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饲养蜗牛观察报告总结与反思

饲养蜗牛观察报告总结与反思

饲养蜗牛观察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蜗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物,它们是陆地上最慢的动物之一。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蜗牛的生活习性,我们进行了一次饲养蜗牛并观察它们的实验。

这份报告总结了我们对蜗牛饲养和观察的经验,并分享了我们的反思。

饲养蜗牛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饲养蜗牛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购买了一些蜗牛,并为它们准备了一个适宜的栖息环境,包括一个玻璃容器、泥土、干燥的树叶和适量的水。

我们还学习了蜗牛的饮食习惯,并购买了适合蜗牛食用的蔬菜和水果。

实验观察与记录在饲养蜗牛过程中,我们每天观察它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我们观察到蜗牛每天悠闲地爬行,它们会在特定时间找到合适的角落停下来休息。

我们还观察到蜗牛在触碰到刺激物时会缩回壳内保护自己。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蜗牛对食物的选择性很高,它们更喜欢食用某些蔬菜和水果。

观察结果分析通过对蜗牛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蜗牛的生活节奏非常缓慢,这与它们的身体特征有关。

其次,蜗牛在面对危险时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它们能够缩回壳内保护自己。

最后,蜗牛在选择食物时也具有一定的偏好性。

反思与启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对蜗牛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学会了尊重和保护小动物,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求,我们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关注和呵护。

其次,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细心和耐心,及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最后,饲养小动物能够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照顾他人的能力,我们需要承担起对它们的养育和保护责任。

结论这次饲养蜗牛并观察它们的实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我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责任和关爱的启示。

希望今后能继续进行类似的实验,以便更多地了解和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注:本报告所述内容可能因蜗牛的不同品种、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蜗牛实验报告

蜗牛实验报告

蜗牛实验报告蜗牛实验报告引言: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具有缓慢的移动速度和坚韧的外壳。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与方法: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一组活体蜗牛,并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放置了适量的泥土和水。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蜗牛的生活习性,记录了其行为特点,并对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了探究。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生活习性观察:蜗牛在实验容器中呈现出明显的活动规律。

白天,它们大多数时间都躲在泥土中,以避免过度蒸发和高温。

而在夜晚,蜗牛会爬出泥土,开始觅食。

这种行为表明蜗牛具有昼夜节律,更适应于夜间的活动。

2. 行为特点观察:蜗牛的移动速度极为缓慢,而且它们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路径。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蜗牛会在玻璃容器的壁上留下明显的黏液痕迹,这是它们行进过程中分泌的一种黏液。

这种黏液不仅有助于蜗牛在平滑的表面上爬行,还能起到保护和滋润的作用。

3. 环境适应能力探究:为了探究蜗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在实验中改变了容器内的温度和湿度。

结果显示,当温度较高时,蜗牛会更多地躲在泥土中,减少水分的蒸发。

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蜗牛则更愿意爬出泥土,寻找更温暖的环境。

这表明蜗牛能够通过自身行为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此外,我们还发现蜗牛对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实验中,当湿度较高时,蜗牛的活动更为频繁,而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它们则更多地躲在泥土中,以减少水分的流失。

这表明蜗牛能够通过调节行为来适应不同湿度的环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蜗牛具有昼夜节律,更适应于夜间的活动。

它们的移动速度缓慢,会在行进过程中分泌黏液,以便爬行。

蜗牛能够通过自身行为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温度条件。

此外,蜗牛对湿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实验的局限性:本次实验仅使用了一组蜗牛进行观察,样本数量较少,因此对蜗牛的行为特点和适应能力的总结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观察蜗牛实验报告

观察蜗牛实验报告

观察蜗牛实验报告观察蜗牛实验报告引言: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其缓慢的行动和壳的特征使其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经典对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一、实验设备和方法本次实验所需设备包括玻璃容器、土壤、蔬菜叶片、水源等。

首先,将一定量的土壤倒入玻璃容器中,形成适合蜗牛生活的环境。

然后,将蜗牛放入容器中,并在一角放置蔬菜叶片作为其食物来源。

最后,保持环境湿润并提供适量的水源。

二、观察结果与分析1.行动习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蜗牛的行动确实非常缓慢。

它们用肌肉的蠕动来移动,每次移动距离很短。

这种行动习性使得蜗牛对于逃避天敌或寻找食物都非常不利。

2.壳的特征蜗牛的壳是其身体的一部分,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观察发现,蜗牛的壳通常呈螺旋状,外表光滑而坚硬。

