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学习

《人机工程学》学习
《人机工程学》学习

目录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2)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4)

三、作业空间尺寸 (6)

四、人的运动学基础知识 (7)

五、人机工程与我们的岗位创新 (16)

六、人机工程的经典故事 (20)

一、人机工程学是什么

1、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2000年,国际工效学协会发布了新的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互交关系的一门学科。

2、传统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和环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全、心理和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3、“随处可见人机,哪里都是工程”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可见到“人”和“机”的相互关系。比如以下的关系图:

二、人机工程学发展历程

任何学科都有起源和历史,人机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萌芽期:人类起源到20世纪30年代

初步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

快速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1、萌芽期的人机工程

有了人类就有了造物,有了造物就有了人机关系。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学会了选择石块,打制成可供砍、砸、刮的各种工具。

人机工程学开始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人的能力与其所使用工具之间的关系,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84年德国学者Mosso进行了着名的肌肉疲劳试验,

可以说使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开端。

1898年美国学者泰勒在钢铁厂对铁铲铲煤作业进行研究,用5KG、10KG、17KG、20KG四种装煤铁铲对铲煤作业进行实验,发现10KG铁铲效率最高。他的研究成果成了欧美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推行的“泰勒制”。

1911年美国吉尔布雷斯夫妇对建筑工人砌砖作业进行研究,通过快速摄影机将砌砖动作拍摄下来并进行分析,去掉无用的动作,使砌砖速度由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作业效率提高一倍多。他们还对外科手术的过程进行改进,将外科大夫自己取器械的方式改变为只需说出器械名称,由助手取器械并递给大夫,这一成果一直沿用至今。

2、初步发展期的人机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的大批武器,只考虑武器性能,而忽略了操作者的协调关系,造成很多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因此,首先在军事领域中开展了人机工程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二战结束后,人机工程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非军事领域。这段时期的发展也使人机工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快速发展期的人机工程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飞速,电子计算机普及,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作业空间尺寸

1、作业空间设计以人体尺寸为基本参数,从尺寸上保证人体结构的活动要求。

影响作业空间的因素很多,首先,视觉因素是对作业空间起决定性的因素,视觉决定头部位置,也决定了人体

的姿势。

其次,作业的性质(性质分技能作业、体力作业和脑力作业等)对作业空间也有影响。技能作业要求更多视觉观察,体力作业注重肌肉施力,各自作业空间设计都有不同侧重点。

图3-24表明,不同作业性质要求不同的工作台高度。

2、立姿作业

立姿作业在我们岗位作业中占有很大比例,立姿作业的优点是作业区域大,便于肌肉施力,作业者的体位容易改变。图3-27是立姿作业的人体尺寸参数。

四、人的运动学基础知识

1、肌肉运动

运动系统的运动都需要通过肌肉收缩而牵动骨绕关节运动,肌肉是人体运动能量的提供者,人的活动能力是靠肌肉决定的。

2、肌肉的施力

(1)肌肉的施力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以及不同点如

静态施力会造成消耗加大,肌肉酸痛,心率加快和恢复期

延长等现象,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肌肉缺氧,导致肌肉内积累大量乳酸造成。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中学生单手提书包比背书包要消耗多一倍的能量,这主要由于手臂、肩、躯干部分静态施力引起的,如图5-11。

国外学者还研究了手工播种土豆作业,同样作业30分钟,手提篮子心率增加量比挎着篮子心率增加量要多,可见心脏负荷的增加是手提篮子的静态施力造成的结果,如图5-12。

(3)日常工作中,施力方式的识别:

①避免不“自然”的身体姿势

②避免长时间抬手作业

③合理设计作业面高度,可减少手臂静态施力。

④尽可能双手交替作业

(5)事实上,日常作业都是既有静态施力,也有动态施力,很难具体划分彼此界限,也很难避免。但我们通过学习肌肉施力的概念,通过改进,可以减少静态施力,多想办法我们能做得更好。

