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中文系必读书目推荐(加粗版)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推荐 汉语言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之原典部分 一、古代文学经典 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2004 2、《诗经》《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中华书局1999 3、《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4、《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83 5、《老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 《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1984 6、《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95 7、《庄子》《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1961;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 8、《楚辞》《楚辞补注》[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点校,中华书局2002; 《楚辞集注》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史记》司马迁著,[南朝]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82 10、汉赋《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全汉赋评注》龚克昌等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11、《汉书》班固著,[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75 12、乐府诗《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 13、《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集释,中华书局1955 14、《文选》萧统编,[唐]李善等注,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15、《陶渊明集》《陶渊明集》逯钦立注,中华书局1979;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中华书局2003 1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 17、《文心雕龙》[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 18、唐诗《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唐诗别裁》[唐]沈德潜,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生规划

我的职业和人生规划 转眼之间大学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上一批大四的走出校门,就像盖在棚户蔬菜上的最后你到塑料膜别揭开,我们终于要开始去面临风霜雨雪的洗礼了。未来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思考了很久,但是每个人都给不出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大踏步向前。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我自然有着成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梦想,尤其是上了这么多师范类的课程,发现我应该也可以站在讲台上去向其他人传递知识,传递梦想。通过一些课堂讲课的经验,我也认识到我不会讨厌或者害怕讲课,而且隐隐约约喜欢那种输出知识的感觉,所以,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初中或者小学的语文老师。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风雨兼程。首先,我需要做的事情是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你的国学功底和阅读量是必不可缺的,这种底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体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平常的空闲时间,我都会选择区图书馆去看一些名著,无论是国内国外的,还是白话文古文都有所涉猎,努力挺高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用文学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和提升自己的内在的外在的修养。 同时在教育的初级阶段,语言学和文字学非常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我要做的事继续锤炼自己的普通话,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们的发音标准。同时我还要去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这两本书精读,深入学习与分析,让自己对文字和语法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我还会注意自己的实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知识真正去做了,才会明白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样,我非常珍惜在大学课堂上每一次上讲台的机会,在讲课的过程中怎样把自己的知识表达出来,同时让同学们能够去接受你的知识,跟着你的步伐走,虽然目前感觉在讲课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把握不了节奏,文章的重心没有着重讲,但我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我一定会找到属于我和同学一起的课堂。 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我们毕业后就会发教师准考证,这无疑减轻了我们很大的负担,我想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师范类的课程和技能,让这个证书名副其实,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各阶段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各阶段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1——先秦文学 书目: 骆玉明《古代文学史》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2——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诗: 曹操《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苦寒行》《蒿里行》《观沧诗十九首》、曹操《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观沧》《龟虽寿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海》《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诗》其一、)、阮籍《咏怀诗》、)、阮籍马王彪》、王粲《七哀诗》(其一、)、阮籍《咏怀诗》其一)、左思《咏史诗八首》、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归园田居》其一、其三)饮酒》其五、(其十)《归园田居》(其一、其三)《饮酒》(其五)、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眺《拟行路难》(其六)、《敕勒歌》《木兰诗》《西洲曲》 文: 王粲《登楼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江淹《别赋》、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

隋唐五代文学 魏征《述怀》王绩《野望》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长安古意》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王勃《滕王阁序并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陈子昂《感遇》(其二、其三十四) 《登幽州台歌》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湾《次北固山下》张九龄《感遇》(其一) 《望月怀远》王翰《凉州词》(其一) 孟浩然《临洞庭》《过故人庄》李颀《古从军行》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二、其四、其五) 祖咏《终南望余雪》高适《燕歌行并序》《别董大》(其二) 王维《山居秋瞑》《终南山》《观猎》《汉江临眺》《使至塞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李白《古风》(其一、其十九) 《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其一) 《长干行》(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崔灏《黄鹤楼》储光羲《钓鱼湾》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杜甫《望岳》《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赠卫八处士》《梦李白二首》《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登岳阳楼》岑参《白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张继《枫桥夜泊》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韩翃《寒食》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韩愈《听颖师弹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长恨歌》《琵琶行并序》《钱塘湖春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乌衣巷》柳宗元《渔翁》《钴鉧潭西小丘记》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梦天》《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杜牧《早雁》《寄扬州韩绰判官》《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泊秦淮》温庭筠《商山早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李商隐《隋宫》《安定城楼》《锦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聂夷中《咏田家》杜荀鹤《山中寡妇》秦韬玉《贫女》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谒金门》(风乍起) 李璟《浣溪纱》(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无名氏《忆秦娥》(箫声咽) 其余见《作品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100本书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必读书100本 一、语言学类 1.《语言问题》赵元任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着,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着,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着,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着,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着,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着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文艺学类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着,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文心雕龙选译》刘勰着,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6.《诗学》亚里斯多德着,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最新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于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

