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的行走马达

合集下载

挖掘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挖掘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挖掘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挖掘机是一种重型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土方工程、矿山开采、基础工程等各个领域。

它具有强大的挖掘能力和灵便的操作性,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挖掘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挖掘机的结构1. 上部结构:挖掘机的上部结构包括发动机、驾驶室、旋转平台和液压系统。

发动机提供动力,驾驶室是操作员的工作空间,旋转平台使挖掘机能够360度旋转,液压系统控制挖掘机的各项动作。

2. 下部结构:挖掘机的下部结构包括履带、底盘和行走系统。

履带提供了挖掘机的挪移和支撑力,底盘是连接上部结构和履带的重要部份,行走系统控制挖掘机的挪移和转向。

3. 挖臂和斗杆:挖臂和斗杆是挖掘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挖臂负责提供挖掘力和抗弯刚度,斗杆连接挖臂和斗,实现挖掘和装载物料的功能。

4. 斗:斗是挖掘机的装载工具,分为挖掘斗和铲斗。

挖掘斗用于挖掘土方和矿石,铲斗用于装载和搬运物料。

二、挖掘机的工作原理1. 动力系统:挖掘机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组成。

发动机产生动力,驱动液压泵提供高压液压油,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个工作部件的运动。

2. 液压系统: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包括主泵、主阀、液压缸等。

主泵将低压液压油转化为高压液压油,主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液压缸根据液压信号实现各项动作。

3. 旋转系统:挖掘机的旋转系统由旋转马达和回转机构组成。

旋转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回转机构实现挖掘机的旋转。

4. 行走系统:挖掘机的行走系统由行走马达和行走机构组成。

行走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行走机构实现挖掘机的挪移和转向。

5. 控制系统:挖掘机的控制系统由控制杆、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控制杆通过传感器将操作员的操作指令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器根据电信号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实现挖掘机的各项动作。

三、挖掘机的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操作员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检查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

挖掘机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的。

简单来说,液压系统由液压泵、行走马达、控制阀等部件组成。

液压泵将液体(通常是油)从储油箱中抽出,通过压力转化成动能,向行走马达提供动力。

行走马达接受来自液压泵的液体动力,将其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挖掘机的行走。

控制阀起到流量控制和方向控制的作用。

它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调节液压系统中流体的流量和流向,从而控制行走马达的转动方向和速度。

根据不同的操作需求,控制阀可以调整流量大小和流向,以实现挖掘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行走动作。

行走马达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齿轮组、转子、油缸等。

液体通过流入齿轮组,带动齿轮的转动,齿轮转动时产生的动力通过转子输出,进而带动挖掘机行走。

油缸负责控制转子的转动方向,根据流入油缸的液体压力和方向的不同,驱使转子产生不同的转动力。

总结起来,挖掘机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泵将液体压力转化为动能,再通过行走马达将液体动力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挖掘机的行走动作。

控制阀则负责调节液体流量和流向,实现行走马达的控制。

4负流量控制国产中型挖掘机行走马达总成(纳博特斯克CM35VL)结构原理分析

4负流量控制国产中型挖掘机行走马达总成(纳博特斯克CM35VL)结构原理分析

国产中型挖掘机行走马达总成结构原理分析导读:本篇章主要分析负流量控制的国产中型挖掘机的行走马达总成(纳博特斯克CM35VL)的结构、工作原理、行走二速、行走自动降速等功能。

附有大量结构原理图、零部件分解爆炸图、局部液压回路分析图等。

1、行走马达总成概述国产中型挖掘机驱动整车行走的装置即终传动装置实际由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拖链轮及履带等组成,其中,驱动轮实际为两组直轴式轴向柱塞马达驱动减速机部分带动履带轮的结构,被称为左、右行走。

同时,行走马达排量可变,当马达排量最小时,可实现高速行走;当马达排量最大时,可实现降速增扭的低速行走。

故在实际工作中,行走马达可实现整车的高低速行走功能,即行走二速功能。

国产中型挖掘机所使用的行走马达总成的减速机为双级行星齿轮减速机,在结构上,减速机的外盖兼做马达的安装法兰,行走马达总成的安装位置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行走马达总成安装位置简图图2为该行走马达的结构图。