3、骨和关节运动

(1)在肌肉收缩牵引力作用下,骨绕关节转动,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和操纵姿势,这称为骨人体运动,这也是人机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人体运动时间和精度

手的运动速度与运动习惯有关,一般是与手的运动习惯一致的运动,其速度较快,准确较高。

由于人体结构的特点,人的运动在某些方向上速度更快,国外学者对不同方向的运动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如下:

①在水平方向的前后运动比左右方向运动快;

②手在垂直面的运动速度比在水平面的运动速度快,准

确度也比水平面的高;

③“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的运动速度快;

④手朝向身体的运动比离开身体方向运动快,但后者准确度高;

⑤顺时针方向的操作动作比逆时针方向的快;

⑥单手在外侧60°角左右的直线动作和双手在外侧30°角左右同时的直线动作速度都最快,效果最好,如图5-5;

⑦从精度和速度来看,单手操作较双手操作为佳;

这样的结果,对于工作区域的设计有很大意义,比如设计装配线上物品的放置等。

(3)手的力量

人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手来完成的,因此手的力量在工作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手的力量和运动方向、肘关节的角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Clarke研究表明,当肘关节为60°-- 120°时,手臂产生的内收力最大,如图5-32。

(4)人的作业和动作效率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分为两部分:热能和机械能。机械能占有的比例越大,作业效能越高。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国外专家Barnes等人研究总结出“动作经济性原则”。这些原则简单可以归纳成4个方面:

①同时使用两只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

②力求减少动作数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动作;

③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动作;

④寻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动作难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势;

(5)重体力作业的合理操作

对于重体力作业的改进,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减轻人的实际作业强度,设计一些节省体力的

工具和设备,可以减少操作者的工作量,如下图:搬运重物过程中,提起重物时,腰部椎间盘回承受一定压力,用不同方法提起重物时,对腰部椎间盘的影响是不同的。

如图7-19,直腰提起重物,椎间盘压力变化比较小。弯腰提起重物,椎间盘压力会突然增大,这是因为弯腰提起重物,椎间盘压力分布不均引起的。

为了避免腰椎损伤和疲劳,在提起重物的时候要直腰,上身尽量伸直,弯曲膝盖,如图7-21。

4、手工具设计

人类使用手工具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早期人类使用的石器,到现代社会的电钻,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手工具,正确设计手工具成为人机工程学重十分重要的内容。

手工具设计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从人体手的尺寸以及力学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处于抓握方式下,抓握物和人的手臂呈大约70°时,人的手腕保持自然状态,如图5-63。

简单来说,手工具设计就是人使用工具时尽量使手保持自然状态。

五、人机工程与我们的岗位创新

1、根据立姿作业的人体尺寸参数,我们能更好改进我们的操作位置,使之更便于操作。

改进成果1:制作风动扳手存放架,提高存放位置,使存取扳手的位置处于人手最有利抓握的范围。

改进成果2:提高翻转机操作面板,使其处于人手操作最适宜的范围。

2、根据作业空间设计尺寸,重体力工作要求的工作台高度,我们对相关岗位的作业高度进行改进。

改进成果3:装缸盖气门岗位,打紧喷油器双头螺柱作业,作业高度偏高,非常累,容易腰椎劳损,增加踏板(相当于降低工作台高度)后,作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3、根据中学的物理知识,在扭距一定的情况下,加大力臂可以减少作用力。

改进成果4:调缸盖气门岗位,转动曲轴比较费力,员工

劳动强高。加大力臂可以减少转动力。根据中学学过的杠

加长力臂可以更省力!

