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有害气体的嗅阈值(部分)

合集下载

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大气污染物预报警阈值汇总

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大气污染物预报警阈值汇总

附录A(规范性)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表A.1汇总展示了38种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设置范围,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在进行预报警设置时可予以参考。

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1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1 氯气<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 氨<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 一氧化碳<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4 二硫化碳<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5 苯<3 [3,6)[6,12)≥1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6 硫化氢<5 [5,10)[10,20)≥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7 萘<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8 戊烷(全部异构体)<250 [250,500)[500,1000)≥10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9 氟化氢<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0 甲醇<12.5 [12.5,25)[25,50)≥5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1 异丙胺<6 [6,12)[12,24)≥2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7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2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12 丁醛<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3 N,N-二甲基甲酰胺(DMF)<10 [10,20)[20,40)≥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4 一甲胺<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15 二甲胺<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16 环己酮<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7 正丁醇<50 [50,100)[100,200)≥2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8 异丙醇<175 [175,300)[300,600)≥6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19 环己烷<125 [125,250)[250,500)≥5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0 二乙胺<4.5 [4.5,9)[9,1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1 三乙胺<4.5 [4.5,9)[9,18)≥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2 丙酮<150 [150,300)[300,600)≥6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3 氮氧化物<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4 环氧乙烷<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8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3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25 二氧化硫<2.5 [2.5,5)[5,1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6 氯乙烯<5 [5,10)[10,20)≥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7 氯乙烯<0.6 [0.6,25)[25,3100)≥3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28 甲苯胺<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29 氯苯<25 [25,50)[50,100)≥1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0 氯丙烯<1 [1,2)[2,4)≥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1 甲基叔丁基醚(MTBE)<90 [90,180)[180,360)≥36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2 三氯氧磷<0.15[0.15,0.3)[0.3,0.6)≥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3 环己醇<50 [50,100)[100,200)≥20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4 氰化氢<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 35 丙烯腈<0.5 [0.5,1)[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6 碳酰氯<0.25[0.25,0.5)[0.5,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 2.1-2019)37 环氧乙烷<0.3 [0.3,0.6)[0.6,1.2)≥1.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9表A.1常见有毒气体报警器阈值汇总(第4页/共4页)序号监测因子设置等级(mg/m3)参考标准安全预报警报高报38 溴<0.15[0.15,0.3)[0.3,0.6)≥0.6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10附录B(规范性)常见大气污染物预/报警阈值汇总(厂界/园区界)表B.1汇总展示了53种化工行业常见大气污染物在厂界/园区界进行阈值设置范围,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在进行厂界/园区界的特征污染物阈值设置时可予以参考。

2化工有毒恶臭气体及VOCs污染控制新技术

2化工有毒恶臭气体及VOCs污染控制新技术

化工有毒恶臭气体及VOCs污染控制新技术化工有毒恶臭气体及VOCs污染控制新技术化工行业废气有以下特点:排放源多排放时间无规律性成分复杂(丌易分离)流动性、扩散性强(丌易收集)难以溯源(浑水摸鱼)难以监管(相互推卸)难以治理(技术落后)化工废气处理常见恶臭物质和VOCs气体有:*硫化物* 主要是硫化氢,硫化氢-腐蛋臭味,恶臭阈值0.00041ppm;二甲基硫-海鲜般特殊气味,恶臭阈值0.003ppm;二氯化硫-医药用绷带臭、刺激气味,恶臭阈值0.001ppm;甲基硫醇-鞋油臭、有剌激性气味,恶臭阈值0.00007ppm。

