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分型

合集下载

顶分型底分型指标

顶分型底分型指标

顶分型底分型指标技术分析有时被认为是一种市场投资的“魔法”,经常被投资者用来帮助他们从一个动态变化的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中获利。

技术分析根据市场价格运行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趋势,但是,它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效果取决于使用的指标。

因此,开发和使用合适的指标是技术分析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技术分析中,顶分型底分型指标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技术指标之一。

它由峰值,低点和它们之间的趋势线构成,可以作为反转点或向上趋势变化的暗示,以及未来趋势变化的参考。

顶分型底分型指标可以用来确定市场是否上涨或下跌。

当趋势线向上时,表明市场可能出现上涨,反之亦然。

趋势线的强度可以通过比较两个高点或低点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被称为“斜率”。

斜率越陡,越易于呈现上涨或下跌的趋势变化;斜率越平缓,越可能显示出反转点或者横盘走势。

此外,顶分型底分型指标还可以用来确定关键的支撑和阻力水平。

趋势线宽度(低点到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认为是支撑或阻力水平,支撑水平是指趋势线可能会支撑价格反弹,而阻力水平则代表趋势线可能会阻止价格反弹。

有时,投资者会经常把顶分型底分型指标与韦伯指标、移动平均线(MA)和动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以获取更准确的技术分析结果。

例如,投资者可以使用顶分型底分型指标和MA指标结合来检测市场的趋势变化,或者使用顶分型底分型指标和动量指标结合来探测价格是否有趋势变化的迹象。

总而言之,顶分型底分型指标是技术分析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趋势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它还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关键的支撑和阻力水平,并根据顶分型底分型指标的强弱和宽度推断未来趋势。

因此,顶分型底分型指标是技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

不仅如此,通过与其他技术指标的结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掌握市场风向,获得更多利润。

顶底分型买卖方法

顶底分型买卖方法

顶底分型买卖方法
顶底分型买卖方法是一种用于股票、期货等市场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识别市场的高点(顶分型)和低点(底分型),来指导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顶分型是指市场价格从上涨趋势中出现的一个高点,它的特征是有一个或多个相邻的低点,该高点之后价格开始下跌。

底分型则相反,是指市场价格从下跌趋势中出现的一个低点,它的特征是有一个或多个相邻的高点,该低点之后价格开始上涨。

根据顶底分型的形态和特征,可以采取以下买卖策略:
1. 顶分型卖出策略:当市场出现一个或多个相邻的低点,并且价格开始下跌时,可以考虑卖出持有的股票或期货。

这是因为顶分型的出现意味着市场价格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2. 底分型买入策略:当市场出现一个或多个相邻的高点,并且价格开始上涨时,可以考虑买入股票或期货。

底分型的出现意味着市场价格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顶底分型买卖方法是一种辅助分析工具,建议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环境进行判断。

此外,由于市场的复杂性,该方法并不总是准确,投资者应注意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

0-2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

0-2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

缠论解析【初级】:分型的定义及强弱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其高点,必然对应着一个顶分型,而其低点,也必然对应着一个底分型。

当我们对K线进行了包含处理以后,就要对局部高低点进行一个识别。

缠论对此给出了方法并严格定义。

一、分型的定义分型,通俗理解就是阶段性高低点的转折点。

1、顶分型定义顶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高点,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高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顶分型。

2、底分型的定义底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底分型。

注: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经过包含处理后,任何三根相邻K线之间,当且仅当存在四种形态。

即:1、顶分型中间K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是三根相邻K线的最高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最高点;2、底分型中间K线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是三根相邻K线的最高点的最低点、与最低点的最低点;3、上升型三根相邻K线的高点与低点都在不断的抬高;4、下降型三根相邻K线的高点与低点都在不断的降低。

如下图所示:四种类型中,顶分型与底分型属于两种转折形态。

上升型与下降型属于两种中继形态。

而任何走势的区域性顶部与底部,都发生在转折形态中。

换而言之,想精确的抄底与逃顶,咱们只要分析顶分型与底分型即可。

无论是顶分型还是底分型,均有四种较常见形态:标准形态、左侧跳空、右侧跳空、左右两侧跳空。

其中右侧跳空和左右两侧均跳空的分型,均属于力度较大的分型形态。

分析分型简单的说,就是分析力度,很显然,强势分型的力度要大于普通分型力度。

当然,顶(底)分型的形成,并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笔走势结束,有些较弱的顶(底)分型,只是一个次级别的震荡,并最终成为中继形态,再继续向上(下)或盘整运行。

