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为食品原料学是由众多的学科体系所组成的,比如说:生物学、化学、农学、食品商品学、食品贮藏学、营养学、安全学、医学。
另外它与邻近学科在营养学、市场流通、品质评价、食品加工学、生物生产科学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
2、为什么说食品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食品原料的规格化和标准化?因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原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都是作为商品流通的。
按照商品的销售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消费品和商务用品。
直接消费品的特点是购买者范围广、、人数多、小单位量交易,购买的动机往往受随机情绪、宣传或习惯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种商品要求对它的性能有较为详细和易懂的标注。
商务商品也称为工业商品、产业商品或工业原料等。
它和直接消费品相比有如下特征:购买者范围仅限于特定的企业,交易批量较大,购买动机由一定的规格要求和生产计划而定。
我国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大多食品及其原料属于定量分配物资,因此对此只有物量上的要求,即仅注意其基本特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的商品特点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农业要向产业化、现代化迈进,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就必须符合规格化、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要求。
2.谷类和豆类的种子结构有哪些?主要供食部位是什么?谷类:种皮与果皮愈合—谷皮;种皮下有糊粉层:胚乳表面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胚乳发达(80%);贮存物质以淀粉为主,其次为蛋白质。
主要供食部位:胚乳。
豆类:种皮单独存在;无糊粉层;胚乳退化,子叶发达(占96%);一类是含淀粉较高的种类,如:豌豆、蚕豆等;一类是含蛋白质、油脂较高的种类,如:大豆。
主要供食部位:子叶。
3.谷类和豆类的化学成分、营养特点是什么?谷类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为主要成分;其次是蛋白质;再其次是油脂。
营养特点:谷类原料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
豆类的化学成分: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
营养特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一般含B族维生素较多;豆类有较多生理活性物质。
食品原料学复习重点

肉品1、肉用牛常用的品种有哪几种?2、地方两种肉鸡常用的品种有哪几种?3、候宰畜禽如何进行饲养管理?4、屠宰过程中的击晕、放学方式各有哪几种?5、简述肌肉冷收缩的定义及防治方法?6、动物的烫毛方式按照温度分为哪三类。
7、胴体的死忠可食组织主要有哪四种。
8、肉的主要鲜味成分为哪三种?9、肌原纤维蛋白中,构成粗丝和细丝的主要蛋白是什么?肌球蛋白有哪些特点?10、冷冻肉、冷鲜肉、白条肉、热鲜肉的理解11、初级肌束、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的理解12、猪的品种按照经济类型分为哪三种?13、肌红蛋白是决定肌肉颜色的一种蛋白,主要以哪三种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中?14、简述宰后肌肉极限pH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5、结缔组织主要由哪几种蛋白质构成,其中胶原蛋白有哪些特性?16、脂肪组织在肌肉中有哪些分布规律?17、肌浆蛋白质主要有哪些?肌浆蛋白有哪些特性?18、肌肉的收缩机制是怎样的?其中尸僵和解僵自溶分别是怎样造成的?19、PSE肉和DFD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乳品1、乳中的蛋白质按照奶酪加工的功能特性主要分为哪两种?2、简述乳脂肪球的结构组成3、乳中有哪些生物酶类,阐述如何利用酶活力来判别原料乳是否杀菌彻底?4、乳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哪些?5、乳中的水分主要以哪几种形态存在?其中那种形态所占比例最大?6、奶酪形成过程中酪蛋白沉淀原理是什么?7、原料乳的验收及检查主要是通过哪五种试验来进行判定?8、吉尔涅尔的概念是什么?正常乳的酸度为多少个吉尔涅尔度?蛋品1、阐述如何通过感官方法来鉴禽蛋的新鲜度?2、在禽蛋结构中,蛋黄膜、壳下膜、蛋白膜、壳外膜的理化及对单品储藏性质意义的理解3、在禽蛋加工过程中,起泡性、酸碱凝胶化、热凝性、冷冻胶化、乳化性的正确理解?4、鲜蛋中蛋清由外向内分为哪三层?5、气室如何形成?大小对于判定单品品质有哪些意义?6、蛋清和蛋黄的营养特性各有哪些?水产品1、鱼肉中肌浆蛋白、肌红蛋白、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的理解2、简述红身鱼肉与白身鱼肉生理学上的区别,简述几种典型的红肉鱼类及其加工适应性3、分析大黄鱼与小黄鱼的区别4、鱼糜类产品生产工艺中鱼糜溶胶和热诱导凝胶形成的原理5、鱼类四种代表性体形分为哪几种?6、阐述几种典型的白肉鱼类、红肉鱼类及其加工适应性7、鱼肉蛋白按照溶解性主要分为哪三大类?含量各占多少比例?8、和陆地生物相比,鱼贝类的脂质特征有哪些?9、进食红肉鱼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富含哪种蛋白?10、鱼贝类核苷酸关联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鲜度K值的定义公式是怎样的?11、TMAO在鱼贝类死后发生哪些变化?12、和陆地生物相比,请列举出鱼贝类有哪些特殊营养成分13、EPA、DHA在鱼贝类中的分布规律14、请列举出鱼贝类中代表性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并说明他们对鱼贝类色泽的影响15、腐败鱼的气味主要有哪些?是如何形成的16、鱼贝类的鲜度检验中化学检验方法主要有哪几种?17、。