VOCs废气有:*胺类* 主要是三甲胺-刺激性臭味,恶臭阈值0.000032ppm;三乙胺-有强烈氨臭味,恶臭阈值0.0054ppm*苯系物* 主要是苯乙烯-刺激性气味,恶臭阈值0.035ppm;对甲酚-医药品臭味,恶臭阈值0.001ppm*酯类* 主要是丙烯酸乙酯-麦秸样干有刺激性气味,恶臭阈值0.00047ppm化工有毒恶臭气体及VOCs废气排放危害有:恶臭扰民危害人体健康诱导光化学烟雾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PM2.5前驱物化工VOCs废气和有毒恶臭气体处理存在的问题:1.无组织散发严重,有效的废气收集措施是治理的关键环节;2.成分复杂,对净化技术的广谱性要求高,而现有的处理技术水平低下、效果差、成本高,严重跟丌上治理的迫切需要;3.侧重于末端治理设施的设计不制造,严重缺乏源头控制技术;4.单一技术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少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技术集成度低,没有成套的处理系统;所以开发经济、有效、清洁的废气处理技术及其成套组合工艺,是解决化工废气难题,缓解企业治污压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废气处理技术工艺选择说明高浓度有机工艺废气分子捕获技术能高选择性地捕获废气中的有机物,去除率在98%以上,适用于高浓度VOCs有机废气以及有机无机混合废气治理。

去除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捕获剂解吸再生,循环利用;解吸后的有机物可回用于生产;运行成本低,效益环保;运行稳定,自控水平高。

臭与臭阈值

臭与臭阈值

臭与臭阈值臭和味是人类感觉器官对外界物质刺激的反应。

臭是对位于人类鼻腔上部嗅觉神经刺激的反应;味是对舌部味蕾刺激的反应。

习惯上,臭和味常共同使用。

恶臭物质,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恶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恶臭污染广泛存在于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行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恶臭发生源。

比如,在新迁入居室时会接触到装修材料所发出的臭气,包括涂料、粘接剂等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人体毒性较大的恶臭气体。