顶底 分型讲解

顶底 分型讲解
• (3)在距离高点很近的地方又形成了个顶 底分型。
这是11月20日的30分钟图
艺术笔
• 要点:(1)在某个级别上能够明显的感觉 到有一笔,但就是不符合笔的定义。你不 画一笔就感觉非常不舒服
• (2)有对称的结构,你能明显感觉到那儿 形成了一个某级别的中枢。
线段的划分
• 特征序列 •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向下笔被称之为特
走势类型
• 什么叫走势? • 你打开行情走势图所看到的就是走势。 • 什么是走势类型? • 把走势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类所得到的
结果就是走势类型。缠论中分析的标准就 是中枢的个数。
• 走势类型分为趋势和盘整,趋势又分为上 涨和下跌。所以走势类型只有上涨、下跌 和盘整三种。
• 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中枢称为趋势,只 有一个中枢的称为盘整。
• 在道氏理论里,也把走势分为上涨、下跌 和盘整,但是它对于上涨走势的定义与缠 论不同。
• 上涨:高点不断抬高,低点不断抬高。
• 下跌:低点不断降低,高点不断降低。
• 盘整:高点降低,低点抬高。
• 传统理论按照这样的分类根据趋势线进行 交易,将盘整走势原则上是采取不交易处 理的。而缠论里对于盘整走势是进行中枢 震荡处理的。
• 必须是有效冲破或者有效站稳,才能宣布 对前一走势的终结,
线段的终结
• 什么是情况下线段被终结? • 在上行走势中:当某一段无法创出左侧临
近高点的新高,并且接下来的一段跌破了 左侧临近的低点,则意味着上涨走势的终 结。
• 在下行走势中:当某一段无法创出左侧临 近低点的新低,并且接下来的一段冲破了 左侧临近的高点,则意味着下跌走势的终 结。
停顿法
• 当顶底分型形成了之后,再看一根K线,只 有第四根K线的收盘价收在第二根K线的极 值的上方或者下方。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避 开中继分型。

缠论 顶分型

缠论 顶分型

缠论顶分型什么是缠论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用于预测市场走势和交易决策。

它由中国技术分析大师樊纲在上世纪90年代创立。

缠论通过对市场价格进行分型和趋势线的构建,来判断市场的方向和可能的反转点。

分型的定义分型是指市场价格图表中的一种特定形态,用来标识市场价格上的高点(顶分型)和低点(底分型)。

顶分型是市场价格中的一个高点,它被称为“顶分型”,因为在这个点位上市场价格往往会出现反转。

顶分型的形态特征是:相邻的几个K线中,中间的K线价格最高,而前后两个K线价格都低于中间K线的价格。

顶分型的特征顶分型的形态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价格高点:顶分型是市场价格走势中的高点,通常反映了市场的强势或压力。

2.划定趋势线:顶分型的形成需要通过划定一条上升趋势线,连接前后两个低点,形成一个上升的三角形。

3.价格破位:当市场价格下跌破趋势线时,顶分型形成。

顶分型的意义顶分型的形成意味着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反转。

它是趋势交替的信号,表明上升趋势可能已经结束,市场可能进入下跌阶段。

因此,顶分型可以作为卖出信号,提示投资者适时减仓或建立空头头寸。

如何应用缠论中的顶分型在使用缠论中的顶分型时,投资者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辨识顶分型:通过对市场价格的走势进行观察和分析,辨识出顶分型的形态特征。

2.确定趋势线:绘制趋势线连接前后两个低点,形成一个上升的三角形。

3.确认破位:当市场价格下跌破趋势线时,确认顶分型的形成。

4.建立空头头寸:根据顶分型的形成,决定是否建立空头头寸以及合适的卖出时机。

缠论对顶分型的解读缠论通过对顶分型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些关于市场走势的判断和预测。

根据樊纲的理论,当顶分型形成后,市场价格往往会经历一段下跌,而后可能会再次回升至顶分型的位置,形成一个反弹的机会。

这种反弹可以被称为“顶分型的确认”。

在缠论中,通过对顶分型的确认,投资者可以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反转的可能性:顶分型的确认表明市场可能发生反转,上升趋势可能结束,下跌趋势可能开始。

