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12

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工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将其应用于食品贮藏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食品贮藏期,提高经济利用价值。同时微波技术在完善自身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基础上,不断与其它先进技术相结合,向着食品贮藏领域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发挥出更多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述了微波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从应用角度阐明了微波加工原理及其特点,以及使用时的特点,提出并探讨了微波技术在食品干燥、灭菌和保鲜,烘烤,膨化、调温解冻、催陈醇化等应用,以及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展望。 关键词:微波技术、食品、加工原理、方法、应用、展望 [Abstract]:Microwave heating technology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field of food, especially food storage areas will be applied, food storage period may be extended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economic value. Meanwhile microwave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ir technical methods and devices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combined with oth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od storage areas toward a broader and more in-depth direction, play a more value,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from the application point of view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wave processing,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food drying,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 baking, puffing, thermostat thaw, urging Chen Ag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prospects of microwave heating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microwave technology, food processing principles, methods, applications, outlook 前言 微波加热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实用技术,被迅速应用在许多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微波加热技术以其节能高效、温控准确、便于电子监控、卫生无污染、加热迅速均匀等优越性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推广与普及。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MHz。微波技术是上世纪中叶兴起的无线电技术,它首先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导航、遥感、雷达等领域。近些年来,它又作为一种能源在经济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如家用微波炉早已进入千家万户。作为一种工业加工手段,由于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使其在食品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到食品贮藏领域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延长了食品货架期,为食品贮藏方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主要用于干燥、杀菌、焙烤、熟化、膨化、调温解冻、醇化、催熟等,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发展。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能技术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微波加热原理 微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电磁场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作为一种能源予以应用。微波对物料的作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效应,可用于各种目的,但应用最

茶叶中咖啡因的微波提取工艺

实验2 茶叶中咖啡因的微波提取工艺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微波提取法提取原理; 2.学会用微波提取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 3.使用分光光度计,建立标准曲线,检测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 N N H N N N N N O O CH3 CH3 H3C 嘌呤咖啡因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传统的方法有乙醇回流法和碳酸钠溶液煮沸法。但前者需在Soxhlet萃取器中回流约2.5h 以上, 周期较长、醇耗、能耗较大, 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后者虽只需煮沸20m in, 但煮沸后呈泥胶状, 过滤和萃取均很难, 致使收率很低。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 MHz和300 G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微波作用于植物细胞壁,其热效应促使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中的酶失去活性,细胞中多糖容易突破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提取出来,大大加快了反应提取速度、反应时间以分、秒计,有效地提高了多糖得率。微波提取法是强化固液提取过程颇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新型辅助提取技