壳的颜色和纹路因蜗牛的种类而异,有些蜗牛壳上还带有斑点或花纹。

壳的形状和大小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食物偏好在实验中,我们提供了蔬菜叶片作为蜗牛的食物来源。

观察发现,蜗牛对蔬菜叶片表现出较高的食欲,它们会用舌头舔食叶片的表面。

蜗牛喜欢吃富含水分的食物,这与其生活环境中的湿润条件相吻合。

4.适应能力蜗牛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

在实验中,我们模拟了蜗牛的自然生活环境,包括土壤和水源的提供。

观察发现,蜗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良好生存,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它们能够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需求。

三、结论与启示通过观察蜗牛的行为和生理特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蜗牛的行动缓慢,这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结构有关。

2.蜗牛的壳是其身体的一部分,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3.蜗牛对蔬菜叶片表现出较高的食欲,喜欢吃富含水分的食物。

4.蜗牛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些观察结果和结论对于我们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们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和保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蜗牛的研究报告

蜗牛的研究报告

蜗牛的研究报告蜗牛的研究报告蜗牛是一种陆生软体动物,属于腹足纲、蜗牛目,主要栖息于湿润的环境中。

本报告将对蜗牛的外部特征、生态习性、生活史和对人类的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

蜗牛的外部特征主要包括外壳、身体、触角和脚。

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用来保护内脏器官。

身体呈圆柱形,蜗牛通过腹足的蠕动推动身体移动。

触角十分敏感,用于感知外界环境和寻找食物。

蜗牛的脚上有粘液腺,用于在地面上爬行并粘附。

蜗牛主要栖息于湿润的环境中,如花园、河流边和森林等地。

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残渣、腐植质和忍者为食。

蜗牛通过舔食来获取食物,然后用强大的腹足肌肉收拾食物。

蜗牛的生活史分为孵化、成长和繁殖三个阶段。

蜗牛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出的蜗牛小型,外壳透明。

在成长过程中,蜗牛会逐渐生长体型,外壳也会变得坚硬和有色。

蜗牛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完成,它们是两栖生物,既可自交,也可异交。

蜗牛对人类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方面,蜗牛经常被人们当做宠物饲养,由于其较慢的生长速度和简单的饲养需求,成为了许多孩子的第一个宠物选择。

另一方面,蜗牛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蜗牛也有着一定的经济价值。

蜗牛的粘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护肤品和药物的生产中。

此外,蜗牛也是一种可食用的美食,被一些地区的人们所喜爱。

综上所述,蜗牛是一种具有特殊外部特征和独特生活史的动物。

它们的生态习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蜗牛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宠物和食物之一,对人类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

蜗牛研究报告

蜗牛研究报告

蜗牛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对蜗牛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首先,我们介绍了蜗牛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然后,我们讨论了蜗牛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适应性。

最后,我们探讨了蜗牛在农业和经济方面的应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这种常见但又重要的生物的了解和认识。

1. 引言蜗牛是一类软体动物,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各种栖息地中。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壳和缓慢的移动速度而闻名,同时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

蜗牛被广泛研究,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长的寿命、独特的生活史策略以及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蜗牛的基本特征蜗牛一般具有螺旋形的外壳,这种外壳可以提供保护并帮助蜗牛保持水分和温度平衡。

蜗牛的壳由钙质构成,会随着蜗牛的生长而持续增大。

另外,蜗牛还有一对柔软的触角,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寻找食物。

3. 蜗牛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适应性蜗牛在生理生态学方面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适应性。

例如,它们具有很高的耐酸性,可以在酸性环境中存活。

此外,蜗牛还能通过休眠来应对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以及耐受高温和高湿度的生活条件。

蜗牛还能够通过收缩身体来保护自己,一旦受到威胁或触碰到刺激物,它们就会收缩身体,将柔软的部分收入壳内以防止受伤。

4. 蜗牛在农业和经济方面的应用蜗牛在农业和经济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农业中,蜗牛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的露天害虫控制方法。

蜗牛喜欢吃各种植物,包括害虫常吃的植物。

因此,养殖蜗牛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而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

此外,蜗牛还可以作为食材供人食用,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一些地区有着较高的市场需求。

5. 蜗牛对环境的影响蜗牛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蜗牛喜欢吃各种植物,如果蜗牛数量过多,就有可能对植物群落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一些植物物种的数量减少。

此外,蜗牛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会破坏植物的叶片和茎部,从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一些农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场合,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蜗牛的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结论通过对蜗牛的研究,我们对这种常见的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蜗牛的调查报告

