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考试卷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1.隋文帝的下列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建隋取代北周B.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C.创建三省六部制D.大力弘扬佛教2.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非常繁荣B.便于控制全国C.水陆交通便利D.位置邻近长安3.关于隋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经济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4.“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A.通济渠B.永济渠C.会通渠D.邗沟5.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B.必须善于纳谏C.必须轻徭薄赋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6.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B.善于纳谏C.轻谣薄赋D.减轻刑罚8.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丞相权力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9.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C.扩大民主权力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0.唐朝时,纺织业和造纸业都很著名的是A.长安B.定州C.益州D.宣州11.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唐朝中期,各地布满了贵族官僚的庄园,导致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发展B.土地兼并严重C.均田制的破坏D.两税法推行的影响13.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玄宗时期,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14.下列有关产生藩镇割据局面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B.因地方权力过于膨胀所导致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D.因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所致15.“安史之乱”的实质是A.统治集团内部的宫廷斗争B.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的斗争C.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D.少数民族分裂国家的叛乱16.杜甫《忆昔》诗渲染唐朝盛世经济状况的实际目的是A.歌颂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B.怀念唐玄宗前朝的清明统治C.因生活贫困而怀旧D.借怀旧表述对现状的不满17.唐朝后期“朋党之争”所反映的矛盾实质上是A.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的矛盾D.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18.汉与唐朝兴盛的共同原因是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B.实行十五税一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减轻刑罚,废除肉刑19.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点,不包括A.发动正义反击战B.加强行政管理C.注意经济交往D.与吐蕃和亲20.唐朝对外关系发展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封建经济出现繁盛局面,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前代C.各民族问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接触频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科学、文学、史学、教育等有新发展,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21.从7世纪到9世纪末,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接待这些人的唐政府机构是A.工部B.户部C.礼部D.吏部22.“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是A.调整统治政策B.社会政治稳定C.重视发展经济D.中外交通发达23.唐朝实行的两税法产生的实际作用是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所造成的财政问题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24.晚唐诗人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隋唐制度测试题及答案

隋唐制度测试题及答案

隋唐制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隋朝建立的年份是:A. 581年B. 589年C. 599年D. 601年答案:A2. 隋朝统一中国是在:A. 581年B. 589年C. 599年D. 601年答案:B3.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4. 唐朝实行的科举制度开始于:A. 唐太宗时期B. 唐高宗时期C. 武则天时期D. 唐玄宗时期答案:A5. 唐朝的“贞观之治”指的是:A. 唐太宗时期B. 唐高宗时期C. 武则天时期D. 唐玄宗时期答案:A二、填空题6. 隋朝的都城是_________。

答案:长安7. 唐朝的“开元盛世”发生在_________时期。

答案:唐玄宗8. 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在_________年。

答案:755年9.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_________。

答案:进士科10. 唐朝的“玄宗之治”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_________。

答案: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三、简答题11. 简述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答案: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三省包括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六部则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2. 描述唐朝的均田制。

答案:唐朝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旨在保证农民有土地耕种,从而稳定农业生产。

均田制规定,每个成年男子可以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在农民死亡后需要归还国家,再重新分配给其他农民。

四、论述题13. 论述唐朝的对外关系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的对外关系广泛而深入,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经济的交流。

唐朝还通过军事征服和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建立了稳定的朝贡关系,扩大了唐朝的影响力。

同时,唐朝的开放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商人和宗教人士来到中国,促进了唐朝文化的多元发展。

隋唐时期练习题

隋唐时期练习题

隋唐时期练习题(10年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年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0年全国卷2)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10年四川高考)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甘英B.玄奘C.一行D.鉴真(09年全国Ⅰ卷文综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09年安徽文综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着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09年全国Ⅰ卷文综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宋代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区域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隋唐历史练习题

