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上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调节发光物、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 水平高度。
目的是使发光物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发光物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 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发光物 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使发光物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 , 即物距在 0~10.0 cm的 范围内.
6.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 光屏上得到了发光物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 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有人认为,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也有人 认为,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是怎样认为 的?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 的条件。
预习检测
1. 物距是指___物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距离,用 u 表示; 像距是指__像__到__透__镜____的距离,用 v 表示。
2. 当凸透镜成像时:(1)u > 2f,成___倒__立__、_缩__小___ 的__实___像,此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f_<__v_<__2_f_;(2) 当f < u < 2f 时,成__倒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_实___像,此 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v_>__2_f__;(3)当u < f 时,成 __正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虚___像。
目的是使发光物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发光物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 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发光物 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使发光物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解: (1)将光源的高度与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 进行比较 , 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当物距等于像距时 , 物距为焦距的2倍 , 由表 可知 , 2f=20.0 cm , f= 10.0 cm.
(3)光源位置应在焦距之内 , 即物距在 0~10.0 cm的 范围内.
6.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 光屏上得到了发光物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 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有人认为,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也有人 认为,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是怎样认为 的?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 的条件。
预习检测
1. 物距是指___物__体__到__透__镜___的距离,用 u 表示; 像距是指__像__到__透__镜____的距离,用 v 表示。
2. 当凸透镜成像时:(1)u > 2f,成___倒__立__、_缩__小___ 的__实___像,此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f_<__v_<__2_f_;(2) 当f < u < 2f 时,成__倒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_实___像,此 时像距 v 的范围为__v_>__2_f__;(3)当u < f 时,成 __正__立___、__放__大___的__虚___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当u>f 时,成倒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当u<f 时,成正立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当u>f 时,成实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当u< f 时成虚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拿掉光屏,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进行实验
物距与焦距 物距u(cm)
关系
u>2f
40
u>2f
30
u=2f
20
2f>u>f
18
像的性质(f=10cm)
正倒
大小
虚实
2f>u>f
14
u<f
5
像距v(cm)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 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当u<v 时,成缩小的像;当u<v时,成放大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内容导览
探究 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
例题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难点)
回顾反思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回顾反思
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当u>f 时,成倒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当u<f 时,成正立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当u>f 时,成实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当u< f 时成虚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拿掉光屏,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进行实验
物距与焦距 物距u(cm)
关系
u>2f
40
u>2f
30
u=2f
20
2f>u>f
18
像的性质(f=10cm)
正倒
大小
虚实
2f>u>f
14
u<f
5
像距v(cm)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 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当u<v 时,成缩小的像;当u<v时,成放大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内容导览
探究 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
例题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难点)
回顾反思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回顾反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1)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u/cm
u>2f
25
20
17
10
5
正倒 倒立
f=10cm
大小
虚实
像距v/cm
缩小
实像
17
20
25
不能成像
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u/cm
u>2f
25
u=2f
20
2f>u>f
17
u=f
10
u<f
5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f=10cm
大小
虚实
分析与论证
❖ 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什么条 件下成虚像?
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即焦点)一倍焦 距之外成实像,一倍焦距之内成虚像。
分析与论证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即两倍焦距处),两 倍焦距之外成缩小的像,两倍焦距之内成放大的 像。
f表示焦距
u表示物距 v表示像距
当u>2f时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f表示焦距
u表示物距 v表示像距
当u=2f时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f表示焦距
u表示物距 v表示像距
当2f>u>f时
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
知识拓展
如果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应该怎样调节?
光屏上移 蜡烛上移 透镜下移
知识拓展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简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探究,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2.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探究、实验、观察、合作的兴趣。
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在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看到的是真正的小金鱼吗?看到的小金鱼与实际的相比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
2.商家制作的泡有人参或海马的酒瓶为什么设计成较圆的凸形?
3.用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凸透镜能成不同性质的像吗?
新课讲授程序
↓
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
↓
↓
↓
本节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凸透镜成像规律(共23张PPT)

F处
(2)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 物距 距的关系 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
5.分析与论证
分析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点分虚实 )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观察与思考
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倒立、放大的 实像
倒立、缩小的 实像
正立、放大的 虚像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呢?
2.实验方案: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物距
u>2f u=2f f < u <2 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倒立 不成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f < v<2f
v=2f v>2f
与物同侧
五、反馈练习:
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分 界点是什么?
2F处
(6)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 u <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 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 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结论:当u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U<V
凸透镜成实像或虚像的分界点是 什么?
二、成虚像时:
(2)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 物距 距的关系 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
5.分析与论证
分析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点分虚实 )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观察与思考
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倒立、放大的 实像
倒立、缩小的 实像
正立、放大的 虚像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呢?
2.实验方案: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物距
u>2f u=2f f < u <2 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倒立 不成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f < v<2f
v=2f v>2f
与物同侧
五、反馈练习:
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分 界点是什么?
2F处
(6)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 u <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 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 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结论:当u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U<V
凸透镜成实像或虚像的分界点是 什么?
