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要: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很多先进技术,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便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该技术以低压电能表的工作原理为基础,属于该原理下集抄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本文主要对该技术目前的总体结构、主要工作特点进行介绍,以及该技术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集中器;采集器;集抄技术

1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分析

(1)采集系统、通讯网络和中心处理子系统,每一部分都在系统内部进行合理运行,首先就是采集系统对于电力运行环境要求很高,对于数据采集媒介和通讯方式选择也是不相同的,结合当前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对于电能集抄大致分为两个类型,本地自动抄表和远程集中抄表工作。虽然本地抄表很简单,但是抄表方式也很简单,但是很容易遭到距离限制,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还要利用仪器仪表设备进行测量和监控工作,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2)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电力系统稳定性,要适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数据工作,主要指的就是数据传输通道问题,目前的集中抄表器不同设备之间选用通道也不是相同的,根据数据介质和通讯网络分类,可以分为是有限通讯和无线通讯两个部分。无论是哪个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问题,不仅是通讯技术数据输入问题,还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系统技术人员要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通讯技术优缺点进行合理通讯技术科学选择工作。

2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现状

低压电能表是该集抄系统应用最多也是最直接的领域。这种电能表一般有全电子式电能表和机电脉动式的电子电能表两种主要形式。这种分类是以电能的测量机构之间的区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现阶段,全电子式电能表被广为运用,这种电能表对电功率的测量是依据乘法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在通讯模式领域对具有多种借口的新兴电能表也有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全电子式电能表,低电能计量集抄技术也将随之得到更广范的运用。

集中器和采集器的关系:电量数据装置的核心基础是采集器,采集器汇聚了电能表的电量数据。电量数据装置主控站通过发出指令使每个收集器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将收集的数据传送至主控站进行数据处理。

通讯信道:可靠的通讯信道是目前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关键。选取任何一种数据通讯方式都要考虑各种综合因素。目前比较可靠的通讯通道还是基于有线传输的通讯方式,电量抄表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使用比较早,技术相对较为成熟,运用此项技术的载波抄表被电力系统广泛使用。

3 集抄系统构成与特点

3.1 采集系统

按照数据采集的媒介与通讯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上述抄表技术分为远程集中抄表和本地自动抄表两种方式

本地自动抄表的特点是传送距离短,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现实的使用,这种抄表方式是利用抄表员所携带的自动抄表装置,利用红外线的传输和接收来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但是由于传输距离有限,所以这种技术一般被使用在抄表工作集中的城市和社区,但是在高空抄表作业中不能使用。

远程集中抄表的工作原理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不需要直接接触,依据电能脉

多功能电能表计量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3189582.html, 多功能电能表计量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靖丽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 [摘要]由于应用领域扩大,电力系统对电表不断提出新的技术要求。现有的三相多功能表性能和品质,都不能完全适应电力系统的需求。如何将三相多功能表技术水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电能表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9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15-01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对智能化电能表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智能化电能表已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电能计量器具,而是一个多功能的数据采集终端。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采用电子计量原理的多功能电能表具有高精度、多参数测量、谐波功率电能计量等优势。但是现有的多功能电能表其性能和品质尚不能完全满足电力用户的要求,因此如何正确把握计量用电能表技 术发展趋势,全面采用网络化技术、自动抄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使电能计量进一步向系 统化、网络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将多功能电能表技术水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无疑是电力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 1 新型电能表新技术特点 (1)高精度、长寿命计量准确度为0.1%的有功电能计量,超过IEC在线计量的最高准 确度要求,其误差曲线的带宽为+/-0.05%;0.2S 级三相基波表,具有分相的2—50次谐波有功功率计量;0.2S级长寿命的电网关口表,具有电能质量计量模块。(2)高速率、实时测量交流采样速率为256点/周波,记录周期最短为10毫秒;电能质量计量:63次谐波、电压闪变、故障录波78微秒的瞬变,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记录为 99.9999999%。(3)开放式、高速率通信技术应用。(4)三相电能计量专用芯片。采用低频滤波法计量谐波无功功率的三相计量芯片,高位∑-△A/D,负荷动态范围1000:1,线性度0.1%,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片上接口可直接与微分电流互感器连接;精度优于0.1%的三相 SOC单芯片,21位2阶∑-△A/D,32位可编程的电能量计算引擎,负荷动态范围2000:1,片内集成:高速8051单片机、硬实时钟、LCD 驱动电路、看门狗电路、定时器、多种存储器、多种通信接口等。 2 我国电能表技术现状 国产电子式三相多功能表技术开发起步较晚,近几年,注重吸收国际计量技术与管理经验,强化自主开发,取得了许多新的技术成果: 2.1 三相多功能表