食品原料学复习内容

食品原料学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对象: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保存、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2、按生产方式分(1)农产品(2)畜产品(3)水产品(4)林产品(5)其他食品原料3、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2)蛋白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20%的豆类、花生瓜子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类及其他类等.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4)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食疗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四、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1)生物危害①细菌危害②病毒危害③寄生虫危害(2)化学危害(3)物理危害一、谷类(一)谷类的生产、消费与流通谷类为稻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种子,还有一些双子叶植物的豆类。
(二)谷类食物的特征1.营养丰富: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约有60~70%的热能和6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提供一定量的无机盐。
食品原料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重点内容:粮油食品原料的分类方法粮油食品原料化学组成的特点大米、小麦、玉米和油料作物原料的生物学特性粮油食品原料主要是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
粮食作物属于绿色高等植物,大多是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同时利用太阳的能量在叶部进行光合作用,把CO2和H2O合成糖和淀粉。
两年生:从播种到开花结果需要两个年度。
一、根据作物形态进行分类1.籽粒:玉米、小麦、水稻、大豆2.根茎:甘薯、木薯、马铃薯二、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1. 禾谷类作物:玉米、小麦、水稻2. 豆类作物:大豆、绿豆、豌豆、蚕豆3. 油料作物:大豆、花生、芝麻、油菜4. 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三、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1. 富含淀粉类:玉米、小麦、水稻、高粱2. 富含蛋白类:大豆、绿豆、豌豆、蚕豆3. 富含脂肪类:大豆、米糠、玉米胚、花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禾谷类淀粉含量高,豆类,大豆、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各种组成成分在籽粒中的分布1.粮油原料中的蛋白质种类:按溶解性划分:清蛋白球蛋白胶蛋白谷蛋白按化学组成复杂程度划分:简单蛋白结合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属于生理活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面筋: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构成。
面筋是小麦籽粒中独有的。
蛋白质含量:豆类>油料>禾谷类禾谷类种子的蛋白质主要是胶蛋白和谷蛋白。
豆类和油料种子的蛋白质主要是球蛋白。
小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后,在水中反复揉洗,洗去面团中的可溶性淀粉、麸皮及水溶性物质,最后剩下一块具有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体物质称为面筋。
国家标准以湿基为准,面筋的含量是以面筋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面筋含量的测定:1kg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放入容器中加水,直至洗至清水,称取面筋重量。
面筋主要由麦胶蛋白(43.02%)麦谷蛋白(39.10%)组成。