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畜产品质量也有着更好的要求。

如果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则会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并对农业整体产业结构带来很大影响,直接降低了养殖者自身收益,并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为了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全面分析当前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畜牧业发展对策,希望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并有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分析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当前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了人们消费水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有机食品安全。

根据我国畜牧业当前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兽药、农药以及饲料等产品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条件。

然而,我国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畜牧业安全生产以及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了:1、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出台了与畜牧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等相关机制,然而当前在落实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的养殖场却比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养殖场在划分工作职责时存在着不清晰情况,造成养殖场在生产产品时如果发生一些问题时不能及时追究到个人,不利于及时解决畜牧业的产品问题。

由于监管不力情况,直接影响了养殖场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养殖场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2、药物残留存在着超标情况当前我国养殖者自身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药物添加剂的使用性能、使用标准等没有进行熟练掌握,造成在开展畜牧养殖时,存在着畜牧产品中药物添加剂出现严重超标情况。

针对个别养殖者在开展畜牧养殖时,更多的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药物残留带来的严重性。

在制作和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没有合理运用添加剂或兽药等相关标准。

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当今社会,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畜牧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应对这些挑战。

一、资源利用不合理1. 饲料资源浪费:目前,畜牧业普遍存在饲料资源的浪费问题。

许多农民过度依赖进口饲料,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 水资源浪费:畜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然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却较低。

传统养殖方式没有有效控制水资源的使用,导致浪费现象频繁发生。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饲料资源多样化、规模化生产,通过科学配方和饲养管理,提高能量和营养素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2. 推广节水型畜牧业模式:引进先进的节水饲养设备和技术,优化畜禽舍、挖掘蓄水池等,实现循环利用和节约水资源。

二、环境污染问题1. 水土资源污染: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泄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水体受到畜禽粪便和排泄物的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环境的健康。

2. 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尤其是甲烷气体的排放。

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开展生物气体化利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的推广。

三、动物健康与安全问题1. 饲养环境差:许多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着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等问题,导致畜牧动物健康状况下降。

2. 兽药滥用:传统畜牧业中兽药的滥用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为确保动物健康与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1. 改善饲养环境:建设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畜牧场,并加强饲养条件的监管,确保畜牧动物能够良好生长,并减少疾病的传播。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加剧,畜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深入调研,明确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1. 生产规模壮大: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户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大规模养殖场的增加使得畜牧业产能得到增强。

2. 品种结构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养殖品种逐渐从传统的本土品种向高产、高效、高品质的优良品种转变。

同时,畜牧业也逐渐向品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 网络营销模式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牧业逐渐向网络销售模式转变。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购买畜产品,提高了畜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同时也为农牧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4.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土流失、畜禽粪便处理、养殖废弃物处理等都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5. 劳动力短缺: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畜牧业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缺乏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也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1.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提高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推广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2.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方案,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加大对畜牧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

4. 增强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品牌和营销建设,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优化畜牧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

畜牧业发展建议

畜牧业发展建议

畜牧业发展建议
畜牧业的发展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技术提升、可持续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科技创新与技术提升:加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推广高效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生物技术提高畜禽疾病的防控水平等。

2.饲料生产与管理:发展多样化、高效化的饲料生产与管理技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3.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加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畜禽粪污资源的利用率,推广生态畜牧业模式,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通过品种改良和遗传优化,培育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生长快、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畜禽品种,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5.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建设:加强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6.市场开拓与贸易合作:加强畜牧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和贸易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畜牧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7.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加强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
进畜牧业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综合来看,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促进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畜牧业发展不足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畜牧业发展不足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02
畜牧业发展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多元化
目前,畜牧业产业结构以传统养殖为主,缺乏多元化和 现代化。这种结构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 场需求,同时也限制了产业附加值的提升。
缺乏创新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未 能及时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导致产业结构调 整缓慢。
02
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物技术的引入将为畜牧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手段,例如基因编
03
辑、疫苗研发等,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
绿色发展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01
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将促使畜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转型,实现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产业结构优化
全球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成为趋势,同时新兴技术不断应 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同时对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关注也 日益增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01
生产能力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肉
企业将加大对外投资和合作的力度,引进国外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 平和竞争力。
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推动畜牧 业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为行业发展提 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THANKS
加强疫病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
疫病防治
建立健全疫病防治体系,提高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畜禽健康 和生命安全。
生物安全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和疫情扩散,确保 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牧发展问题建议

畜牧发展问题建议

畜牧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建议如下:
问题:
1.环境污染:畜牧养殖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污水等,这些废弃
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疾病传播:畜牧养殖中,动物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控制,会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资源浪费:畜牧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资源,如果利用率不高,会造成资
源的浪费。

4.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产品雷同、重复建设等问题,
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

建议:
5.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畜牧养殖者的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废
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6.加强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疫苗接种和药物使用管
理,防止疾病传播。