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研究

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15T09:20:04.6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吴德立 [导读] 摘要: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电能计量工作是整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灵璧县供电公司 234200) 摘要: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电能计量工作是整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行业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应当对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在了解到管理工作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发展。另外还应重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促使我国电力行业的顺利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和新技术应用。 关键词: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新技术;应用 1、电能计量管理的工作内容 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该电力企业的发展的。根据我国当前的电能输送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保证电能计量质量的同时,还要提高电能计量的工作效率。对于一个电力企业来说,正确地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有利于记录电能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的电能输送行业提供了工作的质量保障。 2、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对于该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主要是:首先是系统的核心方面,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核心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即集中器和采集器,二者的功能主要是对系统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采集、汇聚。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主控站向集中器和采集器发布命令,接受到命令的集中器和采集器便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依次抄收和储存,然后将储存好的数据传输到主控站。就目前集中器的功能来看,除了具备电话线接口和RS485接口之外,还具备一定的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异常信息记录功能。 其次是系统的可靠性,这里所说的可靠性主要指的是系统通讯信道的可靠性。为了从根本上确保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在对数据通讯方式进行选取的时候,通常都会对能够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数据通讯方式。由于当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通讯方式侧重点不同,因此,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对数据通讯方式进行科学选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则要属载波抄表技术。 最后是电能表的分类,就目前电能表的分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机电脉冲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目前应该比较广泛的应属后者,该种类型的电能表主要是利用乘法器来完成对电功率的测量,其优势在于能够全面、系统的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且脉冲输出可以直接读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电子式电能表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3、优化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 供电企业中的电能计量管理关系着很多个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下电能计量也应该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其在电能装置,计量设备和电能实抄分析、器具检定和管理系统综合利用等方面对电能计量和抄表系统的情况和计量信息进行分析和转换,从而实现电能计量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这种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的实现,使得电能计量管理更加的适应电网商业化的需求,也能够利用计量和抄表等功能,对各类电能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查找出用电情况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分析出计量装置所导致的误差,以此来核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及时从中查出问题,为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管理提供依据。 3.2、规范操作行为 电流企业需要对电能计量设备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明确各类工作的规范要求,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此期间,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位置错误的问题,导致电能计量准确性逐渐降低。因此,需要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转变传统的工作形式,利用科学的操作方式提高工作准确性。 3.3、创新管理措施 电力企业的诸多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都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办事,电能计量工作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电能计量工作在发展进行的过程中,要确保客户和企业都能够得到利益满足,国家应该建立正确的措施计划,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发展作出制度保障。同时,如果要使电力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开发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的管理平台,只有好的设备、好的技术、好的管理方式才能够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平稳的运行与发展。 3.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计量管理能力 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如计量装置的更新换代,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选用先进的计量手段和管理技术等,其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尤为关键。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科学化、专业化的电能计量管理队伍。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使用,特别是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和普及,原来旧有的计量设备不断的被淘汰和代替,计量管理人员不仅要主动的接受业务培训,还要坚持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使自己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学习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操作,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等,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电能计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1、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兴起与使用才逐渐广泛。此系统建立在传统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是实现客户用电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的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是通过对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其目标,是通过管理终端来对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管理。这个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电网当时的负载进行控制。当整个电网处于用电的高峰时期时,就采用控制工业用电的方式来进行控制,以保证居民的电量充足。当整个电网恢复非高峰时期时,再放开对工业用电的控制。 4.2、地网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 在我国的变电站中,绝大部分都使用着很多生产于不同厂家的电能表,故而在选择变电站遥测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用抄表通道

电除尘作业指导书讲解

电除尘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使生产中产生的废气排放达标。 1.2适用于国恒铸造球团厂。 2 引用文件和术语 3 管理职责 3.1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操作、点检、润滑工作。 3.2对进入主抽风机的烟气进行净化。 3.3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4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材、消防器材。 3.5平稳操作,确保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达标; 3.6按照作业指导书或事故预案处理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紧急问题。 3.7完成作业长、值班工长交待的临时任务。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工作流程:

4.3 作业准备 4.5交接班 4.5.1提前30分钟参加班前会安全宣誓;确认人员精神状态、危险预知及上班的生产情况。 4.5.2穿戴劳保用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工作服排扣、袖扣、工作裤扣子必须扣好。安全帽正面戴好,帽带子要系在下鄂,松紧适中,帽带子要贴脸部,安全帽中缓冲带要和帽顶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女工发辨要放入帽内。劳保鞋鞋带必须系紧。进入生产现场必须带防尘口罩。 4.5.3接班提前十五分钟进入工作现场, 4.5.4进岗前检查安全设施、照明、开关按钮、减速机、电机等设备情况,安全防护装置有无拆除情况。按照设备点检标准进行检查,检查所属设备及卫生情况,查看记录 4.5.5检查消防器材,是否泄压和管路破损和卫生 4.5.6检查完有问题向值班工长及作业长反映,需要上班处理的,上班处理完交班。 4.5.7开车前检查设备开关全部在零位,满足安全开车条件,确认后向主控室汇报。 4.5.8提前半小时做好交班准备:打扫卫生,清洁设备、填写《电除尘操作记录》。搞好操作室及操作岗位环境卫生 4.5.9 危险源点辩识:

供电局低压集抄培训教材副本

低压集抄调试教材

一现有的低压集抄原理及采集方案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1.1.1 电力线载波(PLC)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1.1.2电力线载波的特点: 1、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 2、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10 dB -30dB)。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相间可能会收到信号。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 3、不同信号藕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藕合方式有线-地藕合和线-中线藕合。线-地藕合方式与线-中线藕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dB,但线-地藕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电力系统都适用; 4、电力线存在本身固有的脉冲干扰。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有50HZ和60HZ,其周期为20ms和16.7ms,在每一交流周期中,出现两次峰值,两次峰值会带来两次脉冲干扰,即电力线上有固定的100HZ或120HZ脉冲干扰,干扰时间约2ms,因此干扰必须加以处理。有一种利用波形过0点的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但由于过0点时间短,实际应用与交流波形同步不好控制,现代通讯数据帧又比较长,所以难以应用; 5、电力线对载波信号造成高削减。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

欧姆以下,造成对载波信号的高削减。实际应用中,当电力线空载时,点对点载波信号可传输到几公里。但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只能传输几十米。 1 定义和缩略语 1.1集中器 采集各载波从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同时能和主站计算机或手持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简称集中器。 1.2抄控器 指在本地能够直接与载波从节点交换数据的便携式设备。该设备通常用于设备检测、现场调试或者电量补抄。 1.3单/三相电能表 具备(单/三相)计量功能或兼具载波通信功能的设备。 1.4采集器 具备485采集功能和载波通信功能的从设备。 1.5相别 相别是相差120度角的三相电网的每相线路的标识,取值为A,B,C。 2 电能表安装 2.1电表与电源进线的连接 3.1 .1单相表 单相电表结构示意图及接线图如图1所示: 保证电表带电,单相表的进户的火线、零线一定要接,单相表的进户线一般是电源端子的1和3号端子。 I U/I

