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

合集下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介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ISO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正式颁布的可用于认证目的的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它要求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的目标,并可通过取得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的形式,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环境管理水平。

由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带来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竞争力、赢得客户、取信于政府和公众等诸多好处,所以自发布之日起即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被视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同时,由于ISO14001的推广和普及在宏观上可以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节约和推动技术进步等作用,因此也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2.获取认证应具备的条件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相关的国家行政审批资质或行业资质),具备相关设施和资源,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能提供三个月以上的经营活动记录。

如企业建设和经营时对环境有明显影响的行业(大多数生产性的行业)的应该有环境评价报告,并按评价报告的要求配置了环保设施,并通过所在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如企业建设和经营时对环境有影响小的行业(部份生产性的行业),应进行环境影响登记并经所在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3.取得认证的程序通常把取得认证的程序分为两个阶段,认证咨询阶段:合同签订后,我公司会派出咨询老师到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企业的认证意图,帮助企业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划分,体系的覆盖范围,编制和完善认证所需要的体系文件,对企业人员相关进行的培训,并指导企业按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并帮企业进行认证的申请。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实施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实施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实施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和组织也越来越重视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又该如何实施呢?环境管理体系,简单来说,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其环境事务的框架和方法。

它是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实现环境目标。

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一系列的要素和过程。

首先是环境方针,这是组织对环境管理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的声明,明确了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和目标。

然后是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这需要组织全面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原材料使用等,并评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

规划环节也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根据环境方针和环境因素的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明确实现这些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实施和运行环节则是将规划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包括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培训教育、信息交流等管理机制,确保各项环境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组织还需要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测量,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了解环境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发现环境绩效未达到预期,或者环境管理体系存在不足之处,就需要进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防止问题再次发生,从而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呢?首先,组织的高层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推动,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

让组织内的所有员工都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工作流程和要求,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工作中来。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企业和组织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环境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呢?简单来说,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MS)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环境事务的框架和方法。

它是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流程和措施,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从生产运营到管理决策。

它不仅仅关注组织的直接环境影响,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还包括间接影响,如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运输环节等。

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的环境方针。

这就像是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誓言”,明确表达了组织对环境的承诺和追求的目标。

环境方针要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能够为组织的环境管理提供总体的方向和原则。

接着,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清楚地了解组织的哪些活动、产品和服务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重要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比如说,一家工厂需要分析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能源消耗、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可能的污染物排放等因素。

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之后,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SMART 原则)。

例如,一家企业可以设定在未来一年内减少一定比例的能源消耗,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将废水排放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特定标准以下。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组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管理方案。

这些方案详细描述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责任分工、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等。

比如,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企业可能会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包括更换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员工节能意识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框架,以减少环境风险和提高环境绩效。

该标准要求企业制定一套环境管理计划,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程序来管理和减少环境风险,保护环境,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围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展开探讨,从其背景、组成要素、实施方案、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概述ISO14001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表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是一项国际性的环境管理标准。

ISO14001标准要求组织应在其环境方针、目标和程序中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并通过规范的流程和程序来控制和减少环境风险。

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组织,旨在将企业管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组成要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环境方针、环境管理手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程序及环境绩效评价。

1.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是组织在环境方面的总体宣言,应与组织的目标、理念和价值观相一致。

环境方针包括组织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对环境目标的实现、环境管理机制的实施和绩效评价等方面。

2. 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手册是一个文件化的记录,包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描述、环境管理程序的说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规定、环境风险评价等内容。

3.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是指组织为保护环境所制定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包括减少废物、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4. 环境管理程序环境管理程序是一套规范化的流程和程序,用于指导组织进行环境管理工作,包括环境危险识别、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

5. 环境绩效评价环境绩效评价是指组织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果和绩效,以便进行不断的改进。

评价包括对环境目标的实现情况、管控措施的有效性、环境绩效绩效等方面。

环境管理体系---14001

环境管理体系---14001

18
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
19
目標和指標
環境目標是根据環境方針和重要環境因素而制訂的總体環境 改善的目的和方向,指是為實現環境目標而制定的環境表現
的具体量化要求.目標應該具体明确,指標則應該是可以測量
的.
20
范例
• 方針:合理使用自然資源.
• 目標:節約辦公室用紙. • 指標:2001年度用紙節省10%.
Saffee Group
ISO 14001 環 境 管 理 體 系 認知培訓教材
環境管理部編制
1
ISO14001 簡介
2
ISO 14001 是 甚 么?
關于一個机构環境事宜的國際標準,內容包括
環境方針,管理評審和持續改善.
用四年時間制訂,于九六年九月一日面世
必須有決心遵守環境法律、法規
13
環境因素分類

