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文学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
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启蒙运动的影响: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期,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这种思潮在文学中也得到了体现,作家们开始尝试用理性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和人性。
2. 社会观察的重要性:18世纪的英国民众逐渐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作家们也开始将社会观察和批判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这些作品主题多为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斗争。
3. 个人主义的兴起:18世纪是个人主义的时期,作家们开始强调个人的自主和自由意志,表达了对常规和制度的质疑。
4. 叙事手法的多样化:18世纪英国文学实验了不同的叙事手法,如回忆录式叙述、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和历史小说等。
5. 小说的兴起: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英国文学中出现了许多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对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世纪英国文学(1)

第二节18世纪英国文学一、概述在世纪初,现实主义小说登上文坛,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发展中,产生了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逊、菲尔丁、高尔斯密、斯泰恩等一批出色的小说家,它代表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使英国文学在整体上达到欧洲同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18世纪中后期,具有感伤主义色彩的墓园诗派出现繁荣局面,哥特式小说也展露异彩。
18世纪后期,彭斯和布莱克的诗歌唱了浪漫主义先声。
启蒙主义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思想主轴。
18世纪英国启蒙文学具有发展的特点。
前期相信理性的绝对权威,力图在现存社会结构内树立美德,创造自由。
英国启蒙文学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规范。
三、现实主义小说与戏剧1、产生背景:(1)哲学基础;(2)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廉价读物的出现;(3)大量普通读者出现。
2、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及《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1719)《鲁滨逊漂流记》写鲁宾逊在海外荒岛的冒险开拓经历,那种试图单枪匹马与未知世界斗争的开拓本能,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开天辟地的气魄和勇气宣示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来临。
3、撒姆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有书信体小说《帕米拉》(Pamela, 1739-1740),以及小说《克莱丽莎》(Clarissa, 1747-1748)。
《帕米拉》:贵族B先生、女仆帕米拉。
小说中对阶级关系的处理方式:两个阶层各守其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稳定的社会结构。
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阶级划分、阶级容忍、阶级合作以及理性基础上的。
小说的书信体结构。
5、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的主要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The Life and Death of Jonathan Wild the Great, 1739-1740)、《约瑟·安德鲁传》(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 and his Friend, Mr. Abraham Adams, 1742)、《汤姆·琼斯》(Tom Jones, 1749)、《亚美丽娅》(Amelia, 1751)等。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英国文学的趋势
18世纪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趋势:
1. 古典主义:18世纪英国文学受到古典文学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学。
作家们研究和模仿古典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追求文学的严谨和规范性。
2. 启蒙思想:18世纪是启蒙时代的全盛期,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这种思潮在文学中也有所体现,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和个人自由。
3. 社会批判: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开始对社会问题展开批判。
一些作家,如塞缪尔·理查森和亨利·菲尔丁,通过小说探讨了社会阶级、性别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4. 英国浪漫主义:18世纪末,浪漫主义逐渐兴起,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叛开始显露。
浪漫主义作家,如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的力量。
5. 小说的兴起:18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说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作家们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如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6. 诗歌的转变:18世纪的英国诗歌呈现出一种转变,由古典的形式
和主题向更加个人化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并采用更加自由的诗体,如威廉·布莱克的无韵诗。
总的来说,18世纪英国文学在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为后来浪漫主义和小说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小说是18 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贡献.在古典主义盛行时期,史诗和悲剧才是正统文学作品的形式.小说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而兴起的新的文体.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骑士传奇、意大利的以《十日谈》为代表的短篇故事、英国的描写下层人物冒险经历的故事和人物特写,都是形成近代小说的重要因素.
特点是:①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
②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典型化和个性化不可分割,每个典型又是“这一个”.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它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
⑤思想基础一般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谴责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平等地位,但一般未触及社会矛盾和现实关系的真正根源.