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分析

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01T10:11:39.0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作者:张晓宇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电力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应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科技发展也使得集中抄表模式得到很好发展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随着国家电力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应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科技发展也使得集中抄表模式得到很好发展,电力企业发展应用也受到广泛发展,电力企业经营状况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电能计量集抄技术要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工作。 关键词: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分析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能计量的数据是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进行电费核算的依据,而长期以来我国电能计量都是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不仅存在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其准确性也无法保证。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是电能管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充分的实现了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文章分析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技术和特点。 1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 1.1 前端采集子系统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由于在采集方式上存在着不同,所以可分为本地和远程两种自动抄表系统。本地自动抄表系统是利用加装了红外转换装置的电能表,利用红外信号将电量进行置换,利用便携式抄表微型计算机在现场内就可以实现自动抄表,而不需要进行接触即可读取数据。而对于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则首先需要用户使用的是电子式电能表,或是使用机电脉冲式电能表,但需要加装光电转换器才行。这样电能表即可以作为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前端,将用户的用电量以脉冲的形式来传递给上一级数据采集装置,由于当前所用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多数时候采用的是两级式数据汇集结构,这样则需要在用户生活小区及配电变压器两处进行采集器的安装,从而实现小区内采集器进行收集若干电能表的读数,然后传输给配电变压器的集中器上,这样系统则可以定期从配电变压器集中器上进行数据的读取,完成远程自动抄表。 1.2 通信子系统 采集完成的数据需要传输给控制中心,这就需要一个数据的传输通道,而通信子系统即作为控制中心的传输信道,在实际工作中其实通信子系统的构成有多种方案,但除了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情况外,还对成本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通信子系统通常都会按照介质的不同而分为光纤传输、无线传输、电话线传输和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四种。 当前光纤通信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其不仅频带较宽,而且传输速率高和传输距离远,这都是其他通信所无法比拟的,抗干扰性也较强,对于上层通信网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但由于其在安装过程中受到结构的限制,同时其成本也较高,所以在当前的自动抄表系统中应用的还较少。而当用户较为分散时,其位于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无线通信,其可以利用某个频点上以散射通信方式进行,其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传输距离也较完,而且可以通过中继站来使传输的距离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传输的频带也较宽,所以在当前的自动抄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保证了数据传输通道的高效、便捷和可靠性,但由于无线通信需申请频点使用权,一旦频点使用不合理,则会导致相邻信道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电话线传输是利用租用电话线来进行通信,通过调制解调器实现数据的发出和接收,具有传输数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投资少的特点,但线路通信时间较长。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系统前端的数据传输信道。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数据时,先将数据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经功率放大后耦合到电力线上。此高频信号经电力线路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机通过耦合电路将高频信号分离,滤去干扰信号后放大,再经解调电路还原成二进制数字信号。此种通信有效的使前几种通信方法在应用时所存在的问题得到避免,其直接利用配电网络,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对于运营管理费也十分有利,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只需解决其电力线上的干扰问题,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此种通信方式就可以广泛的进行应用。 1.3 中心处理子系统 而在整个自动抄表系统中中心处理子系统是作为系统的最上层位置,其主要由中心站和相关的软件所组成,所收集的所用用户信息都需要经过信道集中到中心处理子系统中,然后管理人员利用相应的软件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中心处理子系统如果在硬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直接发号指令的作用,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控制和操作。 2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 2.1 电能表 当前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基础,在传感器、自动化仪表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下使得机电脉冲式和电子式电能表都能有效的满足当前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的需求。 2.2 采集器和集中器 采集器和集中器是汇聚电能表电量数据的装置,由单片机、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等构成,现在已经出现了较成熟的产品。 2.3 通信信道 在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中,其通信子系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对数据通信方式进行选取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用电行为、技术水平、管理体制及成本等。在这方面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的较早,所以在各方面都较为规范和完备,因此在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即是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而我国由于这方面起步较晚,而且受制因素较多,所以使用最多的还是电话线通信技术,只是在近几年,扩频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使干扰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所以在自动抄表技术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才得以推广开来,且效果较为显著。 3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热点 3.1 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将信息调制为高频信号(一般为50-500kHz)并叠加在电力线路上进行通信的技术。其优势是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信道,不必另外铺设通信信道,大大节省投资,维护工作量少,可灵活实现“即插即用”。目前,国内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力线载

砂型铸造作业指导书

砂型铸造作业指导书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2009-10-04 1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1. 制模作业指导书 铸技—001 作业内容:模样选择、模样制作与存放。 1.1.模样类型:木模、金属模、塑料模等。 1.2.模样选用 1)木模:质轻、易加工、价廉,但强度低、易吸潮变形和损伤,尺寸精度低;用于单件、小批量或成批生产。 2)金属模:表面光滑、易加工,但成本高;用于成批和大最生产的中、小铸件。 3)塑料模: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表面光滑、强度及硬度较高、耐蚀、易复制、成本低,但较脆,不能加热且原材料有毒;用于批量生产的各种铸件,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难于加二的模样。 1.3.模样制作与存放 熟悉铸造工艺图的前提下,按照技术要求制作,保证模样尺寸、表面光洁度、 强度、硬度等都符合要求;制好的模样存放于指定地点。 2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2.制型作业指导书 铸技—002 作业内容:制芯、制型、合型等内容。 2.1制芯

2.2.1材料及混砂工艺 1.水玻璃自硬砂 1)原料 原砂(福建水洗海砂,40/70筛号)100%; 水玻璃 2.8%; 有机酯 0.28%。 2)混砂工艺:原砂 + 有机酯,水玻璃,混砂速度快、混合均匀。 2.树脂砂1)原料 新砂(SC40-70目,含泥及微粉量<1.5%,含水量<0.2%)100%; 呋喃树脂 1-2%; 固化剂加入量为呋喃树脂的30%左右; 2)混制工艺: 原砂 + 固化剂(匀混60秒)? 树脂(匀混35-40秒),随混随用。 3)将型芯清理时的残砂及时拉走。 2.2.2制芯 1.制芯方法:手工制芯:刮板造芯,机器造芯:震实式、挤压式、壳芯式、 自硬砂流水线。 2.型芯制作步骤 1)型砂与芯骨组装好放入芯盒内。 2)确定型芯气道:对型芯应设置排气道;型芯排气道应与铸型排气口相通。 3.要求:型芯含水量、强度、透气性符合工艺要求。 2.2 制型 1.3.1材料及混砂工艺 3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年计量基础知识真题

