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制弱酸好题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强酸制取弱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通过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将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

这个过程基于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其中强酸是指酸的电离度非常高的酸,而弱酸则是指电离度较低的酸。

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强酸(HA) + 弱碱(B)→ 弱酸(HB) + 盐(AB)在这个反应中,强酸以及弱酸的质子(H+)与弱碱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形成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因为强酸的酸性更强,所以在反应中会完全溶解,而弱酸在水中只能部分离解,所以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现弱酸性质。

应用领域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化学实验室在化学实验室中,强酸制取弱酸常用于pH调节的过程。

由于强酸和强碱在一定浓度下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实验室通常使用弱酸调节溶液的pH值。

例如,当需要酸性pH时,可以使用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以避免直接使用强酸。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行业中的许多产品需要调节pH值,以确保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配方中的酸碱调节剂。

通过合理使用强酸和弱碱,可以精确地控制化妆品的pH值,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用于药物配方的调节和稳定。

许多药物需要特定的pH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疗效,通过使用强酸和弱碱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药效。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中的许多过程需要调节食品的酸碱度,以提供所需的口感和保鲜效果。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酸调节剂的制备。

例如,在醋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使用强酸与弱碱进行反应,可以生成适宜的醋酸含量,以满足消费者对醋的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总结强酸制取弱酸是一种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通过反应中的酸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的方法。

这个原理在化学实验室、化妆品行业、制药工业和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强酸制弱酸好题

强酸制弱酸好题

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的程度,第二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的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H3C+3A-=3HA+C3-B.HB-+A-=HA+B2-C.H3C+B2-=HB-+H2C-(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C+OH-(过量)→_________;HA(过量)+C3-→__________。

答案(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2B>H3C>HA,故酸性最强的是H2B。

(2)由于给出质子(H+)由易到难的顺序是H2B>H3C>HB->HA>H2C- >HC2-,所以结合质子(H+)的难易顺序是HB-<H2C-<B2-<A-<HC2-<C3-,即最易结合质子的是C3-,最难结合质子的是HB-。

(3)由于电离能力HA>H2C->HC2-,所以3A-+H3C=3HA+C3-不能发生,B、C项正确。

(4)过量OH-将把H3C中和成C3- :H3C+3OH-(过量)=C3-+3H2O;过量HA中的H+只能把C3-酸化成H2C-:2HA(过量)+C3-=2A-+H2C-。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信息,分析反应①得出电离能力:HA>H2C-,H3C>HA。

分析反应②得出电离能力:H2B>HA,HB- >HA。

强酸制弱酸参考1

强酸制弱酸参考1

弱酸与弱酸盐的反应规律及产物的确定[规律1]根据“强置换弱”的反应规律和一元弱酸的电离度(或电离常数)可得出如下弱酸的强弱顺序:HNO2>HF>HCOOH>C6H5COOH>CH3COOH>HClO>HCN>C6H5OH>HAlO2。

依此可判断一元弱酸与一元弱酸盐是否发生反应及其反应的产物。

[规律2]在确定弱酸与多元弱酸盐反应的产物时应首先写出两反应物电离和水解的产物,然后再排出这些产物酸性的强弱顺序(通常按“一隔一”排列),顺序表中两边的物质能相互反应,生成相邻的一对中间产物,即左边的反应物足量时生成靠左物的一对,右边反应物足量时生成靠右物的一对。

[例1]写出以下三组溶液混合后反应的方程式:(1)HNO2与NaCN;(2)HCOOH与;(3)HF与CH3COONa。

解析:根据规律1可写出:(1)HNO2+NaCN=NaNO2+HCN;(2)HCOOH++HCOONa;(3)HF+CH3COONa=CH3COOH+NaF。

[例2]写出CH3COOH与Na3PO4两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根据规律2应首先排出两反应物电离和水解产物酸性的强弱顺序:(1)当CH3COOH足量时,反应按①进行,2CH3COOH+Na3PO4=NaH2PO4+2CH3COONa。

(2)当Na3PO4足量时,反应按②进行,即CH3COOH+Na3PO4=CH3COONa+Na2HPO4。

[例3]写出H3PO4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酸性强弱顺序:(1)当H3PO4足量时,①2H3PO4+Na2CO3=2NaH2PO4+CO2↑+H2O。

(2)当Na2CO3足量时,②H3PO4+2Na2CO3=Na2HPO4+2NaHCO3。

[例4]将SO2通入Na2CO3溶液中,写出它们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SO2足量时,①2SO2+H2O+Na2CO3=2NaHSO3+CO2。

