属离子和自由基(包括在体外的高分子的衰减)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功效。

在中国,AOB已被证明是一种新的食物抗氧化剂,它能够被加进疏松的食品,水产品,肉类,可食用油,谷类,面包,水果及蔬菜汁,茶饮料和油炸食品中,这些都已经过中国卫生部门认证。

大孔树脂技术资料

大孔树脂技术资料

一、大孔吸附树脂1、大孔吸附树脂简介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是由苯乙烯、二乙烯或a-甲基丙烯酸酯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网状孔穴结构。

药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吸附在树脂上,再经洗脱回收,可除掉药液中杂质,是一种纯化精制药的有效方法。

非极性吸附树脂在吸附药液中成分时,主要是依靠物理结构(如比表面、孔径等)起作用,不同的树脂有不同的针对性。

其操作的基本程序大多是: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上有效成分的树脂-洗脱-洗脱液回收-洗脱液干燥-半成品。

该技术目前已较广应用于新药的开发与生产中,主要用在分离与提纯过程中。

2、大孔吸附树脂的优点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可有效地去除水煎液中大量的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吸潮成分,有利于多种中药剂型的生产,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还能缩短生产周期,所需设备简单。

免去了静置沉淀、浓缩等耗时多的工序。

采用此技术对中药材中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及内酯类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应用效果较好。

3、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机理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与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分开.吸附性: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

筛选原理: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

.4、常用大孔树脂的性质5、影响分离的因素5.1 分子极性大小:相似者易于吸附。

5.2分子体积:分子筛原理,分子越大,越易从树脂间隙中洗脱下来,如多糖类物质5.3 PH值:非极性大孔树脂对生物碱的0.5%盐酸溶液进行吸附,其吸附作用很弱,极易被水洗脱下来,生物碱回收率很高。

5.4树脂柱的清洗:常用水、低度醇、弱碱、弱酸。

5.5 洗脱液的选择: 对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

对中等极性大孔树脂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来说,则用极性较大的洗脱剂为佳。

根据吸附力强弱选用不同的洗脱剂及浓度。

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可通过几种洗脱剂浓度的比较来确定最佳洗脱浓度。

大孔树脂的吸附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

大孔树脂的吸附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

大孔树脂的吸附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一、〖大孔吸附树脂的说明书、规格、标准〗 .... - 3 -二、〖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 4 -三、〖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6 -四、〖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的选择〗- 7 -五、〖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 - 9 -六、〖大孔吸附树脂的工艺验证〗 ............. - 11 -七、〖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及使用有效期〗 ..... - 12 -八、〖大孔吸附树脂的残留测定〗 ............. - 13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说明书、规格、标准〗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新型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其吸附作用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完成的,被广泛应用于药学领域,如抗生素的提取分离、天然产物的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复方制剂中杂质的去除等。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 ,加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 ,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 ,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

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 ,粒度为 20~60 目 ,是一类不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 ,它的理化性质稳定 ,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 ,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

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的 ,使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而分开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由树脂提供方制订并向应用方提供。

技术要求内容包括:1.规格标准标准内容应包括:名称、牌(型)号、结构(包括交联剂)、外观、极性;粒径范围、含水量、湿密度(真密度、视密度)、干密度(表观密度、骨架密度)、比表面、平均孔径、孔隙率、孔容等物理参数;未聚合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添加剂残留量限度等参数;用途及相关标准文号等。

大孔树脂法——精选推荐

大孔树脂法——精选推荐

大孔树脂吸附法对桂枝芍药甘草汤总苷纯化分离条件1 大孔树脂法简介大孔树脂macroporous resin又称全多孔树脂,大孔树脂是由聚合单体和交联剂、致孔剂、分散剂等添加剂经聚合反应制备而成。

聚合物形成后,致孔剂被除去,在树脂中留下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互相贯通的孔穴。

因此大孔树脂在干燥状态下其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且孔径较大,在1001000nm之间,故称为大孔吸附树脂。

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

树脂一般为白色的球状颗粒粒度为20~60 目是一类含离子交换集团的交联聚合物它的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

