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四 经 络 图 解 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经络图解说明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在四肢循行的部位,上肢或下肢内侧面的三条阴经是: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间,少阴在后缘;上肢或下肢外侧面的三条阳经是:阳明在前缘,太阳在后缘,少阳在中间。

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的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然后又回复到手太阴肺经,如此循行。例如头痛,可按经脉在头部的循行部位来辨别:其痛在前额,多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手少阳小肠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余足少阳胆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余厥阴经有关。

十四经络起止穴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历兑;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阳胆经起于童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任脉起于中极止于承浆;督脉起于长强止于龈交。

一、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在中医醫學的領域中,认为肺不仅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更是整个呼吸系统的统称。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以维持生存。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出现。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情暗淡。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故请提高警觉。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当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请刺激肺经上的穴位,使气血流通顺畅,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手太阴肺经预防和主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咽痛、鼻炎、流鼻血;其它: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痛。手太阴肺经不通症状:怕风、易出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光,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有以下11个:

(一)中府: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的交会穴。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斜刺或平刺。

(二)云门: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斜刺。

(三)天府: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3寸,肱二头肌外缘。直刺。

(四)侠白:天府穴下1寸,肘横纹上5寸。直刺。

(五)尺泽:手太阴经所入为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直刺。

(六)孔最:手太阴经郄穴。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脘横纹上7寸处。直刺。

(七)列缺: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向上斜刺。

(八)经渠:手太阴经所行为经。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直刺。

(九)太渊:手太阴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直刺。

(十)鱼际:手太阴所溜为荥。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直刺。

(十一)少商:手太阴所出为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浅刺,或点刺出血。

二、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香、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手阳明大肠经预防和主治疾病: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咳嗽;头面疾病:头疼、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瘫、牙痛、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鼻炎、鼻塞;其它:颈椎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手阳明大肠经不通常见

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手阳明大肠经上共有以下20个穴位,详述如下:

(一)商阳:手阳明经五输穴的井穴。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浅刺或点刺出血。

(二)二间:手阳明经五输穴的荥穴。握拳,当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中。直刺0.2-0.3寸。

(三)三间: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输穴。握拳,当第二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中。直刺0.5-0.8寸。

(四)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别名虎口。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直刺0.5-1寸。(五)阳溪: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经穴。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5-0.8寸。

(六)偏历:手阳明经络穴。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处。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七)温溜:手阳明经郄穴。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阳溪穴上5寸处。直刺0.5-1寸。

(八)下廉: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下4寸处。直刺0.5-1寸。

(九)上廉: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3寸处。直刺0.5-1寸。

(十)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直刺0.8-1.2寸。

(十一)曲池:手阳明经五输穴的合穴。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直刺1-1.5寸。(十二)肘髎: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直刺0.5-1寸。

(十三)手五里:在曲池穴与肩颙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直刺0.5-1寸。

(十四)臂臑:在曲池穴与肩颙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当三角肌下端。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十五)肩颙: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十六)巨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的凹陷中。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1寸。

(十七)天鼎:扶突穴直下一寸,胸锁乳突肌后缘。直刺0.5-0.8寸。

(十八)扶突: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直刺0.5-0.8寸。

(十九)口禾髎:水沟穴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与水沟穴相平处取穴。直刺或斜刺0.3-0.5寸。

(二十)迎香: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三、足阳明胃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