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视光线分析PPT 精华版
传媒信息实验班 张雪野 20112141217——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ppt

2、景别 景别直接决定影片的风格。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突出戏剧性,彰显细节,容易把 观众带入戏剧化情境当中。相反,全景、远景等大景别则用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倾向, 把观众带入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非戏剧化情境中。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运用了大量的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特别是特写镜头比 较多。 特写镜头主要是起强调、突出表现对象的作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阳光灿 烂的日子》本身就是一部强烈主观化的电影,所以姜文用了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来表 现、渲染自己的情感、情绪和激情 大特写,不 仅表现、渲 染画中人的 美丽,更表 现了画中人 在马小军心 中的地位。
姜 文
作
品
那时候,天空很亮。
那时候,莫名忧伤。
…… 那时候,夜里梦着白天, 清清楚楚。 可是,白天却行走在梦里。
——《那时候》
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
编剧:姜文 导演:姜文 摄影:顾长卫 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 耿乐(饰刘忆苦)/陶虹(饰于北培)
获奖记录:
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 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第7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3)用音乐来表现意境和境界。 结束时所有的客观环境音消失,藏族女生的歌声悄然响起,如同蓝天白云飘荡在 空中,表现出一种天籁般的沉静。歌曲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意境。
一、影片概述
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工夫它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 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 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得眼前一 阵阵发黑。
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共82页84页PPT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4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阳光灿烂的日子PPT

(3)成长代价:青涩的痛、忧伤、孤独
2、对性的解读
性的压抑、性的神秘、性的追求、拒绝庸俗之性、
追求神圣之性、性神圣的破灭、性的发泄、绝望与无奈 3、叙述手法 (1)回忆性(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真实而朦胧) (2)见证人(傻子伙伴)
作业 以“痛并快乐——成长纪事”为题, 记述几件自己记忆深刻的青春故事。
阳 光 灿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 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 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小引2: 作品来源: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 成就卓越: 1995年,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 员奖
1996年,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 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 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年轻人的冲突:2000年《十七岁的单车》
奔跑:1995年 美国 《阿甘正传》 (躁动与追求;青春励志)
谁的青春有我狂:
奋斗与成就
2002年《和你在一起》
2005
青春:爱的代价;2005年《青红》
性的完结:2000年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青春孤独、伤感:顾长卫的摄影技巧在 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马 晓军被踢下游泳池,他在水中的无助同 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这段非常意识 流的镜头很好的表现出了那种窒息感, 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 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呼应影 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 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
房租名剧照
新片《太阳照常升起》
作品解读:
1、青春记忆 (1)文革背景:
游离于时代边缘、时代流浪儿;不管时代怎样,成长都 不会停止;“文革,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来说,/是生命 中最黑暗的时期,/但对这群孩子们来说,/它是性,是自 我发现,/是大街上的躁动……” (2)成长心绪:
(完整版)阳光灿烂的日子角度和景别分析