树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质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使有机化合物根据有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分开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工艺的好坏因而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条件。

影响树脂吸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被分离成分性质极性和分子大小等、上样溶剂的性质溶剂对成分的溶解性、盐浓度和PH值、上样液浓度及吸附水流速等。

常极性较大分子适用中极性树脂上分离极性小的分子适用非极性树脂上分离体积较大化合物选择较大孔径树脂上样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盐可以增大树脂吸附量酸性化合物在酸性液中易于吸附碱性化合物在碱性液中易于吸附中性化合物在中性液中吸附一般上样液浓度越低越利于吸附对于滴速的选择则应保证树脂可以与上样液充分接触吸附为佳。

影响解吸条件的因素有洗脱剂的种类、浓度、pH 值、流速等。

洗脱剂可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应根据不同物制裁在树脂上吸附力的强弱选择不同的洗脱剂和不同的洗脱剂浓度进行洗脱通过改变洗脱剂的pH值可使吸附物改变分子形态易于洗脱下来洗脱流速一般控制在0. 5 ~5mL/ min。

9种大孔树脂对萝卜硫素柱层析分离研究

9种大孔树脂对萝卜硫素柱层析分离研究

收稿日期: 2014 - 07 - 21
修回日期: 2015 - 03 - 13
网络出版时间: 2016 - 01 - 15 15: 05
* 基金项目: 贵阳市乌当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2012051) 。
作者简介: 谢述琼 ( 1988—) ,女,四川德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研究与新药开发研究。
将按照 1. 2. 1 节制得的萝卜硫素提取液的样 品分成 3 份,每份 89 mL,分 别 用 AB-8,SP825 和 SP850 大孔树脂柱层析,50% 乙醇 400 mL 洗脱 大孔树脂层析柱上的萝卜硫素,收集洗脱液,为 萝卜 硫 素 粗 品, 分 别 记 录 其 体 积, 并 采 用 用 HPLC 检测其中萝卜硫素的含量,计算其回收率。 将余下的萝卜硫素粗品在 35 ℃ 条件下真空浓缩至 浸膏,称取浸膏 5 mg 左右,并溶于 10 mL 甲醇, 用 HPLC 检测其中萝卜硫素的含量,按以下公式 进行计算:
预处理 AB-8 树脂装柱,将 100 g 西兰花种子 按照 1. 2. 1 节方法制得的萝卜硫素提取液上柱, 预吸附 1 h 后,依次用水 ( 3BV) ,10% ,30% , 50% ,70% ,95% 乙醇溶液 ( 各 3BV) ,以 3 mL / min 流速洗脱,分别测不同乙醇浓度洗脱液中萝 卜硫素的含量。试验重复 5 次并计算其平均值。 1. 2. 4. 3 溶剂洗脱量的考察
D-101
南开大学化工厂
DM-130
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HPD417
河北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
HPD5000
西安蓝深公司
SP825
北京慧德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P850
北京慧德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表面积/质量
单位m2/g
➢树脂颗粒的外表面积很小,一般在0.1 m2/g左右,但
内部孔洞的表面积很大,可达500-1000 m2/g ,这是树
脂良好吸附的基础。
二、吸附原理
快写 笔记
➢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 的分离材料。
➢它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 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
恒流泵
A 前面
B 上面
装置的连接
操作流程 药液 水
洗脱剂 再生剂
分段收集 检测器/过程控制器
树脂→预处理→上样→吸附→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浓 缩→干燥→成品
操作步骤①——树脂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为了保证制剂最后用药安全,提高树 脂洁净度。树脂中含有残留的未聚合单体,致孔剂, 分散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 ➢主要步骤 ①用水除去水溶性杂质 ②用有机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 ③再用吸附介质除去残留的其它溶剂,以免影响树脂 的吸附量
同者合并。
极性MR:极性较强的溶剂洗脱能力强
酸性化合物:碱解吸
流速:流速过快,载样量少;分离碱效性化果合差物;:酸速解度吸慢,载样
量大,分离效果好,实验周期长。一般1.5BV/h为佳。
操作步骤⑤——再生
• 再生的目的:除去洗脱后残留的强吸附性杂质,以免 影响下一次使用过程中对于分离成分的吸附。
• 简单再生的方法:一般是用无水乙醇或95%乙醇洗脱 至无色后,树脂柱即已再生。然后用大量水洗去醇, 可用于相同植物成分的分离。
将柱中水放至接近柱床平面,将样品液以一定的流速 加到柱的上端进行吸附,一边从柱中放出原有溶剂。 注意控制流速。
操作步骤④——解吸(洗脱)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

