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优化的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琥珀

琥珀

琥珀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

琥珀的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可入药,做装饰品概述【汉语拼音】hǔpò【英文名称】Amber【常见种类】金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等。

【来源】古代松柏科、豆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

通常年龄大于1500万年。

【性状】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

血红色、黄棕色或暗棕色,近于透明。

质松脆,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捻之即成粉末。

无臭,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

不溶于水,燃烧易熔,并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

【备注】(1)东北地区有一种“抚顺珀”,又称“千金寨煤珀”、“烟煤精”,是从煤矿层中采掘而来。

体重坚硬,色发黑,焚之发黑烟并有煤气,与琥珀来源不同,不宜作琥珀入药。

琥珀的英文名称为Amber,来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

也有说法认为是来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胶”,因为西班牙人将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amber。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意思是虎之魂。

琥珀很珍贵,怕火、怕汽油、怕敲击怕暴晒、怕酒精。

有的琥珀还带有香味。

市场上见到的大多都是人造品。

琥珀-原状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

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

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化学成分为C10H16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有时还含有少量硫化氢。

琥珀的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它不规则形状。

属非晶质体。

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和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

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折光率1.539-1.545,无多色性。

硬度2-3,密度1.1-1.16g/cm3。

琥珀

琥珀

琥珀琥珀是几千万年前的针叶树木的分泌物(树脂、松脂)经过石化作用的产物。

也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一.文化赏析琥珀形成的最古老故事产生于希腊神话,后来被罗马诗人奥维德写进了《变形记》。

其中写到法厄同德姐妹变成了黑杨树,黑杨树的眼泪变成了琥珀。

因此,有关琥珀的展览常用“神的眼泪”作为主题。

墨西哥南部的土著人认为琥珀具有魔力将其称为“太阳石”,那儿的妇女至今仍为她们的婴儿戴上琥珀手镯,作为幸运符用以辟邪。

还有些看法更富想象力,认为琥珀是太阳的碎片凝固而成的,当太阳西沉入海时,炽热的太阳会像炽热的铁块遇水淬落下一些碎片一样,也有少许太阳的碎片淬落下来,并在海水中凝固,随水漂泊。

早期的琥珀多为贵族阶层所拥有,美国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所佩戴的琥珀至今仍展示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内。

琥珀在我国古代又称“琥魄”,认为它是由猛虎的魂魄幻化而成。

虎是百兽之王,所以琥珀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并相信它具有镇邪避恶、除魔降妖的作用,广泛用做护身符,人们常在小儿胸前挂上琥珀,用以壮胆镇惊,同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猛虎一样强壮勇敢。

台湾和香港也流行“琥珀有趋吉避凶、修身养性的功能”这样的看法。

琥珀色泽含蓄、质地温润,具有无比的亲和力,触摸它给人以安详恬静的心灵感受。

除了这些美感外,琥珀更是一条通往古代奥秘世界的“时光隧道”。

设想一下史前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中,树木分泌出的树脂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将昆虫、植物碎片、花粉、空气、水分等定格于金黄色透明的“坟墓”之中,经过千万年的尘封,为科学家重现古代大自然的情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此,有人将琥珀誉为“瞬间的永恒,历史的凝固”。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颂吟昆虫琥珀的诗:“曾为老茯苓,元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

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人们曾一度狂热地购买含有昆虫的琥珀,琥珀贸易在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琥珀宫”始建于1702年,耗时12年建成,所用的琥珀采自波罗的海,由丹麦建筑师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造的,占地55平方米,后来琥珀宫作为礼物献给了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宝石精品】第7章3琥珀

