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jason地质统计学反演手册资料讲解
jason 反演说明1

第一章数据的加载jason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演软件,它操作上的特点是它需要什么数据或参数就给它什么数据或参数。
下面是它的主窗口(图1)。
图1因为作反演之前已经将坨163区块进行了构造解释,所以可以直接从lanmark中将地震、测井、层位数据导入jason中,操作比较简单。
步骤如下:1、选择工区(即一个文件夹)主窗口——File——Select Project(图2),弹出图3。
选择一个工区,ok。
图2图32、数据的导入主窗口——Datalinks——Landmark——Landmark Link(2003)(图3),弹出图4。
图3图4A 工区的选择File——Seisworks project:选地震工区t163,ok。
(图5)图5File——Openworks project——选SHNEGCAI, 选井列表t163,ok。
(图5)此时,图5 窗口的状态栏将会发生变化,以上选择的工区将会显示。
(图6)图6B 地震数据的导入Select——Import——Seismic/property data(图7),弹出图8。
选cb 3dv(纯波数据,作反演时一定要用纯波数据),ok。
图7图8C 层位数据的导入Select——Import——Horizons,选择反演时需要的层位和断层(图9)。
图9D:井数据的导入Select(图7)——wells,弹出图10。
选择需要的井,ok。
图10E:数据的传输Transport——Import,以上所选的landmark中的数据将传入jason中。
图11。
Jason反演Wavelets中文手册

Jason反演Wavelets中文手册13.WaveletsWavelets应用程序的目标是:利用各种技术评估地震子波:单独从地震数据利用来自于一口井或多口井的反射系数利用地震数据的部分(partial)叠加或multiple partial 叠加定位井轨迹以优化井和地震数据的关系横向变化时,进行子波插值为建模生成合成子波为得到零相位地震数据计算反褶积评估Q和产生基于子波的Q13.1 快速开始子波估算作为科学,带有艺术性和经验性。
应用一个正确的子波是获取满意的储层描述结果的关键。
为了运行Wavelets,必须下面的数据:◆地震数据◆阻抗井或者选择的位置(Impedance well(s) or selected locaitons)◆选择一个时窗,在时窗内来执行估算◆每口井选择一定数量的地震道或者位置用于估算13.2 菜单导航13.2.1 File 菜单13.2.2 Input 菜单Seismic mode子波能够通过Zero-offset(ZO)地震数据和A V A非Zero-offset地震数据估算而来。
选择你喜欢工作的模式。
Preferred Types选择喜欢的查询输入测井曲线的数据类型。
对于Zero offset模式,它是P-Impedance类型。
对于A VA模式,可以是P-Sonic,S-Sonic和密度类型。
SeismicSeismic 菜单有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指定了地震数据文件。
你必须提供一个包含2D或3D数据的地震数据(.mod)。
地震数据必须代表真正振幅偏移反射信息。
在Zero-offset模式中,合成地震记录是通过子波与零偏移反射系数曲线褶积而来的,其中反射系数曲线来源于输入的P-Impedance曲线。
在AV A模式中,角度依赖的反射系数来源于P-Sonic,S-Sonic和密度井曲线,所使用的角度是是在输入的A VA地震数据文件中指定的。
在第二部分中,需要设置地震数据的A V A参数。
Jason 软件详细介绍与基本操作手册

Jason模块功能简单描述Jason地学平台是一个将各学科有用信息综合在一起,即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从油气勘探、开发到生产阶段将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有机结合,进行反演、模拟和预测不同阶段储层岩石物性和流体变化的综合研究工具。
您根据可用信息和经济条件,您可以明智的选择应用哪个“工作流程”更好。
1、Enveriment 运行环境(工区管理地震解释和接口)与其它解释系统紧密相连、数据格式灵活、方便。
2、EarthMod 地质框架模型,包括模型建造器,模型生成器和测井曲线生成器。
把地质、地震、测井曲线(斜井轨迹)、沉积模式(整合,不整合,礁体及河道等)建立以地震道为坐标的模型上,成为储层预测的基础,并赋予地质意义。
3、VelMod 速度模型建立工具VelMod 除具有建立速度模型的基本功能外,且有其独特特征:•地质引导:结合地质信息进行插值运算,能把稀疏的速度数据拓展为三维速度场。