7.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饲料和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减少浪费。

8.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发展特色畜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9.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10.推广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将畜牧养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11.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畜牧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解决畜牧发展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疾病防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策支持、推广生态养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本文将就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分析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资源消耗严重: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的饲料、水源等资源,然而资源的供给并不足以满足畜牧业的需求,尤其是水资源的消耗更是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环境污染问题:畜牧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周围的居民和生态环境。

3.动物健康问题: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许多养殖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会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促进动物生长,这不仅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4.品质安全问题:现代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要面对着品质安全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5.管理水平不足:许多养殖场因为管理水平不足,导致了兽医知识、防疫知识、饲养技术等方面存在差距,造成养殖效益低下。

二、对策分析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整治:1.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畜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饲料的研究和开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养殖成本。

2.环境保护措施完善: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废气的处理效率,采取更为环保的养殖方式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药物使用控制:加强动物用药监管力度,规范兽药使用行为,禁止或限制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对动物健康有害的药物,保障动物的生长健康。

4.品质安全监管加强:加强对畜产品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加强管理水平培训:加强对养殖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效益。

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我国经济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我国畜牧业已经经历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此需要我们去认真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1. 畜牧养殖成本过高:如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2. 畜牧产品供给过剩:如鸡蛋、猪肉等。

3. 畜牧业生产管理水平低:如疾病预防和治疗、环境污染等。

二、对策建议:1.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高效率的生产型畜牧业,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畜牧业的生产中,我们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样可以大量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加强科技支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不断支持,如畜禽疾病预防、饲养管理、养殖环境控制等。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畜牧业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也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优势,鼓励农民合作兴办养殖基地,大力支持现代化牧业。

3.提高养殖质量:养殖质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畜禽养殖的质量问题包括动物的健康状况、养殖场的卫生条件以及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

