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梁楼盖的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无梁实心楼盖设计

无梁实心楼盖设计

3、计算结果 1)冲切
2)板挠度
3)弯矩 每米的弯矩(尽量不用板带的计算配筋面积,直接用
弯矩图,自己来配筋。)
4)配筋结果 每米的配筋面积
地下室无梁实心楼盖设计
一、先看看规范 1、结构形式,对抗震不利 1)高规 3.6.3
2)高规8.1.9 板柱结构
3)抗规6.6.2
4)广东省高规8.1.9
2、无梁楼板尺寸要求
凝土规范
混凝土规范 11.9.2
3)广东省高规8.1.9
广东省高规3.6.1的条文说明
3)抗震规范 6.6.4
4)广东省规范 8.2.3
6、抗冲切要求 1)高规8.2.3
2)混凝土规范
3)抗震规范 6.6.4
4)广东省高规 无特别要求。
条件:8.1x8.1柱距。顶板覆土1.5米。6~7度抗震
楼盖 厚度 要求 1/30~1 /35 450 柱托 板带宽 度 暗梁尺寸 柱宽2侧各 加1.5倍板 厚 2100x450 10@100/200(8) 950/16=56 暗梁箍筋大小 框架柱直 径
8@100/200(6)
300/16=18
8度地区要注意:柱的纵筋直径不能太大。 如果是地下1层,尽管属于板柱结构,但地下的地震力比较小,对上述要求可以适当放松
二、程序实现 YJK
1、参数设置
2、注意事项 1)采用100X100的梁输入,不能采用 4050X300这样的梁输入。 2)腋高要注意。 3)楼盖要改为弹性板。
3、板带宽度要求(几本规范都是统一的) 1)高规8.2.3
2)抗规6.6.3(板柱结构)
3)广东省高规8.2.3
4、暗梁要求 1)高规8.2.4
2)混凝土规范11.9(板柱结构)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地下室在民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高层建筑),一般用作地下商场、停车场以及人防设施。

在多雨的广东地区,地下室底板经常承受水浮力作用,防水抗渗要求地下室底板板厚比较厚,板厚不少于250mm, 无梁楼盖是由楼板、柱和柱帽组成的板柱结构体系,楼面荷载直接由板传给柱及柱下基础。

无梁楼盖的特点是板厚比较厚,楼盖比较重,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浮能力,在施工方面,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有省砖模、楼面钢筋绑扎方便,设备安装方便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因此,无梁楼盖在地下室底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本文主要针对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结合结构设计软件08版PKPM-SLABCAD,谈谈自己的一些设计心得。

一.由抗渗等级、设防水位、地下室侧壁壁厚初步定底板板厚1.由地下室的埋置深度确定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第4.1.4条3.侧壁与底板(基础)连接,底板(基础)视为侧壁的固定支承时,底板(基础)的厚度必须大于池壁,可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取1.2~1.5倍侧壁厚度,并将底板(基础)外挑;当侧壁与底板板厚一样时,底板可视为侧壁的弹性支座,对于外墙为悬臂式挡土墙,一般都按底板为池壁的固定支承,故相应部份的底板板厚需为侧壁厚度的1.2~1.5倍。

工程实例: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中山东区,一层地下室车库,室外地面标高-0.100m,地下室底板板面标高-3.300m,设防水位为-0.300m.楼梯间在首层±0.00m处无楼板,楼梯间外墙为悬臂构件。

暂定底板板厚300mm。

工程埋置深度H约为(-0.100)-(-3.3-0.300)=3.5m,根据表4.1.4,底板的防水抗渗等级为P6;水头高度H1=(-0.300)-(-3.3-0.300)=3.3m,根据表1,H1/t≤10,t≥330mm,暂取板厚t=350mm 楼梯间外墙的计算模型为一端固端一端由的悬臂构件,通过构件计算得楼梯间外墙的合理壁厚为350mm,故与楼梯间外墙相连的底板的板厚取1.2~1.5倍侧壁壁厚,由于该工程地基土质较好,故该部份底板板厚t取450mm.二.板面荷载计算1、底板强度挠度裂缝主要受两种荷载工况控制,向下力(自重、一般使用活荷载)控制和向上力(浮托力)控制两种主要工况。