双学位毕业生自荐信范文(1)

双学位毕业生自荐信范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张赟,是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同时还利用周末自考了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文凭。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我来自农村,艰苦的条件磨练出我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坚韧个性。我很平凡,但我不甘平庸。未来的道路上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我正激越豪情、满怀斗志准备迎接。我坚定地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古寒来。因此大学时期,在抓好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我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期间,我自学了导游综合知识、营养学、写作职场心理学等课程,掌握了制作网页、计算机编程等技能,通过了四川省计算机一级;取得了普通话全国二级甲等、英语三级、简笔画四级、三笔字五级证书。并阅读了大量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专业上,我扎扎实实地学好了古代文学、中学语文教育学、中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深深地懂得实践的重要性,我担任过班级文娱委员、系生活部干事、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位。暑假期间,我自愿加入义务支教的行业(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受到所在地家长的一致好评。20xx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20xx年度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现在正在积极接受党的考验。 我深深地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为历史,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深深地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为

历史,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本着检验自我、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目的,我来了。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您满意。我将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悔地奉献给贵单位。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我执著的追求。天道酬勤是我的人生信念。 基于我所学的专业及意向,我求职的方向为:语文教师、新闻编辑。 下页附个人求职简历表,最后,祝贵单位事业更上一层楼!全体员工健康进步!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7.《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8.《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9.《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10.《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4.《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5.《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8.《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9.《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2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2.《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23.《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4.《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6.《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7.《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一、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部分 1、鲁迅:《鲁迅选集》、《中国小说史略》。 2、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3、沈从文:《边城》、《长河》。 4、张爱玲:《传奇》、《流言》、《十八春》。 5、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 6、茅盾:《子夜》。 7、巴金:《家》、《寒夜》。 8、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 9、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 10、卞之琳:《卞之琳文集》。 11、何其芳:《画梦录》。 12、穆旦:《穆旦诗选》。 13、周作人:《周作人散文选集》、《知堂回想录》。 14、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 15、北岛:《北岛诗选》。 16、阎月君等编:《朦胧诗选》、《后朦胧诗选》。 17、海子:《海子的诗》。 18、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19、陈映真:《将军族》。 20、白先勇:《台北人》、《孽子》。 21、刘以鬯:《酒徒》。 22、金庸:《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 23、梁羽生:《萍踪侠影》。 24、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25、余光中:《余光中诗选》。 26、洛夫:《洛夫精品》。 27、韩少功:《马桥词典》。 28、陈忠实:《白鹿原》。 29、张承志:《心灵史》。 30、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长恨歌》。 31、莫言:《红高粱》。 32、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二、外国文学部分 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3、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4、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5、但丁:《神曲》。 6、薄迦丘:《十日谈》。 7、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罗蜜欧与朱丽叶》。 8、歌德:《浮士德》。 9、司汤达:《红与黑》。 10、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1、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2、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13、屠格涅夫:《父与子》、《罗亭》、《猎人笔记》。 14、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妮娜》。 15、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白痴》。 16、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7、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18、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19、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 20、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21、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22、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23、伍尔芙:《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 24、加缪:《局外人》、《鼠疫》。 25、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古都》、《伊豆的舞女》。 26、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7、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 28、托马斯·艾略特:《荒原》。 29、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0、梭罗:《瓦尔登湖》。

全面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

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是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就课