在人机工程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我们岗位创新硕果累累,总结以上几个成果,我们可以编成一个脍炙人口的顺口溜:

增加架子,便操作。

提高按钮,腰杆直。

加个踏板,不疲劳。

杠杆原理,省力多。

只要我们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六、人机工程的经典故事

美国阿波罗登月舱设计中,原方案是让两名宇航员坐着,即使开了4个窗口,宇航员的视野也十分有限,很难观察到月球着陆点的地表情况。为了寻找解决方案,工程师互相争论,花费很多时间。一天一位工程师抱怨宇航员的座位又重又占用空间,另一位工程师马上想到,登月舱脱离母舱到月球表面大约只一个小时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坐着,不能站着进行这次短暂的旅行吗?

一个牢骚引出了大家都赞同的新方案。站着的宇航员眼睛可以贴近窗口,窗口可小,而视野却很大,问题迎刃而解,整个登月舱的质量可以减轻,方案更为安全、高效、经济。这个小故事,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

1、解决大难题,可能是一个小想法,甚至是一个不需投入资金的方法。

2、“让机器适应人”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但“人适应机器”也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3、只要我们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案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水处理实验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实践教案环节(专业核心课) 课程学时和学分:实验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环境生物学、水质工程学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是水处理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课程。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所学知识既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又为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本课程教案总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选课,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水处理实验的一般技能及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掌握一般水处理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实验项目基本要求 ()活性炭吸附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吸附原理,掌握活性炭吸附常熟确定方法。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使用,掌握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污水确定设计参数的方法。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对离子交换容量的理解,掌握测定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掌握离子交换柱的运行。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离子交换设备使用方法,能测定离子交换容量。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了解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曝气充氧机理的认识。 实验要求: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熟悉曝气设备氧总转系数及其他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混凝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水样混凝的最佳投药量确定方法,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

人机工程学考试试卷与答案[1]

人机工程学试题( A Answer paper) 一、基本概念(15分) 1.人机工程学 2.人体测量学 3.百分位数 4.人体功能尺寸 5.形状编码 6.安全装置 7.知觉 8.信息显示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10)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C)。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C)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A)。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B)。 A连续制动B启动制动C间断调节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D)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B)。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B)。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C)。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A)。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D)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三、多项选择(15)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ABD)。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刘明岳 对大学生寝室布局进行人机分析 一、背景:当今中国学生宿舍已公寓化,服务设施也在改进,有关资料了解我国高校寝室的洗舆区的情况。将使本文的评析更加有实际针对性。 二、分析及改进准备 1 (1)、浴洗室门的布局问题:门是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首先,通常的门的宽度为900mm可提供两个人通行,但是我校寝室卫生间门的宽度为500mm,从理论上说卫生间的门本身有可能设定的比通常的门窄,很明显存在着人机问题。由于卫生间带有洗舆和热水的部分功能。平时进出接水端盆身体需要侧身行走,这样时久会造成身 心劳累。如图1-1所示 1-1图 当人们长时间这样行走会很疲劳,而且学校寝室大多数是 8人间。由于天气原因特别是冬天,特别是早上起床后需要热水,这会造成拥堵会给大家上课时间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 种情况分析后,总合考虑应当改进门的宽度。提高卫生间的利 用率。我初步设计了一个改进的方案如平面图1-2所示。

1-2平面图 (2)、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宽门的尺寸由原来的500mm增加到700mm。这样提高了卫生间门的基本功能利用率。也符合了人机工程学的人体舒适度。 2、(1)、洗舆区水池区如图3所示。分析洗舆水池中的人机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 水池有点浅,在洗衣物时会造成衣服被水溅湿,弄湿衣鞋。 洗脸、刷牙、弯腰会徒增疲劳。中国百分位在90左右的人 都会穿增高鞋垫。 图3示 3、(1)、水池的改进图如图4所示。将水池高度由原来的800m m 提高了80m m这样减少了衣鞋的弄湿。同时也减轻人体的疲劳程 度。减少了地面的长期潮湿情况。

