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变化规律优质课件(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17张PPT

• 6.图像纵截距是初速度,交点表示等速.
课堂检测
•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 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答案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一端高一端低 •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滑轮处 •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 释放小车 •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钩码
• D.取下纸带 •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 将以上步骤完善_A_中___应__先__通__电__,_再__放__纸__带__. • __D__中__取__下__纸___带__前__应__先__断__开___电__源. • __补___充__步__骤__F_:___换__上__新__纸__带__,_重__复__2_次_____. • 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B__E_C__A_D__F__.
• 2.(实验数据处理)某校物理探究实验小 组,使用50 Hz交流电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纸 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 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
• (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0._10___s; • (2)根据纸带上所测得的数据,打点计 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__0_.3_4_m/s.
大小,如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核心突破
• 例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在空中竖直下 落的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 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 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___2_.1_0___ m/s.
vBxAB2TxBC7.62 c52m 09..01s2c7m=2.10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变电源上;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 于槽码质量;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故选A、C。
1234
3.00 1.40
1234
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中,图甲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 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
轮的长铝板 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________。
[解析] 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和槽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 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变电源,因此不需要直流电 源,同时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 表,测量点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所以还需要的器材是:C、I。
(4)根据图像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0_.8__ m/s2(结果保留一位有 效数字)。 [解析] 由v-t图线斜率可得a=0.8 m/s2。
方法技巧 图像法处理数据时的两点注意 (1)作图时,画一条直线,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直线上,不在线 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线较远的点删去,注意不可用折线 连接。 (2)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时,应选用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来求 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不能采用量出直线的倾斜角,然后求出其 正切值的方法来计算加速度,因为该倾斜角还与坐标轴的标度有 关。
位置
B
C
D
E
F
v/(m·s-1)
0.45
_0_.5_3_
0.61
0.69
0.77
(2)根据(1)中表格数据,以打A点 时为计时起点,在坐标纸中画出 小车运动的v-t图像。
[解析] 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图
1234
3.00 1.40
1234
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中,图甲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 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
轮的长铝板 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________。
[解析] 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和槽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 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变电源,因此不需要直流电 源,同时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 表,测量点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所以还需要的器材是:C、I。
(4)根据图像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0_.8__ m/s2(结果保留一位有 效数字)。 [解析] 由v-t图线斜率可得a=0.8 m/s2。
方法技巧 图像法处理数据时的两点注意 (1)作图时,画一条直线,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直线上,不在线 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线较远的点删去,注意不可用折线 连接。 (2)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时,应选用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来求 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不能采用量出直线的倾斜角,然后求出其 正切值的方法来计算加速度,因为该倾斜角还与坐标轴的标度有 关。
位置
B
C
D
E
F
v/(m·s-1)
0.45
_0_.5_3_
0.61
0.69
0.77
(2)根据(1)中表格数据,以打A点 时为计时起点,在坐标纸中画出 小车运动的v-t图像。
[解析] 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ppt教学课件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问题二: 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
验器材、实验步骤? 问题(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一 高一低可否?)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 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 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先接通电 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 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可以表示D、F及它们中间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
问题六: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 据?
1.列表法。(注意列表要求)
2.图象法: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问题二: 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
验器材、实验步骤? 问题(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一 高一低可否?)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 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 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先接通电 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 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可以表示D、F及它们中间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
问题六: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 据?
1.列表法。(注意列表要求)
2.图象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共16张PPT)

第
实验:探究小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 章
匀
变
速
七、探究结论:
直 线 运
动
的
研
究
(1)、小车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2)、相同时间里,速度的增量相同
问题与练习:
1、质量都是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
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
像的是
( 答案:A、C )
x
2、一枚自制的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的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1s末和3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 C、物体在2s末和4s末时速度为零 D、物体始终向前运动
5、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汽车在50s 末的加速度是______m/s2,在20s末的加速度是 ______m/s2.
⑵ 穿纸带;挂钩码。 ⑶ 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 运动,纸带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 换纸带,变换钩码个数,再做几次。
实实验验::探探究究小小车车随随时时间间变变化化的的规规律律
第 二 章
匀
实验注意事项: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研究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4)由图像得到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所需的时 间_________。
1.2
0.8
0.4
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t(s)
作图建议:
⑴选择合适的标度。 (2)根据点迹分布,判断图像的大体走势。 (3)不要用折线连点,要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
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共2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1a7321a98271fe910ef95f.png)
5.实验注意事项
为了减小误差 并保证实验顺 利进行,应注 意哪些问题?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 置。 (2)滑轮不能过高。 (3)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4)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 (5)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 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6)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7)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1.(多选)关于计数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 )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 数点间点迹的个数相等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
哪些器材是本实验必需的?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哪些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怎物 样体 探的 究速 物度 体随 速时 度间 的变 变化 化吗 规? 律 ?
【知识回顾】
1.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什么物理量? 时间、位移 2. 可以间接测量什么物理量?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某点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3.怎样用图像表示速度?
如何求出所选点 的瞬时速度?
v1=(x1+x2)/2T
,v2=(x2+x3)/2T …
vn
xn
xn1 2T
(2)请你根据表格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怎样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作v-t 图像的 步骤有哪些?
三、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
(让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共11张PPT)(优质版)