2012年计量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不答或错答不得分,请在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的字母。 1、计量是实现( C),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A、量值传递 B、测量统一 C、单位统一 D、定量确认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 C )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A、计量 B、单位 C、计量单位制 D、计量单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共6章35条,下列( B )不属于其基本内容。 A、计量立法宗旨 B、家庭用计量器具管理 C、计量纠纷的处理 D、调整范围 4、进口计量器具必须经( A )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D、国务院国家安全部门 5、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 B )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A、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6、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向( D )申请考核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7、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 C )。 A、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B、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C、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D、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 8、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向(B )申请办理。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9、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计量标准是(B )。 A、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C、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D、企业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低压集抄改造分类及技术要求

低压集抄改造分类及技术要求 一、低压集抄改造类型 (一)合表户低压集抄集中式改造。开展合表用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工作。小区改造后,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集中设置电能表安装区域,主要采取半载波、以太网、小无线自组网等通讯技术的集抄模式。 (二)合表户低压集抄分散式改造。开展合表用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工作。小区改造后,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分散安装电能表,主要采取全载波、小无线自组网等通讯技术的集抄模式。 (三)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和集抄改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四)电能表、电能表箱更换带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用户的电能表、表箱更换和集抄改造工作。并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五)户表轮换带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用户的电能表轮换和集抄改造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

抄表。 (六)低压集抄系统接入改造。开展满足条件的供电小区、台区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二、改造目标 完成集抄改造后,实现改造范围内小区、台区的远程抄表到户,保证小区集抄系统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集中器在线率、实抄率、数据采集完整、按照甲方要求正常抄表。在项目竣工到质保期结束期间,已完成户表改造小区要保证达到以下指标: 1)终端月平均在线率需达到99%及以上,按月考核;在线率=(在线的终端数÷投入运行的所有终端数)×100%; 2)月抄表成功率需达到99.5%及以上,按月考核;抄表成功率=(抄表成功的用户数÷纳入远程抄表的所有用户数)×100%; 3)低压集抄系统抄表准确率不得少于100.00%; 三、低压集抄改造范围及材料需求 (一)合表户低压集抄集中式改造 1.施工范围 1)敷设接户线; 2)电能表(单相、三相电能表)、电表箱(集中)安装; 3)原有计量装置、线路拆除;