4平面图 4、(1)、寝室水龙只有一个如图5所示。这是人机工学中一出现的个严重的问题。八个人用一个水龙过于拥挤。不符合人机工 程学的舒适标准。 (2)、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来水龙头的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增 设了一个圆形水池,在墙的三角区 增设的有助于节约空间。同时将原来的水池区的尺寸由原来的长1500mm、高800mm、宽600m m g改到现在的长不变,高880m m、深450m m。 二、本次报告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对我校学生寝室洗舆 区进行人机分析并改进设计,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加以总结。通过绘图软件的评析设计提高方案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设计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授课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数:44学时(其中含12学时实验) 学分数: 2.5学分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水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水质工程学 开课教研室: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田晓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水质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以及微生物在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中的作用。 2.知识要求 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质,并用微生物理论提出粗略的处理意见。 3.能力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独立设计、实施相关实验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了解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增强适应能力,自觉地把本课程发展与相关专业发展联系起来。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概述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研究范畴,对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及其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2)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细菌及其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鉴定。 基本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潜力;了解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 (3)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生理特性等。

人机工程学考试资料题目和答案 2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机工程学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 活中和休假时怎样同意考虑_______、_________、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2、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的学科,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学科。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简称_________ 。 3、人体尺寸存在种族差异,世代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差异、职业差异,等等。 4、人眼对不同色彩的视野不同,红、白、蓝、绿、黑五种色彩的视野大小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 5、人的感觉通道种类不同,感受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最快的感觉通道是____,最慢的是________。 6、工作座椅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架等主要构件。 7、在设计工作椅座面深度尺寸时,应以人体的_____尺寸的______百分位为计算依据。在设计其扶手高度时,要以人体的____尺寸的____百分位为计算依据。 8、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____。 9、按时间特性分,将记忆可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 10、注意分________和_________。 12.现代人机工程学力求使_____、_________功能解剖学等学科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13.人机工程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_____、_ _、____和模拟与模型试验法。(观察法、实测法) 14.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以及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等。 15.通常来讲,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应坚持以____为核心的思想。 16.最佳的设计功能尺寸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_______与_____之和。 17.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_____的颠倒 1、人体工程学的知识体系涉及科学、科学和科学 2、根据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感觉对比可分为对比和对比 3、神经系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和两部分,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又称,传递感觉器官信息的神经又称。 二、选择题(单选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0 B、80 C、90 D、55 2、下列()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 易。 3、下列()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 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问题

在生活与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示艺术设计内,以及舞台美术设计领域,都有人体工程学问题解决。设计师必须具备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并且能妥善地解决和处理人体工程学问题,才能取得设计上地成功。 “人体工程学”是从第二次世界大站中后期开始发展的,最初只为军事目的服务。“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环境、机具和人这三者关系中人的工作效能和安全问题的科学;这个系统中,人处于主导的地位,环境和机具都是为人服务的,都应该受控于人的。人不只是适应、利用环境和工具,更主要的是人应该也能够改良,创造更加完美的环境和机具。环境和机具的优和劣,可以反作用于人。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存,都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体工程学”涉及的内容和方面很广,不局限于“尺度”一个方面。他还包括色彩、照明、知觉,噪声、温湿度、空气流速与质量、电磁辐射、绿化、工作轨迹、应激反应、避免工伤与职业病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行为、生理、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寿命长短。 下面分别对人体工程学的各个方面做出简要的阐述(侧重展示设计领域): der2006-05-25 05:42 一,尺度方面 环境空间和机具的尺度的确定,都是以人体总高度和肢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的。否则,就会给人类的生活、工作、交往和参观等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对人对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展示设计中的尺度有以下十个主要内容。 1,展厅的净高—展厅净高最低应大于或等于4米,过低会使观众压抑、憋闷。展厅最高有8米,10米,乃至最高,适合大型国际博览会的展示需要。 2,陈列密度-展示空间中,展品与道具做占的面积,占展场地面与墙面的40%最佳,占50%也可。但如果超过60%时,就会显得拥挤、堵塞。特别是当展品与道具体形庞大时,陈列密度必须要小。否则,会对观众心理造成压迫感和紧张感,极不利与参观;特别是当观众多时,会引发堵塞和事故。 3,陈列高度—根据人(观众)的标准身高尺度,展板和隔断墙的高度一般是2.2—2.4米;krofa2006-07-14 21:54 请楼主传完,不胜感激 der2006-07-19 18:44 人体测量学创立于1940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资料无法被设计者使用,因为他们的资料是以美为目的的。是典型化的、抽象的,而设计需要的是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国家、民族、职业)的准确数据。要得到这些数据,就要进行大量的调查,要对不同背景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细致的测量和分析,以得到他们的特征尺寸、人体差异和尺寸分布的规律。进行这样的大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想要得到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资料是非常困难的。大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教案