术。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微波萃取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1台);50 mL容量瓶(8个);100 mL 容量瓶(1个);1 mL 、2 mL 吸量管;50mL烧杯(10个); 100mL(3个); 布式漏斗;滤纸;抽滤瓶等。 试剂:无水乙醇;0.5 mg/mL咖啡因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标准曲线 从无水乙醇为溶剂的咖啡因储备液( c = 500. 0μg/ mL) 中移取0. 50 ,1. 00 ,1. 50 ,2. 00 ,2. 50 ,3. 00 ,3. 50 mL于7 个50 mL 容量瓶中用50%的乙醇定容,得到浓度为5. 00 ,10. 00 ,15. 00 ,20. 00 ,25. 00 ,30. 00 ,35. 00μg/ 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A ,得标准曲线。 (二)、咖啡因的提取 1.提取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加入溶剂→微波处理→过滤→离心→粗提液→测定吸光度值2.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1).单因素实验 I.微波功率的筛选 微波功率的筛选称取5 g茶叶, 加入80 mL 50 %乙醇, 配制5 份相同混合液, 将混合液放置于微波提取仪中, 设定温度为90 ℃的条件, 改变功率(300 W、400 W、500 W)微波10 min, 测定不同微波功率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值A. II.微波时间的筛选 称取5 g 茶叶, 加入80mL50 %乙醇, 配制5 份相同混合液,将混合液放置于微波提取仪中, 在设定温度为90 ℃,微波功率为500 W的条件下,微波加热不同的时间(13 min、14 min、15 min) ,测定不同微波时间条件下提取液的吸光度A. III.微波温度的筛选 称取5 g茶叶,加入80 mL 50 %乙醇,配制6 份相同混合液,将混合液放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王新 郑先哲  (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要:本文描述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萃取技术,全面综述了它在农业、食品工业、环境分析化学、传统中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传统萃取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强化传热、传质,试验体现了微波萃取技术具有装置简单、应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消耗溶剂和时间少、污染少等优点。目前,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工业化问题已倍受重视,这必将推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植物性物料;食品; 中图分类号:S26.201 0引言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现今已有许多试验采用微波辅助萃取的方法,并且已形成了多种比较完善的微波辅助萃取系统。最新研究引进了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预处理样品和其它分析技术结合使用,发展前景很广[1,2,3]。在不同的试验中,各自体现了装置简单、应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复性好、消耗溶剂及时间少、环境污染少等优点[4]。  在实验室或工厂里,将微波技术改进后,用于从不同的植物原料中萃取许多挥发性组分。它的原理与索式提取、蒸汽蒸馏和浸提等传统方法是不同的。微波加热是样品直接吸收微波能[5]。微波能也是一种能量。在能量传输过程中,微波能直接影响极性分子原料。微波电磁场能让这些极性分子迅速极化。当使用频率为2450兆赫兹的微波能萃取时,溶质或溶剂中的极性分子将以每分钟24.5亿次的速度做极性反转运动,使分子间产生相互摩擦和碰撞。通过这种方式的运动,分子内的活性组分(极性部分)彼此间会加速碰撞并加速反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促使细胞破裂、同时细胞液溢出并且扩散到溶剂中[6]。因此,微波促1使细胞里的有效组分自由的流出,在低温条 收编日期:年月日 作者简介:王新(1979-),女(汉),辽宁省大连市,研究生,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通讯地址:150030,ml_earquake@https://www.360docs.net/doc/3612389527.html, 通讯作者:郑先哲(1968-),男(汉),吉林省德惠,教授,通讯地址:150030,zhengxz2006@https://www.360docs.net/doc/3612389527.html, 件下若进一步利用萃取媒介,将其捕获、溶解,再借助于过滤、分离技术,就可得到萃取物。 1微波萃取技术在萃取植物中天然活性组分方面的应用  自1986 年Ganzler等人首先报道了微波用于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后,微波萃取被广泛用于生物碱类、黄酮类、蒽醌类、皂苷类等多种试验研究。如周志等[7]用微波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郭振库等[8]应用自行设计的具较高压力控制精度的专用微波制样系统,对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与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比较,结果提取率提高了近2成。 邵海等[9]人用微波萃取核桃油工艺的研究等等。  2007年,Flamini Guido等[10]将新型的微波方法应用在从植物中萃取香精油试验研究。比起传统方法,微波方法萃取的香精油,含氧化混合物较高、单萜很少。由此可见,微波加热是更有效的,体现了省时、节能的优点。Lucchesi Marie等[11]研究了无溶剂的小豆蔻香精油的萃取。多参数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中心合成设计,用来评估影响无溶剂萃取小豆蔻种子香精油的性能的三个变量的影响。由电荷耦合器件提供的统计结果表明试验选择的参数:萃取时间,微波辐射能和种子的水分含量都是相当关键的。  2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上中的应用  最近,许多作者就微波萃取技术在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近期应用介绍了一些