关于蜗牛的调查报告

关于蜗牛的调查报告
一、蜗牛的生活习性:
①.环境:喜阴暗潮湿隐蔽的环境,昼伏夜出,对强光刺激很敏感。

喜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

喜潮湿怕水淹。

在潮湿的夜间,并投入湿漉的食料,蜗牛的食欲活跃。

但水淹可使蜗牛窒息。

喜恒温养殖。

温度恒定在25~28℃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

②.食物: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

③.自食生存性: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

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

④.忍耐性:具有很强的忍耐性。

蜗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

二、饲养方法:
①.设备简单。

有饲养室,具有一定温度与湿度,用一些木箱、盆、缸、大棚、立体货架式饲养均可。

②.饲养方法易学,不占整劳动力,利用业余时间与每天下午或傍晚前后投料及雾状喷水一次即可。

③.饲料广泛,如杂草、菜叶、树叶、植物根茎、果皮等均可作为饲料。

亦可加少量的玉米面、麸皮、豆粉等饲料。

蜗牛的研究报告

蜗牛的研究报告

蜗牛的研究报告
-----二(6)班金秋怡
外形特征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

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

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

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蜗牛的食性
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棵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饼粨类饲料均食。

蜗牛的种类
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从旷古遥远的年代开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

蜗牛的种类很多,约25000多种,遍及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

大多数蜗牛均有毒不可食用,我国有食用价值的约11种,如褐云玛瑙蜗牛、高大环口蜗牛、海南坚蜗牛、皱疤坚蜗牛、江西巴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

蜗牛的生物学研究报告

蜗牛的生物学研究报告

蜗牛的生物学研究报告蜗牛(Helix aspersa)是一种常见的陆地腹足纲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花园、田野和森林。

它们以植物的残渣、腐植物和真菌为食,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

身体结构方面,蜗牛具有一个螺旋状的壳,由钙质所构成,能够提供保护和支持。

壳的颜色可以因环境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常见的颜色为褐色或黄褐色。

蜗牛的身体长度在2-4厘米之间,有4对触角,其中一对较长而尖细,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找寻食物。

它们还具有柔软的足,能够伸缩并帮助蜗牛在地面上缓慢爬行。

在繁殖方面,蜗牛是两性同体,即每只个体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

它们可以通过自体受精或交配的方式繁殖后代。

在交配过程中,两只蜗牛会互相触碰对方的生殖孔,并通过交换精子来实现受精。

蜗牛的孵化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2-4周后孵化出幼体。

蜗牛的生活方式以及壳的特殊构造使它们能够适应干燥和贫瘠的环境。

当环境过于干燥或过冷时,蜗牛会将身体缩进壳内,依靠壳的层层扩散来防止水分蒸发。

它们还会分泌一种粘液,能够帮助它们在移动时减少摩擦力,保护身体。

在生态系统中,蜗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吃掉大量的植物残渣和腐植物,帮助分解有机物质,并促进土壤的肥沃。

同时,蜗牛也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蜗牛的研究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行为学、生理学、进化学和保护生物学。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蜗牛的觅食行为、生殖行为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理机制。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蜗牛的生活方式,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蜗牛是一类引人注目的动物,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适应能力使其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对蜗牛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小而又坚韧的生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届瓯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活动奖申报表说明:1、用A4纸打印或用正楷认真填写(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和原始材料装订成册)一式1份。

2、另外必须再交5份科技实践活动总结正文,用A4纸4号宋体字打印。

只写明编号、科技实践活动名称,不能出现学校、作者和指导师姓名,在正文中出现的以***号代替。

3、基层单位审查意见由实施者所属单位填写,包括活动的真实性和实施者德、智、体情况。

上级主管单位意见栏包括活动的真实性及活动集体(限班级或校级课外小组)的简要情况。

《蜗牛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计划:《蜗牛的调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蜗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蜗牛活动的情形,觉得很好玩。

但是蜗牛有哪些生活习性、特点,看似不起眼的蜗牛又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来说并不熟悉。

因此,我们决定分小组一边养殖,一边进行观察,让我们对蜗牛有深刻的了解。

二、课题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感受生命的意义,关爱动物的生命。

2、掌握蜗牛的养殖方法,体验植物的生长规律,积累养殖动物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和群体协作的能力。

4、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分工,提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5、提高生活阅历,增长见识,丰富写作内容。

