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的实用知识

心理学的实用知识心理学的知识11,蘑菇效应(双刃剑,有好有坏)蘑菇效应,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或公司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
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但如果不注意,不给予及时和应有关怀引导,也会产生弊病,比如蘑菇可能由于得不到阳光和肥料,一直长不大。
2,旁观者效应(不报警是人性冷漠?)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由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于1970年发现,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旁观者效应的6个原因:1)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影响结果,即人的从众心理。
3)多数人忽略。
4)责任扩散、分摊。
5)情境的不明确性。
6)评价恐惧(害怕别人说自己)。
3,搭便车效应(占尽便宜,一毛不拔)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
搭便车效应使群体内的责任扩散,鼓励了个体的懒散。
当群体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单独个体时,个人的投入与整体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不明确。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1)损害成本承担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2)助长其它成员的惰性。
反映在整体的结果上就是:集体积极性下降,工作质量下降。
4,吊桥效应(不是因为人,而是因为场景)案例一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在一座长130米且仅靠2根粗麻绳悬挂在70米高空的吊桥上做了一个实验:那些从桥上走过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自己对站在对岸的異性有了心动的感觉。
完整版)100个心理学常识

完整版)100个心理学常识1.恢复生活动力的8个小惯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疲惫,缺乏动力。
以下是8个小惯,可以帮助你恢复生活动力:1.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2.放弃周末晚上去酒吧,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3.找一条你从没去过的街道;4.旅行,去一个你好奇的地方;5.学一项新的技艺;6.去社交;7.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8.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2.成功语录以下是一些成功语录: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2.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3.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5.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6.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3.自我成长的6个反思以下是自我成长的6个反思:1.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研究他。
2.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
3.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做到。
4.不断告诉自己某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5.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
6.勇气只是多跨一步超越恐惧。
4.心理常识:兴奋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情绪变化首先会反映在不自觉的瞳孔改变上:当情绪从中性变得兴奋、愉快,瞳孔会不自觉变大。
男子看到迷人的女子或女性看到潇洒男子,都会有瞳孔放大的反应。
打扑克时若果抓到了期望的好牌,情绪兴奋性会陡然上升,瞳孔放大。
5.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以下是三条关于适应生活的建议:1.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
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2.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我们的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
3.如果你认为你的教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
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6.流泪的女人不可爱一般认为,女性的“潸然泪下”会让男性顿生怜香惜玉之心。
可是最新科研成果却显示,不仅哭泣造成的红鼻头会令人变丑,女性流下的眼泪还会发出化学信号,让男性对流泪者热情骤减。
21个生活中的心理学小常识

21个生活中的心理学小知识魔鬼往往隐藏于细节当中,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能在心理学方面得到解释,下面就来分享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小知识。
1、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比如星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2、情话对着左耳说更有效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着爱人的左耳甜言蜜语更能俘获她们的芳心.这是因为人的左耳由右脑控制。
而在人脑分工中,右脑半球负责感性直观思维,对情感类体验更为敏锐。
3、人用右耳听的话比用左耳记得更牢因为右耳听到的信息汇入左半脑,而左半脑比右半脑更具记忆优势.所以要想让对方牢牢记住你说的话,对着他/她的右耳说吧!4、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掩饰什么。
5、从网络聊天习惯读懂一个人喜欢用“……”和“。
.。
”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
6、抛硬币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就知道你真正想选的是什么7、人们大多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8、人生只有900个月其实人生只有900个月!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
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
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是如何度过的?9、贝勃规律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10、墨菲定理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
心理学基本常识

心理学基本常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掌握一些心理学基本常识对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提高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一、大脑和行为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中枢。
它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不同区域的大脑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前额叶与决策、皮层负责感知和思考、扁桃体与情绪有关等。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与生理的关系。
二、认知与思考认知是指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力、记忆、观察和推理等。
人类的思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经验、情绪和环境等。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这些过程,并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方法。
注意力是我们选择性接收信息的能力,记忆是我们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推理是我们从已知信息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了解这些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类主观体验的一种状态,通常具有积极或消极的色彩。
情绪与生理和认知过程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理解情绪来提高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情感是情绪的更广泛概念,包括愉快、悲伤、愤怒、焦虑等。
了解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四、人格与性格人格是指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反映了个体的习惯和独特的风格。
性格是相对稳定的,通常会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
人格心理学研究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何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格特质理论将人格分为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五、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六、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下面是100个关于心理学的常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1. 意识:意识是我们对自我和环境的主观体验。
2. 潜意识:潜意识是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包括潜意识的回忆和愿望。
3. 知觉:知觉是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4. 学习: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5. 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如何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验和信息。
6.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7. 思维:思维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8. 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9. 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0. 自尊:自尊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
11. 压力:压力是外部事件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12. 焦虑:焦虑是对真实或想像中的威胁的担忧和恐惧。
13. 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和对未来感到绝望的状态。
14.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临床诊断。
15.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学专家交流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6.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17.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8.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社会影响。
19.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发展和变化。
20.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问题,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21.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测试和评估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
22. 人类发展: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几个方面。
23.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关注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成长和变化。
24.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研究青春期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
25. 成人发展:成人发展研究成年人中的发展、变化和成熟过程。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心理学包括多个子领域,涵盖广泛的研究内容,如认知、情绪、发展、社会等。
二、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
最早的心理学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威廉·旦特进行的。
从最初的结构主义到后来的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各种学派相继兴起,为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思想和方法。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观察法、案例研究等。
实验法
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因果关系,而问卷调查则用于获取被试者主观感受和看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意识、注意、记忆、学习、情绪等。
这些
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探究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五、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临床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心理学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六、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心理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心理
学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跨文化研究,探索心理健康、幸福等议题,为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对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
学学科,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对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基本常识