一、景别:全景拍摄角度:正面这一组镜头采用全景,能够迅速让观众获知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即观众一眼就可获知马小军在米兰家附近的巷子里(马小军强奸米兰未遂,仓惶逃窜;而正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全貌,且镜头以一种匀速的速度进行,给观众制造一种平和稳定的观看视角,从而能给观众制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感觉,仿佛所发生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景别:近景拍摄角度:正面以近景的景别方式,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五味杂陈的心理状态,懊悔、恼怒、忧虑……正面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清马小军的面部全貌,透过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的复杂心理。
此时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相辅相成,帮助观众恰当解读此时人物心理。
三、景别:特写拍摄角度:正侧面这一组镜头运用特写的景别对马小军的腿、脚部进行特写,有强烈的暗示性,按时此时的马小军的步伐不是坚定的而是迟疑的,因为拍摄角度采取的是正侧面,能够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物体运动的轮廓和速度,如果此时拍摄角度选择仰拍的话,表现的则是马小军坚定的脚步,但这与剧情不符。
中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交流的最佳景别,此时镜头中只有马小军,可见这个镜头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最佳景别。
仰角的拍摄角度,可以表现出马小军在楼梯的实际位置。
五、景别:全景拍摄角度:主观镜头这一镜头以楼梯间的衔接口空隙为拍摄角度,通过它来展现游泳池的部分景象;同时展示马小军的眼光所见。
全景展现了马小军所处的位置和整个空间的关系,俯角的拍摄角度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的是马小军在楼梯的底部,在第二层含义上,似乎对马小军的行为有贬低之意。
七、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仰角小全景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即马小军在楼梯的中间位置;而仰角的拍摄角度也表现了马小军此时的位置。
此时的马小军爬着爬着,就像在登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但此时他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地坚定。
八、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主观心理小全景此时展现此时米兰和朋友们在游泳池的位置;主观心理从马小军的视角展现了他所看见的一切。
《阳光灿烂的日子》分析

• 红色代表了革命,象征强烈的革命情 怀和理想主义;也带又诱惑和激情, 带有强烈的性暗示;
• 绿色代表了生命和青春,代表着青春 期的觉醒和生命意识的萌芽
五· 运动镜头(摇镜头+跟镜头) 1 保证画面运动的流畅感,开拓画面空间,渲 染气氛; 例:胡同斗殴
2 制造悬念,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意外之感; 例:马小军拿望远镜360度旋转式勘察房间,意 外地看到“画中人”; 3 交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例:马小军帮米兰冲头发
• 马小军雨中示爱,真情表露,释放苦闷, 深蓝色的色调便表明了他压抑、苦闷的 心境。
• 通过彩色时空和黑白时空的对比,表达 对青春美好的追忆和依恋,而现实沉寂、 毫无生机的痛苦和感伤。
3 象征意义
• 少年时期老照片质感的暖黄色象征着他们灿 烂而温暖的少年记忆,代表着少年时光的温 暖美好,天真浪漫。 • 成人时期的黑白时空沉寂,苍白,表明现实 生活“我们”的生活状态,无奈,毫无生机,脱 离叙事,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主题分析
1、成长记忆 1)文革时代:关于青春,关于成长 ,放任,肆意。 不是苦难,伤痛,而是浪漫,火热。 2)对青春的恍惚和留恋 2、成人视角:“文革”题材的另类表达 文革时期,马小军那一代人处于青春期,中国 也处在青春期。
片例:《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人物塑造
1.马小军——青涩与迷乱的少年形象 1)暗恋米兰 • 爱表现自己 • 孩子气 • 羞涩,紧张 2)戏弄老师:不尊师重道,叛逆,贪玩,放荡不羁 3)对待父母:胆小,隐忍,懂事 ps:旁白贯穿:理性与真实的碰撞,通过成人口吻的头发丝昭示着“画中 人”的美丽,配合《乡村骑士》传达 马小军内心的浪漫和诗意; • (轮廓光)马小军帮米兰冲头发, 米兰的脖子,头发包括开水壶流出 的水柱,在逆光的造型下闪烁着, 跳动着,这无疑是女孩最好的讴歌 和赞美;
《阳光灿烂的日子》PPT课件

2、非常规情节 (1)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主线并驾齐驱 代表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 (2)淡化情节,无情节 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明显 代表影片:《老姑娘》
四、电影剧作的结构
(一)常规结构与非常规结构 1、常规结构 常规结构即“戏剧式结构”,目的最大程度
地吸引观众 常规结构的主要特征: (1)冲突支撑剧作 (2)格局程式化: A、影片有明显的开头、发展、结尾三部分 B、影片有明显的情节点系列
音乐的出色运用
时代背景的歌曲的运用:(革命风雷激荡、 远飞的大雁、金日成将军之歌、美丽的鲜花 在开放)、广播声。
国际歌的反讽意味: 主题音乐的使用: 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音乐,在《阳
光灿烂的日子》中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马小军 心中最神圣、最美好的情感。
导演的作品:
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8年《鬼子来了》 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
3、旁白为整个影片定调,确定了影片主观、 回忆的色彩。
二、电影格局
1.《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开头部分
段落1:送父出征、 段落5:教室风波、
段落2:窥视跳舞、 段落3:扔书包、 段落4:街道游荡、
段落6:吹避孕套、 段落7:初见'画中人