•基于地质概念的速度调整•真三维插值4 、Wavelets 二维和三维地震子波分析●无井、单井、多井提子波和空变子波分析●从斜井中进行真三维分析●估算信噪比谱●为使结果稳定利用模型驱动5、 Modtrace 完整的地震反演系统( 包括对大倾角地层)●所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是基于道的递归反演,产生地震带宽内的波阻抗数据。
●其算法的唯一特征应用解释控制,为获得可靠的低频信息提供工具。
在EarthMod 的基础上建立空变约束条件,其结果突出各向异性,提高了反演分辨率。
●多种方式提取子波,包括无井、单井多道、多井多道、直井、斜井提子波和在EarthMod 的基础上提空变子波。
●由于大量地震信息的反演是基于EarthMod 的基础,所以适用与多条复杂断层的地质情况,使其反演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地质模型。
●给出产层有效厚度图和孔隙度分布图6、InverMod 精细储层描述(多井)•采用一欧洲石油公司的专利,专门致力于薄层预测和精细描述。
对油田滚动勘探开发十分有用。
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浅析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理 工 21 年 6 第 9 第 6 02 月 卷 期 J un l fY n te nvri ( a Si dt Si n Jn 2 1 ,Vo. . or a o a gz i st N t c E i c&E g u . 0 2 U e y ) 19No 6
演 技 术 的基 本 原 理 和 实现 过 程进 行 了阐 述 , 并 交 待 了反 演 过 程 中 的计 学 反 演 ; 随 机模 拟 ; 储 层 预 测 ;薄 储 层 识 别 关
[ 图分 类 号 ] P 2 . 中 682
[ 献标识码]A 文
者 波 阻抗 无法 描述 的储 层或 油藏 的地 质建模 。
2 地 质 统 计学 反 演过 程
2 1 地 质 统 计 学 分 析 .
地 质统 计学 分析 是 指对 目的层 段所 要模 拟 的属 性进 行概 率 分 布统 计 。首 先 建 立 属性 概 率 密 度 函数 , 其 次进 行 空间 变差 函数 分析 以确 立空 间上 的结 构关 系 。在 地层 研究 的最 小单 元格 架 内针 对不 同层 段 、不 同岩性 或沉 积微 相及 各种 岩性 内的属性 值进 行统 计分 析 ,得 到具有 地质 意义 的不 同层 段不 同岩性 的变 差 函数及 所模 拟 属性 的变差 函数 。在地质 统计 部分 要 引人尽 量 多 的地 质信 息 ,包 括储层 展 布 的横 向和纵 向 非 均 质性研 究 成果 以及 区域沉 积 的研究 成果 ,使 井 上及地 震 信息统 计得 到 的空 间结构 关 系与前 期 地质 研 究 成果 统一 起来 。只有全 面正 确地 应用 地 质信息 ,所 建立 的地 质统 计模 型才 能更 真实 地 反映储 层 的空 间
jason地震反演

关于波阻抗反演中的低频分量有两个基本的问题:(1)在波阻抗反演中,为什么要构造低频信息?地震资料里为什么没有低频信息?(2)为什么井资料有低频信息?如何用它构造用于波阻抗反演的低频信息大家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都在讲我们的地下储层薄,地震资料不能满足要求,讲提高分辨率的问题,楼主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低频分量。
在这里我想尝试对此进行一个简单分析:1、什么是低频?学过信号处理的人都知道,我们可以把一个波(各种波场都可以)变换到频率域,在频率域频率较低的叫低频.如果用一个通俗的说法,低频就是“趋势”,如果你炒股的话,每天的成交量属于高频,而30日均线上看到的算低频,如果说到天气,下一个小时的气温算高频,但北京今年秋天的平均气温变化算低频。
对于我们搞地学的来讲,地下的压实规律是低频,某套地层的砂地比是多少算低频,某套地层的平均阻抗也算低频。
2、低频有什么用?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低频反映的是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的变化规律,是更本质的东西。
如果你把握住了股市的低频,你就可以低价买,高价卖。
如果你把握了房价的低频,你也可以发大财。
如果你把握了地下储层变化的低频,你就知道那里砂多,那里泥多,你的勘探成功率也会提高。
3、地震资料有没有低频?通过讲地震资料变换到频率域,你很容易知道,地震资料中没有低频,这主要是由于地震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决定的。
对模拟检波器来说,<10Hz的低频很难收到。
对现在逐渐应用的数字检波器,小于3Hz的信号也很难被收到。
4、井资料中有没有低频?一般来说,大家在使用井资料的时候,主要用她的高频,看某个砂层的情况,内部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变化等,但如果测量井段较长,你就会看到低频:比如对渤海湾上第三系地层,馆陶组总体砂多泥少,而明化镇泥多砂少,具体到某口井,明下段又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低频。
