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与装备导论课总结报告(化工过程强化)

合集下载

2024年化工设计课程学习总结(2篇)

2024年化工设计课程学习总结(2篇)

2024年化工设计课程学习总结____年化工设计课程学习总结一、引言在____年度的化工设计课程学习中,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上,我学习了许多化工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些项目,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在____年化工设计课程学习中的所学所思进行总结。

二、学习内容1. 化工设计基础知识在课程学习的第一部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化工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我们学习了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动力学模型等基本概念,并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和计算练习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后续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化工设计方法在课程的第二部分,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化工设计方法。

例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合理的物料选择,如何确定反应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处理流程的综合优化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对化工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化工设备设计在课程的第三部分,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化工设备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例如,我们学习了塔板塔式反应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学习了传热设备和分离设备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化工设备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设备设计计算。

三、学习实践除了课堂学习,我还参与了一些项目,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一个化工工程的实践项目中,我负责对一个化工装置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模拟计算。

在这个项目中,我应用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最终完成了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实践项目,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收获与反思在____年化工设计课程的学习中,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入了解了化工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化工课程设计总结

化工课程设计总结

化工课程设计总结引言化工课程设计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不同的化工过程,能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选择了某种化学反应的工艺流程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反应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工课程设计。

背景化学反应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它涉及到物质的转化、能量的转换等方面。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选择了某种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原理和机理,设计出了一个能够高效完成该反应的工艺流程。

原理化学反应原理首先,我对选定的化学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了其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等相关知识。

基于这些原理,我可以进一步设计出合适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原理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反应原理,确定合适的反应条件、催化剂选择、反应器类型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综合考虑了反应速率、反应产物纯度等因素,选择了适合该反应的工艺流程。

设计过程实验方案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我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

该方案包括了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结果等内容。

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我能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实验,并取得预期的结果。

材料选择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我仔细选择了各种材料,包括反应器、催化剂、溶剂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对反应的影响、耐受能力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我能够提高反应效率,并保证反应过程的安全性。

工艺流程设计综合考虑了反应原理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后,我开始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

通过分析反应步骤、反应条件等因素,我确定了一个能够高效完成反应的工艺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能够了解反应的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结论通过本次化工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熟悉了实际化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化工基础期末总结

化工基础期末总结

化工基础期末总结自从第一节化工基础课开始,我对化工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化工原理、化工过程和化工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工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我对化工基础课程的总结:一、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是化工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后续学习的基石。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化工热力学、化工动力学和化工流体力学等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我对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热力学平衡、化学反应平衡和相平衡等。

同时,我也掌握了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速率和反应速率控制因素。

此外,流体力学的学习也让我了解了液体和气体在化工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包括流体的运动方程、阻力和纯粹的物质传输等。

二、化工过程化工过程是化学工程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习化工过程,我了解了化工工艺流程、化工操作和化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上,我学习了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了解了各种化工工艺流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此外,我也学习了化工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包括物料输送、混合和分离等。

通过化工过程的学习,我对化工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实验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化工设备化工设备是化工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化工设备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各种常见的化工设备,包括反应器、蒸馏塔、萃取塔和吸附塔等。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了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此外,我也学会了通过线性化处理和负荷平衡等方法进行化工设备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对化工设备的学习,我对化工过程的设计和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从事化工工程提供了基础。

四、化工计算化工计算是化工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化工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化工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精馏塔计算等。

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我可以处理各种化工问题,包括物料的配比计算、热量的传递和物质的分离等。

化工与装备导论课总结报告(化工过程强化)

化工与装备导论课总结报告(化工过程强化)

化工与装备导论结课报告——对化工过程强化的初步了解化工61 刘佳明2161500015 2016年12月17日目录一、背景 (1)二、过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意义 (1)三、过程强化的基本思路及技术 (1)1.新式设备的应用 (1)2.物理场强化技术 (2)3.微化工技术 (2)4.数据集成计算 (3)5.寻找替代能源 (4)小结 (4)四、现存问题及前景展望 (4)参考文献 (5)一、背景化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来发展迅猛。

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却逐渐凸显。

化工工业的发展逐步进入瓶颈期,甚至有人说化工工业已成为夕阳产业。

过程强化概念的出现,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化工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让化工工业再次找到了光明的前景。