政府应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完善的养殖标准与管理规章,鼓励 farmers合理选择养殖场址、保证动物饲养量和生长环境,强化畜禽疾病防控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使得畜牧生产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4.推进有机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在现代畜牧业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加大对有机肥料、出栏畜禽等生产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有机饲料,建立有机畜禽种类的基地,从而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并且提高畜牧产品的品质,增强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将给予更多的扶持力度,加大政策的制订和财政投入,加强相关监管机构的建设,使得畜牧业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和市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畜牧经济及农业政策研究。 T e:l 010262190760
64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0 卷
1. 2 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 推进 近年来, 国家大力推行兽医体制改革, 不断加
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资, 建立健全各级动物 疫病防控体系。在第一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中共安排 88. 35亿元, 以加强中央、省、县、乡四级 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构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兽药质量监 察和兽药残留 监控等六大系 统。目 前, 国家级和省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已基本建立, 基层兽医体系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各级动物疫病 防控体系的逐步建立, 为我国实施高致病性禽流 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2005年, 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 92. 4% , 饲料 中违禁药品的检出率为 1% , 饲 料和兽药等投入 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使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 得到了保障 [ 4] 。
2005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 13 000亿元
大关,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33. 6% , 畜牧业已 经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5 年我国居民 人均肉类和奶类占有量分别达到 58. 7 kg和 21. 7 kg[ 3] , 畜产品的稳定供给已经成为国家食物安全 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 畜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 益显现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
摘 要: 现代畜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文在 总结 / 十五 0期 间我国 畜牧业 的主要成 就和分
析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 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主 要战略举措。
关键词: 畜牧业; 成就; 制约因素; 战略举措
中图分类号: F 30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0864( 2008) 0120063204
C urren t Production Situa tion and Suggestion for Developm en t of L ivestock Industry in Ch ina
PU H ua1, ZH ENG Yan1, WANG Ji2m in2
( 1. Inst itute of L ivestock Science, Ch inese Academy ofAgricu ltural Scien ces, B eijing 100094; 2. Inst itute of Agricu ltu ral E con om ics and Developm en t, CAAS, B eijing 100081, Ch ina)
1. 4 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以肉牛、
肉羊为主的节粮型草食类牲畜, 以及饲料转化率 较高的家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 态势。 2005 年我 国猪肉产 量占 肉 类总 产量 的比 重由 2000 年 的 94. 1% 下降到 64. 7% , 禽肉的比重由 5. 1% 上升 到 18. 9% , 牛羊肉的比重由 5. 6% 上升到 14. 8% , 奶业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产业政策支持的大背 景下, 2005年奶类总产量达 2 864. 8万 ,t 比 2000 年增长 2. 1倍 [ 5] , 成为畜牧业发展乃至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收稿日期: 2007208209; 修回日期: 2007212220 基金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006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yw f2qn22 )资助。 作者简介: 浦 华, 助理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畜牧经济 研究。 Te:l 010262815862; E2m ai:l puhua@ caas. net. cn。 通讯作者: 王济民,
2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畜牧业已 经成为农村经 济发展的 生力 军、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但畜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 制约。
2. 1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近年来各类动物疫病在我国频繁发生, 重大
动物疫病风险日趋突出。自 2004年高致病性禽 流感暴发后, 2005年 陆续 发生 了亚洲 ) 型口 蹄 疫、猪链球菌病, 并再次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 使 我国畜牧业遭受了重大冲击。据专家估计, 我国 猪、牛、羊和禽 的病 死率分 别为 8% 、2% 、4% 和 18% , 每年由于动物疾病给畜牧业带来的直接经 济损失近 1 000 亿元, 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 接损失近 400亿元, 相当于养殖业总产值增量的 60% 左右 [ 6] 。
1. 5 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在优势畜产品区域规划实施的促进下, 我国
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并向南北两侧逐
步扩散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和东北为主的肉牛 产业带、以中原和华北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以及以 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牛产业 带等优势生产区域。 2005年我国生猪产业带、肉 牛产业带、肉羊产业带和奶牛产业带的产量已分 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 74. 5% 、64. 2% 、80. 5% 和 62. 2% 。华东、华中和华北等地区家禽生产优势 明显, 肉禽和禽蛋产业带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总 产量的 74. 4% 和 73. 8% [ 5] 。
1. 6 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化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
趋势, 各种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得到了蓬 勃的发展, 到 2005年, 全国共建成各类畜禽规模 化饲养小区 4 万多个, 年 出栏 50 头以 上生 猪、 2 000只以上肉鸡的规模化饲养区的比重分别为 37. 2% 和 75. 2% ; 存栏 5头以上奶牛和 500只以 上蛋鸡的规模养殖户的饲养量已分别占全国总量 的 54. 4% 和 53% 。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类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比 例已超过 20% , 国家级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占被 认定农牧业龙头企业总数的 30% 左右 [ 5 ] 。
2. 3 饲料资源制约长期存在 目前, 我国饲料粮每年缺口在 4 000万 t以
上, 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饲料粮的 短缺不但直接制约了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而且成为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 要因素。 2000 年 以来, 我国主要能量饲料作物玉米的产量连续下 降, 加之消费惯性上升、玉米大量出口和玉米制造 乙醇项目的大批上马, 使玉米的年度缺口逐年加 大, 价格快速上涨, 成为我国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的重要原 因。我 国蛋 白质 饲料 原料 明 显不 足, 60% 以上的氨基酸依靠进口, 畜禽饲料中主要的 蛋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 40% 和 30% , 国内 大型豆 类加 工企 业对进 口大 豆的 依存度 高 达 80% [ 7]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丰富城乡 / 菜篮子 0, 解决 / 三农 0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 1] 。 / 十五 0以来, 我 国畜牧业快速发展,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上的战略 地位日益显现。与此同时, 畜牧业发展也受到疫 病风险、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压力等多重 因素的制约 [ 2] 。
2. 4 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 牧区载畜量与建国初
期相比猛增 3倍以上, 导致我国草原生态受到严 重破坏, 草原 / 三化 0面积不断增长, 90% 存在不 同程度的退化, 草原每年约减少 150万 hm2。虽 然近几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 使草原生态有所恢 复, 但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畜禽污染 物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日益显现。畜禽粪便污染已 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 绝大多数的畜禽 养殖场 (户 ) 没有相应的畜禽粪 便综合利用和污 水配套处理设施, 任意排放的现象非常严重。
长, 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收入 的为 700. 3 元, 约 占农 民 人均 收入 净增 部分 的 40% , 在我国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 从畜牧业所得 到的现金收入已经占到农牧民现金收入的 50% 。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还推动了饲料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 并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 2005年我国从事畜 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已经 超过全部农业劳 动力的 1 / 3, 超过 1 亿人, 畜牧业及其带动的饲料等相关 产业的产值超过 18 000亿元 [ 3] 。
2. 2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由于生产、流通及加工等环节监管不够, 畜产
品生产还存在很多质量安全隐患, 如滥用或非法
1期
浦 华等: 我国畜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65
使用兽药、违禁药品、重金属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有 毒物质, 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畜产品加 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合标准, 操作不 合规范, 导致二次污染等。 2004年阜阳毒奶粉等 一系列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对畜牧行业 形象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严重损害了我国畜产 品质量的信誉。
Abstr ac t: Modern livestock industry is an mi portant component in modern agr iculture of Ch ina. Based on summ ing up the ma in achievem ents ga ined during / The Tenth F ive2year P lan0 period, this paper ana lyzes the major restr ictive factors for anmi al husbandry developm en,t and puts forward severa l strategic 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modern livestock industry. K ey word s: modern livestock industry; ach ievem ent; restrictive factor; strategic m 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