5、反演中为什么需要低频?反演是我们把得到的地震信号反推回地下地质结构的过程,由于地震资料中缺失低频,自然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补偿。
Jason反演入门培训教程

第一章数据的加载jason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演软件,它操作上的特点是它需要什么数据或参数就给它什么数据或参数。
下面是它的主窗口(图1)。
图1因为作反演之前已经将坨163区块进行了构造解释,所以可以直接从lanmark中将地震、测井、层位数据导入jason中,操作比较简单。
步骤如下:1、选择工区(即一个文件夹)主窗口——File——Select Project(图2),弹出图3。
选择一个工区,ok。
图2图32、数据的导入主窗口——Datalinks——Landmark——Landmark Link(2003)(图3),弹出图4。
图3图4A 工区的选择File——Seisworks project:选地震工区t163,ok。
(图5)图5File——Openworks project——选SHNEGCAI, 选井列表t163,ok。
(图5)此时,图5 窗口的状态栏将会发生变化,以上选择的工区将会显示。
(图6)图6B 地震数据的导入Select——Import——Seismic/property data(图7),弹出图8。
选cb 3dv(纯波数据,作反演时一定要用纯波数据),ok。
图7图8C 层位数据的导入Select——Import——Horizons,选择反演时需要的层位和断层(图9)。
图9D:井数据的导入Select(图7)——wells,弹出图10。
选择需要的井,ok。
图10E:数据的传输Transport——Import,以上所选的landmark中的数据将传入jason中。
图11第二章合成记录的建立在jason上建合成记录的特点是精度高,但随意性大。
建立合成记录的步骤是:井曲线、地震数据、子波的加载,子波的编辑和评价,合成记录的生成和编辑。
1、井曲线、地震数据、子波的输入主窗口——Analysis——Well log editing and seismic tie(图1),弹出图2。
图1图2Input——well,选择要输入的井,例如:T714_e。
地质统计学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StatMod)一、方法原理JASON的StatMod是一个集多种随机模拟技术的软件包,是以概率论为其理论基础的。
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在某种概率条件下的,既满足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又满足地质、测井和地震信息的三维储层参数概率模型。
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由数据的概率分布图和变异函数描述。
由于地质统计模拟是基于概率意义上的随机模拟。
为满足概率条件必须有足够多的井资料。
软件要求的已知井数不少于6口。
地质统计学主要的算法是岩性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技术(SGS)。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产生来自高斯场模型实现的方法。
它基于序贯模拟思想。
该方法首先是将研究区域离散为网格系统,然后序贯地处理每一个网格节点。
由于每个节点处随机变量是服从条件化的正态分布,因此,网格节点值完全由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确定。
通过求解克里金方程组就可给出该网格节点处的均值和方差,从而将节点处的正态分布确定下来,并采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得到该网格节点处的一个样本。
直至全部网格节点计算完毕。
需要指出的是:求解克里金方程组时的条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先前已模拟的、落在模拟邻域内所有被模拟的网格节点处的值。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条件模拟,它保证原始数据和直方图及变异函数都被条件化。
在地震储层预测中,每一道就是一个网格节点。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求取的最典型的属性是波阻抗和孔隙度。
地质统计学考虑了模拟过程中结果的不唯一因素,故而增加了结果的误差分析。
