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到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
随着课改的深入,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幼关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些旧的、传统的师幼关系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教师的提问也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个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活动中,如何提高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一、提问内容的设计1、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设计提问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
提问要能引导幼儿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的思维训练。
让幼儿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多种思维指向、途径、结果的问题,强化幼儿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故事《小老鼠吱吱》中,我设计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其中有“猜猜看这些礼物是谁送给小老鼠吱吱的?”“小老鼠吱吱收到这些礼物会怎么样呢?”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积极性提高,创造性也较强,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老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3、提问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把活动的“筋骨”抽出来,将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故事《对换节》中,主要让幼儿知道父母工作是很辛苦的,而自己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才能做好事情。
我针对这样的思路设计问题,“大人在对换节里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孩子们做了大人以后高兴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幼儿在自己的思考讲述中,自觉地理解了这些道理,而不用老师去特意地告诉他们。
主题下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方法

主题下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方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师幼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提高师幼互动质量,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1.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兴趣和需求,关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2.积极倾听: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要用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和表达,给予及时的回应。
3.营造温馨氛围: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与教师互动。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1.丰富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富有创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2.提高教育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游戏式等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指导。
三、增强师幼互动的有效性1.适时引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幼儿顺利完成任务。
2.激发幼儿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提高互动质量。
3.互动反馈: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四、加强家园合作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
2.亲子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3.定期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定期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五、注重教师专业成长1.培训学习: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反思与总结: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3.同行交流: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优秀教育经验和做法。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师幼互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有效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一、建立平等、尊重的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师幼关系,才能促进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不将幼儿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给予每个幼儿平等的关注和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当幼儿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回应和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教师也要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决定,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有的幼儿对植物的叶子形状感兴趣,想要仔细观察;而有的幼儿则对植物的根部感兴趣,想要探究植物的根系。
教师并没有强行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预设观察方向,而是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观察和探索。
这样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师幼之间的良好互动。
二、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影响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芳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环境。
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和道具,如图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营造诞辰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教学环境要富有变化和挑战性,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温馨的阅读角,摆放各种绘本、故事书等,让幼儿在自由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幼儿园教研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

幼儿园教研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一、概述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成为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重要主题。
二、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必要性1. 促进幼儿学习兴趣: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 提高教学效果: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帮助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三、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障师幼互动质量的前提,幼儿园应该注重教室的布置和环境氛围的营造,让幼儿感到舒适和愉悦。
2. 提高师幼交流能力: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学会和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情感交流能力。
3.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
4. 注重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表扬、关心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通联。
5. 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四、实施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措施1. 组织教师培训:幼儿园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建立专门的教研小组:成立专门的教研小组,围绕师幼互动的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不断完善师幼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3. 搭建交流评台: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师幼互动的交流评台,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4. 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及时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师幼互动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五、结语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逐步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搭建教研平台 提高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摘要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幼儿与教师的双向人际交流,带有明显的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教学质量。
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教师的教育行为惯性、教师的专业能力等。
一年来,我们搭建平台,探索出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如采用自下而上,循环研读的方式,提升理论知识;选定教研点,开展头脑风暴;同课同构,拓展互动思路;一课多研,使互动向纵深发展等,切实提高了教师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能力。
