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普及普通话纳入教育教学要求的文件

合集下载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

溪洛渡职业技术学校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的内容和精神,自觉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推进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加强师生的素质修养。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该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

一、推广普通话工作制度1.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教学副校长分管并具体组织落实,各班配备三名推普员,加强推普工作的监督。

2.全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积极推广普通话自觉使用“四用语”(课堂用语、会议用语、宣传广播用语、校园交际用语)。

3.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考核,考核结果列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4.普通话水平测试列入学生素质考核一项内容,每学年进行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口试、笔试),不达标的不得参加优秀学生评选。

5.学校每学期有计划的安排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在校内形成一个以讲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6.推普工作列入先进教研组和“文明班级”考评条件。

- 1 -二、语言制度1.普通话规范制度(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2)说标准普通话,不夹带方言,不转变语音、语调。

(3)学生在校园内说普通话,课堂发言,课下交流时使用普通话。

(4)提倡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说普通话。

2.规范字使用制度(1)作业书写规范,减少错别字。

(不使用异体字、繁体字)(2)学习笔记中使用规范字。

(3)小报及宣传刊物中使用规范字。

(不使用异体字、繁体字)(4)自主检查家长在回条或签字中的用字,督促家长使用规范字。

(不使用异体字、繁体字)三、语言文字工作奖惩制度1.要求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即:语文老师二级甲等87分,其他非语文老师二级乙等80分。

未达标教师,原则上不予聘用。

2.教师要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语水平,使我校全体在岗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 2 -并把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国语[1992]49号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国语[1992]49号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通知(国语[1992]49号1992年9月21日)根据国语〔1991〕29号文件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教委对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1992年上半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所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工作进行了抽查。

检查和抽查的结果表明,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基本上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即干部师生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毕业生具有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的教学能力。

一些学校还提前实现了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各地师范学校深入开展普及普通话工作,把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纳入师范学校培养目标,设置普通话课程,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当前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工作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距较大,普通话水平还不高。

总的来说,是较低水平的普及。

因此,中等师范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

为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保证1995年底前达到普及普通话第二阶段的目标,特提出以下意见和要求:一、继续提高对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语言规范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使跨世纪的未来建设者掌握和熟练运用规范的语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宪法、义务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已经明确了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法定地位。

今后推广普通话工作必须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更加广泛深入地进行。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章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章制度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章制度【篇1】幼儿园语言文字规章制度为全面推进我校使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法》和《教育法》,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状况,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学校全面推广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准),推行规范汉字(以《汉字简化方案》为准)。

二、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的常设机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

三、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务必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务必到达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务必到达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

四、学校刊物,橱窗、墙报、校训、班训、标语牌匾、以及校园网、校内通知、公布栏等务必使用规范汉字。

五、学校公文、教师教案、讲义、课件、板书、试卷、批语、评语等务必用规范汉字,学生作业务必用规范汉字。

六、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都务必用普通话进行;播音室的广播务必用普通话播报。

七、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学校开设阅读课、写字课,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和规范字训练。

八、学校所有会议发言一律用普通话,领导应带头坚持说普通话,凡与学生交谈无论何时何地一律用普通话;用心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竞赛,如普通话朗读比赛、演讲、辩论赛、征文、主题班会等,提高师生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

九、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建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评比制度,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录用、业务考核、评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档案管理,做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一、精心组织每年的推普周活动,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

十二、不定期举办若干语言文字规范化师生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篇2】幼儿园语言文字规章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进一步推进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依据《河池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我园特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规章制度:一、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全园的语言文字工作。

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

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

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推广普通话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强化措施,查缺补漏,及时整改,在组织师生继续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口语实践活动。

二、主要工作(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宣传网络的作用进行宣传教育。

主要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校师生对推广普通话口语实践工作意义的认识和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说规范话和写规范字的能力。

(二)强化常规管理成立以校长李念民为组长的推广普通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务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和普通话骨干教师组成,下设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专人负责,健全工作机构,计划安排要到位。

学校教务处将加强对普通话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

结合常规教学管理,教务处开展不定期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

各教研组开展示范课、评优课、公开课等活动,检查普通话使用情况。

教务处要充分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作用,强化母语教育,强化用字规范性,使语文教师成为学校“推普”工作的排头兵。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作业情况的指导、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要加大课堂渗透的力度。