【宝石精品】第7章3琥珀
折射率:通常1.54,其折射率稍有变化,1.539~ 1.545。
发光性:LW下具浅蓝白色及浅黄色、浅绿色、黄 绿色至橙黄色荧光,弱到强;SW下不明显。
本节内容结束
4、力学性质 断口:贝壳状,韧性差,外力撞击易碎。 硬度:2~2.5。 密度:1.08(+0.02,-0.08),g/cm3,在饱和盐
琥珀含有琥珀酸、琥珀树脂等有机物,不 同琥珀的组成有一定差异,主要有机物的组成 为:琥珀脂酸69.47~87.3%、琥珀松香酸10.4 ~14.93%、琥珀脂醇1.2~8.3%、琥珀酸盐4
2、琥珀的形态 琥珀为非晶质体,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如
结核状、瘤状、水滴状等;还有一些如树木的 年轮或表面具有放射纹理;产在砾石层中的琥
本节内容结束
从左至右依次为:金珀、虫珀、血珀、蜜蜡和
多明尼加蓝珀(左为白炽灯下、右为紫外灯下)
本节内容结束
三、琥珀与相似品的鉴别
1、树脂类
琥珀
柯巴树脂
人造树脂
气液包体 圆形或异形气泡 可见气泡
浑圆气泡
本节内容结束 动植物包体 挣扎态昆虫包体
可包裹天然动植 物包体
琥珀的形成一本般节有内三个容阶结段束:
⑴树脂从松柏树上分泌出来;
⑵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 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⑶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 用从而形成了琥珀。
3.琥珀市场
琥珀在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充足。
但随着琥珀本饰物节大内众消容费结市束场的形成,琥珀开
始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区流行。
仿琥珀中的动物包体
四、琥珀的优化处理
1、热处理:将云雾状琥珀放入植物油中加热,以提高透明度 。热处理使气泡爆裂产生“太阳光芒”。天然琥珀因地热也会 爆裂,但自然条件下受热不均匀,气泡不可能全爆裂。处理过

琥珀知识简介

琥珀知识简介

一.琥珀的分类:1.按照透明度分类2.按照加工方式分类(1)天然琥珀(2)优化琥珀(3)复合琥珀(4)压合琥珀3.按照开采方式分类(1)海珀,指的是从海底冲刷到岸边的琥珀。

(2)矿珀,指的是深埋在地下堆积点的琥珀。

例如产于我国抚顺琥珀。

(3)湖珀,指的是山谷中的琥珀原矿,被水冲入下游的湖泊,这类琥珀的数量非常稀少。

二.琥珀的产地:1.白垩纪琥珀,最早距今3.2亿年,很多科学家只认可它是树脂化石。

欧洲、北美洲、日本、西伯利亚、中东地区。

2.第三纪琥珀,现在世界上出产的琥珀大多属于距今6500万—1000万年间的第三纪琥珀。

与白垩纪有较明显的不同,拥有丰富的颜色和大量的包裹物。

亚洲地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3.琥珀的主要产地(1)波罗的海琥珀,世界上最好的琥珀,琥珀酸含量较高,世界上近90%的琥珀出自于这里。

其中以波兰的琥珀质量为最。

琥珀花是波兰琥珀的独有的特点。

①波兰②俄罗斯,琥珀储量最多,占世界总储量的90%③乌克兰④意大利(2)美洲琥珀①多米尼加(3)亚洲琥珀①缅甸琥珀②中国琥珀三.琥珀的具体品种1.绿珀,约占总量的2%,多米尼加的比较纯正。

2.明珀,颜色及其淡雅和透明度高,也有人称为水珀和柠檬珀,灵动而娇柔。

3.金珀,色彩鲜亮,金黄透明,如黄金灿灿光芒,华贵引人,古代称为财石,是最名贵的琥珀。

火珀比金珀稍深,色泽橙黄,温婉可人,是最典型的琥珀色彩,给人一种柔媚娇贵、恬静平和的感觉。

4.血珀,红色透明的琥珀,也称红琥珀或红珀。

5.翳珀,是由血珀经久形成的,也可以说是血珀的一种。

6.翁珀,外表与翳珀差不多,都呈黑色,区别在于,翳珀在强光的照射下呈红色,而翁珀仍旧是黑色。

7.花珀,以前人们指纹如马尾,黄白或红白相间,颜色不均匀的琥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将内部包含有太阳花或花瓣的琥珀称为花珀。

而透明琥珀中包裹着红色的胞体,好似片片红叶的,则被称为红花珀或红叶珀。

8.蜜蜡,即蜡珀,是一种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琥珀,有各种颜色,因此又可以具体细分为黄蜡、红蜡、白蜡等。