另外,居室、厨房、厕所、垃圾堆都是恶臭经常发生的地方。

特别是对垃圾堆产生的恶臭,现在人们的投诉逐渐增多。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问题也尤为突出,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工业生产中的恶臭发生源更是多种多样,如化工厂、香料厂、涂料厂、食品发酵厂、农药厂、家畜厂等,其特点是臭气产生量较大,有些臭气还是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氯醛氯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硫酸盐二苯亚硫酸盐乙基硫醇乙醇〈合成产品〉丙烯酸乙酯甲醛氯化铵气体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硫化氢气体甲醇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氨苯胺苯甲基氯化物亚甲基氯化物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硫醇三烯酸甲酯>10甘臭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胺臭、焦臭油臭蔬莱硫磺臭橡胶的烧臭泥土臭、硫磺臭香甜气昧塑料燃烧臭、泥土臭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刺激性臭腐蛋臭腐蛋臭香甜气味刺激性鱼臭鱼臭刺激性鱼臭刺激性臭刺激性臭溶剂香甜气味香甜气味刺激性硫磺臭刺激性硫磺臭氯气臭、卫生球臭鞋油臭、有剌激性焦油臭、有刺激性单氯基苯硝基苯对甲酚对二甲苯对氯乙烯酚光气磷化氨吡啶苯乙烯(抗反应性)苯乙烯〈非抗反应性〉二氯化硫亚硫酸气体甲苯〈由焦炭制备)甲苯(由石油制备〉异氰酸盐三氯乙烯香甜气味氛化物溶剂臭医药品臭干草臭洋葱臭、芥末臭焦油臭、有刺激性橡胶臭塑料臭、橡胶臭硫磺臭似花的刺激性气味卫生球臭、椽胶臭医药用绷带臭、刺激溶剂表0-1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臭气物质国内外概况【日本】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以鱼骨场、皮革厂为代表的恶臭污染投诉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对恶臭污染的研究。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附录A(资料性附录)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表A.1有机化合物的嗅阈值序号化合物CAS号嗅阈值1碳酸二甲酯616-38-698.9 22-氯苯胺95-51-20.69 3抗氧剂264128-37-0 2.15 4甲苯108-88-320 51,3-二氯-2-丙醇96-23-1 3.72 6对二甲苯106-42-3 2.2 7二硫化碳75-15-098.9 81-丁醇71-36-3 3.72 9间二甲苯108-38-3 2.4 102-乙基己酸149-57-5 3.5 11己醛66-25-10.16 12新癸酸26896-20-80.09 13苯并噻唑95-16-90.08 14苯酚108-95-20.22 15苯乙烯100-42-50.73 16乙酸乙酯141-78-6 4.6 17乙酸丁酯123-86-40.46 18N,N-二甲基甲酰胺68-12-2300 19丁二酸二异丁酯925-06-40.42 20环己烷110-82-7900 21壬醛124-19-60.02 22碳酸丙烯酯108-32-7115 23戊二酸二异丁酯100035-82-00.42 24乙苯100-41-42 251,2-丙二醇57-55-616 26异丁醇78-83-10.7 27苯甲醛100-52-7 2.1 28乙醇64-17-58.7 29乙二醇107-21-113 30乙酸甲酯79-20-963 31丙酮67-64-120 321,2,3-三甲基苯526-73-8 1.4 331,3,5-三甲基苯108-67-8 1.4342,2,4,6,6-五甲基庚烷13475-82-650 352-甲基呋喃534-22-50.2 36N-甲基苯胺100-61-8 6.9 37苯胺62-53-320 38苯甲醇100-51-6 2.54 39丁二酸二甲酯106-65-0 4.6 40二乙二醇111-46-66 41己二酸二甲酯627-93-0 4.6 42甲基环己烷108-87-20.6 43邻二甲苯95-47-6 3.1 44辛醛124-13-00.01 45辛烷111-65-98 46正十二烷112-40-350 47四氢呋喃109-99-97.3 48苯71-43-216 494-甲基-2-戊酮108-10-1 2.8 50正丙苯103-65-12 513-乙基甲苯620-14-4 2.4 521,2,4-三甲基苯95-63-6 1.1 53乙酸仲丁酯105-46-40.46 54丙酸丁酯590-01-20.46 55碳酸乙烯酯96-49-1900 56二乙胺109-89-70.9 57戊二酸二甲酯1119-40-0 4.6 58己二酸二异丁酯141-04-80.42 59萘91-20-3 3.37 602-戊基呋喃3777-69-30.019 613-氯苯胺108-42-9 1.11 622-乙基己醇104-76-70.74 63正壬烷111-84-260 64二丁醚142-96-1 1.3 6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08-65-60.016 66四氢噻吩110-01-00.0155 67邻氯甲苯95-49-80.95 68N-丙基苯胺622-80-08.6 69乙酸64-19-725 701,2-二氯丙烷78-87-5 2.4 71四氯乙烯127-18-455 72丁醛123-72-80.18 731,2-二氯苯106-46-70.73 74苯乙酮98-86-2 2.975乙基环己烷1678-91-7900 76环己酮108-94-10.48 77正十一烷1120-21-4374 78正十三烷629-50-542 79正十四烷629-59-45 80对甲苯酚106-44-50.00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治理科普知识二十三

空气治理科普知识二十三

空气治理科普知识二十三问:凭气味来判断是否有污染不准确?答:是的。

在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在污染比较严重情况下,浓度大于人的嗅味阀值,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异味,如甲醛嗅阀为0.12ppm、氨的嗅阀为0.5ppm,当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大于嗅味阀值时才会闻到其刺鼻的味道。

TVOC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至少在350种以上(>1ppb),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人的嗅觉是闻不到其气味的。

同时各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呈现的复杂的气味是很难辨别的。

因此凭气味来判断是什么污染是不准确的。

也就是说有气味不一定有污染,而有污染的不一定能闻到气味。

在装修后的房间里,如果你能闻到明显的甲醛或是苯的气味时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已十分严重。

闻不到时也不能说污染不存在,也不能说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中,明文规定了几种必须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

它们是:苯、甲醛、氨、TVOC等,其中苯、TVOC等都是已确定的高致癌的物质。

实际上若从污染物的毒理危害性来说后两者更为严重。

问:装修污染是不是没多大危害?答:根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中发现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质,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

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是儿童。

珠江医院全军儿科中心收治的60多例白血病例中有三分之一缘于室内装修污染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检测中心对北京市办公场所室内空气最新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有害物质如氨、甲醛的超标率分别为80.56%和42.11%。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分中心对广州市各小区的家庭调查结果显示:被测用户居室内甲醛浓度超标率达到96.3%,其中约有10%的家庭浓度超标超过国家标准7—10倍甚至以上。