《人体工程学》教案 目录 概述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学简介及发展) 第二章人体与室内 第一节人体尺寸 第二节人体活动 第三章人体与家具(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中的运用) 第一节工作面的高度 第二节座位的设计 第三节卧具的设计 第四章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 第五章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作业设计 课程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2 学时:32(其中实训14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就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科学知识,

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与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概述 本课程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与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 (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学简介及发展) [课时] 2课时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人体工程学就是研究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我们生活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工程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 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的理解,人体工程学与人的关系,人体工程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A卷

人体工程学A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体工程学从系统的总体高度来研究三个要素,将他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 2、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 3、视觉环境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一个视觉陈示问题,二是问题。 4、通过垂直轴和纵轴的平面及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5、行动空间是人在作业过程中,为保持通畅、便捷而需要的运动空间。 6、作业空间指人从事各种作业需要的足够的活动空间。 7、根据家庭生活各自功能要求和空间的性质,室内活动空间分为个人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家务活动空间以及。 8、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9、购物行为是指顾客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10、展厅由三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形成阶段的特点是() A、人适应机器 B、机器适用于人 C、人与机器环境和谐发展 D、人适应环境 2、人的行为模式按行为内容分类可分为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和() A、状态模式 B、动机模式 C、形态模式 D、状况模式 3、人体测量时应用人体尺寸数据的基本原则有() A、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等原则 B、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均原则 C、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等原则 D、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均原则 4、人际距离可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 A、视觉、听觉、知觉 B、视觉、听觉、直觉 C、视觉、听觉、嗅觉 D、视觉、听觉、触觉 5、室内设计墙面尺寸中踢脚板的高度是() A、80-150mm B、80-200mm C、80-180mm D、100-200mm 6、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A、隔声 B、隔热保温 C、保温 D、隔声保温 7、商业空间的构成要素人、物、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 B、相互联系 C、交互作用 D、相互作用 8、展示环境的三个特征要求分别是() A、安全性、舒适性和艺术性 B、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C、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D、安全性、舒适性和可视性 9、展厅的光环境设计包括()和人工照明。 A、自然光线 B、自然采光 C、人工采光 D、天然光线

人机工程学大纲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课程学分:3 执笔人:汪惠芬周建中 审订人:龚光容 修(制)订日期:2013.10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理, 。 ,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密切关系。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 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 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设计能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 位置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掌握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方 法,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对系统总体性能 的影响,寻求人机系统最优组合方案能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指导具体产品的设计使人机系统工作安全、 高效、可靠。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人机工程学概论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1.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国“Human Engineering”,西欧 Ergonomics ,我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 1.1.2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国际人类工效学 IEA 的定义,《辞海》的定义,美国 W.B.伍德森的定义 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 F.W.泰罗。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 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七个分支,四个主要方面 1.3.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及其内容 1.4 人机工程学体系 1.4.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为上肢,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为下肢,工程技术科学为驱干,系统 论、模型论、优化论为支撑。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1.6 学科的应用 1.6.1 学科研究的课题 主要讲授应用于工业设计的 5 各方面