6、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参与研究的意识,以及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课题实施情况:四、课题负责人:*** *** *** *** *** ***五、各小组小结:通过2个月的饲养、观察、记录、分析,我们对蜗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又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利用上网查询、翻阅书籍、采访专家等方式进行解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上网查询、翻阅书籍蜗牛属腹足纲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很多,遍布全球。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

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住宅、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丘陵等地。

但有饲养和食用价值的种类却很少。

蜗牛作为人类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动物性蛋白饲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外形特征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

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已独特的外形。

2、生活习性白玉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

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3、蜗牛的食性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棵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饼粨类饲料均食。

4、蜗牛的实用价值蜗牛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

它的肉嫩味美,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500克蜗牛肉中含蛋白质90克及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铜、磷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蜗牛性寒、味咸。

有清热、消肿、解毒、利尿、平喘、软坚等功能。

对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结核、疮痛、痔疮、蜈蚣咬伤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因此被食家誉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

(二)采访专家、老师在饲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关蜗牛的一些新问题,于是我们带着问题采访了学校的科学老师、温州试验区外国语学校的生物老师黄辉叔叔。

知道了蜗牛遇到盐会死的原因是因为脱水死亡,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白色痕迹是蜗牛用来爬行润滑的作用,蜗牛可以几天不吃东西的原因是蜗牛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比较发达,蜗牛的血液是蓝色是蜗牛体内血色蛋白所含有的元素决定的,蜗牛的旋线跟它的遗传有关,蜗牛的触角是用来辨别方向的等许多的知识,让我们对蜗牛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心得体会捉蜗牛的心得今天,是星期一,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捉蜗牛、养蜗牛、观察蜗牛的作业。

我们全班欢呼起来,有人说:“这作业实在是太有趣了”。

全班一起到楼下操场旁边的草地里去找。

有的同学说:“这边的草里肯定有蜗牛。

”又有的同学说:“那边的草地里也肯定有蜗牛。

”我听着不知去哪里好,于是我跟着梁世书一起去操场旁边的草地找蜗牛了。

结果,我们到了那里找了很久,一只蝇牛也没有找到。

炎热的太阳照着我,我觉得有点没耐心了。

我想我从石头上到石头下都找遍了,怎么还是一只蜗牛都没找到。

以前我从资料书上查到过:蜗牛是喜欢潮湿的地方,可能要去汗潮湿的地方找吧!于是,我就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

我就朝回家的路上看一看有没有蜗牛的踪迹。

一路下来,在潮湿的泥土里,我果然找到了一只蜗牛。

我太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

回到家里,我把蜗牛放到一个可爱的蜗牛家里,仔细的观察它一生的生活。

养蜗牛的感触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我的脑子里产生了许多疑惑,同时也懂得了许多知识。

这是我这几天的观察。

今天是我第一天观察蜗牛,当然对它的了解还不深。

我道先给它做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家,里面有土、有水、有食物,环境非常适合蜗牛。

给它布置了一个家后,我便到网上查找蜗牛最喜欢的食物。

我发现蜗牛原来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最喜欢吃青菜、草叶,对苹果等也不敏感,对肉类则很有原则的碰也不碰。

“哈!”这跟我想的非常符合,我给蜗牛喂的正是小白菜呢!到了中午,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蜗牛,发现菜叶被吃掉了一大半,我高兴极了!但是我在菜叶上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蜗牛,我着急地皱了皱眉头。

我又端起瓶子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这个淘气包原来躲在菜叶底下了。

难道是它怕热,想到这儿,我又连忙为它搬了个家,放在了可以避免阳光的地方。

到了晚上,风再次去观察,看见蜗牛还是躲在菜叶底下,并且把身子也缩进壳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蜗牛喜欢恒温养殖。

温度250~280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

至于其它生活时间只要放在潮湿的地方就可以了。

它把身体缩进壳中,是因为它缺少水份。

怪不得同学们说,只要倒了点水进去,蜗牛的身体就会从壳里钻出来。

我试着舀了一些水倒进去。

过了一会儿,杯子里果真有了动静,蜗牛慢吞吞的从壳中探出身子来了,我高兴极了!过了几天,我跟往常一样,又去观察。

这次我发现了蜗牛的异象?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蜗牛的大便原来是黑色的,可是为什么自从我给它喂菜叶时,它的大便就变成了深绿色的?这是什么原因千万的呢?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但还是找不到正确有答复。

养蜗牛的心得最近,老师让我们捉一只蜗牛来观察。

我捉了一只小蜗牛,经过二三天的观察,我的脑子里产生了许多疑问:为什么蜗牛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道粘液?这些粘液有什么用处?有的同学说:“粘液是用来为蜗牛指引回去的方向的。