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食品原料学 2(农产品 3(畜产品 (水产品 5(HACCP管理方式 6(小麦麸皮层47(小麦胚 8(面粉的熟成 9(小麦胚乳 10(小麦专用粉 11(面包屑 12(硬粒型玉米 13(马齿型玉米 14(粉质型玉米 15(爆裂型玉米 16(糯质型玉米 17(玉米的陈化18(玉米的安全水分 19(油脂 20(乳脂 21(猪油 22(起酥油 23(油脂的精制 24(油脂的氢化处理 25(油脂的脱臭 26(油脂的加成反应 27(油脂的交酯反应 28(油脂的酸败 29(酸价 30(中和价 31(碘价 32(皂化价 33(过氧化物价 34(油脂的可塑性35(油脂的起酥性 36(油脂的融合性 37(油脂的乳化分散性 38(蔬菜的陆地栽培39(蔬菜的保护地栽培 40(蔬菜的无土栽培 41(浆果 42(核果 43(仁果 44(畜产食品 45(肉 6(肉的保水性 47(尸僵 48(肉的成熟 449(肉的腐败 50(肉的冻灼 51(肉的失重 52(香辛料 53(天然调味料 54(化学调味料 55(复合调味料 56(绿茶 57(红茶 58(乌龙茶 59(茶饮料 60(果汁茶饮料61(果味茶饮料 62(速溶茶 63(可可液块 64(碳酸饮料 65(果汁型碳酸饮料 66(果味型碳酸饮料 67(可乐型碳酸饮料 68(低热量型酸饮料 69(食品添加剂 70(食品71(乳糖不适应症 72(加工油脂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农业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YD. YC 2(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林业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YD. YC 3(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水产产品准的标是A. NYB. QBC. LYD. SC 4(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轻工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YD. YC 5(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烟草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YD. YC 6(天然水中凡是粒度大于0(2微米的杂质统称为( )。
食品原料学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 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能溶于水的是( A )A.清蛋白B.球蛋白C.胶蛋白D.谷蛋白2大多数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一般都由皮层、胚、______3个部分构成。
( A )A.胚乳B.糊粉层C.胚芽D.子叶3. 果蔬在储藏过程中______含量变化不大,而且多以弱碱性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 C )A.有机酸B.蛋白质C.矿物质D.糖分4. 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 B ) A.15% B.20% C.25% D.30%5. 乳牛分娩后最初______天所产的乳称为初乳。
( A ) A.3-5 B.5-7 C.7-10 D.10-126. 猴头菇的多糖体组成中______含量最多。
( B )A.半乳糖 B.葡萄糖 C.甘露糖 D.果糖7. 鱼贝类死后肌肉在______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的下降。
( A ) A.僵直 B.解僵 C.自溶 D.成熟8. 牛乳中的酪蛋白是典型的( B ) A.脂蛋白 B.磷蛋白 C.单一蛋白 D.结合蛋白9. 葡萄中含有的主要有机酸是( A ) A.酒石酸 B.柠檬酸 C.水杨酸 D.草酸10.甲壳质是自然界仅次于______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 B )A.淀粉B.纤维素C.胶体D.黏多糖11.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C ) A.小麦 B.大米 C.大豆 D.玉米12.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双糖是( C ) A.蔗糖 B.麦芽糖 C.乳糖 D.纤维二糖13.下列淀粉酶中能将支链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是( C )A.α-淀粉酶B.β-淀粉酶C.葡萄糖淀粉酶D.异淀粉酶14.下列色素类物质能溶于水的是( D )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 C.番茄红素 D.花青素15.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B ) A.pH3.5 B.pH4.6 C.pH5.0 D.pH5.516.下列属于正常纯鲜牛乳的是( C )A.乳酸含量0.20%B.酸度20°TC.密度为1.030D.pH6.217.下列关于鱼死后肌肉僵硬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磷酸肌酸降解B.糖原大量消耗C.蛋白酶水解作用加快D.pH增加18.挥发性盐基氮(VBN)是用来判断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当VBN达到____以上时被认为是腐败鱼肉。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总结

第一章:食物资源分类系统1.食物资源分类系统:①常规食用资源②食品添加剂③功能性食品④药食同源2•常规性食用资源:蛋白质,淀粉,脂肪,山野菜,饮品厂糖原料,制酒原料淀粉改性制糊精,可用作药物载体3.淀粉作用]淀粉基塑料淀粉制氢气和生物能源-脂肪代用品4•脂肪:等不饱和脂肪酸,VE,甾醇(结构和胆固醇相似,可以占位,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磷脂:提高智力,修复破损细胞。
5.山野菜:叶绿素可以解肝毒,造血6•饮品:固体(冲剂),液体饮品(含酒精,不含)。
7.添加剂类(色素,辛香料,甜味剂,防腐剂)。
8.色素(多数人工合成色素是致癌的)天然色素包括(花色苷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果红素(枸杞),叶绿素)9•辛香料:玫瑰可抗抑郁,龙涎为最香物质,丁香可以治疗哮喘。
10.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致癌,用量小于千分之一。
11.功能性食具有改善,调节,促进人体健康和生理机能的食品原料制成的Food。