微波技术应用

微波技术 一概述 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 ~30×105MHz,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频率为91 5MHz和 2 450MHz。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通常应用于广播、电视及通信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作为一种能源,已逐渐应用于食品杀菌、干燥、烘烤、膨化、解冻等方面。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追溯到四十年代末期,1947年由美国雷声公司马文·贝克根据微波的加热效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食品加热的微波炉。鉴于微波具有在食品内部生热并迅速产生均匀温度的观点,人们开始研究将它用于工业加热技术上以其开辟新的热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缩短加工时间,大约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终于在1965年由美国Cryodry Comporation 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 915MHz/50kW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并在Seyfert Foods食品公司首次投入实际应用,用来干燥油炸马铃薯片。此后微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用来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多种加热干燥、烹制、杀虫灭菌和回温解冻等方面相继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到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例如在气候温和潮湿的日本,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占整个工业应用的60%。我国自1973年由南京电子管厂率先研制成功了工业微波干燥设备以来,经过了20年的努力,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应用微波能烧烤食品、干果焙烤、牛肉干燥、蔬菜脱水、快餐面干燥、食品杀菌、饮料杀菌、白酒陈化催熟等许多领域,并取得显著进展。 二微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合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可归结为如下原理。 (一)微波加热干燥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是依靠以每秒245000万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如水分子)吸收了微波能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由于微波辐射下介质的热效应是内部整体加热的,即理论上所谓的“无温度梯度加热”,基本上介质内部不存在热传导现象,因此,微波可相当均匀地加热介质。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穿透力强。②热惯性小。③呈现选择加热特性。④具有反射性和透射性。 微波干燥是在微波理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子管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微波干燥已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微波加热的原理, 使品温度上升,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 由于常规加热需要加热传热介质和环境,再进入食品,故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加热温度。而微波加热则是加热物体直接吸收微波能,加热速度大大高于常规加热方法,此时只需一般方法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整个加热和干燥的过程。 2. 产品质量高 由于加热时间短,又非热效应配合,因此,可以保存加工原料的色、香、味,并且维生素的破坏也较少。 3. 加热均匀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摘要:微波萃取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溶剂萃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课题。微波可以穿透萃取介质,直接加热物料,能缩短萃取时间和提高萃取效率。本文对近年的微波萃取技术以及其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微波萃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关键词:微波;微波萃取;高效 Technology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Abstract: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 as it allows rapid extractions of solutes from solid matrices in recent years, with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consists of heating the extrac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sample with microwaves energy. But unlike classical heating, microwaves heat all the samples simultaneously without heating the vessel. Therefore,the solution reaches its boiling point very rapidly, leading to very short extraction time.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microwave and extraction systems. 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tly, and its applications. Key Words: Microwave ;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溶剂萃取是重要的传质单元操作]1[,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相之间不同的分配性质来实现液体混合物中某一单独或多种组分的分离或提纯。溶剂萃取通常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具有能耗低的特点,较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经济效益较佳,有利于连续化的大规模生产。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开发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骆健美1 卢学英2 张敏卿1 (1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 2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天津,300072) 提 要 本文对微波萃取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具体介绍了微波萃取的原理、特点、萃取参数、设备、优越性及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展望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波萃取,样品处理,超临界流体萃取 萃取是分离和提纯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传统的萃取方法有索氏萃取、搅拌萃取和超声波萃取,但由于具有费时、费试剂、效率低、重现性差等缺点,近年来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而先后提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微波萃取(M A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但因存在技术缺陷、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或萃取效率低等问题,超临界萃取和加速溶剂萃取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限制,而微波萃取则克服了以上缺点,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1986年,匈牙利学者G anzler K.报道了利用微波能从土壤、种子、食品、饲料中萃取分离各种类型化合物的样品制备新方法———微波萃取法[1]。 1 微波萃取的原理和特点 1.1 微波萃取的原理 微波是指波长从1mm到1m之间,频率为3×106~3×109H z的电磁波,它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微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不同的介质,依介质性质不同,会产生反射、吸收和穿透现象,这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几个主要特性: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系数、比热、形状和含水量等。因此在微波萃取领域中,被处理的物料通常是能够不同程度吸收微波能量的介质,整个加热过程是利用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的机理,因此具有反应灵敏、升温快速均匀、热效率高等优点。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不同,对微波能的吸收程度也不同,由此产生的热量和传递给周围环境的热量也不同。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和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介电常数小、微波吸收能力较差的萃取剂中[2]。 1.2 微波萃取的特点 传统的萃取过程中,能量首先无规则地传递给萃取剂,再由萃取剂扩散进基体物质,然后从基体中溶解或夹带出多种成分出来,即遵循加热—渗透进基体—溶解或夹带—渗透出来的模式,因此萃取的选择性较差。 对于微波萃取,由于能对体系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因而成为一种能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中分离的萃取过程。与传统的索氏萃取、超声波萃取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快速,节能,节省溶剂,污染小,而且有利于萃取热不稳定的物质,可以避免长时间的高温引起物质的分解,特别适合于处理热敏性组分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有效成分。与超临界萃取相比,微波萃取的仪器设备比较简单廉价,且适用面广,较少受被萃取的仪器物极性的限制(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难以应用于极性较强的物质)。 例如,在分析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3]时,将微波法与传统的静态顶空气相萃取法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比后者萃取效率提高35%以上,萃取时间从30min减少到1min以内;用萃取方法提取混和饲料中的维生素A、D和E的研究结果[4]表明,微波萃取与磁力搅拌萃取、超声波萃取相比较,虽然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但微波萃取的回收率最好,可达100%~104%,且萃取时间最短,仅需5min。将微波萃取用于中药萃取的研究表