二、成虚像时:
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讲授新课
放 大 镜 光 路 图
A' A
F B' B
F
讲授新课 镜头(凸透镜)
照相机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
) 的、缩小的实像。
镜
头 (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镜 )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 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讲授新课
2.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能呈现在光屏上。
小孔成像
A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 B
投影仪的像
讲授新课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讲授新课
第一关习题: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 个物体应放在 2f>u>f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
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 u<f
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D定是( )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 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
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
C
焦距可能 ( )
A.50厘米
B.40厘米
C.30 厘米
D.10厘米
讲授新课
第三关练习 5.一块焦距为 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 轴从离凸透镜 40厘米处逐渐移到 15厘米处。在此过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7张)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6.用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 C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7.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无法显示在光屏上的是
-------( D) A 倒立的像 B 放大的像 C 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
C 清晰的像。则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
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 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A ) A、30cm B、15cm C、10cm D、5cm
3.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则烛焰 在光屏上成的是_倒__立__、__缩_小__的__实___像;_照__相__机__ 就是这种成像特点的应用
2、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的位置是v>2f 。(投影仪)
当u=f时,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不成像。(成像虚 实的分界点)
3、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位 置是物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物理老师
送”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
光屏
• 9、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 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
6.用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 C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7.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无法显示在光屏上的是
-------( D) A 倒立的像 B 放大的像 C 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
C 清晰的像。则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
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 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A ) A、30cm B、15cm C、10cm D、5cm
3.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则烛焰 在光屏上成的是_倒__立__、__缩_小__的__实___像;_照__相__机__ 就是这种成像特点的应用
2、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的位置是v>2f 。(投影仪)
当u=f时,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不成像。(成像虚 实的分界点)
3、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位 置是物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物理老师
送”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
光屏
• 9、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 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C.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淮安模拟]如图3 所示,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解题秘方: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___光__轴_上。 解析: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节烛焰、光 屏的中心都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感悟新知
知1-讲
将发光二极管从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每次都将发光 二极管向凸透镜移近4 ~5 cm,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 离,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量 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当光屏上看不到发光物体的像时,撤去光屏,从光屏 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思考什么情况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 何调节光屏使成像最清晰?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1 u>2f
2 u=2f 3 2f>u>f
4 u=f 5 u< 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倒
缩小
实
2f>v 照相机、摄像机、 >f 摄像头
倒 等大 实 v=2f 测焦距
倒
放大
实
v>2f
投影仪、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距离(u) 距离(v)
像的大小
(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虚实
u >2f u=2f f<u<2f u=f u<f
f< v <2f v =2f v >2f
缩小 等大 放大
倒立、实 倒立、实 倒立、实
结果与分析:( f 表示透镜焦距)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距离(u) 距离(v)
像的大小
4、指出下面各句话中属于哪类 光的现象? a 手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放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 c 水中的倒影________________ d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______
5、用放大镜观看物体时:(
)
A、一定看到放大正立的像
B、一定看到倒立缩小的像
目标: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复习:
1、物体离透镜较远时,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照相机 2、物体离透镜较近时,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投影仪、幻灯机 3、物体离透镜很近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放大镜
问题:
我们能否找到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1、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成放大的实像与放大的虚像的分界点?
f< v <2f 缩小
v =2f
等大
v >2f
放大
不能成像
u <v
放大
倒立、实 倒立、实 倒立、实
正立 虚
补充结论:
1、成实像:物距减小时,像距 增大而且像变大 2、成虚像:物距减小时,像距 减小而且像变小
◆口诀:一焦定虚实、二焦定大小、 实倒虚正、物像同侧虚、物像分 居实。
堂堂清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 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 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 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可以得到( )
C、一定看到放大倒立的像
D、上述均有可能
6、在做“研究Biblioteka 透镜成像”的 实 验中发现,物距等于10cm 时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那么当物距为 25cm时,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象
6、照相机照远处的物体时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比照近处
的物体时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
u >2f
u=2f f<u<2f
u=f u<f
f< v <2f
缩小
倒立、实
结果与分析:( f 表示透镜焦距)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距离(u) 距离(v)
像的大小
(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虚实
u >2f u=2f f<u<2f u=f u<f
f< v <2f v =2f
缩小 等大
倒立、实 倒立、实
结果与分析:( f 表示透镜焦距)
焦距f=5cm
进行实验: 焦距f=5cm
U和f比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实虚 缩放 正倒
U>2f 30
U>2f 25
2f>u>f 18
2f>u>f 15
U<f
8
U<f
5
像距 V/cm
链接
结果与分析:( f 表示透镜焦距)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距离(u) 距离(v)
像的大小
(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虚实
9、有一个同学进行本节课的实验时,将蜡烛和透 镜位置固定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成像在 屏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而另一位同学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无论 如何移动蜡烛也不能看到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出现,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虚实
u >2f u=2f f<u<2f u=f u<f
f< v <2f 缩小
v =2f
等大
v >2f
放大
不能成像
倒立、实 倒立、实 倒立、实
结果与分析:( f 表示透镜焦距)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距离(u) 距离(v)
像的大小
(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虚实
u >2f u=2f f<u<2f u=f u<f
)
A、大
B、 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7.如右图所示的A、B、C、D几个位置中,将蜡烛放在_ __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在___位置时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在______位置时,在光屏上 看不到清晰的像。
8、照相时如果想把某人的像照得大一些,应 将镜头调得离人__些,同时还要将胶片调 得离镜头___些。这就是常说的调“焦”, 实际上它是在调凸透镜的焦距吗?答:__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2、如果蜡烛在凸透镜左侧20cm 处,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倒立 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为____cm,当蜡烛再向透镜靠 近5cm时,所成的是_________ 的像。
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 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 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像越小
大家一起来猜想:
第一个问题:分界点可能在_________
第二个问题:分界点可能在_________
粗读P66--67 物距U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P66) 像距V
---物体的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P67) 焦距 f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精读P66-67 怎样设计实验? 要求弄清: 1、需要哪些器材? 2、器材摆放的顺序? 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3、为了让像落在光屏中间,应注意什么? 4来、回光移屏动上光的屏成,的直像至应看达到到像什的么边要缘求最?清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