通过用户定义方式在三维地质模型的每个网格节点上计算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计算出结果数据体。
概率密度函数是数据体中能够对不确定性进行正常估算的参数分布规律。
地质统计学反演对测井曲线的应用方式,与Jason其它的反演方法截然不同。
Jason其它反演方法再队测井曲线进行应用过程中,除子波估算外。
只有在地震数据中没有低频信息时,在最终的反演结果中才会反映测井曲线的信息。
然而地质统计学将重采样后的测井曲线沿井轨迹复制到三维网格点中。
[讲解]地质统计学反演
![[讲解]地质统计学反演](https://img.taocdn.com/s3/m/cb2ed9e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7.png)
地质统计学反演(StatMod)一、方法原理JASON的StatMod是一个集多种随机模拟技术的软件包,是以概率论为其理论基础的。
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在某种概率条件下的,既满足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又满足地质、测井和地震信息的三维储层参数概率模型。
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由数据的概率分布图和变异函数描述。
由于地质统计模拟是基于概率意义上的随机模拟。
为满足概率条件必须有足够多的井资料。
软件要求的已知井数不少于6口。
地质统计学主要的算法是岩性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技术(SGS)。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产生来自高斯场模型实现的方法。
它基于序贯模拟思想。
该方法首先是将研究区域离散为网格系统,然后序贯地处理每一个网格节点。
由于每个节点处随机变量是服从条件化的正态分布,因此,网格节点值完全由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确定。
通过求解克里金方程组就可给出该网格节点处的均值和方差,从而将节点处的正态分布确定下来,并采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得到该网格节点处的一个样本。
直至全部网格节点计算完毕。
需要指出的是:求解克里金方程组时的条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先前已模拟的、落在模拟邻域内所有被模拟的网格节点处的值。
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是一种条件模拟,它保证原始数据和直方图及变异函数都被条件化。
在地震储层预测中,每一道就是一个网格节点。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求取的最典型的属性是波阻抗和孔隙度。
地质统计学考虑了模拟过程中结果的不唯一因素,故而增加了结果的误差分析。
通过用户定义方式在三维地质模型的每个网格节点上计算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计算出结果数据体。
概率密度函数是数据体中能够对不确定性进行正常估算的参数分布规律。
地质统计学反演对测井曲线的应用方式,与Jason其它的反演方法截然不同。
Jason其它反演方法再队测井曲线进行应用过程中,除子波估算外。
只有在地震数据中没有低频信息时,在最终的反演结果中才会反映测井曲线的信息。
然而地质统计学将重采样后的测井曲线沿井轨迹复制到三维网格点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Mod MC入门手册Chapter 1.工作流程Chapter 2.基本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岩性实现岩性概率体属性实现地质统计学参数岩石物理分析地层网格模型地震数据测井曲线……………………...5%...….………………..15%..……………………..5%……………………...50%……………………...10%….………………….15%百分数表示每个步骤所用时间占整个项目时间的百分比Stage 4:反演Stage 2: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Stage 3:模拟Stage 5:协模拟Stage 1: 项目准备Stage 6: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Chapter 3.详细操作步骤操作步骤以StatMod MC培训数据为例第一步.首先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叠后CSSI反演这一步的目的是为地质统计学提供一个好的研究基础, 这个“好”主要体现在:(1)好的井震标定, 目标区的相关值达到0.85以上;(2)好的叠后反演结果, 用来质控地质统计学模拟和反演结果, 是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横向预测准确度的参照物;(3)利用叠后反演结果进行砂体雕刻, 对目标区的岩性展布、比例有一个总体上正确的把握, 这些认识都是地质统计学的初始输入。