Na2CO3足量时,②SO2+H2O+2Na2CO3=Na2SO3+2NaHCO3。

强酸制弱酸(强强生弱)规律及应用

强酸制弱酸(强强生弱)规律及应用

强酸制弱酸(强强生弱)规律及应用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提供质子(H+)的粒子(离子或分子)都是酸(如HCl、HNO3、及酸式根离子HCO3-等),酸失去质子后生成的粒子则为该酸的共轭碱;凡能接受质子(H+)的粒子(离子或分子)都是碱(如NH3、NaOH、Ca(OH)2、及弱酸根离子CO32-等),碱得到质子后生成的粒子则为该碱的共轭酸。

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H+)的转移。

反应的方向总是朝着生成更难电离的更弱的酸碱的一方进行的,即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谓“强强生弱”规律,可简记为“左强右弱”。

2CH3COOH+CO32-=2CH3COO-+H2CO3(CO2+H2O)
酸(强)碱(强)新碱(弱)新酸(弱)
[例]已知下列反应能进行完全:
①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题答案为C3-;HB-.
OH-用量的
(3)①题答
323
案是C3-+3H2O;同理第(3)②题答案是2A-+H2C-.
练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弱酸(HA,HB)的钠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CO2后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A+CO2+H2O=HA+NaHCO3②2NaB+CO2+H2O=2HB+Na2CO3
试比较HB与HA酸性强弱。

答:HB的酸性比HA弱
[解法提示]从①式得:A-只能使H2CO3失去一个H+形成HCO3-,从②式得B-则可使H2CO3失去两个H+形成CO32-.换句话,B-结合H+的能力比A-强,HB电离出H+能力则比HA弱,即HB酸性比HA弱。

酸性强弱顺序为:
H2CO3>HA>HCO3->HB
精心整理。

高中强酸制弱酸方程式

高中强酸制弱酸方程式

高中强酸制弱酸方程式1. 强酸与弱酸的初相识哎,说到酸,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就是“哇,这个酸好酸!”没错,强酸和弱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强酸就像那位霸气侧漏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开口,整个教室都得安静下来;而弱酸呢,则像个温柔的朋友,讲话时轻声细语,让人倍感亲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用强酸变成弱酸,这个过程就像魔术一样,特别有趣。

1.1 强酸的身世背景强酸,最典型的就是盐酸、硫酸和硝酸。

这些家伙可不简单,浓浓的酸性让人闻之色变,稍不小心就会被“酸”到。

想象一下,盐酸就像个火辣的明星,随便一出现就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不过,它们的强烈刺激性也让我们得小心翼翼,毕竟“好汉不提当年勇”,大家还是得注意安全。

1.2 弱酸的温柔魅力反观弱酸,比如醋酸和碳酸,简直就是生活中的小清新。

谁不喜欢做饭时加点醋,瞬间让菜肴变得香气四溢呢?这些弱酸不仅安全,而且还有调味的魔力。

咱们要是能把强酸转变成弱酸,岂不是既能保持酸的风味,又能避免刺激,这样的好事,谁能拒绝?2. 强酸变弱酸的“化身”之旅那么,如何把强酸变成弱酸呢?这里就得用到一些化学反应了。

我们可以通过稀释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想象一下,就像把烈酒兑水,酒劲儿一下子就没了。

将强酸和水混合,浓浓的酸味立马就被稀释,变得温和了许多。

要是这时候有个朋友在旁边,肯定会感叹:“哇,这酸没那么强了!”2.1 实际操作步骤具体步骤也简单,首先,找一瓶强酸,切记!安全第一,穿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像个超级英雄一样。

然后,慢慢将强酸倒入水中(千万不要反着来,强酸倒水可危险了),水面上会冒出一阵热气,就像魔法师施法时的烟雾。

这时候,你会发现酸性逐渐减弱,温和得就像春风拂面。

2.2 酸的变化及应用这个过程中,酸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强酸的活性降低,转变成了弱酸。

生活中很多化学反应其实都是如此,像是“化腐朽为神奇”。

弱酸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比如清洗、调味、甚至在某些化学实验中也能派上用场。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一) 强酸制取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

即: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中学化学通常以H 2CO 3、HCO 3-的酸性作为比较,要求掌握常见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制取某些弱酸CaCO HCl CaCl H O CO 32222+=++↑Na SO H SO Na SO H O SO 232424222+=++↑()较浓FeS H SO FeSO H S +=+↑2442Ca PO H SO H PO CaSO 34224344323()()+=+浓BaO H SO BaSO H O 224422+=↓+2. 解释现象漂白粉久置失效的原因:Ca ClO CO H O CaCO HClO ()22232++=↓+222HClO HCl O =+↑建筑用的粘合剂水玻璃久置会变质:Na SiO CO H O H SiO Na CO 23222323++=↓+3. 产物的判断①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32222332AlO CO H O Al OH CO --++=↓+()②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lO CO H O Al OH HCO 222332--++=↓+()③向Na SiO 23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SiO CO H O H SiO CO 32222332--++=↓+④向Na SiO 2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SiO CO H O H SiO HCO 3222233222--++=↓+⑤向C H ONa 65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 H ONa CO H O C H OH NaHCO 6522653++=+不管CO 2是否过量,都生成NaHCO 3。