食品微波技术

食品微波技术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狄光辉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科学领域的许多方面,如无线通信、全球定位系统、雷达、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科以及食品加工贮藏中。微波技术在加工食品上具有加热速度快、保持营养、加热均匀、节能、易于控制、改善生产环境等优点,因此食品微波技术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以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综合国内外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相关分析和综述,分析得出微波食品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还对微波食品的开发优势和开发前景进行了阐述,对未来微波食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食品微波技术,杀菌,加热,干燥

前言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国内主要用在食品干燥、杀菌和保鲜、萃取、烘焙、蒸煮、调温和解冻、热烫、家庭烹调、催陈以及烧结、合成等方面。①干燥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②杀菌的目的是限制微生物和酶引起的腐败;③催熟、萃取等是根据加工的对象,利用微波的一些特殊效果(如催熟、强化萃取和解冻)进行加工;④焙烤和膨化是利用微波所产生的较高温度直接达到加工的目的;⑤微波蒸煮过程已经成功的用于预煮熏肉、肉饼和家禽;○6微波调温是将冷冻的固态食品的温度升高到冰点以下,解冻可用于冷冻馒头、冷冻肉及其制品的解冻;热微波烫过程用于失活新鲜水果和蔬菜的物料中酶类,防止冷冻期间未成熟食品的腐败;○8利用微波炉快速简便的烹调工具,家庭烹调越来越受欢迎○9微波烧结技术是利用微波具有的特殊波段与材料的基本细微波结构耦合而产生热量,材料的介质损耗使其材料整体加热至烧结温度而实现致密化的方法,是快速制备高质量的新材料和制备具有新性能的传统材料的重技术手段。它具有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能源利用率和加热效率高、安全卫生无污染等优点。 采用微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工业,将为食品工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微波能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是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目前在国内外已发展成为一项极有前途的新技术。相信通过微波工业与食品工业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进一步完善微波食品加工理论,开发新型微波加工设备,建立微波食品加工工艺,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将日趋深入与广泛。食品加工的生产效率、工艺水平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微波提取

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3 微波提取中药成分原理与应用 2.4 微波提取的评价与存在问题 2.5微波干燥灭菌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1 微波及微波特性 2.1.1 微波的概念: 微波(microwave .MW)是超高频率电磁波, 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2.1.2 微波的特性: ①似光特性:高频率、波长短—直线传播 ②穿透特性: 反射性:MW→金属.入射角=反射角(金属不发热) 穿透性: MW→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 吸收性: MW→水(发热) 2.1.2 微波的特性: ③热特性: 微波MW→物体内部→热能,内外温度相等,表面水蒸发时温度略低,形成由里到外的温度降低梯度,有利于干燥。 2.1.2 微波的特性: 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 微生物内H2O在WV作用下产生极性震荡→ 细胞膜结构破裂,细胞分子间氢键松弛→细胞死亡→实现了低温灭菌。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 20世纪 30年代:MW用于——防空雷达 40年代,美国:第一台微波炉——也称雷达炉 90年代:加拿大:设计的——微波提取装置取得了多国专利,一次可以处理1~5吨的物料,用于食品,香料,调味品的生产。 1994年:法国研制的SOS-1100型微波萃取仪在美、日、韩、墨西哥、西欧等申请了专利。目前中国:工业微波技术处于实验阶段 2.3 微波提取原理与应用 2.3.1微波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原理: 微波提取利用了介电加热和离子传导的作用。 ①介电加热: 永久偶极分子在2450MHz电磁场条件下产生 共振频率:4.9×109次/秒, 分子→超高速旋转→动能↑→温度↑ ②离子传导:

_食品加工新技术—微波技术

食品加工新技术—微波技术 摘要: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微波技术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快速、清洁、节能等优点。目前,微波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的涉及面很广,在食品加工与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食品在加工方面具有效率性。本文对微波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特点、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微波技术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关键词:微波;食品加工;应用;发展展望 Abstract:Into the new century, more and more high-tech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has also shown an unprecedented boom. Microwave technology in modern high-tech fiel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fast, clean, energy-saving advantages. At present, 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food processing and dete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making the food in the processing of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technical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were describ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were predicted. Key words:microwave;food processing;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线、远红外线、微波等电磁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在我国,利用微波技术加工食品的热潮已经兴起。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0.001~1m的高频电磁波。微波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主要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之后的70年间,伴随着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 英、美等国相继开发了多种类型的微波加热器,在微波的应用上掀起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行动”,使微波能逐步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中[1-2]。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在食品加工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1 微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原理及特点 1.1微波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食品加工利用微波的原理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这种具有使物体整体成为热源的加热方式称为微波加热。 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和即时性,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穿透性好等特点。 1.2 微波杀菌的机理及特点

微波萃取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摘要:微波可以穿透萃取介质,直接加热物料,能缩短萃取时间和提高萃取效率。本文对近年的微波萃取技术以及其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微波萃取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微波萃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前景广阔,有望在萃取抽提领域开拓出新的天地。 关键词:微波;微波萃取技术;应用 Abstract:Unlike classical heating, microwaves heat all the sample simultaneously without heating the vessel. Therefore, the solution reaches its boiling point very rapidly, leading to very short extraction times.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microwave and extraction systems, 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ain results on the applications. As a new technology,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has a broad prospect, and is expected to open up a new field in the extraction area. Key words:microwave;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applications 1 概述 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经过不断的技术完善发展、应用范围的拓宽,已成为有效的

微波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微波组合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微波组合干燥现状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微波真空干燥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各种微波干燥,并分析了微波真空于燥技术的几个问题。 1.序言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lmm~lm的电磁波。它的干燥原理是: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当微波射人物料内部时,使物料内的水等极性分子按微波频率作同步旋转和摆动;水等极性分子高速旋转的结果,使物料内部瞬时产生摩擦热,导致物料内部和表面同时升温,使大量的水分子从物料中蒸发逸出,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微波真空干燥是随微波干燥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组合干燥 技术。它不仅具有干燥速度快、时问短、物料温度低、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保留好等优点,而且参数容易控制,能干燥多种不同类型的物料。目前我国虽有一些单位正在进行研究,但其技术性能还需要完善,在机理和工艺方面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化和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德国就开始研究微波真空干燥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