斜顶分型原则

斜顶分型原则

斜顶分型原则一、什么是斜顶分型斜顶分型呢,就是在模具设计制造里的一种分型方式啦。

你可以想象啊,就像搭积木一样,模具的各个部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斜顶分型就是其中一种很特别的组合规则。

它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直线分型,而是带着斜度的,这样的好处可多啦。

比如说,对于一些有特殊形状的产品,像那种侧面有倒扣或者是有斜向结构的产品,斜顶分型就可以很好地把模具分开,还能保证产品顺利脱模呢。

二、斜顶分型的关键要素1. 斜度的确定这斜度可不能随便定哦。

如果斜度太大了,那模具的结构可能就会变得不稳定,在注塑或者压铸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像产品可能会出现变形之类的。

要是斜度太小呢,产品又很难脱模,就像卡在模具里出不来一样,那可就麻烦大了。

一般来说,这个斜度要根据产品的具体形状、材料的特性还有模具的整体结构来综合确定。

比如说,对于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可能斜度可以相对小一点,因为材料本身比较容易变形,就比较好脱模。

但如果是硬的材料,那斜度就得适当大一点啦。

2. 斜顶的材料选择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呢。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如果选择的材料强度不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斜顶可能就会磨损或者变形,那模具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

像一些高强度的合金钢就比较适合做斜顶,它不仅强度高,而且耐磨性也很好。

不过呢,合金钢的成本相对也比较高,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要考虑成本因素啦。

有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普通钢材,通过表面处理来提高它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样既能满足要求,又能降低成本。

三、斜顶分型在不同模具中的应用1. 注塑模具中的斜顶分型在注塑模具里,斜顶分型用得可不少呢。

比如说在制作一些塑料盒子的时候,如果盒子的侧面有个小凸起或者是小凹陷,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斜顶分型来制作模具。

在注塑的时候,塑料材料会填充到模具的型腔里,当注塑完成后,斜顶就可以沿着斜向运动,把产品从模具里顶出来,而且还能保证那个小凸起或者小凹陷的形状完整。

2. 压铸模具中的斜顶分型压铸模具和注塑模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

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

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1、顶分型定义顶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高点,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高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顶分型。

如下图一。

X上图中的前面三根K线,就是组合成为一个标准的顶分型形态,K 线2的高点高于1和3,其低点,也高于1和3。

2、底分型的定义底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底分型。

上图中的后三根K线,就组合成为一标准的底分型形态,K线2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且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

无论是顶分型或是底分型,第3根K线都是这个分型形态的关键一根K线。

在顶分型中,3号K线的开盘价位,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顶分型的强弱,若在2号线实体部分的中下部开盘,显然走弱的概率就较大,若低开低走,以阴线收盘,且其最低点或收盘价低于2号K 线的最低点,顶分型就确立。

当然,顶分型的形成,并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笔走势结束,有些较弱的顶分型,只是一个次级别的震荡,并最终成为中继形态,并继续向上运行。

对于底分型,其第三根K线的意义与顶分型一样,第3根K线的开盘价位、盘中涨幅、收盘价位对第2根K线顶部距离,均有一定的含义,以后都会一一讲述。

3、分型区间A、顶分型的区间:是指第2根K线的最高点到1、3号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那个低点的距离。

如下图二所示。

已经开始进入震荡磨底期B、底分型区间:是指从第2根K线的最低点,到1、3号K线中高点较高的那个高点间的距离。

如上图二所示。

分型区间大小,一般与分型的强弱有关,分型区间大者,说明构成分型的三根K线均较长,或其中两根较长,或至少一根相对很长。

区间小者,说明至少有两根小线体,或三根均较小,这时,此分型成为中继的概率就较大。

4、顶分型的下沿顶分型的下沿,是指形成顶分型的第1根K线的最低点。

顶分型的下沿,是判断顶分型强弱的关键位置。

缠论分型,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一)

缠论分型,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一)

缠论分型,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一)缠论分型,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什么是缠论分型?•缠论分型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用于识别证券价格趋势中的特定形态。

•缠论分型基于股票或期货的K线图形态,结合了趋势和回调的特征,通过特定的规则来判断价格的转折点。

缠论分型的类型缠论分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顶分型•由于上涨趋势的结束而形成的价格形态。

•分为顶分型中的顶背驰和三角顶两种类型。

2.底分型•由于下跌趋势的结束而形成的价格形态。

•分为底分型中的底背驰、三角底、V底和W底几种类型。

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1.价格出现连续的高点–在上涨阶段,K线顶部出现连续的高点,形成明显的价格压力。

