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响声三种音乐
Arduino入门笔记(4):用蜂鸣器演奏音乐并配有LED闪烁

Arduino⼊门笔记(4):⽤蜂鸣器演奏⾳乐并配有LED闪烁转载请注明:@⼩五义欢迎加⼊讨论群 64770604⼀、本次实验所需器材1、Arduino板 https:///item.htm?spm=a1z10.5-c-s.w4002-158********.16.AtgoEm&id=5450933403952、⽆源蜂鸣器:⼀种⼀体化结构的电⼦讯响器,分为有源蜂鸣器与⽆源蜂鸣器。
这⾥的“源”不是指电源,⽽是指震荡源,有源蜂鸣器内部带震荡源,所以只要⼀通电就会响,⽽⽆源内部不带震荡源,所以如果仅⽤直流信号⽆法令其鸣叫,必须⽤2K-5K的⽅波去驱动它。
从外观上看,两种蜂鸣器区别不⼤,但将两种蜂鸣器的引脚都朝上放置时,可以看出有绿⾊电路板的⼀种是⽆源蜂鸣器,没有电路板⽽⽤⿊胶封闭的⼀种是有源蜂鸣器。
如图:3、LED:⼀个4、杜邦线:若⼲5、⾯包板:⼀个⼆、⽆源蜂鸣器发声实验通过上⽹查询参数,得到其⼯作电压为5V,和arduino控制板数字端⼝输出电压⼀致,所以不需要接电阻,于是其与arduino的布线图和原理图如下:把下⾯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控制板上:int tonepin=6;//设置控制蜂鸣器的数字6脚void setup(){pinMode(tonepin,OUTPUT);//设置数字IO脚模式,OUTPUT为输出}void loop(){unsigned char i,j;while(1){for(i=0;i<80;i++)//输出⼀个频率的声⾳{digitalWrite(tonepin,HIGH);//发声⾳delay(1);//延时1msdigitalWrite(tonepin,LOW);//不发声⾳delay(1);//延时ms}for(i=0;i<100;i++)//输出另⼀个频率的声⾳,这⾥的100与前⾯的80⼀样,⽤来控制频率,可以⾃⼰调节{digitalWrite(tonepin,HIGH);delay(2);digitalWrite(tonepin,LOW);delay(2);}}}从上⾯的代码可以看出,for语句中的80、100控制了频率,delay控制了时长,类似与⾳乐中的节拍。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野蜂飞舞》(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野蜂飞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具体内容为《野蜂飞舞》。
该曲选自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为“奇妙的昆虫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旋律的学习、节奏的掌握以及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野蜂飞舞》的旋律,并能独立演唱。
2. 学会正确打拍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了解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的掌握,尤其是附点音符和连音的演唱。
2. 教学重点:旋律的识记和演唱,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蜂鸣器。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蜜蜂采蜜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野蜂飞舞》。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野蜂飞舞》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3. 旋律学习: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附点音符和连音。
4. 节奏练习:让学生分组,用蜂鸣器进行节奏练习,加强他们对节奏感的掌握。
5. 例题讲解:分析旋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唱《野蜂飞舞》,检查他们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情况。
7. 作品背景介绍:讲解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及创作《野蜂飞舞》的背景故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曲名:《野蜂飞舞》2. 歌词及旋律简谱3. 节奏重点:附点音符、连音4. 作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野蜂飞舞》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旋律和节奏,声音清晰、表情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其他作品,如《天方夜谭》等,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昆虫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蜂鸣器和弦音发声控制