(说明:在提供的培训数据中已经为用户做了以上准备,用户可以从主界面中打开该培训数据所在工区, 然后用Map View看工区底图,用Section View查看地震数据、叠后CSSI反演数据、地质框架模型与层位数据以及井数据与子波 , 并用Well Editor检查井震标定情况)第二步. 数据准备●●井曲线重采样这一步将测井数据重采样至地质微层采样间隔,具体操作为:(1)JGW主界面→ Analysis→ Processing toolkit;(2)Input→ Data selection→ Data type:选Well, 点击Input file(s)右边List选择任意井(可以选多井),然后在弹出的界面Select logs中选择任意井曲线(可以多选),点击OK退出;(3)Parameters→ Resample log, 在弹出界面Processing toolkit中填写重采样间隔(注意s 与ms单位),点击OK退出;(4)Output→ Define process, 从Select from中选择Resample log, 点击››输入到右边的Process里面;(5)Output→ Generate, 在弹出的界面中填写输出路径和输出文件名,然后点击Generate,开始计算重采样的曲线。
●●计算岩性曲线:这里说的岩性曲线和测井解释的岩性不同, 而是指能通过弹性属性(主要指纵波阻抗) 区分出来的岩性, 所以一般可分两到三种岩性。
练习里通过交会图的方式教授如何划分岩性。
●●地震数据:线、道间距尽量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进行跳道处理,避免往反演结果中引入各向异性。
●●地质框架模型:微层采样间隔与需要分辨的薄层厚度要匹配。
第三步. 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这里说的地质统计学参数主要指三个参数: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简称pdf,描述某一属性在空间的概率分布情况)、变差函数(描述某一属性随距离的变化,是距离的函数)、云变换(描述两个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下面先介绍前两个参数:●●概率密度函数(1)JGW主界面→ Modeling→ StatMod MC, 弹出StatMod MC主界面,主要填写内容如下:图 1Solid Model:点击Input,再点击Solid model,选择地质框架模型,如solidModel.smg Layers :点击Input,再点击Layers, 选择相应目标层,如TopPad、Reservoir、BasePad, 利用→输入至右边的界面中,并且修改Spacing值,一般目标层厚度设为与需要分辨的薄层时间厚度值,而非目标层可以设置得稀一些,如与地震数据采样一致Trace Gate :选择反演道门,如wholeProjectQC Trace Gate :选择QC道门,如allWellsLine填好后如图1所示。
(2)StatMod MC主界面→Mode, 共有四个选项:Generate Stats、Simulation、Inversion、Cosimulation,反映的其实就是整个流程。
在这一步里主要用Generate Stats来分析pdf函数(即概率密度函数)。
点击Generate Stats,弹出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界面上部由空白栏和右边的控键组成。
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控键往空白栏处充填内容。
在这一步只需用到最上边的一个控键Base/Joint,表示分析某一属性的pdf函数;界面中部选择Output directory填写输出路径;界面下方选择Generate and run产生脚本并运行;现在开始分层位分岩性分属性地填写空白栏内容:①TopPad层:点击Base/Joint, 弹出小界面,如图3所示。
图3点击Layer对应空白栏右边的三角下拉菜单,选择相应层位,如TopPad;点击Discrete Property对应空白栏右边的三角下拉菜单,选择相应离散属性,一般指岩性属性(对于非目标层,这一项可以不选);点击Continuous Property右边的Edit,选择P-Impedance;在Wells一行点击Edit选择重采样的井路径,然后在Wells in current directory中选择相应井,输入至Selected wells;点击OK退出编辑状态。
这时在Generate Stats主界面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内容。