(三)落实管理制度。

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在校规和教学管理与评估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把普通话口语实践工作与教师、学生考核挂钩,加大分值,奖优罚劣。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和市教委、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抓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要求:一、常规管理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个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校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在教学楼、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5.校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及校徽;学校的公文、文件头和校刊校报的刊头报头学校的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2.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讲义、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3. 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三、师资管理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续教育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是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重要阵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校园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山阳县城区第一初级中学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校园内应自觉使用普通话1、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不夹带方言,不转变语音、语调,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2、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

3、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4、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5、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止说粗话、高声喧哗。

6、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说普通话,并督促父母、长辈学说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用语。

7、使用电话或网络等通讯工具,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

二、校园内要规范用字1、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2、学生参与制作的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3、学生参与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海报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范。

4、班级黑板报、考试答卷等用字要规范,不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5、作业、学习笔记等要求书写规范,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要规范用字,减少错别字。

6、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禁止使用不伦不类的、格调粗俗的网络语言,禁止在网络中使用别字、自创字、怪字等。

三、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检查、督促力度1、使学生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意识,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并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普通话规章制度

普通话规章制度

普通话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

普及普通话,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三条全体师生应认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将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校的普通话工作。

二、教师普通话水平要求第五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

新入职教师应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原有教师逐步达到此标准。

第六条教师应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每年进行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再次培训和测试。

第七条学校定期组织普通话培训班,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学生普通话水平要求第八条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普通话水平。

新生入学时应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九条学校应将普通话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普通话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第十条学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普通话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实际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四、普通话推广与应用第十一条学校应将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逐步实现教学、工作和服务用语的普通话化。

第十二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学生应自觉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第十三条学校举办的各类会议、讲座、报告等公共场合,应使用普通话。

第十四条学校应通过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渠道,宣传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五、奖惩措施第十五条对在普通话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不认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师生,学校给予批评教育,并在考核、晋升等方面予以限制。

六、附则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方案一我校把推广普及普通话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还把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培养纳入学校课程标准,在学校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学校全面推广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准),推行规范汉字(以《汉字简化方案》为准)。

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呈普遍下降趋势。

校园里,无论是海报、宣传栏,还是学生个人请假条、作业、实报告、毕业论文等,错字病句、生造词语、不规范汉字、行文晦涩、逻辑混用能力。

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能力是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

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生活、研究的基本能力,必须要得到提高和强化。

基于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结合学校课程教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教学内容上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语言应用说,二是文字应用写,也就是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两个方面,从手段上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

校内首先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来实现。

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需求,要求专业必须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课程。

对语言文字应用方面没有特别要求的专业必须开设选修课程,比如《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常见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等课程。

其次,学校可以搭建更多的语言实践平台,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会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是参与面不广,所以扩大活动参与面很重要。

以辩论赛为例,通常先由系部选拔,然后再择优推荐参加学校比赛。

参与的同学也最多几十个。

我们可以把这种活动推广到班级,要求每个班所有同学参与进来,然后择优一级一级推荐。

这样就能实现其实践参与的普遍性。

各系部展开普通话培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渗入渗出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普通话训练和书写规范化训练,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豪小发字〔2015〕15号
关于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的规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切实提高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

二、具体内容
1.提高认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育是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规范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是学校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虽然我们北方的教师、学生普通话说得很好,但或多或少也有不规范的地方,如方音等问题。

2.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的相关规定
(1)师生在教学中使用规范的普通话,禁止使用北方地区的方言。

(2)把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到教学管理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3)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必查此项。

(4)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规范,对于易读错的音节和易写错的字要反复强调、训练,使之规范。

(5)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写给学生的评语,书写要规范,语句要通顺,禁止出现错别字或繁体字、简化字。

(6)发现学生作业中错字或病句现象,要及时给以纠正,并及时让学生改错。

(7)全校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学校其它集体活动中,都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避免使用北方方言。

(8)加强学校用字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宣传、贯彻国家现已颁布的汉字规范标准,使学校成为使用规范汉字的楷模。

(9)学校教职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课下交流都必须说标准的普通话。

(10)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11)各学年组教学负责人在听课,评课中,要把教师语言是否规范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12)每学期在教师中举行如:朗读、演讲、说课
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标准的普通话水平。

(13)重视电话用语,讲文明,懂礼貌,使用标准普通话,把它视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接待的窗口。

三、领导小组
组长:仪咏梅
副组长:康冬梅
组员:郭金勇张聿堂高义敏苗森
豪迈小学
2015年9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