分析无横梁楼盖

分析无横梁楼盖

分析无横梁楼盖简介无横梁楼盖是一种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建筑楼层,不使用传统的横梁来支撑楼板,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无横梁楼盖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施工工艺进行详细分析。

优点1. 空间利用率高:无横梁楼盖的设计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利用楼层的空间,增加收益。

2. 视觉效果好:无横梁楼盖采用无横梁结构,使整个楼面显得整洁、通透,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3. 施工周期短:无横梁楼盖采用的是模块化施工方式,加工制作成型后直接进行安装,比传统的横梁楼盖施工周期更短。

缺点1. 成本较高:无横梁楼盖的设计较为复杂,所需材料成本较高,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相对而言成本会有所增加。

2. 空间限制:无横梁楼盖相对传统横梁楼盖而言,对大跨度的楼层的支撑能力有限,对于某些跨度较大的项目可能不太适用。

适用范围1. 办公楼:无横梁楼盖能够提供更大的空间,给员工提供更舒适的办公环境,适用于中小型办公楼。

2. 商务中心:无横梁楼盖的独特设计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商业空间,吸引更多商家入驻。

3. 酒店:无横梁楼盖的高空间利用率和视觉效果能够为酒店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

施工工艺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要求,结合建筑设计原则进行设计,确定无横梁楼盖的布置和结构形式。

2. 材料准备:无横梁楼盖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等,需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选购和准备。

3. 模块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无横梁楼盖模块的制作,包括加工、预制等工序。

4. 安装施工:将预制好的无横梁楼盖模块进行现场组装和安装,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验收与维护:完成安装后,进行楼盖的验收工作,并进行日常维护,确保楼盖的正常使用。

结论无横梁楼盖是一种有着很多优点的建筑楼层形式,它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然而,由于成本较高和空间限制,它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在具体项目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楼盖形式。

地下室无梁楼盖设计分析

地下室无梁楼盖设计分析

地下室无梁楼盖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地下室楼板采用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进行论述,以笔者设计的实际工程为案例,从设计步骤、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等几个方面对无梁楼盖的设计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中应重点把握施工及使用阶段荷载的计算、重视无梁楼盖板厚(楼板跨厚比)选择,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的验算,选择合理的构造措施等。

关键词:无梁楼盖;设计分析;不平衡弯矩;板厚(楼板跨厚比)引言地下室楼板采用无梁楼盖,在满足地下室使用净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基坑开挖深度,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基坑支护、降水、抗浮的费用,缩短施工周期,虽然钢筋和混凝土含量会稍有增加,但总体上有效地降低地下工程的综合造价,所以无梁楼盖在地下室楼盖选项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设计的缺陷与施工管控不足,也会导致地下室无梁楼盖顶板出现各种事故。

如2018年11月12日下午13时50分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万科某项目一期2标段发生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局部坍塌事故,坍塌面积约2000㎡。

初步原因调查为:顶板回填土施工及PC板运输车同时作用导致超载。

本文以某地下室无梁楼盖设计实例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无梁楼盖的有限元分析、各种板厚不平衡弯矩分析、无梁楼盖构件尺寸选择、构造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过程,探讨如何进行地下室无梁楼盖设计方案的设计比选,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为单层附建式地下室车库,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下室平面总尺寸为140mx125m,标准跨柱网尺寸为8.1mx8.0m,地下室层高为3.40m,顶板覆土厚度为1.20m(附加恒载标准值取为23kN/m2,附加活荷载标准值取为10kN/m2,消防车活载标准值取为20kN/m2),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柱、框架梁抗震等级为三级。

有限元分析本项目主要结构整体分析计算软件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责任有限公司开发的《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版本号:YJKS1.9.3.1)。