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是化工工业迈向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化工工业发挥继续应有作用的基础与前提。

它于对化学反应过程本身的研究一同成为使化工向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安全化工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过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意义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在实现生产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显著提升瓶颈过程速率,大幅度减少设备尺寸和数目,简化工艺流程,使工厂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单位能耗、废料、副产品显著减少的技术,即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使工厂布局更紧凑,单位能耗更低,三废更少,实现化学工程的微型高效。

它以设备计算软件为支持,数学模拟为重要手段,过程优化和工艺过程研究为主线。

它通过物理场强化、微化工工艺、膜过程耦合、超临界流体、数据集成计算等技术,显著增强化工生产中传质、传热、传动效率,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使其转化率充分提高;力求达到使生产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实现零排放;同时又能够避免传统工艺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显著降低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三、过程强化的基本思路及技术1.新式设备的应用过程强化设备包括静态混合反应器、微型反应器、规整结构催化反应器。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化工工程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在连接化学和工程学之间,将化学原理转化为商品和有用的产品的工程学科。

学习化工工程课程让我对化工过程和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在化工工程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过程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的过程。

这包括了反应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设备的设计以及安全性的考虑等方面。

通过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我了解到了化工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如化学反应的平衡和动力学、传热传质、流体力学等。

其次,化工工程课程还让我了解到了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

化工产品是指通过化工工程过程转化而成的有用物质,包括了化学品、化肥、塑料、燃料等。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如石油化工、化肥工程、有机合成等。

通过学习这些生产流程,我深入了解了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控制,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除了基本概念和产品生产流程,化工工程课程还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室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工实验,学习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这让我对化工工程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化工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化工工程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化工过程和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掌握了化工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通过学习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我了解了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控制。

同时,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培养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学习和培养将对我的未来化工工程师之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化工专业导论课总结3000字

化工专业导论课总结3000字

化工专业导论课总结一、导论课概述化工专业导论课是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化工专业的整体认识,介绍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化工专业的发展背景、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助于其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二、课程内容1. 化工专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导论课首先介绍了化工产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化工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化工产业的发展背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 化工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导论课还介绍了化工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化工原理、化工技术、化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奠定了化工专业学习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化工专业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导论课还介绍了化工专业的一些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动态,为学生提供了对化工专业未来发展的一些预测和展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化工专业导论课,我收获了很多。

我对化工专业的整体认识更加清晰,对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学习了化工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我后续学习相关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我对化工专业的前沿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多帮助。

化工专业导论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化工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我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能够为化工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四、课程反思与展望在学习化工专业导论课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我对化工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

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化工工程课程学习总结:了解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在化工工程领域中,学习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我在化工工程课程学习中对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总结。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化工过程和工艺优化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

一、化工过程的理论基础化工过程是指将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的过程。

在化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提高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减少不良废料的生成,并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化工过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热力学、传质、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深刻理解了化工过程中物质传递、能量传递和动量传递的原理和方法,并且掌握了相应的计算和分析技术。

二、化工工艺的优化方法化工工艺优化旨在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在化工工艺优化中,我学到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如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学建模与优化、实验设计等。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取有关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的信息,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基础。

同时,通过数学建模和优化技术,可以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案,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其可行性。

三、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在化工工程课程中,我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对于化工过程与工艺优化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个案例是关于某化工企业的反应器设计与优化问题。

通过对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反应效果,减少副产品生成,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我们在课程中使用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反应器设计和优化,得到了一组最佳操作条件。

通过该案例的学习,我掌握了反应器设计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

污水处理是化工工艺中重要的环保工作之一。

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化工导论心得体会

化工导论心得体会

化工导论心得体会最新化工导论心得体会1在上大学之前,我准备报计算机,因此选了选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虽然选了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了解,对它的认知仅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这几个字。

刚开学时更是由于不了解而走到信息学院去报到,也是那一天我才知道这专业是理院的,后来在柴老师的专业课上,我才了解到我们是数学系的,更是在柴老师的专业导学课上,我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一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