2、《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发展部分 发展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展开故事和人物。
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 男主角、最佳摄影。 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国际十大佳 片第一名”。
一、《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作结构
剧作结构:“时空顺序式结构”。 所谓“时空顺序式结构”是指将不同的
时空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连接在一起。 即从头道来。 (a)幼年时空; (b)少年时空(6年以后); (c)中年时空(20年以后、黑白胶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资料及分析讲义

二、关于本片的国际评价:
1、德国导演施隆多夫: 2、法国制片商让·路易: 、法国制片商让· 3、美国导演昆廷·塔伦蒂诺: 、美国导演昆廷· 4、美国《时代周刊》: 、美国《时代周刊》
三、主创介绍:
1、姜文(1963- ):1984年毕业于中戏,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姜文(1963- ):1984年毕业于中戏,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1996年进入中戏戏剧研究所。 1996年进入中戏戏剧研究所。 电影作品:主演--《末代皇帝》 电影作品:主演--《末代皇帝》、《芙蓉镇》、《红高粱》、《有 芙蓉镇》 红高粱》 话好好说》 话好好说》、《宋家皇朝》、《本命年》、《秦颂》、《寻枪》、《绿 宋家皇朝》 本命年》 秦颂》 寻枪》 茶》、《天地英雄》等。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天地英雄》等。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 鬼子来了》 2、夏雨(1976- ):2000年毕业于中戏。 、夏雨(1976- ):2000年毕业于中戏。 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西洋镜》、《那时花开》、 西洋镜》 那时花开》 《警察有约》、《独自等待》。 警察有约》 独自等待》 3、宁静(1972- ):毕业于贵州艺术专科学院,曾任动画师。 、宁静(1972- 电影作品:《炮打双灯》 电影作品:《炮打双灯》、《兰陵王》、《大辫子的诱惑》、《红河 兰陵王》 大辫子的诱惑》 谷》、《黄河绝恋》等。 黄河绝恋》
八、补充:
1、关于成长主题的电影: 中国:《长大成人》 中国:《长大成人》、《十七岁的单车》、《向日葵》……; 十七岁的单车》 向日葵》……; 外国:《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青春残酷物 外国:《天堂电影院》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语》……; ……; 2、演而优则导: 中国:袁牧之、崔嵬、陈国星、王全安、姜文、徐静蕾…… 中国:袁牧之、崔嵬、陈国星、王全安、姜文、徐静蕾…… 美国:乔治·克鲁尼、蒂姆·罗宾斯、汤姆· 美国:乔治·克鲁尼、蒂姆·罗宾斯、汤姆·汉克斯
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 “段落1送父出征”、“段落2窥视跳舞”、“段落3扔书包 ”、“段落4街道游荡”、“段落5 教室风波”、“段落6吹 避孕套”、“段落7初见‘画中人’”是电影《阳光》的开 头部分。其中,“段落1、“段落2”、“段落3”是幼年时 空。从“段落4”开始,影片进入少年时空。
• 虽说它是一部有关文革的作品,任谁也看得出,这是一部谈青春、谈成长的作 品。一群十来岁的毛孩子,在文革年月的北京城里横冲直撞,姜文从自己经验 出发,挣脱了伤痕、苦难这些文革陈腔,在他的镜头下,文革与浪漫、青春一 样。当第五代导演上山下乡插队劳动时,留在北京的小弟弟、妹妹们反而因此 过着无法无天的半逃学生涯。
• 导演姜文通过纪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这样 一个时代的悲剧。悲剧如果仅能提供审美的价值,那 就必然滑落到真正的悲剧,我认为理想的悲剧应该是 用血和泪对至爱的诠释,要能够拯救溺毙在无意识集 体堕落中的无辜者。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六分。
•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除了逃课,抽烟,喝酒,打架, 还学会了撬锁,开始撬自家的,后来撬人家的,本是罪恶, 他却乐在其中。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这样特殊的群体,他们的 青春伴随着时代的更替显得焦躁不安,迷惘并快乐着。军属 大院是他们的安乐窝,大院里的成员出了事儿,无异于安稳 的国度受到侵犯,马小军那一板砖拍下去,不是大脑的命令, 而是肌肉的反射,在他看来,外者,要么朋友,要么敌人, 而自己仅仅是个战士,胸前挂满勋章的战士。战士到底也是 人,有血也有肉,有爱也有情。马小军直愣愣地盯着望远镜 里米兰甜美的笑脸,心中燃起一股莫名的躁动。这爱宛如雾 里的月色,究竟缘何而来,他自己也说不清。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六分。
• 2、少年视角:“文革”题材的另类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亮度
• 强光 – 使被拍摄物体明亮清晰, 轮廓分明,柔和而清新。 剧中的女主人公米兰出 现的时候常常采用曝光 过度的强烈效果,塑造 出她的纯净和柔美。 • 弱光 – 使被拍摄物阴暗模糊, 轮廓和 – 细节不明显。
光的作用
光的视觉效果
1、曝光作用:照明使电影的底片获得准确的曝光 量,使底片在冲洗之后,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 术创作的要求,恰当地呈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 体感、空间感等艺术效果。 3、构图作用:照明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 并且平衡画面的构图,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光线对主旨的构建
在文革时期,政治压抑、思想禁锢,黑暗和阴霾笼罩 下,生活中充满着这种武斗,导演用昏黄的暗色调, 彰显出那个时代少年的叛逆、疯狂、冲动和迷乱。
文革本身一个压抑的年代, 一个灰暗的年代,然而在懵懂 少年的视野里,他们并没有感 知到外界的混乱失序,反而, 在这种社会的普遍失序中反而 获得了一种行为上的解放和情 感上的宣泄。 电影中摒弃了象征时代的 冷色调,运用了昏黄的影调, 释放者青春的本色,也许释放, 才是青春的真谛。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讲述了一群生活在部队 大院里的孩子的青春故事,反映了那个年代青年的残酷 青春和朦胧的爱情。