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消防总队和海淀区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纪委市监委同步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检测鉴定、调查取证、模拟实验,并委托化工、爆炸、刑侦、火灾调查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现场位于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东教2号楼。该建筑为砖混结构,中间两层建筑为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环境实验室”),东西两侧三层建筑为电教教室(内部与环境实验室不连通)。环境实验室一层由西向东依次为模

型室、综合实验室(西南侧与模型室连通)、微生物实验室、药品室、大型仪器平台;二层由西向东分别为水质工程学Ⅱ、水质工程学Ⅰ、流体力学、环境监测实验室;一层南侧设有5个南向出入口;一、二层由东、西两个楼梯间连接;一层模型室和综合实验室南墙外码放9个集装箱(建筑布局详见下图)。 (二)事发项目情况 事发项目为北京交通大学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横向科研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所属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目的是制作垃圾渗滤液硝化载体。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李德生申请立项,经学校批准,并由李德生负责实施。 2018年11月至12月期间,李德生与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和北京京华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15天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2)人体工程学?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 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4)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与任务?P4 答:要充分研究人的特性,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最佳的机械参数和人机匹配关系,这样才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人体工程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和研究人的特性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因此随着人员的选拔理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事故率也获得了迅速的减少 5)人体工程学的特点?P3 答:有两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密切的关系。 6)人机界面?P5

答: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人机信息传递输入界面及人的手、脚和嘴等输出界面。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 1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P 答: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2人的错觉现象?P9 答: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 3)错觉图形的类型?P11 答: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上的错觉。 4)人类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P12 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两种适应形式。且明适应比暗适应的速度快。 5)人类视觉的向光性特性?P12 答:对于光亮的不同的出入口,陌生人总是趋于选择光亮的出入口。 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P22 答:①感觉器官的影响;②刺激信号的性质及强度的影响;③刺激的清晰度和可辨性的影响; ④动作方向。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P30 答:从研究手段分,有实验法、模拟法、现场观测法和调查法等。从研究内容分,有生理学测量评价法、心理学测量评价法和包含人体测量在内的解剖学研究法等。 2人测量的基本术语?P31 答: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立姿、坐姿);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 定义正式版

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在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学者提出过多种关于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分别反映了当时人机学学科思想的侧重点。这里优先介绍国际人机工程学学会(IEA,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对人机工程学所下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反映了人机工程学已经相对成熟时期的学科思想,也为各国多数学者所认同。该定义如下: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

素(研究对象);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研究目的)。 这个定义的三句话,分别阐明了人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第一句话指出人机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除了工业设计以外,还与管理工程、劳动科学、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有关。单就工业设计的三类设计而言,产品是给人用的、视觉传达是供人看的、环境是为人在其间生活、工作的,当然三类设计都涉及到人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因素,它们便是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混凝试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加深混凝机理的理解,了解混凝影响因素; 二、实验基本原理: 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一般天然水体颗粒的电动电位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后,只要该电荷点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六联搅拌器),酸度计一台,低浊度仪一台,双向磁力搅拌器一台,1000ml烧杯六个,200ml烧杯两个,1000ml量筒一个,1ml、2ml、5ml移液管各一根,酸碱溶液各一瓶,混凝剂溶液一瓶(5%硫酸铝) 四、实验步骤: (1)本次试验选用的是二号水样,将桶中原水搅拌均匀,测定水样的温度、酸碱度、浊度和pH值。 (2) 确定水样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量,在烧杯中加入200ml水样并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并且每次增加0.1mL的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记录生成小矾花是的混凝剂的最小投加量。 (3)在六个大烧杯中分别加入1L的原水,以上一步所得的最小投加量为基准,设置六组梯度试验,每组用量别为最小投加量的1/3、2/3、1、1.5、2、2.5倍。加入到相应的药剂试管中。 (4)设定六联混凝搅拌仪,第一阶段:时间30s,转速500r/min;第二阶段:时间10min,转速为250r/min;第三阶段;时间10min,转速100r/min;第四阶段沉淀10min。启动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 A连续制动 B启动制动 C间断调节 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A座深 B坐长 C腰靠圆弧半径 D倾覆半径 E腰靠倾角 3.在手-键盘界面上,上臂与前臂得最适宜角度为()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E.90°~100°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编号:SM-ZD-29482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机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论述了人机工程学对于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指出人机结合及人机功能分配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人体感觉功能与设计关系的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人机系统;环境条件;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的特性及工作条件与机器相匹配的科学。它把人和机器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指出机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人付出适宜的代价后可获得整个系统的最佳效益。人机工程学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理论,还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劳动卫生学等。认真研究这门科学,可以创造出最佳设计和最适宜的条件,使人机实现高度协调统一,形成高效、经济、安全的有机系统。 1 人机匹配与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匹配是指人的特性与机器特性的适当配合。在人机系统中,人是系统的主体,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机器