无梁楼盖简介及设计方法

无梁楼盖简介及设计方法

一.构造要求
4.抗震设计时, 沿两个主轴方向 通过柱截面的板 底连续钢筋的总 截面面积
As NG / f y
5.柱帽或托板内 应布置构造钢筋。
一.构造要求
6.无梁楼盖板的开洞 a.柱帽范围、暗梁范围内不开 洞; b.柱上板带相交区域、柱上板 带、跨中板带相交区域、跨 中板带相交区域开单个洞的 大小要符合下图要求。同一 部位开多个洞时,各个洞宽 之和不应大于单个洞的允许 宽度。洞边均应设置等量补 强钢筋。
5.一般规定 无梁楼盖,柱网尺寸宜接近方形,两个方向的跨度比不宜大于 1.5,否则经济性较差; 平板时跨度不宜大于7m,有柱帽时不宜大于9m。不宜采用不规 则程度较大(非矩形)柱网; 板厚不应小于150mm,荷载较大时板厚适当加厚。
一 无梁楼盖简介
6.柱帽形式
一 无梁楼盖简介
7.计算方法 经验系数法:只能计算竖向荷载作用情况,是等代框架法在较规则情 况下的特例,见《技术措施》9.2.3~9.2.6 等代框架法:可以计算水平、竖向荷载作用情况,各种教科书。
一 无梁楼盖简介
1.无梁楼盖是指由板直接把力传给竖向构件的一种楼盖结构。由 于刚度要求这种楼盖板厚较大,可承受较大荷载。在荷载较大 时柱顶往往设柱帽,荷载较小时也可以不设柱帽。 2.无梁楼盖适用于楼面荷载较大的多层民用或工业建筑,如书库、 仓库、冷藏库、没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顶板等。
一 无梁楼盖简介
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及构造详图
1.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示例
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及构造详图
2.柱帽平法施工图示例
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及构造详图
3.柱上板带ZSB纵向钢筋构造
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及构造详图
4. 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无梁楼盖设计探讨

无梁楼盖设计探讨
中 图分 类 号 :T 2 l U 3 :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4 1 (0O 2— 0 1— 3 62— 0 1 2 l )0 0 4 0
截面位置



跨 支 座 一 .O O5 一 .7 O 1
边支座 跨 中 内支 座 跨 中 柱上板带 一 . 8 04 O2 .2 一 .0 O 5 O 1 .8 跨 中板带 一 .5 OO 0 1 .8 — .7 0 1 O 1 .5
代。利用 MIA 、S P 4 K M等软件按 照真实的三维 模 D S A 8 、P P 型进行建模分析 。利 用 P P 进行 无梁 楼盖分 析按 如下 方 KM 法 :①在 P C 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 ,在柱与柱之间布置截 M A 面尺寸 为 10X10的矩形 截面虚 梁。 ( 在边 界处及 开洞 0 0 但
线 距 离 的 12 /。
2 3 精 确 计 算 法 .
般需要设剪 力墙 、筒 体等来 增加 侧 向刚度。对无 梁楼 盖
进行工程设计的研究具有一定 的实际意义 。
2 计 算 方法
通 常 在进 行 无 梁 楼 盖 设 计 时 ,可 以 采 用 三 种 方 法 : 弯
精确计算法就是不再对无梁楼盖进行人为的简化和等
÷gq(一 ( )z了) +l,2 c
(2 2) —
式 中:g 一 板面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设计值 (N m ) ,q k/ ; 1,l y 一沿纵 、横两个方 向的柱网轴线尺寸 ;
c 柱 帽计 算 宽度 。 一
表1 无 梁楼 盖 板 的弯 矩法;冲切 ;剪切
法确定 。在无梁板 结构 中 ,板 的刚度 实际上 要 比取 板跨 中 心线间的全宽计算 所得 的刚度 小得 多。对 于水平荷 载作 用 的情况 ,等代梁的 刚度 取值对 计算 结果 影响很 大。 国内外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探析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探析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的设计探析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无梁楼盖结构又称为板柱结构,这是因为楼面荷载的设计是直接由板传递给柱再传递给柱下的。