1-平衡阀;2、3-过载阀;4、5-进油单向阀;6-梭阀;7-二速阀芯;m1-配流盘;m2-摩擦片;m3-分离片;m4-柱塞;m5-滑靴;m6-二速控制活塞;m7-制动活塞;m8-制动弹簧;m9-缸体;m10-主轴A、B口-马达主工作油口;Ps口-二速阀芯换向油口;Dr口-马达壳体排放口;Tin口-备用壳体排放口;Pp口-工艺丝堵口;Pm1、Pm2-马达测压口图2 行走马达结构图该机型使用的行走马达总成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行走马达总成基本参数型号纳博特斯克CM35VL马达排量(mL/r)82.4(高速)/140.5(低速)行走溢流压力(MPa)34.3速度转换压力(MPa)25.5液压油温度范围(℃)-20~902、行走马达基本工作原理行走马达基本结构与回转马达基本相同,同为直轴式轴向柱塞马达,可参考回转马达相关章节描述,故行走马达本体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与回转马达基本结构稍有不同的是,左、右行走马达均为变量马达,即行走马达斜盘倾角可变,马达排量可变,但其排量只可以处于其最小排量和最大排量两种排量状态上。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挖掘机是一种重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矿山开采和土地整治等领域。

而挖掘机的行走马达是实现挖掘机行走功能的关键部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挖掘机行走马达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1.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种类挖掘机行走马达主要分为液压行走马达和电动行走马达两种类型。

液压行走马达广泛应用于大型挖掘机,而电动行走马达则适用于小型挖掘机。

2. 液压行走马达的原理液压行走马达采用液压力学原理,通过液压系统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挖掘机的行走功能。

液压行走马达由马达壳体、转子、行星齿轮、液压缸和传动轴等组成。

3. 液压行走马达的工作过程当挖掘机需要行走时,驾驶员操作控制阀将液压油导入液压行走马达的液压缸中。

液压油的进入使得液压缸的活塞向外运动,推动行星齿轮旋转。

同时,行星齿轮的旋转驱动传动轴和车轮转动,从而推动挖掘机前进或后退。

4. 电动行走马达的原理电动行走马达通过电动机驱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挖掘机的行走功能。

电动行走马达由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轴等组成。

5. 电动行走马达的工作过程当挖掘机需要行走时,电动机通过电能的输入产生旋转力,驱动减速器的旋转。

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低速高扭矩的输出,传递给传动轴。

传动轴将扭矩传递给车轮,从而推动挖掘机前进或后退。

6. 液压行走马达与电动行走马达的比较液压行走马达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工况下的挖掘机。

而电动行走马达则具有能耗低、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挖掘机及室内工地等环境。

7.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维护保养挖掘机行走马达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液压油的更换、液压油滤清器的清洗、传动轴的润滑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行星齿轮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总结:挖掘机行走马达是挖掘机行走的关键部件,液压行走马达和电动行走马达分别采用液压力学原理和电动机驱动原理,实现挖掘机的行走功能。

液压行走马达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适用于大型挖掘机;电动行走马达具有能耗低、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挖掘机。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

挖掘机行走马达原理挖掘机行走马达是指驱动挖掘机行走的电动马达,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磁感应和电动机技术。

首先,挖掘机行走马达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对挖掘机车身行走的驱动力。

电动机一般采用直流电动机或交流感应电动机。

挖掘机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磁感应:在挖掘机行走马达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当电源供电给电动机时,电流通过电机绕组,产生磁场。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有导体(也就是电动机的绕组)处于磁场中时,导体中的电子就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导致电动机产生转矩。

2. 力矩产生:当电机的绕组通过电流后,形成的磁场与固定磁场作用,从而产生力矩。

在电机中,一般由定子产生磁场,而转子通过悬挂在轴上的发电机零件来接收到的磁力,从而实现转动。

3. 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后,电动机会驱动挖掘机车身的行走。

挖掘机行走时通常采用履带或轮胎形式,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履带或轮胎会产生相应的动力,推动挖掘机在地面上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挖掘机行走马达通常采用液压传动系统。

它通过将电动机产生的转矩转化为液压能,然后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挖掘机的行走机构,使挖掘机能够在恶劣的工地环境下稳定行走。

挖掘机行走马达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调节电动机的运行状态、电流和转速等参数,从而实现挖掘机的正常行走、停止和转向等操作。

通过调节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满足挖掘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行走需求。

总的来说,挖掘机行走马达通过电磁感应和转矩产生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挖掘机车身进行行走。

通过灵活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挖掘机的行走、停止和转向等操作。

挖掘机行走马达在现代土方机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机械的可靠性。

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行走马达工作原理行走马达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机械和车辆的驱动装置,它能够将液压或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机械或车辆的行走功能。