四、实验步骤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 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 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五、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 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 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第二章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
1.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2.小车
3.带小钩的细线
4.25 g的钩码3个
5.打点计时器
6.纸带
7.刻度尺
8.学生电源、导线滑动摩擦力
三、实验原理
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并穿过打点计时 器。这样纸带上的点不但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而 且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这些 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O
O
t/
t/
七、数据处理
3.“拟合”图象: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 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一条直线,让尽可 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余均匀分布,去掉偏差 太大的点。求出物体纸带加速度为: a1= a2=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共17张PPT)

某点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问题2:如何测量纸带上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例如图 中C点的瞬时速度Vc=___v_c____x2_BT_D_____(相邻计数点 间时间间隔为T)。
1.速度测量原理
2、实验步骤
1. 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 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另一端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钩码,启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打完一条后,关闭电源
3、注意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调节滑轮高度时,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
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然后再更换纸带。
小组讨论:处理数据 问题一:怎样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要舍掉,从清楚的点开始, 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 的时间间隔是T=0.1s)。
0
1
2
3
问题二: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
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如何测△x)
1.2cm 2.8cm
4.8cm
0
1
2
3
小组合作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核心素养
1.会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会计算纸带各点瞬时 速度
2.会用表格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电子表格处理实 验数据得到图像,通过图像观察小车的运动规律 3.体验手工绘图,人机结合绘图,传感器与计算 机结合全自动绘图,体验信息技术度科学实验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5张)-PPT优秀课件

交点是什
么意思?
0.1
0.2 0.3 0.4 0.5 0.6
t/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共25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共25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注 意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事 2.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 项 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小车及滑轮,要避免它们 被碰坏或跌坏。所以,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 用手按住它。
4.小车另一端所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加 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加速度太 小使各段位移无法区别,从而使误差增大
处 问题1: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理 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从清楚的点开始,若纸 的 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每五个计时点取一 纸 个计数点 ,依次标号为0,1,2,3,4,5 (间隔 带 是0.1s)。
过于密集/ 不清晰的点
0.10s
0.10s
处 问题2: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理
器 打点计时器
材
纸带
小车
细绳
一端附有定滑 轮的长木板
钩码
实 ⑴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绕过 滑轮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
验 好电路。 步 ⑵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面。在小车
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上钩码。
骤 ⑶ 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 动,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 更换纸带,重复做三次。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的操作有以下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 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 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学校课堂
视频
6
四、注意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 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 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 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4.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学校课堂
7
五、数据处理
解析:(1)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2)D中取下纸带前
应先断开电源。(3)补充步骤F: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步骤顺序为:BFCADG 学校课堂
15
❖ 实验时应注意:
❖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 板的中央位置。
❖ 2.滑轮不能过高。
❖ 3.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 4.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 差不能太大。
v/m·s -1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
. . .
0.10 学校课堂 0.20
t/s
0.30
12
v/m·s -1
0.60
①
② 链接
0.50
0.40
0.30
0.20
③
0.10 0
思考
t/s
0.10
0.20
0.30
图像跟纵轴的交点表示什么?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什么?
三次实验在同一坐标纸上可以作出三条直线,为2.4cm
0
1
2
学校课堂
3
9
五、数据处理
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1、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1.2cm 1.6cm
2.0cm
2.4cm
0
1
位置 时刻t/s 速度v/m·s-1
2
0
1
0.00 0.10
0.30学校课堂0.40
3
2
3
0.20 0.30
0.50 0.60 10
学校课堂
4
二、设计实验
需要哪些仪器? 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试验小车、 细绳、纸带、复写纸、带滑轮长木板
学校课堂
5
三、实验步骤
⑴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 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⑵穿纸带;挂钩码。
⑶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 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gα求
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 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
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 v / 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
小车的加速度
学校课堂
14
t
0.04学校课堂
3
一、提出问题
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放眼所见, 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我们如何探索物体运动所蕴含的规律呢?
要探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直接测量瞬时 速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打点计时器先 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通过对纸带的分 析,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学校课堂
17
方法指导
一、根据纸带判断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例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图7-2甲给出了从0 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 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 x6=3.87 cm.那么:
❖ 5.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
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 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 6.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 7.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学校课堂
16
7实验结论:
❖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 小车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相同时间里,
速度增量相同;成正比…… ❖ 。。。。。。 ❖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度不同?
学校课堂
13
例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 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 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学校课堂
1
知识回顾
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 位移、时间 (测量位移与时间的仪器) 位移——用刻度尺测量 时间——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间接求什么物理量? 可以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一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
五、数据处理
2、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 (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3、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
4、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 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 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 在直线两侧。
学校课堂
11
五、数据处理 问题三: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学校课堂
2
知识回顾
例1:下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请求出第二 点、第四点的瞬时速度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6.45 1.40 v2 v13 0.02 2 126.25cm / s 1.26m / s
v4
v35
14.55 6.45 0.02 2
202.5cm /
s
2.02m
/
s
a v4 v2 2.02 1.26 19.05(m / s2 )
问题一:怎样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从清楚的点开 始,每隔五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 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0
1
2
学校课堂
3
8
五、数据处理
问题二: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 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如何测△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