无梁楼盖结构实现了缩短传递应力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楼层的净空。

这就意味着此种结构与传统的有梁式结构相比,它的整体结构性更好、建筑空间更大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层高的优势。

1. 方案比较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底板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是梁板结构。

然而,在对其的施工过程中梁板需要做砖模,梁板结构的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且不利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

无梁楼盖是当前对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常用一种结构形式,它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梁系设置,而是由板面载荷将应力传递给柱。

这样的板柱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地下室整体结构的高度,还可以减少地下室梁土方开挖、砖模砌筑、底板的土层夯实等施工工序,这就意味着垫层以及防水的设置将更加便捷。

此外,无梁板结构的自身设置也较为便捷,像是钢筋的绑扎就很简便。

双向板与无梁楼盖的应用方式存在着很多联系,像是跨度、荷载、施工进度、施工工序、经济性、美观性以及抗震能力等。

据相关学者分析,在建筑工程中当活荷载大于5.0kN/m2时,地下室底板的无梁式楼盖就比有梁式楼盖更具经济性。

这是因为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底板设计通常要考虑到地下水浮力的影响,如果活荷载较大那么有梁式的楼盖的建设经济效益就相对高一些。

2. 相关计算分析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有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理论两种,按弹性理论计算有薄板法、经验系数法、等代框架法、有限元计算法等,其中等代框架法和有限元计算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2.1等代框架法等代框架法是将结构分别沿纵横柱列方向划分为具有"框架柱"和"框架梁"的纵横向框架。

将无梁楼盖板视为梁,其宽度为:当竖向荷载作用时为板跨中心线间的距离;当水平荷载作用时为板跨中心线距离的一半。

等代框架梁的高度即板的厚度。

当不满足经验系数法的条件时,可采用等代框架法。

无梁楼盖建模设计(一)讲解

无梁楼盖建模设计(一)讲解

无梁楼盖设计(一)无梁楼盖设计在YJK现有的建模、上部计算、楼板施工图三个模块中就可完成,而且无梁楼盖的设计可以和其它结构整体建模和分析协同工作,是融入其它结构设计之中的。

大致流程是:在建模中布置无梁楼盖的虚梁(或暗梁)和柱帽;在上部结构计算中采用弹性板3或弹性板6模型,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选择有限元方式;计算结果中补充了柱的冲切计算;在楼板设计中采用楼板有限元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给出计算结果和楼板施工图设计。

一、在建模中布置虚梁和柱帽对无梁楼盖,仍按照普通楼层的建模方式,在全楼中,无梁楼盖可能只占几个楼层,或者楼层中的某一部分为无梁楼盖,其余部分仍为普通楼盖。

对无梁楼盖部分主要是输入虚梁、暗梁以及柱帽,有时还有加腋板。

1、布置虚梁指示板带位置无梁楼盖没有梁,柱之间需布置虚梁或者暗梁。

这里梁的第一个作用是生成楼板,第二个作用是指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软件自动生成的柱上板带就是沿着虚梁或者暗梁布置的。

软件对虚梁本身不会做设计和配筋,虚梁本身的刚度很小,对整体计算没什么影响。

2、布置暗梁暗梁就是指有一定的宽度、但高度与板厚相同的梁。

在无梁楼盖设计中,暗梁首先可以起到虚梁同样的作用,即生成房间楼板和确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

暗梁按照普通梁方式输入即可。

《高规》8.2.4:“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震设计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1.5倍板厚之和,暗梁支座上部钢筋截面积不宜小于柱上板带钢筋面积的50%,并应全跨拉通,按梁下部钢筋应不小于上部钢筋的1/2。

”因此,暗梁的尺寸可按高规的要求输入。

在上部结构计算时,对无梁楼盖板应选择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我们输入的暗梁尺寸适当,其暗梁的配筋结果就基本可用。

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无梁楼盖的设计分析
作者:李分德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8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加强,对建筑物的设计也有了特殊的需求。