成就:①笛福与《鲁滨逊飘流记》;②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③理查生与《克拉丽莎》;
④菲尔丁与《汤姆.琼斯》.。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十八世纪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这些作品被广泛地分为几类,如小说、诗歌、戏剧等。
以下是对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分类的探究。
一、小说在十八世纪,小说成为了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
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风格。
其中,浪漫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是最为流行的两种类型。
浪漫小说通常描写一些奇异的事件和情节,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
这些小说通常描写了一个女性主角的故事,她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爱情。
现实主义小说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情节,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这些小说通常描写了一个男性主角的故事,他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
二、诗歌十八世纪的诗歌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包括浪漫主义、启蒙主义和古典主义。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廉·华兹华斯的《悼念诗》和约翰·基茨的《抒情诗集》。
浪漫主义诗歌通常描写一些浪漫和情感的主题,如爱情、自然和宗教。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启蒙主义诗歌则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的主题,如自然、人类和社会。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清晰和明确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古典主义诗歌则更加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主题,如希腊和罗马神话。
这些诗歌通常使用优美和华丽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戏剧十八世纪的戏剧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奥利弗·戈德史密斯的《船长》。
喜剧通常描写一些轻松和幽默的主题,如爱情和友谊。
这些戏剧通常使用滑稽和夸张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悲剧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悲剧和悲惨的结局,如爱情和家庭。
这些戏剧通常使用严肃和深刻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历史剧则更加注重历史和政治的主题,如战争和国家。
外国著名文学家

外国著名文学家一、英国:1、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代表作《鲁宾孙漂流记》。
2、斯威夫特(1667~1745)——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讽刺作家、政治家,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
其代表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其他作品有《桶的故事》、《书的战争》,另有大量的政论和讽刺诗以抨击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3、拜伦(1788~1824)——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只活了36岁,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普罗米修斯》《青铜时代》《唐璜》4、雪莱(1792~1822)——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西风颂》5、司各特(1771~1832)——英国19 世纪著名的历史小说家、诗人、作家。
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
他写作了大量诗歌、小说、历史、评论等。
晚年为还债日夜写作,终因积劳成疾而去世。
6、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艰难时代》和《双城记》。
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等等。
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7、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
他生于都柏林,毕业于牛津大学。
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8、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摘要:英国18世纪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启蒙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8世纪前半期,以启蒙主义理性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思潮统治英国文坛,并促成了散文的兴盛和小说的兴起。
诗歌的创作也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到了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思潮开始衰落,感伤主义开始流行,英国文学中也出现了感伤主义诗歌、哥特式小说等文学样式。
关键词:启蒙主义;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感伤主义18世纪是启蒙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的世纪,但是英、法等国的启蒙主义运动情形并不相同。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倾慕英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吸收了英国17世纪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的理论,各自著书立说,用科学和理性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各种陈规陋习,促进了法国人的自由思想,为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群众和思想基础,成为启蒙主义运动的主导力量。
而洛克、牛顿等人的理论也同样从各个方面对18世纪的英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思想文化上同样具有启蒙主义的精神。
英国18世纪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为牛顿撰写的墓志铭就是对启蒙主义思想的礼赞:“自然与法则,黑夜中匿藏;主唤牛顿出,环宇顿生光。
”[1]62这里的“光”就是破除封建和宗教蒙昧的科学和理性之光。
启蒙主义运动所倡导的理性,是整个18世纪英国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遵循的重要准则。
但是,英国毕竟早在17世纪中期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人民已经开始享有相当程度的自由和民主。
因此英国启蒙思想者的主要任务是启迪民众继续扫荡封建和宗教蒙昧的残余。
政治经济形势的不同,加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英国18世纪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散文的兴盛与小说的兴起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古典主义思潮的流行。