琥珀

琥珀

琥珀作者:李一邓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6期摘要:琥珀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通过它不但可以了解千万年以前的地球生态,而且它还丰富了我们今天的珠宝市场。

我国琥珀市场还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琥珀的升值空间很大,因此,我们应该从琥珀的基本性质、品种类型、质量评价、产地、鉴别、存放保养等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琥珀。

关键词:琥珀产地鉴别价值一、琥珀的基本性质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新近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

琥珀是由于经历了树脂的分泌、树脂的深埋、石化作用、成岩作用之后才形成的。

琥珀的化学成分为C10H16O,可含少量H2S;非晶质(有人把琥珀说成是一种无定形的、聚合态的玻璃,这种说法强调的是琥珀的混合物特征,内部原子排列无序,在微观上具有流动性),常以结核状、瘤状、水滴状等产出,有的如树木的年轮或表面具有放射纹理,可含有动物遗体、植物碎片等;摩氏硬度2-3,相对密度1.04-1.10,熔点200℃-300℃。

琥珀主要含树脂、琥珀酸,没有两块琥珀是完全相同的,可以用科学仪器鉴定其成份及结构。

二、琥珀的类型和质量评价1、类型在国家标准中,没有对琥珀进行明确的分类,只是举了一些例子,但结合商业习惯称呼,琥珀的主要类型有金珀、血珀、虫珀、香珀、石珀、花珀、密蜡等其他类型。

2、质量评价琥珀由其颜色、透明度、块度以及内含物决定其经济价值。

颜色浓正,且无杂质者为佳,特别是蓝色、绿色和透明红色为最好。

就透明度而言,琥珀是越透明越好,而对于蜜蜡则是半透明到微透明为好,太过透明反而不好。

一般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块度,且越大越好。

琥珀的内含物以含昆虫者最好(俗称“琥珀藏蜂”),以昆虫清晰、形态栩栩如生、个体大、数量多为最佳。

三、琥珀的产地琥珀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发现,但大都沉积规模很小而且局限。

能作为宝石级别出产且大规模沉积的琥珀可见于波罗的海地区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此外,中国和缅甸也是琥珀的产地。

琥珀的物化性质与优化处理

琥珀的物化性质与优化处理

琥珀的物化性质与优化处理讨论一、研究背景琥珀以浑然天成的庄重之美、质地温润的古典之美成为大众首饰消费品。

它与金、银、珍珠珊瑚、车渠、琉璃被列为佛教七宝。

由于琥珀的价值高、需求量大、品种少,已成为优化处理技术攻关的主要对象,目前有加热、再造、压固、染色、覆膜等处理方法,这些均会使琥珀的外观有明显的改善,也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是珠宝检测中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

琥珀主要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经过压实、脱水、胶结、聚合作用,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

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

琥珀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主要产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由于这样的地质过程的复杂性、漫长性,使得琥珀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天然形成的大多数琥珀因为内含物等缺陷而使其很难进入高档宝石之列。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本文研究琥珀的优化处理主要从热处理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市场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以寻求比较好的优化工艺技术,并讨论该过程中影响琥珀颜色的各因素条件。

琥珀是大众很早就认识并喜爱的宝石之一,具有很多品种。

如果能用热处理方法对琥珀处理使其透明度、颜色乃至硬度方面都大大改善,并且将该方法用于市场的话可以大大降低某些高档品种琥珀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购买诱惑。

(波罗的海琥珀)(抚顺琥珀)三、琥珀的物理化学性质1.化学成分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化学成分为C10H16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次要化学元素含量:硫0.25%-0.35%,氮0.04%-0.52%,三氧化二铁0.58%-0.97%。

微量元素种类有:铝、镁、钙、硅、锰、铜等。

其有机成分(据色谱分析结果)中琥珀脂酸69.5―87.3%、琥珀松香酸10.4―14.9%、琥珀酯醇1.2―8.3%、琥珀脂酸盐4.0―4.6%、琥珀脂酸油1.6―5.8%。

琥珀酸含量越少,琥珀越清澈透明。

宝玉石鉴赏之优化处理的种类

宝玉石鉴赏之优化处理的种类

一、表面处理1.定义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由于涂层的厚度有限、硬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蚀,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处理方法。