楼盖作为一座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建筑物的空间、美观的呈现有着很大的影响。

与传统的楼盖相对比,无梁楼盖具有很大的优势,从而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本文为了探讨无梁楼盖的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无梁楼盖的优缺点,对无梁楼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进一步分析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以及破坏特征,进而深入探讨无梁楼盖的设计,以期能够为无梁楼盖设计的实践实施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无梁楼盖;优缺点;设计
1、引言
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楼宇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以及多样化,对建筑物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这些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型基础设施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包括楼房、商场、娱乐场所、地下停车场等。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这就使得人们对狭小的居住空间、毫无变化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排斥心理。

面对这些社会发展的变化,传统的楼盖设计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个性化需求。

楼盖对于整个建筑物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连接功能以及分散压力的功能,为楼宇建筑的稳定性以及转移压力载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且楼盖的设计直接关乎建筑的空间大小、楼顶的高低以及吊顶的面积等因素。

与传统的有梁楼盖设计相对比而言,无梁楼盖的出现无疑为建筑物空间设计、布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受到了大众的认可是广泛应用。

本文据此,结合无梁楼盖的优缺点特性,探讨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以及破坏特性,进而详细分析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以及板柱节点设计、柱帽设计、配筋及构造等方面的问题。

2、无梁楼盖的概述
所谓的无梁楼盖就是一种板柱结构而且是双向受力不设梁的楼盖结构,对建筑空间的要求就有很大的限定。

由于楼盖中不设梁,就将楼板支在两边的柱上,这就将楼面的负载通过两面的柱子直接传递到地面基础上。

近年来,无梁楼盖体系在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地下停车场、仓库、大型商场等建筑中较为常见。

一般情况下将无梁楼盖分为三种类型:(1)平板型,这种类型的楼盖由平板和柱两部分组成,大多数应用在对建筑物的空间有个性化的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的居民住宅或者写字楼中。

(2)有柱帽型,这种楼盖由平板、柱和柱帽组成,较平板型多出柱帽的部分,这就使得平板和柱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而且柱帽还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楼面平板向柱子传递载荷的有效性。

(3)双向密肋型,这种楼盖由于双向密肋共同承担负载作用力,所以承载受力效果较好。

2.1无梁楼盖的优缺点
无梁楼盖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提升而出现的一种建筑技术。

其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为了人们当今个性化的需求,与传统的多肋梁楼盖相对比来说,无梁楼盖具有空间大、整体性效果好、增加建筑物楼层净高度、增加了空间的美观性等审美以及功能特性,而且还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

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充分的空间内,灵活自由的安排室内的布局。

其次,在作用力效果方面,无梁楼盖将以往的多肋梁集中受力转化成平面分担受力,改善了受力效果。

将载荷直接从平板传递到支柱,使得传力的路径变得更加简单。

此外,一般的无梁楼盖都是由平板和柱以及柱帽组成的,构件的简单使得施工过程变得更加便捷。

与传统的楼盖建筑施工相比,在施工支模、安装设备和楼面的钢筋绑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率提升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施工成本。

尽管无梁楼盖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近年来,无梁楼盖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迅猛,但是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对技术的掌握还不够成熟,难免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技术难点,特别是像柱帽这样较为复杂的构建,操作技术必须熟练。

其次,无梁楼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肋梁,使得力的传递更加简单,但是这就致使所有的力都转移到平板与柱之间的连接的位置,导致柱子附近的剪应力较为集中,很容易受到破坏,一般不适用较高的建筑物虹,容易在地震或者较大动荡过程中发生楼盖坍塌的现象。

另外,无梁楼盖的整个盖顶是一块平板,这就要求平板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需要加大平板的厚度,此时就需要更多的钢筋和水泥等材料来坚固平板,提升平板的硬度,避免平板因缺少梁柱的支撑而出现弯曲的现象。

综合无梁楼盖技术显现出来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具体需求特性一级无梁楼盖的适用性等综合考虑是否应用该项技术。

2.2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及破坏特征
无梁楼盖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质,总结其受力特点以及破坏特性有以下规律:(1)首先是载荷力的传递规律。