蜂鸣器和弦音发声控制前言:现在一些带按键显示控制面板的家电(比较常见的是柜式空调)在按键操作的时候会有悦耳的和弦音发出,特别是开关机或操作上下键时会有不同变调的和弦音,相比普通的嘀嘀声给人更愉悦的操作体验。
1.控制方式说明此处以型号为SH2225T2PA的蜂鸣器(谐振频率2.6KHz)为例。
蜂鸣器模块有两个驱动引脚与MCU相连,一个是振荡信号输入引脚,由MCU提供相应频率的方波信号驱动蜂鸣器发声,一个是供电控制端,供电切断后蜂鸣器靠电解电容放电维持其发声,会有音量渐渐变小的效果。
原理图如下所示,MC9为供电控制端,MC8为振荡信号输入端。
MC9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4导通,然后Q2导通,蜂鸣器开始供电,同时电容CD2充电。
若MC8有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发出,则蜂鸣器可发出鸣叫。
若此时先关掉供电,即MC9置低电平,MC8依然发出方波信号,则蜂鸣器可依靠CD2放电发出声音,但随着电容电量减少,音量会逐渐减小,形成蜂鸣声渐隐的和弦音效果。
要实现变调的效果,则可通过短时间内切换发出几种不同频率的蜂鸣声来实现。
以下是3种比较典型的和弦音的实现细节:(符号说明:Tf:频率给定持续时间(m)Tv:电压给定持续时间(m)F:输出频率(KHz))单声和弦音:短暂鸣响后音量渐隐F=2.6,Tv=200,Tf=1000开机和弦音:三升调,按音调分3个阶段1.F=2.3,Tv=200,Tf=2002.F=2.6,Tv=200,Tf=2003.F=2.9,Tv=100,Tf=2100关机和弦音:三降调,按音调分3个阶段 1.F=2.9,Tv=200,Tf=2002.F=2.6,Tv=200,Tf=2003.F=2.3,Tv=100,Tf=21002.编程实例[Copytoclipboard]ViewCodeC#ifndef__BUZZER_H2#define__BUZZER_H34#include\5#include\6typedefenum7{8MONO=0,//单音9POLY_ON=1,//开机和弦POLY_OFF=2//关机和弦1011}Tone_Type;//蜂鸣器声音类型1213typedeftruct14{15FREQ_TypeFreq;//频率16u8OSCTime;//振荡持续时间,最小单位为10m17u8PWRTime;//供电持续时间,最小单位为10m18}TONE_Def;//音调结构体1920voidBuzzerStart(Tone_TypeToneType);21voidBuzzerCtrl(void);2223#endif/某__BUZZER_H某//某buzzer.c文件某/[Copytoclipboard]ViewCodeC#include\23contTONE_DefTone1[]={{FREQ_2K6,100,20},{FREQ_NO,0,0}};//单音4contTONE_DefTone2[]={{FREQ_2K3,20,20},{FREQ_2K6,20,20},{FREQ _2K9,210,10},{FREQ_NO,0,0}};//开机和弦音56contTONE_DefTone3[]={{FREQ_2K9,20,20},{FREQ_2K6,20,20},{FREQ _2K3,210,10},{FREQ_NO,0,0}};//关机和弦音7TONE_Def某pTone;9taticu8BuzzerStatu=0;1011//蜂鸣器启动,需要发声时调用voidBuzzerStart(Tone_TypeToneType) 1213{14witch(ToneType)15{16caeMONO:17pTone=Tone1;18break;caePOLY_ON:20pTone=Tone2;21break;22caePOLY_OFF:23pTone=Tone3;24break;25default:26pTone=Tone1;27break;28}29BuzzerStatu=0;30}3132//蜂鸣器控制,每10m执行一次33voidBuzzerCtrl(void) 34{35taticTONE_DefTone;3637witch(BuzzerStatu)38{39cae0:40Tone=某pTone;41if(Tone.Freq!=FREQ_NO)//非结束符42{ 43//先判断供电持续时间44if(Tone.PWRTime!=0)45{46Tone.PWRTime--;47BeepPwrOn();48}49ele50{51BuzzerStatu=2;52break;53}54//再判断振荡持续时间55if(Tone.OSCTime!=0)56{57Tone.OSCTime--;58BEEP_SetFreq(Tone.Freq);59BEEP_On();60}61ele62{63BeepPwrOff();64BuzzerStatu=2;65break;66}67//判断完成,开始递减计时68BuzzerStatu=1;69}70ele/某Tone.Freq==FREQ_NO某///是结束符71{ 72BuzzerStatu=2;73}74break;75cae1:76if(Tone.PWRTime!=0)77{78Tone.PWRTime--;79}80ele81{82BeepPwrOff();83}84if(Tone.OSCTime!=0)85{86Tone.OSCTime--;87}88ele89{90BEEP_Off();91pTone++;//取下一个音调92BuzzerStatu=0;93}94break;95default:96break;97}}以上代码中,BEEP_Off(),BEEP_On(),BeepPwrOff(),BEEP_SetFreq()都在头文件beep.h中声明,由底层代码实现。