隋唐历史练习题

隋唐历史练习题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涵盖了隋朝和唐朝两个王朝的兴衰。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回顾和考察隋唐历史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隋朝的建立者是谁?A. 楚汉遗民B. 刘裕C. 杨坚D. 侯景2. 隋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后,迁都至哪个城市?A. 西安B. 南京C. 长安D. 开封3. 隋末民变的领导者是谁?A. 杨广B. 李世民C. 杨素D. 杨坚4. 唐朝开国皇帝是谁?A. 李渊B. 李世民C. 李建成D. 李元霸5. 唐朝的都城是哪座城市?A. 长安B. 南京C. 洛阳D. 开封6.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的哪个时期?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唐玄宗时期D. 光启之治7. 唐朝时期,谁通过科举制度改革,使得科举成为取士的主要途径?A. 李白B. 李商隐C. 唐玄宗D. 韩愈8. 下列哪位是唐朝的女皇帝?A. 武则天B. 王昭君C. 杨玉环D. 甄嬛9. 唐朝禁止佛教的政策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 唐高宗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中宗10. 下列哪个不是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维D. 杨玉环二、填空题1. 隋朝与唐朝之间,历时大约为__38__年。

2. 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杨广__。

3. 隋朝统一南北后修建的运河是__大运河__。

4. 唐朝初年的地方行政单位是__州__。

5. 唐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__科举__制度。

6. 安史之乱中,叛军的领导者是__安禄山__。

7. 唐朝开国皇帝的庙号是__高祖__。

8. 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发展起来,以__敦煌莫高窟__最为著名。

9. 唐代杰出的文学作品《长恨歌》是由__白居易__创作的。

10. 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唐昭宗__。

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隋朝的兴起和统一南北的过程。

答:隋朝的兴起与隋文帝杨坚有密切关系。

隋文帝是北周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发起革命,推翻了北周,建立起隋朝。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B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B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4.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5.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B6.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C7.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8.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9.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D. 实践操作答案:B10.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A. 考试选拔B. 择优录取C. 官民平等D. 世袭制答案:ABC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包括()。

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ABCD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形式包括()。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AB4.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涉及()。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BCD5.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隋唐时期测试题及答案

隋唐时期测试题及答案

隋唐时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隋朝的建立者是:A. 杨坚B. 李渊C. 李世民D. 李治答案:A2.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600年D. 618年答案:B3.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连接了哪些水系?A. 长江、黄河B. 黄河、淮河C. 淮河、长江D. 黄河、长江、淮河答案:D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武则天答案:B5.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答案:C二、填空题6. 隋朝的都城是______,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答案:长安;长安7.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中______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答案:进士科8.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其中______被誉为“诗圣”。

答案:杜甫9. 唐朝时期,对外关系广泛,与周边国家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其中______是唐朝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答案:广州10. 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著名的佛教圣地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简答题11. 简述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对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描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开放包容,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罗、吐蕃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和商品的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和世界文明的交流。

四、论述题13. 论述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其主要成就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等。

贞观之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为唐朝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政治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5 隋唐时期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

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

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D.南北交流加强2.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

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王建)3.由“大运河的开通、唐都长安城、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等内容整合的单元主题可概括为()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4.589年,隋灭掉_____,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A.魏B.晋C.陈D.吴5.有学者认为,要认识唐诗需先认识“诗唐”。

下列唐诗与唐朝社会状况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唐诗结论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实施开明的对外政策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安城商业十分繁荣D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昂扬进取的尚武精神6.“贞观年代,宫人贵妇外出骑马,要戴一种宽檐的帽子,帽檐上垂下长长的罩纱,把全身都遮住……到玄宗年代,连面纱都省了,后来她们干脆女扮男装出行。

”这些变化说明唐朝()A.自然环境十分恶劣B.妇女受教育程度高C.女性社会地位很低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7.阅读下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关于隋朝初年社会发展状况的结论,恰当的一项是()年份项目581年604年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万五百多万顷B.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开元盛世到来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8.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情况,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国家日本新罗印度波斯姓名晁衡崔致远瞿昙罗骆元光官职秘书监翰林学士太史节度使C.和睦的民族关系D.等级森严的社会9.贞观初年,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是()A.法显B.鉴真C.玄奘D.萨迦班智达10.做笔记是历史学习方法之一。

2中国古代史练习题(隋唐)