汉语言文学双学位现代文学自修题知识分享

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学位 《中国现代文学》自修 简答题 1.简要介绍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翟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刊物有《小说日报》, 文学主张是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反对娱乐消遣的文学观,倡导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 成就。在成立之后都对新文学产生了影响,他成了文学革命的流传,使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简要介绍创造社。 创造社是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 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洪水》等刊物 思想:倾向浪漫主义,强调文学是自我表现,内心的自然流露。文学的本质是感情,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3.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狂人首先是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而作品要把反对人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缺少前者,所谓礼教“吃人”的思想会变的非常抽象,而缺少后者,小说至多只能提出“吃人肉的”问题,小说也就失去了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性。 4.概述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特点及不足。 原因: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同时,问题小说还接受外国文学的培养。 特点:题材比较广泛,涉及到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婚恋问题,教育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有些作家用爱和美来弥合缺陷,净化人生。 不足:过分追求社会公益性,是作品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弊病,削弱了它的审美价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汉语言文学本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汉语言文学本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现在,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只有认真、合理地规划未来,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至于大学四年茫然虚度,才能认真学到真本领,从而在四年以后的求职道路上畅通无阻,而不至于在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上无立锥之地。从现在开始要为自己的每一步好好打算,充实丰富自己,让自己活出彩。 一、自我认识 现在的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没有了大一的青涩懵懂,没有高考紧张的压迫感,有了更多自己对事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更加成熟冷静地分析身边的人和事。我的性格很特别,既有外向爽朗的一面,乐于与朋友同学交谈,从中学习到很多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的东西;也有安静内敛的一面,很忧时伤神,显得少言寡语,因此刚接触我的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很安静的女孩。性格的双面性,总是能让我体验到不同人的情感世界。 我喜欢优美的文字但并不擅长,偶尔有所感,笔头为之颤动。当有一天我成为了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就明白这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文笔与口才的机会。我曾经学过画画,儿时对美的期望让我坚信:如果有一天会因为坚持自己的兴趣而成为一名画家或者设计师是必然的。我做事积极且固执,只要是认定的事必然会尽善尽美地做好,但是粗心大意一直是个问题,因而经常耗费时间反复思考自己做的事情。喜欢看电视、电影,喜欢逛街,有事没事写点东西。我的这些兴趣爱好加上学习,就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就能力方面,高中三年我在班上担任历史课代表一职,帮助同学学习文综,协助班主任处理日常教学任务。进入到大学校园,我在班上担任宣传委员一职,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空职,做些宣传海报,但我尽量地为同学服务,人缘还不错。另外,我还在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工作,在编辑部负责办报纸,同时协助招生就业处处理日常工作,与领导、老师和同学交流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学习方面,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文字处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尽管这样,我觉得在很多地方我还有待提高,在心理素质方面、人际关系方面有待提高。

汉语言文学的职业前景分析

汉语言文学的职业前景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根据调查显示,自各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我也为自己可以选择这样的一个专业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在这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也没有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很迷茫。现在才知道作为一名汉语言的学习者,了解汉语言这个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优势、劣势及我们在将来的就业中所要具备的素质等信息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选择面比较广,像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等岗位都比较适合。作为一个适用面比较宽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趋势相对来说一直比较平稳。汉语言文学毕业的毕业生都像是“潜力股”,在各个岗位中刚开始不一定是最出众的,但是在三四年以后,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会越做越好。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劣势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其次是汉语言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宽所决定的。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更加的注重自己自身的培养,要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自己喜欢的职业,全力以赴的实现它。这也就要求我们了解这些行业的基本要求和我们要具备的职业素质。 首先是教师这个职业。这个职业要求文笔好,口才好,要有责任心和爱心,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其次是各类编辑职务。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善于交流与沟通,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再次是文秘。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最后是文案策划人员。要求很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广告专业知识。 这些也只是每个行业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而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各大高校和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或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信任关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及政治观点,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审美能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熟悉,还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是职业素质的另一核心之一,侧面可以很好的反应个人能力。最后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学习和创新是个人价值的另一种形式,能体现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对企业的价值。 但是,如果仅仅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会有更多其他的要求呢? 作为一名汉语言的毕业生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2-1》: 1.王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6月,第二版(选读《周文》《秦文》部分) 3.《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4.《孟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5.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 6.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7.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 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选读部分)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选读部分) 10.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 《古代汉语2-2》: 1.《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选读《汉文》《唐文》部分) 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 3.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选读部分) 5.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现代汉语》: 一年级配合《现代汉语》阅读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3.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4.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配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阅读 1.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马庆株:《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商务印书馆, 三年级配合《语言学概论》、《实验语音学》、《现代汉语修辞学》阅读

我的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介绍

我的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介绍

我的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介绍 班级:1207011 姓名:周晓宇学号:120701127 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的文秘工作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文秘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而且,我们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 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提高人文素养与培养专业技能并重,兼顾理论修

养和促进就业为原则。 作为该专业学生,我们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直至毕业,我们将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我们将具有文学修养、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可以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我们还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复兴、繁荣、理性和回归四个阶段。从二十多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