无梁楼盖主要是通过长跨方向和短跨方向两个方向分别传递力的负载,而长跨方向是较为不利的弯矩方向。

另外,由于楼盖平板是与柱子直接连接的,二者之间只时通过节点相接,因此其连续性较差,非常不利于承受水平方向的载荷力。

而且在柱子的周围集中很大的剪切力极其容易使得柱子发生弯曲,造成冲切破坏。

(2)其次是弯矩的分布规律。

同传统的肋梁楼盖相比,无梁楼盖的平板最大的正弯矩位于支座的轴线上,而最大的负弯矩则处于柱顶的位置。

传统的肋梁楼盖的最大负弯矩力位于梁的跨中位置,最大正弯矩则位于中央位置。

(3)最后是挠度变化的规律。

无梁楼盖的最大挠度较传统的肋梁楼盖的挠度要大3倍左右[1]。

3、无梁楼盖设计分析
无梁楼盖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所以在楼盖设计阶段一定要注重计算方法的应用。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等代平面框架法。

所谓等代平面框架法就是首先将整体结构划分成横纵柱列两个方向的具有“柱”和“梁”的横向和纵向的平面结构框架。

(2)经验系数法。

经验系数法是目前在无梁楼盖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而且操作最为便捷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鹰王的经验以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我们在利用这种方法时,通常只需要计算总弯矩,再通过与弯矩分配系数之间做乘法,就可以获得所需截面弯矩。

虽然这种方法应用较为简单,但是必须满足一定的限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不能轻易的使用。

(3)精确计算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无梁楼盖结构利用限元法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再借助相关的有限元法软件利用单元有限元法来计算。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利用的软件进行科学计算。

包括建模分析,模拟计算等过程。

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所需结果进行精确计算。

在设计过程中,结合科学的设计计算方法分别分析在板柱节点设计、柱帽设计、配筋及构造:
3.1无梁楼盖板柱节点设计
板柱节点是平板与柱子之间的交点,这一交点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力的承受和传递有很高的要求。

其设计的主要关注点是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和横向抗冲切钢筋的设计。

如果双向板是直接支撑与柱子上面的,那么平板与柱之间交点周围的载荷能力以及剪切力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在此处单独设计能够加强抗剪切力的构建。

此时可以考虑加入柱帽、或者抗剪切力的箍筋、栓钉或者弯起钢筋等。

但是,一帮情况下会考虑到费用的问题,会采用弯起钢筋,不过此时就会出现由于较多的钢筋造成的拥挤的为,就需要采用箍筋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2]。

3.2无梁楼盖柱帽设计
柱帽的设计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一般情况下抗冲切承载力是完全由混凝土承担的,此时是不需要考虑箍筋和弯起钢筋的。

2)由于冲切承载力完全是由混凝土承担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有富余,避免发生脆性破坏。

3)柱帽的厚度一般要高于通风管道的下端。

4)在厚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该将柱帽的平面宽度缩小到最小,不过必须要保证其外边线位于冲切破坏椎体所处的斜截面外面位置[3]。

3.3无梁楼盖板配筋及构造设计
由于无梁楼盖是没有肋梁支撑的,所以对平板的要求就很高。

因此,无梁楼盖板的配筋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配筋的强度以及质量,配筋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加强平板的强度,以避免出现平
板弯曲现象。

在进行配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承载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可以利用十字接头或者丁字接头的形式来固定配筋的结构[4]。

结论:
无梁楼盖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无梁楼盖的发展背景,简要阐述目前应用的无梁楼盖的几种类型,进而探讨无梁楼盖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等,进一步深入分析无梁楼盖的设计问题详细阐述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并从板柱节点设计、柱帽设计、配筋及构造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指导无梁楼盖的实践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世坤.浅谈地下室无梁楼盖结构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5(09):34+36.
[2]杨奕芬,李俊锋.无梁楼盖及板柱节点设计的一些体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01):60-64.
[3]张元坤.无梁楼盖中的柱帽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5,22(06):3-5.
[4]吴书安.房屋建筑专业毕业设计中配筋构造问题及分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0(02):27-32.
作者简介:
李分德(1984.10.--),男,本科,广西临桂人,现工作于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