实验二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大孔树脂的使用方法;2、掌握利用大孔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分离操作;3、掌握大孔树脂的洗脱方法;4、学习吸附等温曲线、吸附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孔树脂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

因其具多孔性结构而具筛选性,又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吸附性。

一般为球形颗粒状,粒度多为20-60目。

大孔树脂有非极性(HPD-100,HPD-300,D-101,X-5,H103)、弱极性(AB-8,DA-201,HPD-400)、极性(NKA-9,S-8,HPD-500)之分。

大孔吸附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在水和有机溶剂中可以吸收溶剂而膨胀。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筛选作用,通过选用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借以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技术。

吸附分离依据相似相容的原则,一般非极性树脂宜于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有机物质,相反强极性树脂宜于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溶质,而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不但能从非水介质中吸附极性物质,也能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及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如皂甙、黄酮、内脂、生物碱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以及维生素和抗生素的提纯、化学制品的脱色、医院临床化验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等。

它具有吸附快,解吸率高、吸附容量大、洗脱率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操作步骤:(1)树脂的预处理目的是为了保证制剂最后用药安全。

树脂中含有残留的未聚合单体,致孔剂,分散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

预处理的方法:乙醇浸泡24h→用乙醇洗至流出液与水1:5不浑浊→用水洗至无醇味→5%HCl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2%NaOH通过树脂柱,浸泡2-4h→水洗至中性,备用。

(2)上样将样品溶于少量水中,以一定的流速加到柱的上端进行吸附。

大孔树脂_实验报告

大孔树脂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大孔树脂的吸附性能,了解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大孔树脂的吸附效果、吸附速率和吸附机理。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大孔树脂(型号:D-301)- 待处理水样(含目标污染物)- 标准溶液(用于配制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溶液)- 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 pH试纸- 离子交换柱2.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高速离心机- 离心管- 容量瓶- 烧杯三、实验方法1. 树脂预处理:将大孔树脂用蒸馏水浸泡24小时,去除杂质,然后用95%乙醇浸泡12小时,去除亲水性,最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2. 吸附实验:- 配制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溶液,用于模拟实际水样。

- 将预处理好的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中,用蒸馏水进行预洗。

- 将配制好的污染物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记录通过时间和流速。

- 分别收集流出液、吸附层和解析液,测定各层的污染物浓度。

3. 吸附动力学实验:- 配制一定浓度的污染物溶液,将树脂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设定温度下进行吸附实验。

- 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吸附层中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吸附速率。

4. 吸附等温线实验:- 配制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溶液,将树脂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设定温度下进行吸附实验。

- 在平衡状态下,测定吸附层中污染物的浓度,绘制吸附等温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附效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大孔树脂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良好,吸附率均在90%以上。

- 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吸附率呈上升趋势,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附率基本保持稳定。

2. 吸附速率分析:- 吸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速率较快,在实验时间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

- 吸附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吸附速率越快。

3. 吸附等温线分析:- 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孔树脂使用方法
发布者:郭玉亮发布时间:2011-1-4 12:05:24
一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大孔树脂在试验中使用时间较长,必须保证不受霉菌污染。

新购树脂一般用氯化钠及硫酸钠处理过,但树脂内部存在未聚合的单体残存的致孔剂、引发剂、分散剂等用前必须除掉。

预处理的流程简述如下:
(1)以0.5BV的乙醇浸泡树脂24h (1BV为1个树脂床体积)
(2)用2BV 的乙醇以2BV/h流速通过树脂柱,并浸泡4-5 h
(3)再用水以同样流速洗净
(4)用乙醇洗至流出液加水不呈白色混浊为止。