关键词师幼互动教研一课多研Construc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in Collective Teaching//Wang SailiAbstract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directly influences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uch as teachers'educat-ional concepts,teachers'education behaviors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ability.In the past one year,we have established plat-forms to explore various types of methods that comb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aiming to practically improve teachers' ability of constructing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Key words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ersified teaching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321004,Jinhua,Zhejiang,China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是现代教育观、儿童观的客观要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是课程模式及儿童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研究正文一、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最为关键的成长时期,其教育质量对于孩子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在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过去,教育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而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鼓励和支持。
2. 师幼互动的方式多样化在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例如,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教师能够与幼儿密切互动,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 教师专业能力的不一致性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然而,目前教师队伍中专业能力的不一致性较为明显,一些教师对于师幼互动的认识和方法掌握不够,导致幼儿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三、存在的问题1. 教师缺乏对师幼互动的认识一些教师对于师幼互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可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支持。
2. 师幼互动缺乏情感交流幼儿教育中,情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近和信任。
然而,一些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情感的表达,导致幼儿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3. 缺乏个性化的师幼互动每个幼儿的成长发展需要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但目前有些教师对于不同幼儿的需求缺乏针对性的师幼互动。
这使得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对策建议1.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了提高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注重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关教育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的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师幼互动的方法和技巧。
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集体教学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有哪些?2023年,教育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教育工作者们更加注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交流,而师幼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是一个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心思,以建立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
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
通过多次的互动和交流,让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更加自信地学习和表现。
2.注重个人差异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3.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集体教学中,老师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亲自参与引导,以及简短的对话来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学习中来。
1.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集体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竞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2.依据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形式的变化。
每个课程都有一个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
3.通过课外活动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可以通过户外探险、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在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
三、摒弃过分注重分数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分数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成绩不好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1.注重教育的关键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教学活动师幼互动教研(3篇)

第1篇一、背景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需求,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幼互动,本教研活动以“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师幼互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师幼互动重要性的认识。
2. 探讨不同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3. 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师幼互动的能力。
4. 促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研内容1. 师幼互动的定义与重要性(1)师幼互动的定义: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通过语言、行为、情感等形式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2)师幼互动的重要性: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需求,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2. 不同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1)游戏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师幼互动:①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②在游戏中,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关注幼儿的行为和情感,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③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主题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师幼互动:①围绕主题,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鼓励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③关注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师幼互动: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③鼓励幼儿在集体教学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师幼互动的能力(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掌握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引言(1)※互动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言语互动与非言语互动。
※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
※维果斯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发展的“社会共享”的认知。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3)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1、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2、现实的师幼互动平等仍处于浅层状态,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互相尊重,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教师的话语霸权。
※师幼虚假的交往现象。
(4)案例1:有趣的转动教师问:“要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幼儿:“眼珠不会转动九看不见旁边的东西了。
”“脖子不会转动,头就不会动了。
”“如果腰不会转动,身体就弯不下来了。
”“我家就有老板椅呀。
”教师强调说:“我的问题是如果身体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
”就又请别的孩子回答了。
然后教师接着说:“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5)虽然教师能清楚地听到幼儿回答“我家有老板椅。
”但是还没有真正听懂这句话,不能真正地理解幼儿所表达的意思。
在教师看来这样的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但如果仔细分析:幼儿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老板椅呢?老板椅与身体转动有什么相关吗?就会发现幼儿所说的老板椅的意思应该是:老板椅会转动,我要是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转动了,就可以坐在我家里的老板椅上,以椅子的转动来代替身体一些部位的转动。