电能计量基础及新技术 郭艳娟

电能计量基础及新技术郭艳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电网建 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电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电能的需求,实现 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电能计量中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能计量的工作 效率,而且提高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文章通过对我国电能计量基础及新技术在 电能计量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电能计量;基础;智能技术;应用 电能计量是否精准有效,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更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供电效益,提升电网应用能力,就需要通过现代化智能建设,使电力运营更加科学有效,在当前发展常态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推广,电力运营也要引入互联网思维与方式,精 确嫁接到各个流程环节,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推动电力行业发展。可以说,智 能技术是时代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迫切需求,在对电能计量中应用能够得到良好 的开发,智能应用是当前我国电网改革需求。本文首先从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智 能电表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电能计量相关基础知识,随后通过对新技术在电能计量 中的应用做详细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出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的方法措施。 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智能电表介绍 1.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 对电能计量进行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 抽检、周期轮换、周期检定、耐压走字、检修、保管、报废;电能计量装置的数 据安全与闭锁;电能计量装置的线路设计及审查、设备安装及竣工验收;现场运 行维护巡视,现场接线检查。现场误差检验,故障处理,查获跨越或围绕计量装 置实施的窃电事件;异常电量的退补计算;电能计量资产及账务管理;电能计量 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有时还要涉及到与电能计量有关的失压计时器、失流计时器、防窃电器,电能量抄核收计费系统,远方集中抄表系统,变电站的自动监测系统 等相关内容。 在供电公司,以上内容牵涉到的工种或班组有:客户代表、营业接洽、资产 采购、用户配电装置设计审查及施工、反窃电稽查大队、装表接电工、电能表校 验工、电能麦修理工、计量内外勤工、互感器校验工、计量器具资产管理员、电 能计量数据统计员、用电监察员、营业普查员、计量微机管理员、电量电费抄核 收入员、变电运行人员等等。 1.2智能电表介绍 (1)智能电表的应用 智能电表主要采用了电子集成电路的设计,不论在使用性能上还是操作功能 上智能电表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它不仅体积小的特点、还可以进行远程操控、有效 防止窃电、及时预付用电费用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修改智能电表的控制软件中 参数,来实现对智能电表各种使用功能的控制。智能电表还具有功耗低、精度高、过载和工频范围广等优越性。 智能电表应用主要包括:电能的计量;用户用电极限需求量的预测;)用电 数据的管理;电能表运行异常的监控;智能化需求侧管理;提高配电网负荷预测 的准确性的应用;费用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电力客户等。 (2)智能电表的分类及功能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按照智能电表的结构不同,上大致可分为机电一体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要: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很多先进技术,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便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该技术以低压电能表的工作原理为基础,属于该原理下集抄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本文主要对该技术目前的总体结构、主要工作特点进行介绍,以及该技术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集中器;采集器;集抄技术 1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分析 (1)采集系统、通讯网络和中心处理子系统,每一部分都在系统内部进行合理运行,首先就是采集系统对于电力运行环境要求很高,对于数据采集媒介和通讯方式选择也是不相同的,结合当前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对于电能集抄大致分为两个类型,本地自动抄表和远程集中抄表工作。虽然本地抄表很简单,但是抄表方式也很简单,但是很容易遭到距离限制,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还要利用仪器仪表设备进行测量和监控工作,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2)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电力系统稳定性,要适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数据工作,主要指的就是数据传输通道问题,目前的集中抄表器不同设备之间选用通道也不是相同的,根据数据介质和通讯网络分类,可以分为是有限通讯和无线通讯两个部分。无论是哪个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问题,不仅是通讯技术数据输入问题,还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系统技术人员要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通讯技术优缺点进行合理通讯技术科学选择工作。 2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现状 低压电能表是该集抄系统应用最多也是最直接的领域。这种电能表一般有全电子式电能表和机电脉动式的电子电能表两种主要形式。这种分类是以电能的测量机构之间的区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现阶段,全电子式电能表被广为运用,这种电能表对电功率的测量是依据乘法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在通讯模式领域对具有多种借口的新兴电能表也有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全电子式电能表,低电能计量集抄技术也将随之得到更广范的运用。 集中器和采集器的关系:电量数据装置的核心基础是采集器,采集器汇聚了电能表的电量数据。电量数据装置主控站通过发出指令使每个收集器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将收集的数据传送至主控站进行数据处理。 通讯信道:可靠的通讯信道是目前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关键。选取任何一种数据通讯方式都要考虑各种综合因素。目前比较可靠的通讯通道还是基于有线传输的通讯方式,电量抄表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使用比较早,技术相对较为成熟,运用此项技术的载波抄表被电力系统广泛使用。 3 集抄系统构成与特点 3.1 采集系统 按照数据采集的媒介与通讯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上述抄表技术分为远程集中抄表和本地自动抄表两种方式 本地自动抄表的特点是传送距离短,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现实的使用,这种抄表方式是利用抄表员所携带的自动抄表装置,利用红外线的传输和接收来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但是由于传输距离有限,所以这种技术一般被使用在抄表工作集中的城市和社区,但是在高空抄表作业中不能使用。 远程集中抄表的工作原理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不需要直接接触,依据电能脉

铸造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1 蜡 型 1、压蜡温度48-53℃,压蜡压力0.25-0.4MPa, 保压时间10S,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干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 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 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 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干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制造,编 号 JZQ/ZZ-Q R-02-01) 2 浇 口 道 蜡 模 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涂分型剂,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插入深度距 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量缺陷的蜡模。 1、浇棒使用是否正确。 2、检查木棒是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是否 符合要求。 3 蜡 模 组 焊 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齐。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大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是否合 格、浇口棒是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是否有缝隙 和流蜡。 3、浇口冒口是否焊正。 4、焊接后是否将蜡屑吹干 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组焊,编 号: JZQ/ZZ-Q R-02-02)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4 ▲ 关键 工序 制壳 1、表面层砂粒40-70目,涂料粘度24-35S (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 液比重1.05-1.12,硬化时间10-15min,空干 15-20 min。 2、过渡层砂粒7-10目,涂料粘度45-65s(夏 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 比重1.05-1.12,硬化时间20-30min,空干时 间空干15-20 min。加固层用氯化铝硬化液 比重1.20-1.25,硬化时间30-40mim。 3、面层撒砂硬化干燥2层,过渡层撒砂硬 化干燥1层,加固层撒砂硬化干燥3层半。 4、面层涂料配置合理,清理涂料表面蜡屑。 5、注意槽孔内的涂料和砂粒到位,每层干 透后才能制备后一层。 1、注意面层和过渡层涂料 粘度,每天至少用粘度计检 测一次,粘度计规格: 100ml,¢6mm。 2、注意氯化铵、氯化铝硬 化液比重,每天至少用比重 计检查一次,比重计规格: 1.0-1.1、1.1-1.2、1.2-1.3。 / 填写记录 表(涂料 制备,编 号: JZQ/ZZ-Q R-02-03) 5 脱蜡 及蜡 回收 1、加水调节脱蜡槽水位到适当高度。 2、铲除浇口杯上杂物,并用空压气吹净, 浇口杯上不能重叠模壳,水温大于90℃后, 放入吊篮脱蜡。 3、当浇口棒松动时及时拿出,接着少量放 热水,催赶蜡液溢出回收,回收蜡送至蜡处 理缸。 4、蜡脱净后,立即将吊篮调离脱蜡槽。 5、接着适量放水保持水位。 6、脱蜡后及时将型腔内水倒干净,倒水时 要左右摇晃将内浇口沙粒倒干净,每串模壳 重新用热水清洗1-2次。 1、水温大于90℃,热水脱 蜡时间40-50分钟。 2、制好的型壳自然干燥6 小时以上后方能脱蜡。 3、脱蜡后模壳摆放时将浇 口朝下,堆放整齐。 4、蜡处理时:将回收蜡送 至处理缸内加入3-5%的盐 酸反应1-2小时,使蜡还原 后,沉淀2-3小时后放蜡。 / 填写记录 表(脱蜡、 蜡回收处 理,编号: JZQ/ZZ-Q R-02-04, JZQ/ZZ-Q R-02-05)