(5)用2BV的5%HCL 溶液以4-6 BV/h 的流速通过树脂层。

并浸泡树脂2-4h 。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6)用2BV 的2%NaOH 溶液以4-6 BV/h 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浸泡树脂2-4h 而后用水以同样流速洗至出水pH 中性。

也可采用下列程序:在洁净的分离柱内,放入已去除外来杂质,体积恒定的大孔吸附树脂加入相当于树脂体积0.4-0.5倍的乙醇(或甲醇)浸泡24 h ,然后用树脂体积的2-3倍的乙醇(或甲醇)与水交替反复洗脱交替洗脱2-3次,至最终以水洗脱后,保持分离使用前的状态。

醇洗脱液加水不显混浊。

也可用电导率、荧光和紫外吸收等作为前处理的标准。

二大孔树脂的使用
大孔树脂是大孔径的高分子分离材料,中草药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是大孔树脂与有效成分形成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的一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

大孔树脂依据其聚合物的单体组成不同,可以分成非极性和极性两大类。

非极性吸附树脂适合从极性溶液中(如水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

中等极性树脂可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还能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极性物质。

大孔树脂的孔径和比表面积是影响大孔树脂对物质的吸附的主要因素。

大孔树脂比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的作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分就越大。

而大孔树脂的比表面积还包括内孔网的面积。

树脂孔径过小有效成分分子不能进入树脂内
部,只能在树脂外表面吸附,相应的比表面积就比较小。

因此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目标物的分子量选择合适孔径的树脂才能使吸附的有效面积增大。

选择适用的树脂,采用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方法工艺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大孔树脂的作用。

用吸附曲线解析曲线具体地应该通过实验确定。

2.1树脂型号的确定考察某种树脂是否适合于该产品。

首先考察该树脂的吸附率和吸附量。

即树脂对所纯化分离的有效成分要有较大的吸附量。

然后,需考察树脂对所分离的有效成分有良好的分离性能目标成分能比较集中的被洗脱出来。

采用的方法如下
吸附率和吸附量的测定:
吸附率
E% =C0 —C e / C0 ×100%
C0 —吸附前溶液的浓度mg/ml C e —吸附后溶液浓度
E% —吸附率
吸附量
Q=( C0 —C e)×V/W Q—吸附量mg/g W 干树脂重 V溶液体积
A静态吸附以葛根素中黄酮提取为例将10g 处理好的各种树脂分别加入葛根素水溶液30ML 总黄酮浓度为9.4mg /mL 每5min 振摇1次,2h 小时后分别取各树脂的吸附溶液1ML进行吸光度的分析,计算各种树脂对葛根素总黄酮的吸附率。

B静态解析:
将静态吸附的树脂过滤抽干,加30 ml 70%乙醇解析每5分钟振一次 2h 后分别取各解析液测定黄酮的浓度。

以计算各种树脂对黄酮的解析率。

C动态吸附准确称取10ml 或20ml 树脂在干净的2 ×20cm色谱柱内,加入葛根素的水溶液总黄酮的浓度为9.4mg/ml 于柱顶,以2BV/h 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收集流出液。

按床体积收集进行分析,测出目标物的浓度黄酮含量,然后以洗脱液体积为横坐标,流出液中的目标物含量为纵坐标绘制动态吸附曲线,计算饱和动态吸附量。

并计算达到吸附饱和时,所吸附的目标物的量。

可以比较出何种树脂的吸附量大。

2.1吸附工艺的确定
A上样液 pH值的选择和盐的浓度的影响
改变溶液pH 值可以影响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

溶液的pH值可以体现在下列几方面,改变有效成分在溶液中的的存在形式,例如生物碱在碱性溶液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而在酸性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再次,溶液pH值改变可以影响有效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溶液pH 值升高皂苷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溶液pH 值改变可以改变溶液的极性,影响有效成分和大孔树脂间的分子间作用力。