主人公马小军的父亲常年在外,没人管教的他和大院 里的其他孩子一起逃课、打架、抽烟,“混街”成了他 们的生活主题。当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的时候,这群少 年却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无聊的夏日里,小军学会撬门锁,有一次,他闯人 一个陌生人的家中.一张挂在墙上的彩色照片吸引了他: 照片上笑容灿烂的女孩米兰深深地打动了他,小军因此 萌发了怅然而迷茫的爱恋……
《阳光灿烂的日子》全片洋溢在一片温暖的、 灿烂的光芒之中,弥漫在一种昏黄的琥珀色基调 里。姜文在王朔小说所述说的残酷青春之外,融 入了更多的温情色彩。整部电影的光线运用极具 代表性,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光的分类
光的方向
• 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灵魂 • 电影光线是电影视觉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 • 电影摄影创作中按光线方向来划分,有如下的几种形式: • 顺光:又称正面光,指光线投射方向和摄影机方向一致的照明 • 光线。 • 逆光:又称背光,来自被拍摄物的后方的光线。 • 侧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方向成水平45°的光线。 • 顶光:自于被摄体上方的光线。 • 底光:指自下而上照明人物或景物的光线。
光的戏剧作用
1.光线对人物的塑造
2.光线对氛围的渲染
3. 光线对情感的绚烂 4. 光线对主旨的烘托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1.光线对人物的塑造
电影中对女主人公米兰的光线处理非常讲究,米兰在影片 一开始是一个始终没有露面的神秘的人物,存在于画像之中, 朦胧而美好,经常使用逆光和曝光过度的布光手法,让她看上 去,在虚实之间产生一种明快的美感。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2.光线对氛围的渲染
对于画面环境气氛的营造,光线起着重要的作用。明亮的阳光愉 悦轻快,皎洁的月光静穆而安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流光错 叠、浮光静淌,渲染出一重重唯美的意境,延展出一幅幅诗意的画 卷。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阳光灿烂的日子》仿佛一部躁动青春的光影日记。 它用明媚的色泽,黄晕的影调,勾勒时光的剪影, 它用灿烂的光线,诗意的画面,定格青春的信念。 青春到底是什么颜色, 导演姜文用他富有艺术的手, 镌刻出一页斑斓的时光画册, 弹奏出一部光与影的协奏曲。
The end 谢谢观看
小组成员:潘林菀 涂 聪
邱隽蓝 靖生华
在影片的结尾处,以黑白的形式出现,与明亮的色调 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虽然坐上了豪车,喝上了洋酒, 走在现代化的立交桥上,但是却离曾经那种放肆叛逆的青 春岁月越来越远,那种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然消逝,现在的 生活再也不复当年的色彩。
记忆,就像一个暗色的底座,我们举起时光的烛 火,穿越时代的隧道,却不能照亮那往日的透亮的时 光印刻。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封印在岁月的神龛, 化作一缕光的记忆。
首位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得者,被誉为“用
光大师”的华人摄影师黄宗沾也说:“在一切 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线的运用。光线给 画面带来质感,带来气氛,带来意境。与光线 的运用相比,景物的安排反而居于次要的地位。 好的光线运用能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 感和亲切感,光线具有一种特别美妙的性质。”
光与影的协奏曲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
原 著: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Hale Waihona Puke 导演:姜文主演:夏雨
摄 影:顾长卫
宁静 耿乐 陶虹 斯琴高娃 王学圻
本片获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 角、最佳摄影奖。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国际十大佳片第 一名”。
3.光线对情感的渲染
这是影片中唯一次大段运用的冷色调, 马小军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向米兰表 达来蓄积已久的爱恋。雷鸣闪电交映, 暴雨倾泻,如同小军喷涌而出的情感, 将整个情节推向了高潮。大片冷色蓝调 中,时常偶露一隅迷离的红光,恰似这 清冷雷雨中,米兰的怀抱给予他的暧昧 的温存。
光 线 的 戏 剧 作 用
逆光
侧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
是成 30、60、90度的夹角关系,景物与 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有十分明确的光线方 向和明暗的关系,立体感十分明显。侧光有正侧光和斜侧光 之分。
斜侧光: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方向
成水平 45°的光线。表面质感和轮廓,能丰 富画面的阴暗层次,起到很好的造型塑型作用。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 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的,阴影被 遮挡在主体自身的后面,影调柔和,能很好的体 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效果。
顺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 方向是相反的,景物及被摄体的边 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鲜明的 反差,它能很好展示出半透明的质感,表现出事物明 亮的边缘轮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