2中国古代史练习题(隋唐)

(隋唐)一、选择题1.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所起的作用是( )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下列哪一机构是唐朝设立的?( ) 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伊犁将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我国银行最早的雏形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 A.柜坊 B.交子 C票号 D.市舶司4.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进步,以下表述全面的是( )A.开元通宝流通和柜坊的出现 B.全国货币的统一和柜坊的出现C.邸店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D.邸店和柜坊成为最早的金融机构5.下列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时使用五铢钱 B.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C.“开元通宝”为唐朝通用货币 D.“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6.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A.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B.繁荣的经济文化 C.发达的对外交通 D.指南针用于航海7.《资治通鉴》中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举,中书诏敕或有差池,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8.下列描述中,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 )A.四面立邸,四方奇珍,皆所积集 B.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C.天下之盛,扬为首 D.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9.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是( ) A.《开皇律》 B.《唐律疏仪》 C.《武德律》 D.《大清律例》10.隋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扬州 B.宣州 C.洛阳 D.益州11.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 )A.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B.南亚次大陆、南洋诸岛C.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 D.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12.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B.出现了秘色瓷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13.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国破”指的是(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起义 C.金灭北宋 D宋金议和14.世界天文史上最早实地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是由谁进行的?( )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1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倒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时期练习题(10年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0年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0年全国卷2)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10年四川高考)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甘英B.玄奘 C.一行 D.鉴真(09年全国Ⅰ卷文综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D.唐三彩(09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09年安徽文综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08江苏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010.贵州省德江一中高三考试)唐朝两税法产生的作用有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2010.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调研)《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

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2010.江苏省丰县中学期中考试)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010.江苏省台州市重点高中模拟)“(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B、春秋战国C、唐末宋初D、元末明初(2010.上海市虹口区质量监控测试)“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它”是指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2010.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诊断)唐朝天宝年间,隶属于华亭县的青龙镇与国内外贸易均很发达,素有“小杭州”之称。

造成青龙镇经济繁盛的主要原因是A.踞江瞰海的位置提供了优越的航运条件B.政府设立市舶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扶持C.时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提供原料D.政府设立的江海关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2010.吉林市普通中学质量检测)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陆羽十分推崇越窑的青瓷B.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瓷器是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的瓷器种类很多,包括青花瓷,珐琅彩等(2010. 河南省信阳市二高模拟)唐代“租庸调制”中的“纳绢代役”和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A.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B.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限制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特权 D.商品经济发展使赋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2010.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诊断)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折射出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2010.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2010.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到:“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

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厚之以德,抚之以仁D.轻徭薄赋、戒奢从俭(2010.四川省广元中学月考).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日:“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违法买卖……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以下对这一记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当时土地兼并问题严重B.推行按土地资产纳税的制度C.土地兼并影响唐朝安定D.官僚地主采用地租剥削方式(2010.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期中考试)唐朝时期,我国城市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各大中城市已经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市②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③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④边境城市兴起,逐渐设立了与少数民族互通贸易的榷场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2010.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敦煌是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古人生活习俗和佛教仪规的宝库,“刷牙图”在敦煌已发现十几处。

据专家研究,刷牙习俗始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

此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A. 佛教宣扬个人卫生B. 唐人重视口腔卫生C.唐人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生活方式 D. 唐文化对西方产生影响(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期中考试)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

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轻徭薄赋,存百姓,政在得民 B.大兴文教,延长初等教育年限C.尊老爱幼,以稳定扩大统治基础 D.合理选才,以确保干部年富力强(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期中考试)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这说明租庸调制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和劳役租相结合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2010.江西省南昌一中、十中联考)《乐府杂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居。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赞颂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010.广东省台山一中月考)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2009.江西瑞昌一中高三月考)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2009.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2008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刘枫委员做了题为《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发言。

下列属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A.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需要 B.适应国家统治中心逐渐东移的需要C.江南地区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2009.贵州省兴义崇文中学月考)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B 茶树种植在唐代农业生产中比重增加 C扩大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 D 旨在束缚当时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2009.贵州省兴义崇文中学月考)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