2019年计量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计量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2.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 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 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 的量值。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10.随机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B.对不同量进行测量,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原有的电能计量方式已经被历史所淘汰,正在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新时代背景与新经济发展形势对电能计量提出了新的 要求,电能计量抄表系统便应运而生。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是将电能计量数据 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的系统。它克服了传统人工抄表模式的低效率和不确定性,推进了电能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对电能计量抄表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能计量;抄表系统;发展趋势 0引言 电力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自从19世纪中后期,电与磁 的相互作用被人们发现后,人们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资源被广泛的应用 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自此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在当今社会,电力能源已成 为人类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能源应用程度的逐渐加深,电力与经济的契合程度也越发的密切,随之而来的电能计量问题便被提上日程, 在时代背景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下,新兴的电能计量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电能计量抄表系统概述 1.1电能计量抄表系统结构 电能计量抄表系统最早发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 国电能计量抄表系统起步较晚,技术仍不够成熟与完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随 着电力能源的发展程度加深,电能计量抄表系统技术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广泛关 注和研究,其正以着快速的发展趋势向前迈进。电能计量抄表系统是通过利用新 兴的电子信息技术,把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和远程遥控、传感技术结合起来,加 上现代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电能计量数据能够自动采集、传输的新兴电子信 息系统。常见的电能抄表系统主要有3种:一是直接本地抄表系统;二是本地抄 表系统;三是远程自动抄表。其中最先进的应是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它的具体结 构主要由4部分组成:一是前端采集子系统,二是通信子系统,三是中心处理子 系统,四是区域管理器子系统。正是由于这4部分结构的相互运作,把电子信息 技术、通信技术、电能计量技术融合一体,实现电能计量管理的现代化。 1.2电能计量抄表系统的产生背景 在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技不断更新的当今时代,电能计量领域已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手工电能计量抄表模式不可必免的会存在着劳动力投入大、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操作成本高、难以管理、数据采集不及时、不准确等许 多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人力手工抄表方式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的发 展模式脱节,将被时代所淘汰,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强烈的要求下, 十分需要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电能计量方式,使得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能 够融合一体。 1.3电能计量抄表系统的现实意义 新兴的电能计量抄表系统与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采集效率 和准确性,既方便又快捷。这种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电能计量工作部门的 工作效率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也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适应,符合时代与经济 发展的要求。同时,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也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手工人力抄表模

电炉冶炼作业指导书

电弧炉冶炼作业指导书 电弧炉炼钢力求时间短、质量高、耗电少、充分利用原材料的合金元素和降低辅助的消耗,以达到冶炼出高质量、低消耗的合格钢水。 一、原材料的准备 1.1原材料应少锈、少砂,防止雨水淋湿,入炉料不得含有有色金属及爆炸物。 1.2 废钢应避免油污。对于空心物(管、盒和罐)应仔细检查出来,经开口处理后方可使用。 1.3在冶炼每一炉钢前,冶炼班应将配料单送给选料操作工,以便按炉配料,并送往炉前。 1.4入炉的铁合金必须附有成分单,成批进公司的金属料应进行主要元素的分析,并附有成分单。合金废钢应另加分类保管,并标出合金钢牌号。 1.5入炉的石灰与萤石以及所有附加材料应是干净和烘烤过的。石灰水分每天分析一次,水分不得大于1%,粉末状石灰严禁入炉。 二、补炉 2.1保证补炉质量,以利于补炉材料能与原炉衬紧密地烧结,热补时强调高温、快速、薄补炉。先补出钢口和炉两侧,再补渣线,厚度25~30mm为宜。 2.2 应由专人负责准备足够数量的铁耙等扒补炉工具。出钢后应迅速清除炉门坎上的残渣和残钢。如炉门坎烧结较好而又干净,在不影响补炉操作时可不必除掉。

