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城地名
古代都城地名

成汤像
伊 尹 像
南北朝: 南朝:
493
宋 齐 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 陈 北朝:北魏: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公元 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周:长安(今陕西西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大都(今北京) 明朝: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迁都今北京 清朝:初期: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 (今北京)
中国历代都城
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毫(今河南商丘),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 齐国:临淄 (今山东的淄博) 楚国:郢(今湖北省荆州) 春秋五霸: 秦国:平阳(今陕西宝鸡) 齐桓公 晋文公 晋国:都绛 今山西翼城东南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宋国:睢阳 今河南商丘
战国: 1、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2、秦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3、楚国:郢(今湖北省的荆州)
4、燕国:蓟(今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分) 5、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6、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郑(今郑州市新郑) 秦朝: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朝代古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不同的城市都曾经成为过中国的首都。
其中西安建都时间最久,长达900多年。
古都并称演变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
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东南西北中国京都首都在中国又称为京城、京都、京畿、京师等。
中国重要王朝的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
* 东京(今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都(洛阳,古又称“洛邑”)* 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江宁”)* 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为“长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古都咸阳)*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近代以来,少数民族政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内同汉民族政权一样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东西南北中国首都并不具有历史学意义,而是一种民间的变称。
各大古都由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郑州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河南。
在八大中国古都中,西安(周、秦、汉、唐)、洛阳(夏、商、周、汉)、南京(明、中华民国)、北京(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封(宋)、安阳(早期三皇五帝时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为全国性政权的中国的首都。
而定都北京的金国、定都南京的东晋、定都杭州的南宋等等朝代,都是中国处于分裂时期的政权。
以下按照拼音顺序一一介绍。
安阳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
殷商时期为商都殷墟。
汉末以后,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都城。
北京北京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蓟。
*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 金朝(1115年-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中都。
* 元朝为大都。
*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北京,北伐成功后新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称北平。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夏朝。
夏朝的都城位于阳城,位于今天河南登封东。
商朝的都城在亳,位于今天河南商丘北。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位于今天陕西西安西北。
东周的都城在洛邑,位于今天河南洛阳。
秦朝和汉朝时期,中国的都城是长安和洛阳。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定都咸阳,后来迁都到长安。
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定都长安,后人也把这段历史称为“西汉”。
到了新莽时期,都城为长安和洛阳。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定都洛阳,蜀国的刘备定都成都,孙权的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
晋朝时期,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在洛阳。
后来,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都城。
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而北方北魏的都城是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先是长安,后来迁至洛阳。
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起初定都长安,之后也以洛阳为都城。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则以长安和洛阳两地为都。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汉、后周的都城都在洛阳,而唐的都城在长安。
到了元明清时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也以北京为都城。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古代地名对照表:扬州(广陵,江都)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安阳(西河,殷都,邺城)郑州(亳都、隞都)杭州(临安)背诵口诀夏禹定都在阳城,先毫后殷莫忘商。
古代都城名称(古今对比)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起迄年代都城今地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晋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北朝:北魏 386-534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7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辽国907-1125 皇都辽宁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1115-1234 会宁、中都、开封阿城(黑)、北京、河南开封元朝1206-1368 大都北京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北京北京。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古代地名,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地名: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曾是唐朝的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曾是唐朝的陪都和武则天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南朝时期的都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故事。
4.燕京:古代指北京,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宫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5.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曾是北宋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6.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曾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7.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明朝的首都和南朝时期的商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8.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曾是南宋的首都,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景观。
9.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曾是古代蜀国的都城,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1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曾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这些古代地名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作背景或典故,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干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京(元明清)西安(汉唐)南京(南朝各代, 那时叫建康或金陵)杭州(南宋)洛阳(北朝各代)沈阳(后金, 清朝入关前)广州(南粤王)成都(蜀, 后蜀)大理(在理国)兰州(西夏)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京都既是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其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
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
传说中的夏都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汤阴东北)等地。
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
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大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
中国历代国君定都都城和今分别对应何地

中国历代国君定都都城和今分别对应何地本文仅个人制作整理,如有不足不妥,敬请谅解。
注:中括号内为对应现今何地。
夏:阳城【河南登封】商:亳【河南郑州】殷【河南安阳】周:(1)西周:镐【陕西西安】(2)东周:洛邑河南洛阳【】春秋:(1)齐……..(2)楚:………(3)燕:【北京】(4)晋:【山西翼城】(5)吴:【江苏苏州】(6)越::【浙江绍兴】(7)周:【河南洛阳】(8)秦:【陕西宝鸡】战国;(1)齐:临淄【山东临淄】(2)楚:郢【湖北荆州】(3)燕:蓟【北京】(4)赵:邯郸【河北邯郸】(5)韩:郑【河南新郑】(6) 魏:大梁【河南开封】(7)秦:咸阳【陕西咸阳】秦:咸阳:【陕西咸阳】前221——前206汉:(1)西汉:长安【陕西西安】前206——公元23(2)东汉:洛阳【河南洛阳】25——220三国:(1)魏:洛阳【河南洛阳】220——265(2)蜀:成都【四川成都】221——263(3)吴:建业【江苏南京】222——280两晋:(1)西晋:洛阳【河南洛阳】266——316 (2)东晋:建康【江苏南京】317——420南北朝:(1)南〈1〉宋:【建康】420——479〈2〉齐:【建康】479——502〈3〉梁:【建康】502——557〈4〉陈:【建康】557——589(2)北:〈1〉北魏:【】386——534〈2〉东魏:【】534——550〈3〉北齐:【】550——577〈4〉西魏:【】535——556〈5〉北周:【】557——581隋:长安【陕西西安】581——618唐:长安【陕西西安】618——907五代十国:(1)五代:〈1〉后梁:【开封】907——923〈2〉后唐:【开封】923——936〈3〉后汉:【开封】936——947〈4〉后晋:【开封】947——950〈5〉后周:【开封】951——960(2)十国:〈1〉开封:902——979〈2〉吴越……〈3〉南唐:金陵:【南京】〈4〉北汉:【山西】宋:(1)北宋:东京【河南开封】960——1127(2)南宋:临安【浙江杭州】1127——1279辽:上京:【内蒙古古已林左旗】916——1125西夏:兴庆【宁夏银川】1038——1227金:会宁、上京:【黑龙江阿城】中都燕京:【北京】1115——1234 元:燕京称为大都:【北京】1270——1368明:京师:【北京】1368——1644清:京师:【北京】1644——1911如今: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朝: 南朝:
493
宋 齐 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 陈 北朝:北魏: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公元 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大都(今北京) 明朝: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迁都今北京 清朝:初期: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 (今北京)
成汤像
பைடு நூலகம்伊 尹 像
中国历代都城
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毫(今河南商丘),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 齐国:临淄 (今山东的淄博) 楚国:郢(今湖北省荆州) 春秋五霸: 秦国:平阳(今陕西宝鸡) 齐桓公 晋文公 晋国:都绛 今山西翼城东南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宋国:睢阳 今河南商丘
战国: 1、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2、秦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3、楚国:郢(今湖北省的荆州)
4、燕国:蓟(今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分) 5、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6、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郑(今郑州市新郑) 秦朝: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