stm32f103通用定时器pwm应用例程--蜂鸣器演奏乐曲

stm32f103通用定时器pwm应用例程--蜂鸣器演奏乐曲STM32F103通用定时器PWM应用例程:蜂鸣器演奏乐曲一(说明:本例程是将流明LM3SLib_Timer.pdf文档中的例程9及例程10(PWM应用:蜂鸣器演奏乐曲),移植到STM32F103上。
二(流明LM3SLib_Timer.pdf例程9及例程10的拷贝:例程9( Timer PWM应用:蜂鸣器发声如图1.1所示,为EasyARM1138开发板上的蜂鸣器驱动电路。
蜂鸣器类型是交流蜂鸣器,也称无源蜂鸣器,需要输入一列方波才能鸣响,发声频率等于驱动方波的频率。
图1.1 蜂鸣器驱动电路程序清单1.9是Timer模块16位PWM模式的一个应用,可以驱动交流蜂鸣器发声,运行后蜂鸣器以不同的频率叫两声。
其中"buzzer.h"和"buzzer.c"是蜂鸣器的驱动程序,仅有3个驱动函数,用起来很简捷。
程序清单1.9 Timer PWM应用:蜂鸣器发声文件:main.c#include "systemInit.h"#include "buzzer.h"// 主函数(程序入口)int main(void) {jtagWait(); // 防止JTAG失效,重要~clockInit(); // 时钟初始化:晶振,6MHzbuzzerInit(); // 蜂鸣器初始化buzzerSound(1500); // 蜂鸣器发出1500Hz声音SysCtlDelay(400* (TheSysClock / 3000)); // 延时约400ms buzzerSound(2000); // 蜂鸣器发出2000Hz声音SysCtlDelay(800* (TheSysClock / 3000)); // 延时约800ms buzzerQuiet( ); // 蜂鸣器静音for (;;) {}}文件:buzzer.h#ifndef __BUZZER_H__#define __BUZZER_H__// 蜂鸣器初始化extern void buzzerInit(void);// 蜂鸣器发出指定频率的声音extern void buzzerSound(unsigned short usFreq); // 蜂鸣器停止发声extern void buzzerQuiet(void);1#endif // __BUZZER_H__文件:buzzer.c#include "buzzer.h"#include <hw_types.h>#include <hw_memmap.h> #include <sysctl.h>#include <gpio.h>#include <timer.h>#define PART_LM3S1138#include <pin_map.h> #define SysCtlPeriEnable SysCtlPeripheralEnable #define GPIOPinTypeOut GPIOPinTypeGPIOOutput// 声明全局的系统时钟变量extern unsigned long TheSysClock;// 蜂鸣器初始化void buzzerInit(void){SysCtlPeriEnable(SYSCTL_PERIPH_TIMER1); // 使能TIMER1模块SysCtlPeriEnable(CCP3_PERIPH); // 使能CCP3所在的GPIO端口GPIOPinTypeTimer(CCP3_PORT, CCP3_PIN); // 设置相关管脚为Timer功能TimerConfigure(TIMER1_BASE, TIMER_CFG_16_BIT_PAIR | // 配置TimerB为16位PWM TIMER_CFG_B_PWM); }// 蜂鸣器发出指定频率的声音// usFreq是发声频率,取值 (系统时钟/65536)+1 , 20000,单位:Hz void buzzerSound(unsigned short usFreq) {unsigned long ulVal;if ((usFreq <= TheSysClock / 65536UL) || (usFreq > 20000)) {buzzerQuiet( );}else {GPIOPinTypeTimer(CCP3_PORT, CCP3_PIN); // 设置相关管脚为Timer功能ulVal = TheSysClock / usFreq;TimerLoadSet(TIMER1_BASE, TIMER_B, ulVal); // 设置TimerB初值TimerMatchSet(TIMER1_BASE, TIMER_B, ulVal / 2); // 设置TimerB匹配值TimerEnable(TIMER1_BASE, TIMER_B); // 使能TimerB计数 }}// 蜂鸣器停止发声void buzzerQuiet(void){TimerDisable(TIMER1_BASE, TIMER_B); // 禁止TimerB计数GPIOPinTypeOut(CCP3_PORT, CCP3_PIN); // 配置CCP3管脚为GPIO输出GPIOPinWrite(CCP3_PORT, CCP3_PIN, 0x00); // 使CCP3管脚输出低电平 } 例程10(Timer PWM应用:蜂鸣器演奏乐曲程序清单1.10是Timer模块16位PWM模式的一个应用,能驱动交流蜂鸣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化蝶》(乐谱参见图1.2)。
蜂鸣器响声三种音乐