腹股沟局解实验报告

腹股沟局解实验报告 解剖腹股沟区设计性试验 一解剖腹股沟区的程序 1. 解剖腹外斜肌腱膜先修结腱膜表面的筋膜,观察腱膜纤维走向。在髂前上棘与耻 骨结节之间寻认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向下反折增厚形成的腹股沟韧带。在耻骨嵴外上方,找 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处,此即腹股沟管浅环处所在。剖开 精索外筋膜至腹股沟浅环的边缘,观察浅环的形态,修洁浅环的内外侧脚,以及位于浅环 外上方的脚间纤维。提起精索,观察位于后方的腹股沟韧带内侧端腱纤维自耻骨结节向内 上方形成的反转韧带,纤维融合于腹直肌鞘前层。 检查已做的腹外斜肌腱膜下的横切口,自此切口的内侧端至腹股沟浅环内侧脚的内侧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注意勿切损腹股沟管浅环的内侧脚。向下外翻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 腹股沟管,找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精索。分离并提起精索,以其为标志辨认:(1)腹股沟管,即容纳精索的部位;(2)腹股沟管后壁,即精索后方的腹横筋膜与联合建;(3)精索外侧端的前面被腹内斜肌起始部所覆盖。 2. 解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部修洁腹内斜肌表面的筋膜,验明起自腹股沟韧带外 侧1/2的腹内斜肌下部纤维,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上方找出其下缘的纤维与腹横肌下 缘的纤维呈 弓状走行,越过精索走向其后内方。提起精索,在腹股沟管后壁内侧份观察两肌纤维 彼此融合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并至精索的后方,止于耻骨梳内侧份,成为加强腹股 沟管后壁的一部分。修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观察其发出的部分肌纤维随精索下行,共同形成提睾肌。 约在髂前上棘内侧2.5cm 处,于腹内斜肌表面找出髂腹下神经,将其修洁至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处。 3. 解剖腹横筋膜沿附着点切开腹内斜肌起始部并向上翻起,用手指将精索游离后, 提起精索,观察腹横筋膜。约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上方一横指处,腹横筋膜包绕精索呈漏 斗状向外突出,随精索下降形成精索内筋膜。此漏斗状突出的开口即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切开此筋膜可见输精管、睾丸血管通过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4. 观察腹股沟管的内容翻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在男性标本找出精索,在精索的前上 方找到髂腹股沟神经,随精索穿出腹股沟浅环。在精索的后内方找出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与精索伴行穿出腹股沟浅环。在女性标本找出子宫圆韧带,追踪至腹股沟浅环为止。 5. 观察腹股沟三角再腹股沟深环内侧,分开腹横筋膜深面,找出腹壁下血管,可看 见由腹壁下血管、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即腹股沟三角。