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

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

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与装备导论结课报告——对化工过程强化的初步了解化工61 刘佳明2161500015 2016年12月17日目录一、背景 (1)二、过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意义 (1)三、过程强化的基本思路及技术 (1)1.新式设备的应用 (1)2.物理场强化技术 (2)3.微化工技术 (2)4.数据集成计算 (3)5.寻找替代能源 (4)小结 (4)四、现存问题及前景展望 (4)参考文献 (5)一、背景化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来发展迅猛。

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却逐渐凸显。

化工工业的发展逐步进入瓶颈期,甚至有人说化工工业已成为夕阳产业。

过程强化概念的出现,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化工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让化工工业再次找到了光明的前景。

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是化工工业迈向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化工工业发挥继续应有作用的基础与前提。

它于对化学反应过程本身的研究一同成为使化工向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安全化工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过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意义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在实现生产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显著提升瓶颈过程速率,大幅度减少设备尺寸和数目,简化工艺流程,使工厂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单位能耗、废料、副产品显著减少的技术,即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使工厂布局更紧凑,单位能耗更低,三废更少,实现化学工程的微型高效。

它以设备计算软件为支持,数学模拟为重要手段,过程优化和工艺过程研究为主线。

它通过物理场强化、微化工工艺、膜过程耦合、超临界流体、数据集成计算等技术,显著增强化工生产中传质、传热、传动效率,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使其转化率充分提高;力求达到使生产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实现零排放;同时又能够避免传统工艺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显著降低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三、过程强化的基本思路及技术1.新式设备的应用过程强化设备包括静态混合反应器、微型反应器、规整结构催化反应器。

静态混合反应器即通过一定的特殊结构,使流体被迫发生性态的变化,以使流体充分快速混合的设备。

它的结构紧凑,传质、传热、传动性能好,转化率高,全密闭无污染,安全性能好。

解决了传统釜式反应器内部物料局部过热、设备笨重难以维修等问题。

易于实现高效连续生产。

微型反应器的特征尺寸在数百微米内,能够实现微米尺度分散的单项或多项体系的强化反应和分离过程。

它的放大效应小,易于实现实验室成果的快速转化,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且使微米尺度下的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和得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可实现快速强吸放热反应的等温操作、两相间快速混合、危险化合物合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规整结构催化反应器即将催化剂直接设计在反应器中,将催化剂与反应器深度整合,具有比表面积大、压力降低和扩散距离短,能够提高催化剂效率等优点,且不存在催化剂磨损和分离的问题。

同时具备了填充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点。

2.物理场强化技术物理场强化作用包括电磁场强化技术、微波强化技术、超声强化技术、超重力场强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通过改变物料微观特性及相界面特性等,显著提高了物料间的接触面积,改善传质效果,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及转化率。

磁场能降低物质表面张力进而加快蒸发速率,并减少液膜对气体扩散的阻力,使气体分子更容易穿过液相薄膜至液相主体,强化气体吸收过程;能影响物系相对挥发度继而影响气液平衡;能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控制特性;能明显改善物系的分离性能。

电场的极化效应会影响物质分子间力,加快蒸发速率;同样能够强化气体吸收。

电磁场能够使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而高频交变电磁场能够使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场的频率不断变化,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产生热量。

它的特点在于热效应显著,能使被作用的物料温度显著升高,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微波方向。

超声场在实验中也展现出了相似的作用。

但目前以上几种技术手段大部分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很多机理并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发掘。

微波场与超重力场强化技术目前已相对成熟。

微波作为电磁场的一种,在加热物质时对分子极性有选择性,对生物质有细胞破裂的作用,有可能改变共沸物的沸点和组成,并且耗能低、易于控制,在强化萃取过程、干燥过程、吸附/脱附过程、蒸发蒸馏过程、反应精馏等方面都已被证明有显著效果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超重力强化技术是指采用旋转填充床等设备,通过离心的方式使物体承受远高于地球自身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

在超重力环境中,不同物料在复杂流到中相互接触,受巨大的剪切力而分散成极小的单位,产生巨大而快速更新的相界面,极大提高传质效率和生产效率。

并且,超重力技术可以使设备小型化,节约生产成本。

我国超重力强化技术起步较早,陈建峰率领我国在超重力强化技术上突飞猛进,一路领先,处国际领先水平。

在微波强化技术上,我国也发展迅速。

3.微化工技术微化工技术,即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以微反应器、微混合器、微分离器、微换热器、微传感器、微执行器等设备为典型代表,着重研究维时空尺度下“三传一反”特征与规律;采用精细化、集成化的设计思路,力求实现过程高效、低耗、安全、可控的现代化工技术。