心理学基本常识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3、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其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4、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
5、201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201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7、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建立。
8、1920年专门攻读心理学的赴美留学生陈鹤琴(1892-1982)、廖世承(1892-1970)、陆志韦(1894-1970)回国,并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此时该校在教育科中设立了一个心理系,不久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
9、1921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
10、1922年1月出版中国第一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发行,这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心理》杂志是中华心理学会的会刊,由张耀翔主编。
11、1928年11月,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是现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
12、1951年12月7日中科院心理所成立,曹日昌任所长。
13、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的时间1930年14、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5、皮亚杰(Jean Piaga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
十大冷门心理学常识

十大冷门心理学常识
1.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并分析信息,不断挑战自己的信念和偏见。
2. 社交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和与他人互动的心理过程,探讨社交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3. 睡眠和梦境:睡眠是大脑和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梦境则是未解决问题和情感的反映。
4. 情绪智力:能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
5. 记忆力:研究大脑如何存储、检索和遗忘信息,并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6. 心理学治疗:通过心理学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疾病。
7. 知觉和注意力:研究大脑如何处理外界信息,并如何选择和集中注意力。
8. 协作与竞争:研究人类合作和竞争的动机和机制,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的协作和竞争。
9. 思维方式:研究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10. 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障碍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精神疾病。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与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一、心理学就是什么提到心理学,大家会想到什么?就是不就是想到心理咨询师,倾听患者坐在沙发上诉说她们的生活细节,每个咨询师都带着眼睛、咬着雪茄,捋着胡须,……也有可能想到催眠,患者在躺椅上全身放松,似睡非睡状态,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问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是一位精神科医生,最具影响力与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也许在整个历史上也就是,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建立对童年、人格、梦以及性的瞧法,同时人们对她研究成果的评价毁誉参半。
她的人生轨迹很长,跨越南北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像大多数科学家一样,弗洛伊德的革命性的理论也就是建立在其她人的工作成果之上的。
当然,这个领域的创新并没有在她之后就止步,事实上,心理学就是最为广泛与多样化的科学之一。
它所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的学派与思想,以及所包含的学科规律而言。
也许与其她科学相比,心理学更像一个老旧的熔炉。
举个例子,在弗洛伊德年代就有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她们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方法大相径庭,主要流派有: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
古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所以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了,生命也就不在了。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就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879年的德国,内科医生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在几年前她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这本书被认为就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教科书。
冯特与她的学生铁钦纳吸收了化学家与物理学家的观点,认为如果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可以把物质拆分成简单的元素与结构,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大脑那么做?她们采用让患者通过自我观察(内省)的方法,试图理解意识的结构,问她们观察日落就是什么感觉,或就是闻咖啡,舔小猫什么的,铁钦纳称这种方法为结构主义。
尽管名字听起来很严谨,但由于太过依赖内省方法而显得过于主观。
因为,即使就是被同一只小猫舔,您的感觉也可能与我也不一样。
心理学家显然无法观察到患者的内心想法或感受,所以结构主义这个流派还就是很短命的。
相比之下,美国医生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关注的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去思考、感觉、闻味道与舔东西……基本上,她关注的就是行为的作用,这种方法也就就是机能主义。
灵感来自于查尔斯达尔文的观点“适应性的行为在进化过程中得到保留”。
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了她的开创新著作《心理学原理》,在书里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精神生活的一门科学”。
就在此时,弗洛伊德也在开动她的大脑,她在维也纳的医院开始她的医学生涯,但在1886年她专攻神经障碍,在此期间,她亲眼目睹自己的同事约瑟夫布鲁尔用一种全新的谈话疗法,治疗一位名叫“安娜欧”的患者,基本上她只就是让她谈谈她的症状,她说的越多,提到的创伤性回忆就越多,她的症状就减轻得越多。
这就是一个突破,它永远的改变了弗洛伊德。
从那以后,弗洛伊德鼓励她的患者进行自由联想,说出她想到的任何东西,以及任意相关联的东西。
这个技术成为她职业生涯与心理学整个分支的基石。
1913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她的著作《梦的解析》(也译《释梦》),书里介绍了她的精神分析理论。
您可能认为精神分析就是一种治疗方法,患者躺在沙发上什么的,这只就是它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的想法比这复杂的多,而且就是革命性的。
精神分析最根本的核心理论就是:我们的人格就是由无意识的动机所形成的。
基本上,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深远的影响着。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几乎就是很显而易见的。