(搞清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才能研究功能性食品,且功能性食品中活性单体不超过四种)如:保肝药物:葛根,决明子,枸杞,五味子。
12.第二代保健品和第一代的区别:三代以单体为添加原料,二代以食品为添加原料。
13.国家定义的功能性食品有23种:减肥,美容,抗疲劳,改善衰老,抗癌,益智,降糖,提高免疫力,增高,降血压,改善睡眠等。
14 .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章)④地域性,④资源有限性,O开发潜力无限性,④4多样性,④系统性, ⑥时效性,④替代性15.地域性:社会资源,劳动,技术,智力,机械设备等(水飞蓟解肝脏毒)16.多样性/多用性:任何资源有多种成分,同一种成分有多种功能。
果红素止咳)17.系统性:本身要求原料完全开发,开发系类产品。
(红松种子产研)收获季节不同,不同时节富集物不同,市场时效性。
19.替代性:(包括固定替代和非固定替代:。
原料有普遍到稀有,现有原料功能不如新原料。
20.主要色素植物:黄金菊,茜草,蓝靛果,千里光,紫草(治疗肾炎,利尿作用)21.香料资源:玫瑰(玫瑰醚为呈香物质,槲皮素(主要来自洋葱)抗氧化,降压,降血脂)22.玫瑰药用功能:治疗肠胃气痛,治疗妇科疾病,舒筋活络。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 食品原料学考前必备第一章:食物资源分类系统1.食物资源分类系统:○1常规食用资源○2食品添加剂○3功能性食品○4药食同源2.常规性食用资源:蛋白质,淀粉,脂肪,山野菜,饮品。
糖原料,制酒原料淀粉改性制糊精,可用作药物载体 3.淀粉作用淀粉基塑料淀粉制氢气和生物能源脂肪代用品4.脂肪:等不饱和脂肪酸,VE,甾醇(结构和胆固醇相似,可以占位,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磷脂:提高智力,修复破损细胞。
5.山野菜:叶绿素可以解肝毒,造血6.饮品:固体(冲剂),液体饮品(含酒精,不含)。
7.添加剂类(色素,辛香料,甜味剂,防腐剂)。
8.色素(多数人工合成色素是致癌的)天然色素包括(花色苷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果红素(枸杞),叶绿素)9.辛香料:玫瑰可抗抑郁,龙涎为最香物质,丁香可以治疗哮喘。
10.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致癌,用量小于千分之一。
11.功能性食品:具有改善,调节,促进人体健康和生理机能的食品原料制成的Food。
(搞清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才能研究功能性食品,且功能性食品中活性单体不超过四种)如:保肝药物:葛根,决明子,枸杞,五味子。
12.第二代保健品和第一代的区别:三代以单体为添加原料,二代以食品为添加原料。
13.国家定义的功能性食品有23种:减肥,美容,抗疲劳,改善衰老,抗癌,益智,降糖,提高免疫力,增高,降血压,改善睡眠等。
14.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章)1地域性,○2资源有限性,○3开发潜力无限性,○4多样性,○5系统性,○6时效性,○7替代性○15.地域性:社会资源,劳动,技术,智力,机械设备等(水飞蓟解肝脏毒)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利用
(1)家庭烹饪用
(2)快餐店、连锁餐饮用
(3)食品工业用
2.食品资源的开发
(1)通过产量同时更增加食物转化率
发展食用菌和微生物食品
开发新的食品资源
海洋资源与水产资源的开发
(3)提高食品的利用价值
研究对象: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保荐、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
1、来源分类
2、按生产方式分类
(1)三群分类法(日本)
谷类所含矿物质中,磷、钾比较丰富,但含钙、铁较少。
粮食中维生素B1含量丰富,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
(四)谷类的保藏与卫生
1.保藏:
微生物和虫害是影响保藏的主要问题,保藏条件最重要的是温度和湿度。
低温贮藏(10-15℃),相对湿度为70%-80%。
2.卫生:
霉变、有害生物污染和有害物质混入
环境污染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
《食品原料学》(第二版),李里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食品原料学》(第一版),李里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食品原料学》,蒋爱民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食品营养学》,孙达明主编,计量出版社,2006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一)豆类的生产、消费与流通
豆类属于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多为一年生或越年生。我国食用豆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3.78%,总产量占5.58%。一般豆粒中含蛋白质20-30%,且赖氨酸丰富。
豆类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之一,在农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禾谷类。主要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利马豆、扁豆、鹰嘴豆、瓜尔豆等。
第二节大米
一、稻米的生产、消费与流通
(一)稻米的分类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第二节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食品原料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由自然采果发展到了五谷养殖