新古典主义是17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和法国发展起来的文艺思潮。
在英国,王政复辟时代的德莱顿是新古典主义的首倡者。
英国文学——18世纪概述

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
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
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
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 Steele, 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
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 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of the 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
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
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世纪
散文和期刊文学
18世纪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
•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
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
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
•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落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
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
•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
•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
蒲柏的
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42)、哲
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
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纯洁无辜的人太幸福了。
•世人都健忘,遗忘了世人。
•纯净的心里有永恒的阳光。
•祷告都应验。
•愿望都得以偿。
•期刊文学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兴起。
•斯梯尔与艾迪生两人有首创之功。
前者创办《闲谈•者》报(1709~1711) ﹐後者继出《旁观者》报(1711~1712)﹐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风趣幽默写上了期刊。
•艾迪生的文笔尤见典雅。
後来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约翰逊﹑哥尔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可见此风之盛。
由于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也更灵活。
•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等书把水手和女仆当做英雄人物来介绍﹐细节写得十分逼真﹐虽然书的结构松散﹐作者却有娓娓动听的说故事的本领﹐使读者始终保持兴趣。
他的文字口语化﹐善于绘声绘形﹐而又迅捷有力。
•这些特点﹐加上笛福对英国城乡诸色人等的深刻了解﹐使他奠定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
•笛福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他属于资产阶级,他是中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笛福一生最关心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他极力称赞的是资产阶级,他认为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贸易。
•“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这就是他最根本的主张。
因为他以为贸易使制造业和航海业发展,使人民有工作,有衣穿,有饭吃,物资也因此能保持高价,并且可以维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层社会也得到好处。
他热烈地支持殖民制度,提出夺取、经营殖民地的办法,提出与落后民族扩大贸易的办法,并且拥护黑奴买卖。
•1698年他发表《论开发》,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设•疯人院,办水火保险,征所得税,办女学等。
•1701年他发表一首讽刺诗《真正英国人》,认为没有纯种的英国•人,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辩护。
•此诗连印9版。
•1702年发表政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反对国•教压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笔巧妙,开始竟未被人识破是反对国教,•后被发觉,受到罚款和坐牢的惩罚,入狱6个月,枷示3次,却被•伦敦市民奉为英雄。
在狱中他仿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一首《立枷颂》(1703),讽刺法律不公。
•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1726)是以讽刺朝政﹑表现人类的丑恶为目的的寓言﹐然而作为故事﹐也是十分引人入胜。
他把现实细节放在十分奇特的幻想的情景之中﹐而幻想也是正在发展中的英国小说所需要的。
•世纪中叶﹐理查逊用书信体小说细致地描写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内心﹐以《克拉丽莎》(1747~1748)等大部头小说感动了一整代英国和西欧的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称之为伟大创造力的表现。
•但在菲尔丁的眼里﹐理查逊只是市侩哲学的代表﹐于是他起而用仿作去讽刺之﹐其结果却掌握了写小说的艺术﹐于是有了他自己的创作
•其中最受称道的是《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1749)﹐它的人物﹑风景﹑场面都是典型的英国式的。
作者歌颂真诚﹑热心﹑忠实而又不受传统束缚的青年男女﹐全书有一种爽朗﹑清新的空气﹐而又结构完整﹐把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当时还有斯摩莱特﹑哥尔德斯密斯﹑斯特恩等人的小说﹐或扩充了题材﹐或实验了新写法﹐都有建树﹐因此虽然世纪末出现了渲染神秘恐怖的“哥特小说”﹐但是现实主义已经成为英国小说中的主流﹐继续向前发展。
•约翰逊的《诗人传》(1779~1781)是传记和文论的卓越结合
•鲍斯韦尔的《约翰逊传》(1791)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境界•伯克的《论美洲的赋税》(1774)展示了政治讲演术的力量•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1788)更以其深刻的启蒙主义思想和典丽的文笔成为全欧钦仰的史学杰作。
•世纪初的蒲柏和汤姆逊在创作﹐如斯威夫特﹑约翰逊和哥尔德斯密斯﹐也善于写诗。
•等到世纪後半叶﹐感伤主义抬头﹐诗歌也复振﹐出现了扬格的《夜思》(1742~1745)和格雷的《墓园挽歌》(1750)等佳作﹐反映了英国许多人在产业革命加紧进行中所感到的痛苦和彷徨。
•这时从经济不甚发达的苏格兰传来了农民诗人彭斯的声音﹐他既是旧民歌的整理者﹐又是新诗篇的创造者﹐而吟唱的内容则是爱情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
•后者正是法国启蒙思想的结晶﹐在80年代之末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对这次革命的迎或拒﹐同情或反对﹐使英国散文作家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但大多数诗人却在革命初起的“黎明”时刻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浪漫主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