对于弗洛伊德的部分天才之处就在于,在1900年左右完全让人难以接受的,我们的思想被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驱动着,这很难理解。
难道就像,大概就像生物通过自然选择演化来的一样。
它抽象、无形,而且似乎不科学。
弗洛伊德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就是潜意识,字面意思就是意识之下的东西,但它仍可被发现。
即使您自己不知道,但您可以通过一种治疗技术来理解它,用梦、投射、自由联想来根除被压抑的情绪,并获得自我洞察力。
所以弗洛伊德真正想说的就是,精神疾病可以通过谈话疗法与自我探索来治愈。
这可就是个相当大的突破。
因为在这之前,精神病患者会被限制在疗养院里,好的话做做体力活,惨的话被拷在床架上。
在《梦的解析》之后,弗洛伊德又出版了20来本书,发表的文章多到数不清,她总就是拿着她标志性的雪茄,她认为吸烟能帮助她思考,但同时也让她得了下颌癌,在她人生最后16年里,她接受了至少30次痛苦的手术,这期间她还就是作死的抽烟,20世纪30年代后期,纳粹占领了奥地利,弗洛伊德与她的犹太家人历经磨难逃离到英国。
1939年9月,她的下颌癌实在折磨她,她的一位医生朋友通过注射不啡,协助她自杀,当时83岁。
无论您就是爱她还就是恨她,的的确确有很多人不赞同她的理论,但毫无疑问,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影响就是不朽的。
尽管在新兴的心理学领域中,各种理论互相竞争,有的没落了,有的被并到其她学科,时至今日,精神分析仍就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与实践方法。
下一个重大革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开始大放异彩,关键人物有巴普洛夫与斯金纳,她们专注于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的研究。
您可能还记得斯金纳,这家伙把老鼠、鸽子与小宝宝放在盒子里,通过条件控制让她们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
大约就在弗洛伊德逃亡英国的时候,斯金纳出版了她的《有机体的行为》,开创了行为主义的时代,并一直盛行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其她的主要流派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有继承了她的思想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学派,她们专注于早期经验对塑造无意识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行为与人格。
到了20世纪中叶,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力量仍然就是许多不同的学派,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侧重培养个人的成长,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等,这些对心理学的贡献都就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心理学被正式定义为“研究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融合,集所有不同流派思想之大成。
它认可了观测与记录行为的必要性,不论这行为就是尖叫、哭泣、还就是凭对着想象出来的观众表演萨克斯,但这同样意味着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我们所思考的,所感受的,与所相信的一切,尽管我们正用无形的手段将她们分解,如今我们真正接纳的观点就是:心理学就是一门完整的科学,虽然研究心理学的这帮人意见分歧,咬的不可开交,但一门科学的精髓在于,人们提出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一切收集数据的方法来尝试去解答她们。
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有效的揭示其中的奥秘,人们必须全方位的探索它。
哈佛的天文学家欧文金格里奇凝视着太空中遥远的天际,知识渊博的她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大脑就是迄今为止,整个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物理对象。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人格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不?”“记忆研究怎样帮助我们准备考试?”“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群体如何影响决策?”——原来,我们每天都用运用心理学!心理学也许就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就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事,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与帮助。
因此,了解一些心理学基本常识,心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会运用心理学来调节自己的压力与情绪,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危机,相信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能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一、心理学基本常识(2、目标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行为,其中应用心理学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改进每个个体与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3、当代心理学的观点共七种:生物学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观点、文化观点。
每一种观点对于人性的瞧法、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的焦点以及基本研究方法都不同。
生物学观点——研究行为与大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心理动力学观点——把行为瞧做就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的动力驱使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行为就是由外部的刺激条件决定的;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体内在的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认知的观点——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智过程;进化论观点——把行为瞧作就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文化观点——探索行为及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含义。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就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与抑制。
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就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她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就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与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
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就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与其她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与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就是潜意识的,就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就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就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就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