–这种连续的高点常常表明买盘不足,市场可能会转向下跌。

2.MACD指标的负向背离–在价格高点形成之际,MACD指标没有同步形成新高。

–这种负向背离表明即将出现价格的转折,可能会转向下跌。

3.成交量的放大–在价格达到高点时,成交量会出现放大的现象。

–这种放大的成交量表明市场上的卖盘增加,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调。

4.K线组合形态–在价格达到高点时,K线图形态可能出现特定的组合形态。

–例如,上涨的价格出现双顶或三顶形态,可能表示价格即将回落。

如何利用缠论分型判断顶部见顶?1.观察价格的走势–注意连续的高点和回调的趋势。

–如果价格出现明显的高点,可能表明即将见顶。

2.综合分析多种技术指标–综合考虑MACD指标的背离、成交量的放大、K线图形态等多个方面。

–判断多个指标的共同趋势是否指示价格即将见顶。

3.确定止损位和盈利目标–在价格即将见顶时,设立止损位来控制风险。

–同时,设立盈利目标来预估价格回落的幅度。

结论缠论分型是一种用于判断价格趋势转折点的技术分析工具。

通过观察价格的走势、综合分析多种技术指标以及确定止损位和盈利目标,我们可以利用缠论分型判断K线顶部见顶的迹象特征。

这有助于投资者在交易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走势,更好地制定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分型与底分型的概念(2010-08-27 21:02:01)
分类:默认分类
? 一、基本概念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分型的)顶:顶分型的最高点。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点。

?
? 二、概念要点
所有的顶一定是顶分型的,反之,所有的底都是底分型的。

也就是: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没有底分型,没有底。

三、分析理解
1、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操作级别的K线图上,没有顶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觉,等顶分型出来再说。

2、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

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 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 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

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走势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走势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走势。

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情况,反之亦然。

3、分型中三根K线的指导意义:
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

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走势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

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走势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走势中枢的形成。

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再次,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4、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是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是延续成笔。

对于后一种,那是最理想的,例如在日线上操作完,就等着相反的分型出来再操作了,中间可以去操作别的股票,这是效率最高的。

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
破5周期的均线,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日均线,就是一个判断顶分型类似走势很好的操作依据。

其一,更精确简单的,就是这分型所对应的小级别走势中枢里,是否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而且其后是否出现走势中枢移动。

例如,对于一个顶分型,该顶分型成立后,对于该分型区间在小级别里一定形成某级别的走势中枢,选择其中最大一个,例如日顶分型后,可以找到相应的5、1分钟走势中枢,一般最大的就是5分钟(30分钟没可能,因为时间不够)。

如果该5分钟走势中枢或1分钟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该卖点不形成走势中枢扩张的情形,那么几乎100%可以肯定,一定在日线上要出现笔了。

其二,可以100%肯定的,要不出现笔并最终有效完成该顶分型,那一定要出现某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否则就算有短时间的新高,也一定是假突破。

所以结合小级别的走势中枢判断,顶分型是否延伸为笔,是可以当下一目了然的。

如果你能有效地分辨中继分型,那么你的操作就会有大的进步。

5、一般来说,可以把分型与小级别走势类型结合操作,例如日线与5分钟的。

如果一个小级别的走势中枢震荡没有生成日K线的顶分型结构,那么,这个走势中枢震荡就没必要走了。

后者就算打短差也要控制好数量。

因为,没有分型,就意味着走势没结束,随时新高,你急什么?而一旦顶分型成立,必然对应着小级别走势的第一、二类卖点。

其后,关键看新形成走势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中继的,都是第三类卖点后形成走势中枢扩展,也就是有一个绝妙的盘整底背驰让你重新介入。

这样,利用分型搞了一个美妙的短差,又不浪费其后的走势,这就是一个比较及格的操作了。

注意,利用分型,例如顶分型,卖了以后一定要注意是否要回补,如果一旦确认是中继的,应该回补,否则就等着笔完成再说。

但一定要注意,中继顶分型后,如果其后的走势在相应小级别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下一顶分型,是中继的可能性将大幅度减少。

中继分型,有点类似刹车,一次不一定完全刹住,但第一刹车后如果车速已明显减慢,证明刹车系统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刹住的机会就极大了,除非你踩错,一脚到油门上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