⑥NaHCO 3与NaAlO 2溶液混合HCO AlO H O Al OH CO 322332---++=↓+()4. 酸性强弱的比较例1. 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以简单表示为:苯磺化①−→−−苯磺酸亚硫酸钠②−→−−−苯磺酸钠固体烧碱熔融③()−→−−−−−苯酚钠(及盐和水)SO2−→−−④苯粉(1)写出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教学课件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教学课件
···········
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比较
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
假设猜想1:如果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约2mL的1mol/L盐酸和醋酸,然后分别加入足量 的镁条。请同学们分析并预测实验现象。
比较项目 酸
酸性
c(H+)
与同一金属反 应时的起始反 应速率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 电离平衡
第3课时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思考 与 交流
现有两瓶浓度为1mol/L的无色透明的盐酸和醋酸 溶液。有哪些实验方法来判断哪瓶是盐酸,哪瓶是 醋酸?
⑴测定1mol/L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若测得pH=1,则该瓶酸为盐酸; 若pH>1,则该瓶酸为醋酸。
⑵比较溶液的导电性 浓度相同时,盐酸的导电性更强。 ⑶比较和金属反应的快慢 相同条件下,把锌粒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醋酸 溶液中,盐酸的反应速率更快
√B.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取等体积的a点、b点对应的溶液,消耗NaOH的量相同 D.起点盐酸的总浓度大于醋酸的总浓度
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比较
2.同体积、同c(H+)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 请同学们再次画出氢气的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
V(H2)
t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对室温下c(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 施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应时的起始反 应时的反应过 反应产生H2的总
应速率
程中的速率 量
一元强酸 一元弱酸
_____ _____ _________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陈涛强酸制取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

即:强酸+弱酸盐T弱酸+强酸盐中学化学通常以HCQ恋迈的酸性作为比较标准,要求掌握常见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制取某些弱酸CaCO t斗心CaCl^ +爲0斗C02T昭品6十2貝飙(较浓)=恥虫仇+HQ + g® 1 昭+码卩=F叫-+好TCa3(PO^2+ 3%仇(液〕=2爲FQ + 3CaSO4BaO^+ 禺EQ = BaSO^ X + 禺0】2.解释现象漂白粉久置失效的原因:\Ca(C10^2+ C*0] + 尽0 = CaCO^I +2用CTO2 円C7O = 2 肖CMO J T建筑用的粘合剂水玻璃久置会变质:瓯店Q +込0 = E择Q 5血3.产物的判断①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皿丐+匚2+3尽0= 2 川 QH )Z+CO^②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JO~ + CQ + 2局。

二如(0用人 X +HCO ;③ 向儿:一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智+ CQ +局0 =爲&Q 1+U 智④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鞍0亍 + 2CQ + 2^0 =尽 S5Q 1 t-lHCO ;⑤ 向',y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 6H 5ONa + cq + 尽0 二 q HpH + NaHCO z不管CO 是否过量,都生成恥恥3。

⑥ MHg 与碗溶液混合HCO~ 4- AIQ- + H 2O = Al{OH\ X +U0占4. 酸性强弱的比较例1.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以简 单表示为:(1)写出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 由。

分析:(1)碼化寸亚編酸衲V 固体烧赋(■堵①苯磺酸 苯磺酸钠 ----------------- ------------- * ---- -7 ③苯酚钠(及盐和水) 苯粉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酸制弱酸好题
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的程度,第二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的程度……
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_。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H3C+3A-=3HA+C3-
B.HB-+A-=HA+B2-
C.H3C+B2-=HB-+H2C-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3C+OH-(过量)→_________;
HA(过量)+C3-→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2B>H3C>HA,故酸性最强的是H2B。

(2)由于给出质子(H+)由易到难的顺序是H2B>H3C>HB->HA>H2C- >HC2-,所以结合质子(H+)的难易顺序是HB-<H2C-<B2-<A-<HC2-<C3-,即最易结合质子的是C3-,最难结合质子的是HB-。

(3)由于电离能力HA>H2C->HC2-,所以3A-+H3C=3HA+C3-不能发生,B、C项正确。

(4)过量OH-将把H3C中和成C3- :H3C+3OH-(过量)=C3-+3H2O;过量HA中的H+只能把C3-酸化成H2C-:2HA(过量)+C3-=2A-+H2C-。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信息,分析反应①得出电离能力:HA>H2C-,H3C>HA。

分析反应②得出电离能力:H2B>HA,HB- >HA。

分析反应③得出电离能力:H2B>H3C,HB-<H3C。

综上所述,电离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H2B>H3C>HB- >HA>H2C->H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