第二阶段:食物选择和烹饪的出现
第三阶段:医食同源,食品原料与身体健康的探索阶段
17世纪基础化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对食品原料的特性有了科学的认识;
19世纪有机化学快速发展,为食品成分分析提供了手段;
(二)食品原料的卫生管理
1.食品原料卫生管理的意义: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HACCP与食品卫生管理(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第三节食品原料的供需利用与开发
一、食物结构与供给
1、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2)蛋白营养源的生产有待加强
(3)营养素生产效率不尽合理
第一,畜肉类中乳类生产消费水平较低,猪肉消费比重大。
第二,蔬菜总量有过剩趋势。
第三节食品原料的供需利用与开发
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
(1)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取不足
Ca、Fe、Zn、I、硒等
(2)营养状况与居民经济收入关系较大
第二节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简单蛋白质占主体,复合蛋白质含量较少;
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蛋白含量与种类、种植、土壤环境有关。
(2)脂肪
谷类中脂肪含量较低,在2%左右;
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3)碳水化合物
比例最大一类物质,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其次是纤维素、半纤维素、糊精及少量可溶性糖;
淀粉由淀粉粒组成,淀粉粒形状、成分和物性对其加工性能影响很大
淀粉粒:淀粉分子在部分结晶状态下聚合的多结晶物质。
常见形状:
多面体
凸透镜
卵形
吊钟形
球形
类型:
用X射线衍射测定可分为A、B、C三种,谷类淀粉属于A型,根茎类淀粉属B型,豆类淀粉属于C型。
籽实类淀粉比根茎类淀粉糊化温度高,糊化液黏度低;小颗粒淀粉比大颗粒淀粉糊化温度高,糊化液黏度低;
(4)矿物质与维生素
在我国,大豆和花生习惯上不包括在食用豆类之中。大豆算作谷类,花生算作油料或干果。
(二)豆类的营养成分
1.豆类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很丰富,所以我国人民常作为粮、菜、饲料兼用农作物。豆类的蛋白质含量20-28%,是极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
2.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豆类蛋白质是全价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作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
我国稻谷、小麦生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美国是玉米和大豆生产大国。
第一节概论
(二)谷类食物的特征
1.营养丰富
2.常食不厌、供应充足
3.成本较低、便于流通
4.可以转化为动物性食品
(三)谷类的性状和成分
1.构造与组织
2.成分组成与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的含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谷类粮食含蛋白质不超过15%(6%-14%)之间;
(2)六群分类法(日本)
(3)膳食宝塔分类法(中国)
(4)四群分类法(美国)
4、按使用目的分类
(1)按加工或食用要求
加工原料
生鲜原料
(2)按烹饪食用习惯
主食和副食
第一节食品原料学概述
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核心)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食品中的有用成分
食品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
(4)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2013年,国家粮食局任正晓局长在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我国每年粮食产后在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损失700亿斤以上,餐桌上的损失近2000亿人民币。
第二章谷物原料
第一节概论
谷物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70%。在我国水稻占20%,小麦占19%,玉米占15%。
20世纪后生物化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学的发展。
第二节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二、食品原料的品质与卫生管理
(一)食品的品质与标准
1、食品品质构成要素
第二节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二、食品原料的品质与卫生管理
(一)食品的品质与标准
(1)保证品质的方法
①法律保证
②商标保证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包括食品加工及农副产品标准、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食品加工产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国家标准963项,行业标准10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