两只蝴蝶音乐编程程序:#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这是单片机音乐代码生成器生成的代码unsigned charsbit beeplO=P3W; //输出为P1.5可以修改成其它10 口uchar m,n;uchar code T[49][2]={{0,0},{0xF8,0x8B},{0xF8,0xF2},{0xF9,0x5B},{0xF9,0xB7},{0xFA,0x14},{0xFA,0x66},{0xFA,0xB9},{0xFB,0x03 },{0 xFB,0x4A},{0xFB,0x8F},{0xFB,0xCF},{0xFC,0x0B},{0xFC,0x43},{0xFC,0x78},{0xFC,0xAB},{0xFC,0xDB},{0xFD,0x08},{0xFD,0x33},{0xFD,0x5B},{0xFD,0x8 1},{0xFD,0xA5},{0xFD,0xC7},{0xFD,0xE7},{0xFE,0x05},{0xFE,0x21},{0xFE,0x3C},{0xFE,0x55},{0xFE,0x6D},{0xFE,0x84},{0xFE,0x99},{0xFE,0xAD},{0xFE,0xC0 },{0 xFE,0x02},{0xFE,0xE3},{0xFE,0xF3},{0xFF,0x02},{0xFF,0x10},{0xFF,0x1D},{0xFF,0x2A},{0xFF,0x36},{0xFF,0x42},{0xFF,0x4C},{0xFF,0x56},{0xFF,0x60},{ 0 xFF,0x69},{0xFF,0x71},{0xFF,0x79},{0xFF,0x81}};uchar code music[][2]={{0,4},{23,4},{21,4},{23,16},{23,4},{21,4},{23,4},{21,4},{19,16},{16,4},{19,4},{21,8},{21,4},{23,4},{21,4} ,{19 ,4},{16,4},{19,4},{14,24},{23,4},{21,4},{23,16},{23,4},{21,4},{23,4},{21,4},{19,24},{16,4},{19,4},{21,8},{21,4},{23,4},{21,4} ,{19 ,4},{16,4},{19,4},{21,24},{23,4},{21,4},{23,16},{23,4},{21,4},{23,4},{21,4},{19,16},{16,4},{19,4},{21,8},{21,4},{23,4},{21,4} ,{19 ,4},{16,4},{19,4},{14,24},{23,4},{26,4},{26,16},{26,4},{28,4},{26,4},{23,24},{21,4},{23,4},{21,8},{21,4},{23,4},{21,4},{19,4} ,{16 ,4},{16,2},{19,2},{19,24},{0,20},{26,4},{26,4},{28,4},{31,4},{30,4},{30,4},{28,4},{23,4},{21,4},{21,4},{23,16},{0,4},{23,4},{23,4},{ 26,4} ,{28,8},{28,12},{16,4},{23,4},{21,4},{21,24},{23,4},{26,4},{26,4},{23,4},{26,8},{0,4},{31,8},{30,4},{28,4},{30,4},{23,8},{0,4},{28,4},{2 8,4},{ 30,4},{28,4},{26,4},{23,4},{21,8},{23,4},{21,4},{23,4},{26,16},{0xFF,0xFF}};void delay(uchar p){uchar i,j;for(;p>0;p--)for(i=181;i>0;i--)for(j=181;j>0;j--);void pause(){ uchar i,j;for(i=150;i>0;i--) for(j=150;j>0;j--); }void T0_int() interrupt 1{beepIO=!beepIO;TH0=T[m][0]; TL0=T[m][1];}void main(){uchar i=0;TMOD=0x01; EA=1; ET0=1;while(1){ m=music[i][0];n=music[i][1];if(m==0x00){TR0=0;delay(n);i++;}else if(m==0xFF){TR0=0;delay(30);i=0;}else if(m==music[i+1][0]){TR0=1;delay(n);TR0=0;pause();i++;}else {TR0=1;delay(n);i++;}}} 猪八戒背媳妇#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fm=P3W;〃蜂鸣器控制端口uchar timeh,timel;// 用于存放定时器的高8 位和低8 位uchar code zbjbxf[]={ // 定义猪八戒背媳妇的简谱数组0x64,0xA3,0xC1,0xA2,0x62,0x84,0x61,0x81,0x61,0xA4,0xA1,0x91,0xA1,0x81,0x64,0xA3,0xC1,0xD2,0xD2,0xD2,0xA2,0xC4,0xA1,0xC1,0xA1,0xC1,0xD2,0xD2,0xD2,0xA2,0xC4,0xC2,0x62,0xC2,0x62,0xA2,0xA2,0x84,0x94,0x94,0x92,0x81,0x91, 0xA2,0xC2,0xD4,0xE4,0xA4,0xE4,0xA2,0xE2,0xA2,0xE2,0xA2, 0xA2,0x84,0x94,0x94,0x92,0x81,0x91,0xA2,0xC2,0xD8}; // 适合12M 的晶振定时器初值表,8 位分高低开uchar code