2.常用类型(1)箔衬: 在宝石的背面贴上高反光的薄膜、彩色薄膜以改变宝石的亮度和颜色。

(2)涂色: 在宝石的亭部涂上颜色,如把淡黄色钻石涂上淡蓝色,使钻石更加显白色。

(3)刻划条痕: 在弧面型透明宝石的底部划条痕以产生猫眼或者星光效应。

(4)涂层和镀层: 在宝石的表面涂上彩色的胶质层增强色彩,例如涂膜翡翠。

在宝石的表面用真空镀膜的工艺镀上一层彩色膜增强色彩,或者提高光泽。

例如托帕石表面的镀膜。

3.鉴别特征① 宝石镶嵌的方式:采取封闭式镶嵌。

② 观察宝石亭部刻面:在反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石亭部刻面的表面,可见到外来物质、特殊色彩或刻划痕。

③ 涂层的性质:涂膜处理的膜层可能具有不同于宝石的物理性质、硬度较低、容易脱落等。

④ 镀层的晕彩:用真空镀膜工艺的膜层常常具有干涉形成的晕彩。

二、漂白处理1.定义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2.常见类型(1)氧化漂白:主要用双氧水为主的氧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漂白珍珠、象牙等由于有机质引起的杂色调,使之成为纯白色。

(2)酸洗漂白:主要用稀盐酸等对硅化木等材料除去表面的杂色。

3.鉴定特征:很难发现漂白处理的痕迹。

三、热处理1.定义利用加热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善,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和氢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2.热处理的工艺为了达到改善的目的,宝石的加热方法常与其他的一些方法配合使用,最常用到的方法有:(1)气氛条件:例如用还原气氛加深浅色蓝宝石的颜色,用氧化气氛消除红宝石的蓝色色斑。

有些处理还需要使用惰性气或者真空,保护宝石不受氧化。

(2)介质环境:在高温热处理时,由于填充料熔融还会产生熔体介质,熔体介质流入宝石的裂隙起到愈合裂隙的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这也被称为裂隙愈合热处理。

琥珀酸产生菌的分离鉴定、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琥珀酸产生菌的分离鉴定、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第一章引言1.1琥珀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1.1.1琥珀酸的物理性质琥珀酸(succinicacid),学名为丁二酸(butanedioicacid),最初在1546年由GerogiusAgricola从琥珀中分离发现,故而得名。

琥珀酸是一种四碳二羧酸,分子式为C4H604,分子量为118.09,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酸,广泛地存在于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琥珀酸是生物代谢过程中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同时也是一些厌氧微生物的代谢终产物【1’”。

Ho八吖刚oIlIlo图I-I琥珀酸的结构式Fig.1-1Structuralformulaofsuccinicacid纯净的琥珀酸为无色单斜棱柱状结晶体,味酸,可燃。

有二种晶形(Ⅱ型和p型),Ct型在137"C以下稳定,而p型在1379C以上稳定。

在熔点以下加热时,丁二酸升华,脱水生成丁二酸酐。

熔点188"C,沸点235"C(分解),相对密度为1.572[31。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氯仿、二氯甲烷。

lg溶于13mL冷水、1mL沸水、18.5mL乙醇、6.3mL甲醇、36mL丙酮、20mL甘油和1lmL乙醚,几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石油醚。

1.1.2琥珀酸的化学性质琥珀酸在水溶液中解离为氢离子和琥珀酸根阴离子,在25"C时,琥珀酸的解离常数分别为Kl_6.52-,-6.65x10~,K2=2.2---2.7x10一,琥珀酸pKal=4.21,pKa=5。

64,0,1m01.L‘1水溶液的pH为2.6[41。

主要的化学反应【5】如下:(1)卤代反应:与PCI3、PCI5反应生成琥珀酸酰氯。

(2)琥珀酸在134.8"C两个羧基可脱水生成琥珀酸酐(succinieanhydride,C4H403)a(3)酯化反应:琥珀酸分子问脱水制得~系列单酯和双酯。

琥珀酸还可以与淀粉、纤维素酯化。

(4)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琥珀酸亚胺。

(5)氧化作用:琥珀酸以H202氧化为过氧琥珀酸(CH2COOO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