如生物碱等碱性有效成分在溶液变成酸性后,会改变生物碱等碱性成分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降低其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

实验发现,随着溶液的pH增加,生物碱的吸附量增加。

罗汉果皂甙选用pH9-10 时吸附性能最好。

这和罗汉果皂甙是非离子性物质是相一致的。

在提取罗汉果的时候色素也会提取出来.这些色素为酚类物质和罗汉果的极性相似很难分离但在碱性条件下色素转化为盐而溶于水,不易被树脂吸附.另外罗汉果皂甙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因此罗汉果溶液采用pH9-10为宜。

酸性有效成分应该在酸性条件下吸附,碱性有效成分应该在碱性条件下吸附。

反之在解析洗脱阶段,酸性有效成分使用户碱性洗脱液洗脱效果好,碱性有效成分使用酸性洗脱液效果好。

盐离子浓度对吸附影响:无机盐可以降低有机质的水溶性,可以增加很多有机化合物对吸附剂的亲和力。

可通过实验求得吸附量最大之最佳盐浓度。

B温度对大孔树脂提取有效成分效果的影响
由于黄酮、皂甙、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属于物理吸附。

温度升高,一方面有效吸附作用降低。

另一方面,有效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综合结果温度升高可使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速度和吸附量降低。

实验证明,温度升高葛根素的吸附量减少,反之在解析阶段,应该升高温度。

C进柱液浓度
由于黄酮、皂苷、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吸附是物理吸附,从物理吸附的等温方程可以发现,初始浓度增加吸附率降低。

平衡时间延长,吸附率降低。

一般低浓度下进行比较有利。

如果进柱液浓度过高则泄漏早处理量小树脂使用周期短。

但如果浓度偏低则耗时增加,工作效率过低也不可取。

如果取葛根素的水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5,10,15,20 倍后上样以2BV/h 的流速进行吸附后先以5BV水洗脱再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至100ML 于250nm 计算吸光度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即多篇文献研究结果表示当总黄酮浓度0.5g/mL 药液浓度上样即可。

D吸附速率的确定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将浓度为7.96 mg/ml pH =9.0 皂甙溶液通过玻璃柱内考察不同流速对吸附量的影响。

流速过大会使树脂的工作吸附量下降。

提早泄漏。

且树脂压力增大能量损失。

皂甙吸附以3BV /h 为宜。

黄酮吸附以2BV/h 时效果最好
E洗脱剂浓度中草药有效成分从大孔树脂上洗脱,是利用有效成分在洗脱液中的溶解作用大于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间的吸附作用。

使用的吸脱液应该对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

吸附目标物后可选用对目标物溶解度较高的溶剂如乙醇作为解析剂,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解析剂。

分析洗脱液中目标物浓度。

求得最佳的浓度。

黄酮、皂苷、生物碱以及其他苷类物质在乙醇类溶液中溶解度较大。

常使用乙醇作为洗脱液。

乙醇溶液从两方面影响有效成分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

一方面乙醇浓度不同乙醇溶液的极性不同。

乙醇溶液的极性不同影响有效成分和大孔吸附树脂间的作用力。

另一方面乙醇浓度不同影响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的解吸作用。

是两者作用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

如分离大豆皂苷时,洗脱液中的研究结果是洗脱液中的皂苷含量随洗脱液乙醇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在乙醇浓度为50%时,洗脱液中总皂苷含量最大。

而分离罗汉果皂甙时,采用6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效果最好。

而分离葛根素的黄酮时,则采用70% 乙醇.
三树脂的再生及保存方法
大孔树脂的再生与保存树脂经反复使用后层析柱颜色变深柱效降低。

需再生处理后才能继续使用。

经甲醇丙酮或以稀酸和稀碱及水反复处理后即可恢复树脂的吸附能力。

注意由于丙酮和氢氧化钠有反应。

这两者不能同时用或程序选用。

保存方法再生后的大孔树脂可用一定浓度的醇浸泡以备下次使用。

广州绿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