chuzhi[]={0xff,0xff,0xFC,0x8E,0xFC,0xED,0xFD,0x43,0xFD,0x6A,0xFD,0xB3,0xFD,0xF3,0xFE,0x2D,0xFE,0x47,0xFE,0x76,0xFE,0xA1,0xFE,0xC7,0xFE,0xD9,0xFE,0xF9,0xFF,0x16};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定时器0 中断服务程序{TH0=timeh; // 将timeh 赋给计时器的高8 位TL0=timel; // 将timel 赋给计时器的低8 位fm=~fm; // 定时器每次到时将蜂鸣器反相}void delay(uint z) //延时165MS,即十六分音符{uint y;for(z;z>0;z--) for(y=19000;y>0;y--);// 大致时间}void delay1(uint z) // 延时1MS{uint y;for(z;z>0;z--) for(y=112;y>0;y--);// 大致时间}void main()uint temp; // 存放简谱数组中的每一个音符的临时变量uchar i=0;uchar jp; //jp 用于取出temp 中的高8 位和低8 位TMOD=0x01;// 设置定时器T0 工作于方式 1 IE=0x82; // 允许T0 中断while(1){temp=zbjbxf[i]; if(temp==0xff) break;jp=temp/16;if(jp!=0){ timeh=chuzhi[jp*2];// 构造定时器初值高8 位timel=chuzhi[jp*2+1]; // 构造定时器初值低8 位TR0=1; // 开定时器}else{ TR0=0; // 关定时器fm=1; // 关蜂鸣器} delay(temp%16); // 取数的低 4 位,节拍(音符总时延) TR0=0; // 唱完一个音停5MS fm=1; delay1(5); //TR0=1; i++;}TR0=0; // 关定时器fm=1; // 关蜂鸣器}生日快乐:#include <reg5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beep = P3A6;uchar code SONG_TONE[]={212,212,190,212,159,169,212,212,190,212,142,159,212,212,106,126,159,169,190,119,119,126,159,142,159,0};uchar code SONG_LONG[]={9,3,12,12,12,24,9,3,12,12,12,24,9,3,12,12,12,12,12,9,3,12,12,12,24,0};// 延时void DelayMS(uint x){uchar t;while(x--) for(t=0;t<120;t++);}void PlayMusic(){uint i=0,j,k;while(SONG_LONG[i]!=0||SONG_TONE[i]!=0){ // 播放各个音符,SONG_LONG 为拍子长度for(j=0;j<SONG_LONG[i]*20;j++){beep=~beep;//SONG_TONE 延时表决定了每个音符的频率for(k=0;k<SONG_TONE[i]/3;k++);}DelayMS(10);i++;}}void main(){beep=0;while(1){PlayMusic(); // 播放生日快乐DelayMS(500); // 播放完后暂停一段时间。
单片机蜂鸣器音乐

单片机蜂鸣器音乐单片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蜂鸣器音乐播放器。
一、硬件部分1、单片机:我们选用的是AT89C51单片机,它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音乐播放器。
2、蜂鸣器:蜂鸣器是用来发出声音的,我们将其连接在单片机的输出口上。
3、存储芯片:为了能够播放存储在芯片中的音乐,我们需要将音乐以某种格式存储在芯片中。
常用的存储芯片有EEPROM和Flash芯片。
4、按键:为了能够选择播放不同的音乐,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按键。
二、软件部分1、音乐编码:我们需要将音乐转换成二进制编码,这样才能被单片机读取并播放。
常用的音乐编码格式有MIDI、WAV等。
2、音乐播放:当按下按键时,单片机读取存储芯片中的音乐数据,并通过蜂鸣器播放。
3、音乐选择:通过按键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播放。
4、音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蜂鸣器的音量大小。
三、调试与测试1、硬件调试:检查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断路的情况。
2、软件调试: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调试,确保能够正常播放音乐。
3、综合测试:将所有硬件和软件都连接起来进行测试,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蜂鸣器音乐播放器。
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以用来播放存储在芯片中的音乐。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例如添加更多的按键来选择不同的音乐、添加显示屏来显示歌曲名称等。