能源/物料耗用 物料儲存 廢物管理 污水排放

噪音 濺漏 承包商/供應商 不正常運作
廢氣排放
輻射
緊急事故
場地保安
14
環境因素評估
環境因素 受法律管制


重要性評估


因素被定為重要, 在記錄中以 號表示
因素不被確定為重要
15
法律及其他要求
ISO14001要求,并按計划安排進行, 以及時發現不
符合并采取改善措施.
42
管理評審
由公司最高管理層定期對環境管理体系進行評審,依 据現時運作狀況,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及14001持續改 善的要求,作出下階段公司環境管理体系改善的要求

43
工作中廢物的處理方法
在我們工作中會產生不同种類的廢棄物,

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什么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这个标准提供了一套指南和规定,帮助组织管理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背景和发展1.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各国政府和组织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国际社会对环境管理的呼声国际社会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意识到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制定和推广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以协助组织改善环境绩效。

3. ISO14001的发布和应用ISO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发布的,它取代了早期的环境管理标准。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可以依据ISO14001建立和改善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过程1. 环境政策和目标•确立组织的环境政策和目标,明确对环境的承诺。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和可实现的。

•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与组织的业务目标相结合,使环境管理成为组织整体管理的一部分。

2. 环境方面的规划•了解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环境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设定环境目标和计划,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绩效等。

3. 环境方面的实施和运作•分配责任和权限,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作得到有效控制。

•对环境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检查和纠正•制定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

•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优势和持续改进1. 组织形象和声誉的提升通过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可以表明对环境保护的承诺,提升自身形象和声誉。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之一。

国际上普遍应用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关键性工具,能够帮助企业依据法规、行业标准和社会要求,有效地防范和减少环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概念和目的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创立和运用一套标准的、可视化的、可执行的和长期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目标和计划、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法规遵从性、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环境培训和沟通等方面。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化和持续改进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确保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之间取得平衡,达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1. 环境政策:企业的环境政策应当突出环境优先、污染预防、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并与公司的战略和价值观相一致。

环境政策需要适时进行更新,以确保其与法规和社会期望的变化相适应。

2. 环境目标和计划:环境目标和计划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环境目标和计划需要具体、可衡量、可追踪,并应当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

环境目标和计划需要逐年进行修订和更新,并应当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计划相一致。

3. 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控制措施等方面。

企业应当对其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确保环境压力和生态损害得以最小化。

4. 环境法规遵从性:企业应当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并开展相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5. 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存在的环境风险和污染问题,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理和治理,消除环境隐患和护理环境健康。

6. 环境培训和沟通:企业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员的环境培训和沟通工作,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合理使用资源和实施污染防治措施。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如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而环境管理体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

那么,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呢?简单来说,环境管理体系(EMS)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其环境事务的框架和方法。

它涵盖了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通过制定方针、目标、流程和程序,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持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使组织能够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增强组织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是环境方针。

这是组织对环境保护的总体承诺和方向,明确了组织在环境方面的价值观和目标。

其次是规划。

组织需要识别其环境因素,评估环境影响,确定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

然后是实施与运行。

这包括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培训员工、进行信息交流、实施控制措施等,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监测与测量也是重要环节。

组织需要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包括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等,并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最后是评审与改进。

组织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步,领导的承诺和支持至关重要。

高层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表达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决心,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二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应包括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他们熟悉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环境事务,能够共同推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

第三步,进行初始环境评审。

这是对组织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包括识别环境因素、评估环境影响、审查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K27+470~K43+733)
环境保证体系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南省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环境管理体系: (1)
1、成立环境领导小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
2、环境领导组织机构 (1)
3、环保体系制度保证体系措施 (2)
三、部门环境管理职责分配: (3)
四、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
1、地形环境保护措施 (3)
2、水环境保护措施 (4)
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4)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4)
5、环保责任制及奖惩措施 (4)
6、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4)
7、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4)
环境保证体系
一、工程概述
国道G360临城至新盈公路改建工程,位于海南省临高县,起点位于临城镇,顺接既有跃进路,途径临城镇、波莲镇等,终点位于新盈镇。