”有的同学说:“这是自然现象,粘液没什么用处。

”我也觉得粘液是用来为蜗牛指引回去的方向的。

在养蜗牛的期间,我发现蜗牛总是会爬到高处,我把它挑下来,可是它照样爬上去。

我还发现,蜗牛不喜欢在炎热干燥的地方,而是喜欢呆在明凉潮湿的地方,所以,要寻找蜗牛,就去阴凉潮湿的地方找,准能找得到。

蜗牛,虽然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但是在它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养殖蜗牛后的体会自从老师对叫我们去捕捉蜗牛、养殖蜗牛的那时候起,我们就已经开始和蜗牛朝夕相处。

在养殖蜗牛的过程中,蜗牛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乐趣。

每天一大早,我们就会把蜗牛放到桌子上进行爬行比赛,我还会在一旁为“蜗牛分健将”喊口号。

“蜗牛1号加油!”“蜗牛2号加油!”……蜗牛喜欢向上爬,而且这也可以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奋发向上,蜗牛多有用处啊!在养殖蜗牛期间,蜗牛除了带给我们许许多的乐趣以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连触角一碰到稍微硬一点点的东西就会缩回去……这一连串的问题铺天盖地地向我砸来,我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通过查询资料,在书上看到了答案:蜗牛好几天不吃不喝不会饿死,那是因为蜗牛储存能量的物质比较发达。

第二个问题:蜗牛放入盐中为什么会死?解决这个问题费的是老师的力气。

我们周老师去请教一位外国语学校的生物老师,把答案告诉了我们:蜗牛放入盐中会死是因为蜗牛中毒脱水。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蜗牛的触角只要碰到稍微硬一点的东西就会缩回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因为蜗牛的触角太软了,也可能是因为它不喜欢硬的东西,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我天天观察蜗牛,有了许许多多的发现,发现——蜗牛它爬行时辨别方向靠的是它的触角。

发现二:蜗牛把身体缩进壳里的时候,壳里好像有东西在动。

发现三:蜗牛不爱吃咸的东西,总躲避这些东西。

蜗牛,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动物,你只有仔细观察蜗牛,才能真正地了解蜗牛。

养蜗牛后的体会还没有开始养蜗牛的时候,我就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

可是养了蜗牛之后,我又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

养蜗牛也是一种乐趣。

有了蜗牛之后,我经常跟别人比赛,在比赛中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有粘液。

后来,问了别人,才知道蜗牛留下的粘液是一种排泄物或者是爬的时候用来减少摩擦力的。

有一次,我在逗着蜗牛玩,发现蜗牛的触角只要碰一下,就会缩回去,而且还会改变前进的方向。

于是,我又去问别人,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后来,我又去查资料,上面的答案是:蜗牛的触角用来当嗅觉和爬行时辨别方向的。

后来,我又知道了蜗牛的储存功能比较发达。

可是,我又不知道蜗牛放在盐里为什么会死?为什么蜗牛向上爬……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好让我对蜗牛更加的了解。

养蜗牛得到的启发今天,我捉了一只蜗牛,过了不久我在蜗牛身上得到了非常多的发现和疑问,发现就是蜗牛在什么地方生活和什么时候把头钻到壳外面,蜗牛喜欢在阴凉的地方生活还喜欢水,特别是下雨的时候他们都会爬在墙还会把头伸出壳外。

还有蜗牛是很怕盐,因为蜗牛一碰到盐就会中毒脱水。

蜗牛也是靠水来走路的没有水他就会走不动,因为他的脚下很粘必需靠水走路。

还有蜗牛会脱壳,只要它内体长出一个新壳,它就会从旧壳里爬出来把那旧壳放那里,然后就找一个好的地方让它的新壳渐渐变大。

其实蜗头上的触角是可以嗅东西的,也是可以辨别方向的。

我除了得到蜗牛的发现,还有非常多疑问,比如说蜗牛是不是在土坷垃中的那些的虫子,还有蜗牛没嘴怎么吃树叶……我养蜗牛首先把他放进一个瓶子里然后再洒入一点点水再放点树叶,每过一天就来洒一点点水,换一片树叶,最后把它放出来轻松轻松。

蜗牛的探究有一次,科技老师叫我们去捉蜗牛进行观察,我从学校里一只也捉不到,只好从家门口捉了4只蜗牛。

我看着蜗牛觉得挺有意思,后来便开始细至的观察。

通过观察,我产生了许多疑问,但后来多疑问都通过实验,上网,看书解答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