对于单通道而言,当通道的特征尺度减小时,单位体积(或面积)上的传热、传质的能力得到增强。

因而在微混合器中的混合时间极短,可达毫秒级。

同时,微化工系统中的比表面积巨大,传热传质面积大大增加,因而可实现强方热反应的等温操作及快速混合过程。

并且在微化工系统中易于对过程进行较为精确的理论描述与模拟。

若进行单元的并行处理,放大过程相当于通道数目的叠加,而避免了放大效应带来的长时间高成本的投入,可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并且由于通道相对独立,可实现生产的自由分配,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若进行芯片集成用于阵列检测,将极大地提高检测速率,节约检测试剂,节约人力物力,显著降低实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

若对系统进行并行处理,应用微电子工艺,可进行系统的高度集成,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测控制,实现其快速响应。

对于常需间歇进行的化工过程,由于微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提高,物料停留时间段,采用微反应器可使其连续进行,并且显著抑制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具有较高的时空收率。

同时由于尺度微小,可以极大地减少产生爆炸的可能性,即使泄露或爆炸,影响范围也极为有限。

对于生产运输来说,由于微反应系统采用模块式分布,具有便携的特点,可随地进行生产,避免了储存运输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4.数据集成计算褚秀玲在《化工过程强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一文中指出:模拟是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手段;设备计算软件为化工过程强化提供支持。

由于实践检验的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性,必须依靠数据模拟计算提供先期支持,但由于化工过程的交互性与严重非线性,化工建模成为难点。

在大数据时代,任正非说“谁能拥有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谁就是赢家。

”这同样适用于化工过程强化乃至整个化工技术的发展。

在黄铁垓等的《数据挖掘在化学化工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对化工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能利用关联规则、分类、聚类等分析方法从大量无序的、存在噪声的、冗余的或缺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潜在信息,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并且,数据挖掘技术具有丰富的算法,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对处理含噪声和非线性数据具有较大优势,也具有高效率和可并行性等特点……它为化工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其他数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表明,众多数据计算软件的出现及数据模型的建立为化工技术及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对数据集成处理及化工建模的研究仍是重要课题。

5.寻找替代能源传统化学工业主要能源为三大化石能源,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能源逐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寻找新型替代能源十分紧迫。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生物能源,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垃圾废弃物处理,新型光能催化转化方式等都是重要方向。

小结以上列举了几种典型的过程强化技术及思路,均有显著优点,也均有不完善之处,仍存在极大的创新可能与发展空间。

四、现存问题及前景展望化工工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环境、资源、能源、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化工过程强化概念理论及相关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现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

化工工业包括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的发展缺乏相应理论指导,处于盲目探索和实践状态;我国基础研究积累不足,难以有突破性进展;我国原创技术不足,缺乏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并未全面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待提升;交叉学科研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科融合不到位,对于学科边界内容及学科交叉内容的研究阻力重重。

陈建峰等杰出人才为我们树立榜样,化工过程强化作为维持化工业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随着祖国经济、工业、教育的逐步发展及基础研究的逐步积累,现存问题必将得到逐步解决,我国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化学工业必将走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1]浅析化工过程强化对未来化学工业的影响关站站付文娇1671-5799(2016)12-0163-02[2]物理场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金付强张晓东许海朋华栋梁张杰1000—6613(2014)04—0803—09[3]不断攀越过程强化高峰——记2014年度赵永镐创新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记者李晓岩[4]化工过程强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褚秀玲仇汝臣1006-6829.2010.01.003[5]我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孙宏伟陈建峰1000-6613(2011)01-0001-15[6]微化工技术陈光文袁权0438 - ll57(2003)04 - 0427 - l3[7]数据挖掘在化学化工中的研究进展黄铁垓范宝安余凡167-3206.2017.01.031[8]微波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研究进展李洪崔俊杰李鑫钢高鑫1000-6613(2016)12-373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