我们也可以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
单片机蜂鸣器唱歌程序在许多应用中,单片机蜂鸣器经常被用来发出声音或音乐。
下面是一个使用单片机蜂鸣器唱歌的程序示例。
我们需要确定单片机和蜂鸣器的连接方式。
通常,单片机具有一个内置的蜂鸣器输出引脚,可以将蜂鸣器连接到这个引脚上。
在以下的示例中,我们将假设单片机具有一个内置蜂鸣器输出引脚,并将其连接到P1.0端口上。
实验4-5:蜂鸣器报警、音乐实验说明

实验4\5 小喇叭警报器\音乐实验1.0连接说明:1.1用跳线帽将SP2排针P33与PLE连接;1.2依据ISP在线编程步骤将程序写到入芯片中;1.3打开电源程序即可运行。
1.4注意该实验结束后可将SP2上的跳线帽去掉,以减少开发板的功耗。
2.0相关原理图说明:SP2用跳线帽连接后,PLE即对应CPU的P3.3。
ULN2003为功率放大芯片,相当于7个三极管的集成。
每对输入输出和三极管类似。
就相当于如下接法。
声音是由震动所产生的,一定频率的震动就产生了一定频率的声音。
这个实验是喇叭里发出滴答一长一短的报警声音,送出的端口是p1.2(即D2)输出如1khz,2khz、3khz变频信号报警,频率不一样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R54可以为10欧到100欧的电阻。
实验目的:通过设置不同延时时间(延时时间不一样对应的频率就不一样)蜂鸣器将发出不动的声音。
从而理解单片机中用位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
4.0参考程序:;//************************************************//;//*************报警器试验程序*********************//;//************************************************//ORG 0000HORG 0030HMAIN: MOV P1,#0FFHMAIN1: CLR P1.6LCALL DELAY ; 调用延时(可以在此多加几个同样的指令看效果如何) SETB P1.6LCALL DELAY ; 调用延时(可以在此多加几个同样的指令看效果如何) AJMP MAIN1 ;重新开始DELAY: ;延时子程序MOV R7,#255D1: MOV R6,#255D2: NOPNOPNOPNOPDJNZ R6,D2 DJNZ R7,D1 RETEND。
蜂鸣器的频率控制原理

蜂鸣器的频率控制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蜂鸣器这个小玩意儿的频率控制原理,可有趣啦!蜂鸣器呢,就像一个小小的音乐精灵,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它的频率是咋被控制的呢?这得从蜂鸣器的内部构造说起。
蜂鸣器有两种常见的类型,一种是有源蜂鸣器,一种是无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内部自带了振荡源,就像它自己有个小乐队指挥似的,一通电就按照固定的频率唱歌啦。
无源蜂鸣器呢,就比较依赖外部的信号来控制频率。
咱先说说无源蜂鸣器的频率控制。
想象一下无源蜂鸣器是个听话的小娃娃,它在等着外部的信号来告诉它该怎么发声。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控制器,比如说一个小小的单片机。
这个单片机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它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电信号。
当这个电信号传到蜂鸣器的时候,蜂鸣器就会根据这个信号的频率来振动发声。
如果信号的频率比较低,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就会比较低沉,就像一个老爷爷在慢悠悠地哼着小曲儿;如果频率比较高呢,那声音就变得尖锐起来,像个调皮的小老鼠在吱吱叫。
那这个单片机是怎么产生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呢?这就涉及到数字电路的魔法啦。
单片机里面有个小定时器,这个定时器就像一个超级精准的小闹钟。
它可以按照我们设定的时间间隔来产生脉冲信号。
比如说,我们设定这个定时器每0.001秒就产生一个脉冲,那这个脉冲信号的频率就是1000Hz。
这个频率的信号传到蜂鸣器,蜂鸣器就会按照这个频率来振动发声。
而且啊,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的设置,轻松地改变信号的频率,就像给蜂鸣器换不同的歌曲一样。
再来说说有源蜂鸣器。
虽然它内部自带了振荡源,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想让它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改变频率呢。
这时候就有点小麻烦啦,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有些有源蜂鸣器有外部控制引脚,我们可以通过给这个引脚输入不同的电压或者信号来微调它的振荡频率。
就像给一个已经有了自己节奏的小乐队,稍微调整一下指挥的节奏一样。
不过这种调整的范围通常比较小,不像无源蜂鸣器那样可以有很大的频率变化范围。
在实际的应用中,蜂鸣器频率控制可有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