2.3 补炉材料和粘结剂应由专人准备。力求数量足,补炉材料不得附有其它杂物。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补炉材料:70~80% 1~3mm和20~30% 0~1mm镁砂粉及比重1.1~1.3g/cm3MgCl2≥30%的卤水,比例为镁砂:卤水≈8~10:1;也可用镁砂7~8%沥青焦油代替卤水镁砂进行补炉。 2.4 出钢后炉子复位后应迅速扒除残渣残钢,随即投补损坏严重的地方。一般先补炉门两侧和炉门坎下的炉坡,当炉温很高,难以观察炉体损坏情况时,应根据上一炉出钢的炉体情况分析判断,立即向损坏严重处投补,然后补出钢口两侧。 2.5 若出钢口堤坡处浸蚀严重时,可用耙子推挡进行阶梯修补,并保证有良好的烧结。 2.6 评定烧结好与坏,即看新补的材料和原有炉衬一样发红时,证明烧结良好。 2.7 若需补得厚些,则应通电进行烧结。 2.8 扒补炉过程中所决定的重大事项及炉体情况应作记录。 三、配料 氧化法冶炼配料原则: 3.1 炉料配比:冒口用量不得超过40%;钢屑用量≤20%;炼钢生铁配加量不得超过15%。 3.2 配料应达到熔毕时,碳应高于规格下限的0.3~0.4%,若采用吹氧助熔,碳应高于规格下限0.5%,炉料中的磷、硫应≤0.06%。 3.3 炉料块度配比采用20~40%的大料,≥35%的中料,≤45%的小

电能计量及窃电知识学习、培训资料

电能计量与窃电知识 1. 电能计量的基本知识 1.1 电能计量装置的概念 电能计量装置:是由电能表、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表到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三部分组成。 1.2 各部分的作用 1. 2.1 电能表的作用 也叫电度表,是电能计量装置的核心,是计量负载消耗的或电源发出的电能。 电能表型号:1位D-电能表;2位表示相线:D-单相、S-三相三线有功、T-三相四线有功; 3位表示用途:D-多功能、F-复费率、M-脉冲、S-全电子、Y-预付费;4位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电能表铭牌:以哈尔滨电能表DD105型为例,220V 表示额定电压,1.5(6)A 表示额定电流为1.5A ,最大电流为6A ,50HZ 表示额定频率,6400ipm/kw.h 表示计6400个脉冲为一度电。 1.2.2 互感器的作用: (1)扩大电能表的量程。电压互感器把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 (2)减少了仪表的制造规格。除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外,电流二次回路均以5A 为主,电压二次回路均以100V 为主。 (3)隔离高电压、大电流,保证了人员和仪表的安全。 1.2.3 互感器的分类 互感器分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1)电流互感器 型号:第一个字母:L-电流互感器 第二个字母:A-穿墙式;F-多匝式;R-装入式;B-支持式;Y-低压;M-母线式;Z-支柱式;D-单匝式;Q-线圈式 不完全星形接线(V ) 完全星形接线(Y ) U V W

第三个字母:C-磁绝缘;S-速饱和;G-改进型;K-塑料外壳式;W-户外式;M-母线式;Z-浇注式 第四个字母: B-保护式; D-差动式 电流互感器两种典型接线 (2)电压互感器 型号:第一个字母:J-电流互感器 第二个字母:D-单相;S-三相;C-串级式 第三个字母:J-油浸式;G-干式;C-磁绝缘; R-电容式;Z-浇注绝缘 第四个字母: W-五铁芯柱; B-带补偿角差 绕组;J-接地保护 1.2.4二次回路的作用 电压二次回路是指电压互感器、电能表的电压线圈以及连接二者的导线所构成的回路。由于连接导线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电能表电压线圈上实际获得的电压值往往都小于额定值(220V、380V、100V),二次电压回路电降的大小直接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度。 电流二次回路是指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以及连接二者的导线所构成的回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包括二次连接导线阻抗、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阻抗、端钮之间的接触电阻等。它直接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确度等级。 2.单、三相电能表常用接线 2.1单相电能表直接接入式 接线原则:I AO U AO 计量功率P=U×Icosφ=UIcosφ2.2带电流互感器的单相电能表的接线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典型V/V接线 A B C φ I AO · U A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