②BasePad层:同TopPad层。
③Reservoir层:点击Base/Joint,Layer选Reservoir, Discrete Property选定义好的岩性曲线,点击Continuous Property右边的Edit,选择P-Impedance。
选井。
填写完后Generate Stats界面空白栏显示如图4所示。
图4还可以通过选择界面中的Copy,选中所有的行,最后点击Paste,选择Paste wells,可以将井复制到选中的位置;最后在Generate Stats界面下半部分的Output directory 中填写相应的路径,然后点击Generate and run 产生脚本并运行。
(3)查看分析结果。
在Linux系统中打开网络流览器Konqueror, 并在Location中输入相应的脚本地址。
在该路径下除了脚本还有很多运行脚本产生的重要文件:➢Index.html文件:里面是分层位分岩性分属性分析得到的所有pdf图件。
以Reservoir层nopay岩性中P-Impedance的分析为例,如图5所示。
图5图5中显示了Reservoir 层中nopay 岩性中P-Impedance 的pdf 函数分布。
其它分析结果与之相似,为了直观地了解分析结果,用户应该仔细检查每一层每一岩性中各种属性的pdf 函数分析结果图件。
➢ *.png 文件:一系列*.png 文件, 实际是把Index.html 文件里的图件分开来显示, 一个*.png 文件就是一张图, 这些文件方便用户在做报告或文档时直接插入感兴趣的图件, 而不用再去抓图。
➢ scriptCopy.py 文件:就是根据在Generate Stats 界面中填写的参数产生的脚本文件,有点类似程序语言,但是相对简单多了。
用户应该逐渐熟悉脚本文件,先尝试阅读脚本,领会每部分的意思。
在逐渐熟悉后可以尝试修改脚本或自己编写。
足够熟练后甚至可以跨过填写界面这一步,直接编写脚本并运行,来完成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模拟、反演等工作。
图6是该工区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脚本例子。
图6Reservoir 层中nopay 岩性中的 P-Impedance 的pdf 函数分析结果分析井段穿过Reservoir 层nopay 岩性的样本点统计结果准备信息开始逐层分析输入分析道门 输入地层框架模型 输入QC 道门输入分析层段以及设定相应的采样间隔 BasePad 层为非目标层,对其中的P-Impedance 不用分岩性分析 Reservoir 层为目标层,对其中的P-Impedance 应该分岩性进行pdf 函数的分析pay nopay➢ stats.py 文件:以上分析结果的具体数据都存放在该文件内,可以说是最终的结果文件,以后在做模拟与反演的过程中调用的就是该文件。
以Reservoir 层的nopay 岩性为例显示该文件的部分内容,如图7所示。
图7●● 变差函数的求取(1) JGW 主界面→ Modeling → Specials→ StatMod→ StatMod Analysis , 弹出StatMod Analysis 界面;(2) Input → Time/Depth mode: TimeSolid model : SOLIDLayers :点击Select layers 选择目标层位,如Reservoir 层,在Selectedinterval 设置采样间隔为0.001s ,点击Assign current interval to selected layers 应用修改的采样间隔Lithology masks :先把Enable lithology masking 左边的小方框点亮,再点击Lithology 右边的List ,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事先划分好的 岩性曲线,如Lithology, 这时在Select lithotypes to use 中选择 某一岩性,如pay (其它岩性稍后也需要分析,只是一次只 分析一种岩性中的属性变差)Data for histograms and transforms : 在弹出界面的上半部Data 的下方的Well file(s)右边List 中在../WELLS/RESAMPLED 选择相应的分析井曲线,如P-Impedance 。
Trace gate : wholeProjectEdit→ Transforms, 弹出两个界面,一个是主界面StatMod Transform ,一个是辅界面Transform, 点击辅界面Transform 最上方的Histogram, 弹出一个小界面StatMod Histogram 并带着一个不停闪烁的红色提示Build the histogram , 点击该红色提示,则主界面出现相应的样本点分析,调试小界面中的Nr of intervals 的值, 尽量使pdf 函数样本点分布规则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