“室内环境污染”是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

问:合格窗子材料没有污染?答:这种概念表面上行的通,但在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臭氧的嗅阈值

臭氧的嗅阈值

臭氧的嗅阈值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通常用于消毒和空气净化。

但是,臭氧的嗅阈值却很低,只有0.01-0.02 ppm。

这意味着即使空气中只有极少量的臭氧,我们也能闻到它的味道。

臭氧的嗅阈值比其他常见气味如苯、甲醛等要低得多,这意味着臭氧的存在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

长期暴露在臭氧中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等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含有臭氧的环境中,特别是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城市里。

如果需要使用臭氧来净化空气或消毒,应该按照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 1 -。

84-95实验室测定

84-95实验室测定

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实验室测定使用实验室型分析仪器对空气收集器采集的工作现场有害气体进行定量测定,计算出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这个测定过程与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的测定过程不同。

前者采样在现场,测定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直接测定,不需要专门的采样。

有害气体种类多,检测方法也多,本章重点介绍部分有害气体的实验室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具体检测时请参照对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操作,使检测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

4.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与有毒作业分级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为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防护对策措施,需要对职业接触的有毒物质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毒作业分级。

安全检测是提供有毒作业分级依据的技术手段。

4.1.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根据物质毒性、中毒症状、中毒后果等因素,把有毒物质分成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个等级(表4-1)。

职业性接触毒物是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在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级别的原则下,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

表4—2列出了常见的56种有毒物质的危害程度分级。

对接触同一毒物的其他行业(表4—2中未列出的)的危害程度,可依据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中毒患病率、接触时间的长短,划定级别。

凡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经常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Dz 2—2咖)中所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值,而其患病率或症状发生率低于本分级标准中相应的值,可降低一级。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乙醛醋酸丙酮丙烯醛丙烯腈丙烷氯化物苄基氯化物苄基亚硫酸盐溴正丁酸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化)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氯醛氯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硫酸盐二苯亚硫酸盐乙基硫醇乙醇〈合成产品〉丙烯酸乙酯甲醛氯化铵气体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硫化氢气体甲醇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氨苯胺苯甲基氯化物亚甲基氯化物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硫醇三烯酸甲酯单氯基苯硝基苯对甲酚对二甲苯0.211.0100.00.2121.40.470.0470.00210.0470.0010.2121.4100.00.470.31446.80.0010.00470.00110.00.000471.010.00.00470.00047100.00.0210.0470.0002146.81.04.68>10214.010.00.470.00210.210.210.00470.0010.474.68木腥臭酸臭(酸味)化学甘臭、有刺激性焦臭、有刺激性洋葱臭、大蒜臭洋葱臭、大蒜木腥臭溶剂硫磺臭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酸臭蔬莱硫磺臭刺激性甘臭甘臭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胺臭、焦臭油臭蔬莱硫磺臭橡胶的烧臭泥土臭、硫磺臭香甜气昧塑料燃烧臭、泥土臭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刺激性臭腐蛋臭腐蛋臭香甜气味刺激性鱼臭鱼臭刺激性鱼臭刺激性臭刺激性臭溶剂香甜气味香甜气味刺激性硫磺臭刺激性硫磺臭氯气臭、卫生球臭鞋油臭、有剌激性焦油臭、有刺激性香甜气味氛化物溶剂臭医药品臭干草臭洋葱臭、芥末臭对氯乙烯酚光气磷化氨吡啶苯乙烯(抗反应性)苯乙烯〈非抗反应性〉二氯化硫亚硫酸气体甲苯〈由焦炭制备)甲苯(由石油制备〉异氰酸盐三氯乙烯0.0471.00.0210.0210.10.0470.0010.474.682.142.1421.4焦油臭、有刺激性橡胶臭塑料臭、橡胶臭硫磺臭似花的刺激性气味卫生球臭、椽胶臭医药用绷带臭、刺激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