行走马达通常由马达本体、减速器和传动轮组成。

1. 马达本体:马达本体是行走马达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将液压或气压能转化为旋转运动来驱动机械或车辆。

马达本体通常由转子、定子和缸体组成。

转子是马达内部旋转的部分,它通常由多个齿轮或齿轮组成,通过液压或气压的作用,驱动转子旋转。

定子是马达内部固定的部分,它包裹着转子,并通过密封圈与缸体连接,防止液压或气压泄漏。

缸体是马达内部的外壳,用于容纳转子和定子,并提供支撑和密封功能。

2. 减速器:减速器是行走马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减小马达输出转速并增加输出扭矩。

减速器通常由齿轮组成,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实现减速效果。

齿轮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理想的输出转速和扭矩。

3. 传动轮:传动轮是行走马达的输出部分,通过传动轮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机械或车辆的行走动力。

传动轮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耐磨、耐腐蚀和高强度的特点。

传动轮通过与地面或轨道的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从而推动机械或车辆的行走。

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液压或气压能的输入:通过液压泵或气压泵将液压或气压能输入到马达本体中。

2. 转子旋转:液压或气压能的输入使得转子开始旋转,转子的齿轮或齿轮组与定子的齿轮相互啮合,形成旋转运动。

3. 减速效果:转子的旋转运动通过减速器的作用,减小输出转速并增加输出扭矩。

4. 传动轮转动:减速后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轮的传动,将马达的机械能转化为机械或车辆的行走动力。

5. 行走功能实现:传动轮与地面或轨道的摩擦力提供牵引力,推动机械或车辆实现行走功能。

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或气压能的转化和传递,具有以下优点:1. 高扭矩输出:行走马达经过减速器的作用,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扭矩,适用于对扭矩要求较高的应用。

挖掘机行走马达切剖图

挖掘机行走马达切剖图

f1



节 流 孔
帝人制机
左安全阀 f
1. 2. 重要提示:马达停止转动时A口变为吸油腔,压力最低。 马达初始停止转动时,马达B口的压力作用在左安全阀 f 的 a 口(整个圆面积), 阀杆左移,将油泄到 b 口(注意 b 口与马达的A口相通)。当缓冲活塞移到最右端 后,c 口压力上升,由于阀杆的直径差,在弹簧力和压差力作用下阀杆右移,安全 阀 f 关闭。此时的压力叫做一级压力。 这个过程很短暂,目的是消除B口的脉冲压力,防止A口吸空。
帝人制机
行走马达 控制阀
1. 2. 假设马达A口进油。 行走时打开单向阀327进入 马达右腔。 同时通过节流孔进入阀杆 329使其左移,打开行走制 动器油路,使行走制动器 松开。这个动作还打开了 马达B口的回油路。 同时还通过右面安全阀 f1 的中间节流孔进入缓冲活 塞腔,将缓冲活塞381推到 左侧。此时安全阀 f1 有一 个短暂的开启动作。
3.
接缓冲活塞 C
泄到马达A口
马达B口来油
b
a
阀杆
随着缓冲活塞移到最右端 ,该腔压力逐渐升高。
b
c
a
直径大
直径小
a→b,开启压力10.2MPa
右安全阀 f1
1. 2. 3. 重要提示:马达停止转动时A口变为吸油腔,压力最低。 安全阀 f 完全关闭后,马达B口的压力作用在右安全阀 f1 的 b 口(大直 径减去小直径的环行面积),将油泄到 a 口(注意 a 口与马达的A口相通 )。此时的这个压力叫做二级压力,也就是最大制动压力。 整个过程看出,正常行走时,该阀也有一个短暂的打开过程,但是马上 就关闭了。起到了启动平稳,制动时吸收压力脉冲的作用。
f1