加拿大的Britis C0lumbia大学,德国的Karlsruhe大学,英国的Queen University,希腊的国立科技大学,法国的Albi研究所等。研究的内容涉及微波真空干燥机理、传热传质微波真空干燥模拟、微波真空干燥能耗与工艺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物料(香蕉,萝卜片,果胶,土豆,浆果等)的微波真空干燥操作等。 国内目前的研究单位有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东北大学、大连水产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天津轻工大学、上海辰灿轻工机械公司、四川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南京三乐微波技术有限公司等。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进行了甘蓝的微波真空和热风联合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缩短干燥时问48%,提高了营养成分和叶绿素的保存率,改善了干燥品质。 大连水产大学张国琛进行了扇贝柱的微波-真空-联合干燥,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真空度,微波炉启闭比、预处理盐水浓度和扇贝大小对干燥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扇贝微波真空干燥的动力学模型。 3. 微波组合干燥技术 组合干燥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干燥技术,它可以发挥各种干燥工艺的长处,克服各自缺点,借长补短,达到高效率、低能耗、优品质的干燥目的。由于微波干燥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干燥方式的干燥技术,所以它也是与其它干燥方式组合最多的一种干燥技术,同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20T11:10:40.9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作者:魏然程婷婷 [导读] 菏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在检材的预处理这一关键环节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魏然程婷婷 (菏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因素,对于近年来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药物分析;评述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79-02 1.引言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又称微波萃取技术(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萃取技术[1],在检材的预处理这一关键环节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因素,着重综述近年来其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并进行了展望。 2.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简介 2.1 微波辅助萃取的特点 与其他萃取技术(如索氏萃取、超声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具有加热均匀、快速高效、易于控制、选择性好、回收率高等优点,被誉为“绿色提取工艺”。 2.2 微波辅助萃取的分类 根据萃取罐的类型,微波萃取体系可分为开罐式微波萃取体系与密闭型微波萃取体系两个大类。根据微波作用于萃取体系的方式,亦可分为发散式微波萃取体系与聚焦式微波萃取体系两个大类。 2.3 微波辅助萃取的影响因素 微波萃取技术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有萃取溶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液pH值等。 3.微波辅助萃取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1 体内毒品成分分析 孙洪峰[2]等人建立了人体血液中甲基苯丙胺的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与液-液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微波萃取率高于液-液萃取。血液中甲基苯丙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调节血样pH为13,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于30℃下微波提取8min。在此条件下平均萃取率达到81.4%,相对标准偏差为6.4%(n=5),对血液中甲基苯丙胺的最低检测限为220μg/L。 王继芬[3]等人建立了人体血液中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的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确定了血液中MDA、MDMA的最佳提取条件,即调节血样pH=13,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于30℃下微波提取10min。测定的MDA、MDMA平均萃取率分别达96.7%和101.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和5.3%(n=5),经检测,2种药物和基体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对血液中MDA、MDMA的检出限为5×10-8g/mL。 王小波[4]等人建立了血液中可卡因(cocaine,COC)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ecgonine methyl ester,EME)的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提取血液中的COC和EME,优化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以V(氯仿):V(异丙醇)=9:1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0.05mol/L Na2CO3-NaHCO3缓冲溶液调节样品溶液的pH至10.0,在40℃下微波萃取6min;经检测,COC和EM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91%~99.8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10%,检出限(S/N=3)分别为60mg/L和40mg/L。张月琴[5]等人建立了尿液中氯胺酮(Ketamine)的微波萃取-气相色谱(GC)测定方法。研究确定了尿液中Ketamine的最优提取条件,即以4mol/L NaOH溶液调节尿液pH值为12,在50℃的温度下选用4mL的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8min。在此条件下,检出限(S/N=3)为0.2mg/L;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回收率为79.5%~101.3%。 3.2 体内农药成分分析 应剑波[6-7]等人利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分别研究了血中常见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杀蚕毒素类农药的检验方法。农药经V(丙酮):V(二氯甲烷):V(环己烷)=4:3:3的混合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浓缩后经GC/MS测定,各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3%~96.8%,检出限较低,且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处理批量大、重现性好、空白干扰小,可用于医疗、卫生、法庭科学实际案例的药物毒物筛选。 4.结束语 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正朝着自动化、联用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由于其不可替代的种种优势,未来必将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K Ganzler,A Salgó,K Valkó Microwave Extraction : A Novel Sampl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87,?371:299-306. [2] 孙洪锋,谷学新,王继芬等.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甲基苯丙胺《色谱》2007,?25(04):590-593. [3]王继芬,孙洪峰,叶能胜等.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MDA和MDMA《应用化学》,2009,?26(01):0-0. [4]王小波,叶能胜,王继芬等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色谱》2010,?28(7):673-676. [5]张月琴,叶能胜,谷学新等.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的氯胺酮《分析化学》,2009(2):311-311. [6]应剑波,徐洁蕾,谢伟宏等.微波萃取和PTV-GC/MS/MS结合分析血中常见有机磷农药《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06):403-405.