其实,老师是可以接住孩子抛来的球的,及时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更清晰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6)案例2:玩具要轮流玩※为了引导大班的幼儿学会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一位教师设计了社会活动“玩具要轮流玩”。
这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实录。
※师:有时候好朋友之间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像他们这样:(两位幼儿一男一女进行争抢玩具的情境表演。
)师:这两位朋友在争抢玩具,这样做对不对?我们来帮助他们想想办法?幼:男孩应该让女孩。
幼:大家轮流玩。
幼:只给女孩子玩,不给男孩子玩也不公平,应该再找一个玩具。
师: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幼:有一次我玩一个玩具,哥哥也想玩,就拿着他的玩具对我说:“我这个玩具很好玩。
”其实,他的玩具我玩过,一点也不好玩,我就没有答应他。
师:我们要学会相互谦让,玩具要大家轮流玩。
(7)上述判断中,教师早就预设了问题的答案——教师都要绕回预先的目标上。
其实,适宜的社会性行为必须经过幼儿自身的体验才能被认同并内化,与其回避、压制,倒不如让幼儿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感受,再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况,如:两个小朋友都想玩该怎么办,让孩子说说解决的办法,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合作中问题,如苍白无力地说教说教要有效得多。
(8)在互动的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幼儿的思维、语言,而忽略幼儿的内心感受。
※在互动的导向上,教师是互动中的主动者,幼儿是消极的受动者。
(9)2、师幼互动模式单一※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的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倾斜式互动。
教师发起互动占绝大多数。
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
(10)※幼儿的互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
幼儿在许多事情上都得接受教师的指令,没有任何主动权、自主权。
(11)※教师往往会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的走教案的过程,较少关住或漠视互动中幼儿随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希望看见教学进程与教学计划慢慢地偏离。
(12)案例3:有趣的光斑教师说:今天阳光明媚,请小朋友用镜子玩一玩,看能发现什么。
听到小铃声就到老师身边坐下来。
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四处玩起了镜子,有几个小朋友把镜子放在太阳下不停地晃动着,把光斑照到各处,指指点点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
慢慢地孩子们都挪向有阳光的地方,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
可还是有几个孩子没成功,有的岁让站在阳光底下,可镜子缺在阴处,有的本该照射镜子上的阳光正好被其他孩子的身体挡住了,还有个女孩虽然把镜子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可镜子正面朝下,阳光只照到镜子的背面,虽不停地晃动着镜子,可还是照不出光斑。
旁边一男孩子就伸手过去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就产生了。
(13)※老师敲小玲了,小朋友们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问:“刚才玩的开心吗?”“开心。
”“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孩子们正在讨论。
刚才那个男孩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有一个小朋友搞不起来,是我帮她搞起来的。
”※老师并没有理会,继续说:“光斑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请小朋友们再去玩一玩,想一想。
”※老师的教案成了死的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幼儿,让他们围绕着它转,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推进情况适当调整,互动机械。
师幼互动的过程成了有目的、有组织的灌输过程。
(14)调整:※当老师发现有的孩子照不出光斑时,即可增加“如何才可以照出光斑”的讨论,“照不出光斑”的原因分析,探索环节,可以提出(1)你照出光斑了吗?(2)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请照出光斑的孩子再来试一试,再次展现问题情境,让大家来找寻原因。
※再如,当那个男孩说时……,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为他提供充分表达、展示的机会,同时可以把球抛给大家,共同讨论。
(15)4、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预料外的问题,随机应变、灵活机敏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完成,随机处置的能力。
(16)案例4:木鱼在什么地方敲※教师正在组织孩子进行音乐欣赏:小老鼠偷油。
活动开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形象地肢体动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接着有条不紊地欣赏乐曲第一段与第二段,老师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们喜欢那一段?※有的小朋友说喜欢第一段,也有的说喜欢第二段,教师说:“很好。
”接着老师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呢?”立即有小朋友们抢着回答说:“在庙里。
”顿时,在场的小朋友与听课的老师哄堂大笑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老师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继续强调:“你再仔细听听木鱼在哪里敲”而幼儿仍然回答:“在庙里”。
最后老师强做微笑说:“木鱼应该在第一小节结束时来敲。
※老师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的。
木鱼是可以在庙里敲的,这是没有错的。
幼儿能做出这样的回答,说明他在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教师多幼儿的回答要分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幼儿会这样回答,造成这样回答的原因是什么,应从教师找原因,是语言不准确,还是问的范围太大……(18)分析:教师的语言是幼儿回答问题的诱因,如果是这样问:“你们认为木鱼应在乐曲的哪一个小节敲好听呢?”这样的提问确定了问题的范围,把幼儿凌乱的思绪拉入乐曲之中,请幼儿听听音乐告诉大家,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了。
并且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但能体验乐曲之美感,也能在比较中了解敲木鱼的作用。
即使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也不需要紧张,可以灵活机动,发挥教育机智:“很好,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注意到庙里也有敲木鱼,能不能帮我们想一想今天这首歌曲中什么地方用木鱼敲好听呢?这样幼儿不但积极回答,而且也会想为什么用木鱼敲而不用别的器具,自然归纳出:用木鱼的声音最能表现出小老鼠头油时紧张的气氛。
”二、原因分析——价值观、技术因素及实际困难※(一)落后的课程教学观※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观念问题——教学活动十特殊的认识活动还是师幼的对话交往活动?※传统教学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集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师生双边活动。
(20)案例5: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师: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吗?幼:不是。
师:为什么?幼:因为森林里有许多动物,他们很凶的。
幼:我最害怕大灰狼和大狗熊了。
幼:地球上没有动物就好了。
幼:可是,没有虾的话我就吃不上虾了。
※老师把话题重新扭转过来,继续问道:森林有什么作用?接着引导幼儿归纳出大森林种种好处,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最后做出总结: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森林和大森林的小动物……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教学中心目标,其它的目标,诸如态度、价值、情感、社会性的任务或附带,或抽象,并没有真正的地位。
※教学过程成了展示教学计划的过程。
※引起儿童兴趣——导入活动——提出问题——师幼一问一答——最后教师得出结论。
※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与传声筒。
(22)送给蛤蟆的礼物※再过几天就是蛤蟆妈妈的生日了,青蛙想做一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
这天下午,青蛙一看见蛤蟆,就忍不住说了出来:“我要送你一件衣服,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
”蛤蟆听了很高兴。
※晚上,青蛙准备好剪刀、针线,开始做衣服。
可青蛙从没做过衣服呢!刚剪了几下,青蛙就叫起来,“哎呀,坏了,剪坏了!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一件背心了。
”※有一天,青蛙碰到蛤蟆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说:“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还是做件背心给你吧!”“呀!太好了。
”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
(23)※晚饭后,青蛙就做起了背心。
这次青蛙就小心多了。
可是不知怎的,又剪坏了。
现在背心也做不成了,只能做一顶帽子了。
青蛙真的生自己的气了。
“唉!算了,明天再做吧!”青蛙气呼呼的上床睡觉了。
※二天,青蛙又碰到了蛤蟆说:“嗯,我觉得那块布更适合做一顶帽子!”“听起来真不错,我喜欢帽子!”(24)这天晚上,青蛙在动手做帽子前,对自己说:“这次,你要是再剪坏,你就是一个最笨最笨的大笨蛋!”唉,看来青蛙的运气真是糟透了,布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
“唉!我是世界上头号大笨蛋。
”青蛙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是蛤蟆的生日,当青蛙把一块手绢送给蛤蟆的时候,他难过差点儿掉下眼泪。
“哇,真漂亮!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最特别的礼物了,谢谢你!”看到蛤蟆这么高兴,青蛙一点儿不觉得难过了。
(25)教师的三个提问※导入故事:最近,听说蛤蟆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青蛙打算做一件衣服送给它,可是最后,青蛙只送了一条手帕。
问题一:如果你是蛤蟆听说礼物从衣服变成了手绢,你会高兴还是难过?为什么?问题二:如果你是青蛙,把原来打算制作的漂亮衣服只做出一条手绢,你还会把这份礼物送给蛤蟆吗?为什么?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留下结局让幼儿思考并提问:问题三:猜一猜,蛤蟆最后会收下这份礼物吗?为什么?(26)教学活动是师幼交往对话活动※课程的教与学不是外在于教师与儿童的活动的,尤其当幼儿园课程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幼儿园一日的活动后,其本身就是师幼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幼儿园课程教学就其本质应是师幼互动的交往过程,是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