行走马达计算书

行走马达计算书

181.3 112.6 7840.5 4869.5 0.98 0.86 0.88 0.88 3514.0 2182.4 1118.9 1581.0 25.9 36.6 49.3
(V)=30*N*S*Z*10 (F)=Fs-0.15*W*10 (f)=Fa/W
-1
(Fs)=8*T*π*10 /(S*Z)
2
帝人方案 1速 2速 20.3 190 21 644.6 320 207 2.9 4.4 23346.1 13694.7 20301.1 10649.7 1150.1 674.6 #NUM! 31.6 #NUM! 61.6 20341.8 #NUM! #NUM! GM35VL 66
方案1 1速 20.3 190 21 644.6 320 207 3.2 21719.1 18674.1 4.0 14857.9 11812.9 2速
行走马达计算书
项目 总重量 (W) 挖 链 节 距(S) 齿 数(Z) 轮 P. C. D (D) 系统压力 (P) 最大供油量 (Q) 速 (V) 掘 车 牵 链轮轴 (Fs) 引 挖掘机 (F) 力 单位驱动力 (f) 机 爬坡角度 (θ) 制动能力 ton mm 齿 mm kgf/cm l/min km/h kg kg
等效容积 输出扭矩 马达转速 输出转速 链 轮 轴 (Vi)=V*I (T)=P*Vi*ηm/(200π) (n)=Q*ηv*103/V (N)=n/I (Tp)=tp*I/0.83
马 马达排量 (V) 等效容积 (Vi) 容积效率 (ηv) 机械效率 (ηm) 达 输出扭矩 (T) 马达转速 (n) 输出转速 (N) P.B制动扭矩(tp)
车 链 挖 轮 掘 速 轴 机
cm /rev 125.3 73.5 cm3/rev 8269.8 4851.0 % 0.98 0.86 % 0.88 0.88 kg·m 3706.4 2174.1 r.p.m 1619.0 2422.0 r.p.m 24.5 36.7 4.86 0.88 2358.8 1462.8 3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V1004361
行走马达的超速
12 D C P,S 228 223 a b
227 B A
V1004362
• 当行驶下坡路段时,由于车辆 惯性的作用马达的转速超过了 供油,此时平衡阀223的d 腔的 油通过a流入到A腔,弹簧228 的作用下平衡阀右移切断了D口 的高压油与B口的通道,D口的 液压油发作用力阻止了马达的 超速,当新的压力油到来时重 新开启通道进行工作。

Y2 BDC
V1004359
旋转力的形成:当液压油P作用在 柱塞A上时作用力发生了改变产生 了三个作用力别是F1(向前的作 用力)和F2(向下的作用力)以及 随后产生的合力F3(向前下方的作 用力)由于作用力推向斜盘(斜盘 是固定的),因此反作用力产生了 向上的推力柱塞带动泵胆向上运动。
行走马达解除刹车进行运动
挖掘机的行走马达讲座
2011年青岛广沃维修中级班 培训资料
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
• 。
201 9 4 3 2

P
行走马达工作原理:当压力油通过 配流盘9作用在柱塞4上由于力的分 解后形成了旋转力从而带动泵胆, 泵胆的花键带动花键轴进行旋转。
105 TDC Y1 F3 F3 ri F3 F1 F3 F2 a A P

12 D C P,S 228 223 a b
解除制动:A口的油通过平衡阀杆 的a空进入b后推动阀杆左移,A空 的油经过S通道进入刹车系统压力 油克服弹簧压力12,解除驻车制动

行走马达的运动:当A口进入高压 油打开单向阀227连通C,同时平 衡阀的左移连通D与B回流的液压 油经过B口回到油箱完成循环,同 时行走马达开始缓慢启动
行走马达的自动变速
• 当D口有油,行走马达 处于高速行走时,在 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 或爬坡时A或B口的压 力升高推动滑杆上移 从而切断了C口与P腔 的联系,从而保护行 走马达防止超负荷工 作。
D A B A B 266 263 3 C
1
Y 61 P
V1004367
驻车制动的解除
13 12 a 16 15 4
• 当行走手柄工作时平 衡阀的液压油通过a口 到达了制动活塞12的 液压腔当压力油超过 设定压力6kg/cm时制 动活塞向左侧移动克 服弹簧的压力,解除 了摩擦片16和从动片 15的压缩,使泵胆4可 以旋转,从而解除刹 车
V1004364
行走高低速的变换
D A B A B 266 263 3 C
1
Y 61 P
V1004365
A
B
D 266 A 263 B 3 C
2
Y 61 P
V1004366
• 低速行驶当D口无压力 油的时候C口的油无法 进入P腔也无法推动斜 盘,斜盘的角度最大 行走速度最慢。 • 当D口有油时油压推动 滑杆263先下移动C口 与P腔连通压力油推动 活塞61从而带动斜盘3 使斜盘角度小行走速 度变快。
227 B A
V1004360
行走制动的压力制动原理
D g
C
281
f
101 223 225 228 227
• 当A口停止供油时车辆在惯性的 作用下继续前进,此时马达随 动D口产生高压,高压油通过左 侧溢流阀经过f通道到达g腔推 动活塞281右移到达右端后g和f 端的压力上升,f端的压力油和 弹簧的压力共同克服D端的压力 油,当D端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压 力时左侧溢流阀开始溢流,从 而减少顿挫现象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