微波技术应用

微波技术应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微波技术一概述 微波是指波长范围为1mm~1m,频率范围为30×102 ~ 30×105MHz,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 频率为 91 5MHz和 2 450MHz。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通常应用于广播、电视及通信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作为一种能源,已逐渐应用于食品杀菌、干燥、烘烤、膨化、解冻等方面。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追溯到四十年代末期,1947年由美国雷声公司马文·贝克根据微波的加热效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食品加热的微波炉。鉴于微波具有在食品内部生热并迅速产生均匀温度的观点,人们开始研究将它用于工业加热技术上以其开辟新的热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缩短加工时间,大约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终于在1965年由美国Cryodry Comporation 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915MHz/50kW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并在Seyfert Foods食品公司首次投入实际应用,用来干燥油炸马铃薯片。此后微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用来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多种加热干燥、烹制、杀虫灭菌和回温解冻等方面相继获得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到七十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推广应用。例如在气候温和潮湿的日本,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占整个工业应用的60%。我国自1973年由南京电子管厂率先研制成功了工业微波干燥设备以来,经过了20年的努力,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应用微波能烧烤食品、干果焙烤、牛肉干燥、蔬菜脱水、快餐面干燥、食品杀菌、饮料杀菌、白酒陈化催熟等许多领域,并取得显着进展。 二微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合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可归结为如下原理。 (一)微波加热干燥原理 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它是依靠以每秒 245000万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 (如水分子 )吸收了微波能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由于微波辐射下介质的热效应是内部整体加热的,即理论上所谓的“无温度梯度加热”,基本上介质内部不存在热传导现象,因此,微波可相当均匀地加热介质。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穿透力强。②热惯性小。③呈现选择加热特性。④具有反射性和透射性。 微波干燥是在微波理论,微波技术和微波电子管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微波干燥已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它是应用微波加热的原理, 使品温度上升,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 由于常规加热需要加热传热介质和环境,再进入食品,故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加热温度。而微波加热则是加热物体直接吸收微波能,加热速度大大高于常规加热方法,此时只需一般方法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 成整个加热和干燥的过程。 2. 产品质量高 由于加热时间短,又非热效应配合,因此,可以保存加工原料的色、香、味 ,并且维生素的破坏也较少。 3. 加热均匀 常规加热是食品表面先热,然后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到内部,而微波加热是使食品表面和内部同时受热,因此 加热均匀,可以避免一般加热干燥过程中容易引起的里生外焦及不均匀等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 加热过程具有自动热平衡性能

微波萃取的原理

微波萃取技术 地点:微朗科技微波实验室 单位: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3-08-23 声明:本研究成果归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仿冒必究. 微波萃取技术是食品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项新技术。世界上微波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合物萃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86年,国外有专家发现将样品放置于普通家用微波炉里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萃取传统加热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目标物质。通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和发展,微波萃取技术现已应用到香料、调味品、生物制品、天然色素、茶叶、中草药、化妆品和土壤分析等领域。 1、微波萃取原理 微波萃取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媒质,到达被萃取物料的内部,微波能迅速转化为热能使细胞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当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萃取媒质再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便获得萃取物料。在微波辐射作用下被萃取物料成分加速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最大限度保证萃取的质量。

2、微波萃取优点 传统热萃取是以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由外向里进行,而微波萃取是微波瞬间穿透物料里外同时加热进行萃取。传统热萃取相比,微波萃取的主要优点是: a、质量高,可有效地保护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化工物料中的功能成分; b、纯度高、萃取率高; c、对萃取物具有高选择性; d、速度快、省时,可节省50%-90%以上的时间; e、溶剂用量少(可较常规方法少50%-90%以上); f、安全、节能,无污染,生产设备较简单,节省投资。 3、微波萃取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微波萃取效率高、纯度高、能耗小、操作费用低,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可广泛用于中草药、香料、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茶饮料、调味料、果胶、高粘度壳聚糖等行业。目前在我国微波萃取已经用于多项中草药的浸取生产线之中,如葛根、茶叶、银杏等。微波萃取已列为我国二十一世纪食品加工和中药制药现代化推广技术之一。某中药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已经用微波萃取方法处理上百种中药。无论是萃取速度、萃取效率还是萃取质量均比常规工艺优越得多。微波萃取技术与现有其他的萃取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化学溶剂萃取法耗能大,耗材多,耗时长,提取效率低,工业污染量大。超临界流体提取在提取效率上大有提高,但所需装备复杂,溶剂选择范围窄,要高压力容器和高压泵,建立大规模提取生产线难度大,成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