人机工程学期末复习

人机工程学作业 绪论 1.给出IEA关于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定义。 2.简述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发展特点。 3.结合自己的专业认识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人体测量 1.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是什么? 2. 人体尺寸测量分为哪两类?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3.什么叫百分位数?为什么在国家标准的人体主要尺寸(表2-3)中要标出百分位数?这样有什么实际意义? 4. 已知某地区17岁高中男生身高统计指标为:均值为166.05㎝,标准差SD=4.90㎝,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确定: ⑴某男生身高测量值为178㎝,该生身材在群体中所属位置指标(即百分位数)如何?该生为“高大”、“中等”或“矮小”身材? ⑵请按单限值设计法则、以90%的满意度给出适宜此学生群体使用的课桌、座椅的设计高度(注意修正值)。 人体运动与输出 1.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最高层,用方框图方式画出人体分级结构关系图。 2.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处理能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感觉特征包括哪些?试解释视觉的颜色对比和颜色常性两种现象。 4.视力、视敏度和视角三者是什么关系? 5.知觉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处理哪两类几种关系?知觉的特征表现有哪些? 6.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7.人们常说的气质和性格有何特征?人的气质类型有主要哪些?试解释其职业适应性。 8.解释注意在人的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9.在对车间工人进行疲劳程度调查时,应如何进行分组和设置问题? 显示器 (一) 1.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2.指针式仪表设计有哪些细部设计?归纳起来,在整个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人机学参数主要有哪些? 3.仪表盘总体布置原则是什么?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4.如何确定仪表盘的最佳认读区域?若视距L为1000mm,计算最佳视区(Ⅰ区)尺寸 5.某圆形仪表的刻度数为100,在观察距离为50cm时,试问其直径最小应为多少?若刻度数增加为300,观察距离仍为50cm,其直径又为多少?若刻度数不变(100),改变观察距离,其直径又如何变化? 6.试根据下面四种表盘与指针的不同情况,正确设计其标度数字(要求作图,标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以自己定): (1.)指针运动,表盘固定的圆形度盘 (2.)指针固定,表盘运动的圆形度盘

评估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518-32 评估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评估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我院给水排水专业基本情况分析 1 招生情况 相比较调研院校,我校给水排水专业招生人数较少,年平均低于60名。在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学院较好的师资配备条件下,适当考虑专业扩招。 2 师资情况 我校市政学科专职教师11人,高级职称8人,博士8位,在读博士2位。与调研学校对照情况如下图。 3 实验室使用面积、资产及实验开设情况 我校给水排水实验室新建面积400余平米,新购置设备总资产150万元,相比原有实验室面积狭小,设备陈旧的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调研院校相比较,实验室资源仍旧有限。

目前开设实验课不能满足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仅为50%,实验类型单一,除开设少量操作和演示实验外,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缺乏导致实验教学缺乏特色。在新建实验室落成和新增设备到位的情况下,教学状况将有所改善,但由于实验项目增多,学生小组化,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药品、玻璃器材等消耗必然增加,建议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 4 图书资料 图中1-长安大学;2-扬州大学;3-山东建筑大学;4-兰州交通大学;5-浙江工业大学。由调研发现,给水排水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分为校图书馆藏书和学院资料室藏书。图书资料包括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和工具书(包括规范、手册和标准等)。调研高校中一般校馆藏中外文图书都在2万册以上,我校馆藏图书相对较少,需要进行补充。在调研高校中,学院图书馆藏书数量相对校图书馆少,但期刊和工具书等教师、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资料则较多。我校应适当借鉴这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教案设计

《人体工程学》教案

目录 概述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设计,人体学简介及发展) 第二章人体与室 第一节人体尺寸 第二节人体活动 第三章人体与家具(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中的运用) 第一节工作面的高度 第二节座位的设计 第三节卧具的设计 第四章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 第五章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作业设计

课程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2 学时:32(其中实训14学时) 容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的尺度、活动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概述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课程的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的尺度、活动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