项目路线起点桩号K27+470,终点桩号K43+730,路线全长16.26km。

主要包括土石方、涵洞工程、防护及排水工程、路面工程等。

本合同段土石方开挖41220m3,土石方填筑23439.3m3;预应力空心板桥梁1座,盖板涵48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包括旧路面补强和新路面加宽)89717+81963=171680m2, 路面基层13578+72125+4016+1041+80922=171682m2, 碎石垫层26806+119258=146064m2;水泥混凝土面层10780m2,路面基层10780m2,路面底基层10780m2。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一般路段设计速度为60km/h,过镇段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为12m。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二、环境管理体系:
1、成立环境领导小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组长:易贤圣
副组长:丁顺文、曾波、何方荣
组员:梁隆钢、魏斌、肖波、廖波、樊大林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环境领导组织机构
见图
3、环保体系制度保证体系措施
制定项目施工的环境管理制度;识别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对环境的危害因素,并予以分析评价,根据所识别出的危害源,编制项目施工环境保证措施予以控制,落实项目施工环境责任制;整改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因素,对重大事故上报主管部门并协助调查处理。

①项目经理是项目环境生产第一责任人,承担项目部全部工程项目法定的合同责任。

在布置、计划、组织、检查、总结工作时,必须把环境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同时布置、计划、组织、检查、总结。

②项目经理部成立有关负责人参加的环境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网络,明确项目书记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负责研究与决策有关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

③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环境指标,完善并执行环境目标管理制度。

④开工前,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措施计划,并限期实施。

在没有环境保障措施时,工程不得开工。

⑤开工后,每月由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环境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检查,随时召开各生产部门环境小组会议,并检查、总结环境工作。

⑥贯彻环境领导小组决定,落实整改措施。

严格执行与经济挂钩奖惩制度,坚决实施环境保证权制度。

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立环境告示牌、环境宣传标语,配备必要的环境清洁工具、设备与通信联络设施。

⑦开展环保小组活动,研究关键工程的环境防护措施,满足职业安全健康要求,并将活动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三、部门环境管理职责分配:
1、由工程部在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的同时,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①现场搅拌站及运输车辆冲洗污水先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外排,沉淀池及时清
理。

②妥善处理泥浆,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2、由工程部负责制定办公区、宿舍区、生产区、排水系统、污水排放达标。

3、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办公区、宿舍区、生产区、环境卫生、治理清洁方法。

①食堂设置隔油池。

②现场按要求设置厕所,布置合理,设置化粪池,有冲水设施,有专人负责清洁
卫生。

③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物质污染。

④由设备部负责,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⑤生产垃圾由工程部和物资部负责处理。

⑥噪声排放,由工程部和设备部负责制定方案、措施实施。

⑦材料分类存放由物资历部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并实施。

⑧危险废弃物,由工程部和综合办公室制定制度并实施。

⑨节约水电能源,由工程部和综合办公室制定制度措施并实施。

⑩由质检部、安监部负责监督,并检查。

制度的制定、措施的实施、和落实的情况,并随时向项目经理、总工反映,以求及时改进制定措施,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四、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地形环境保护措施
①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②及早施做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③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通过焚烧或其他措施处理后运至专门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2、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②清洗骨料的水和其他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③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④钻孔桩泥浆排放采用专用运输车将钻渣、泥浆运输到指定地点堆放。

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①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家作物的污染。

②对运输易飞扬的物料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③在设备选型时选择污染小,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

④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①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院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

②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

③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5、环保责任制及奖惩措施
指定专门的环保监督员,对工程的每一个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出现问题马上会同项目部领导或当地环保部门一起解决。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项目部定期对每位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并且监督其执行情况。

每月对项目部的环保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达不到95分以上的“样板工程”标准,令其限期整改。

6、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①在施工期间爱护沿线一草一木,不随意砍伐树木。

②临时道路、驻地、生产临时设施场地做好场地硬化、绿化工作。

③及时做好各种排水措施,将雨水汇集到排水沟内。

7、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①临时设施用地本着尽量少占耕地的原则,尽量利用旱地、荒地,力求不占或少占耕地。

临时用地在工程完工后,能够根据当地农民的需要复垦成耕地的,表面覆盖一层清表土。

不能复垦耕地或宅基地的可以改成鱼塘,或者作为弃土场使用。

②临时设施用地退还前,进行必要的整修完善并栽种树苗、绿化或复耕,防止水土流失。

6 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及控制措施
7
8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