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课堂达

合集下载

高中化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3.1分子的极性课件选修3

高中化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3.1分子的极性课件选修3
高中化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2.3.1分子的极性课件选修3
第 1 课时 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与氢键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能判断极性键、非极性键,了解常见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 极性分子。 2.了解范德华力,知道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掌握范德华力对物 质性质的影响。 3.了解氢键形成的原因,掌握氢键的表示方式,掌握氢键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子内氢键的形成减弱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则 增大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
甲醛;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酸高。
一二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3.氢键的存在引起密度的变化。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也是水的反常性质,这一性质也可用氢键解释:在水蒸气中水以单 个的水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通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 合,形成(H2O)n分子;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 结,成为疏松的晶体,因在冰的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 度减小,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水的这种性质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 重要的意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二、范德华力 1.降温加压时气体会液化,降温时液体会凝固,这是由于分子间存 在范德华力。该力很弱,约比化学键的能量小1~2数量级。 2.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范德华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相对分子质 量和分子的极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 也越大。
Cl2、Br2、I2均为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它们的组成和化学性质相 似,你能解释常温下它们的状态分别为气体、液体、固体的原因吗?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2.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共价键的极性 共价键有两种: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 共价键时,电子对会发生偏移,形成极性键。极性键中的两个键合 原子,一个呈正电性(δ+),另一个呈负电性(δ-)。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 键时,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种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2.分子的极性 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在极性分子中,正电中心和 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部分呈正电性(δ+),另一部分呈负电 性(δ-);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分子的极性是分 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向量和为零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 极性分子。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都是极性键解析:选B。

0族元素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A错;铵盐是一类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B正确;多原子单质分子或多原子化合物(如烷烃)也可以存在非极性键,C、D均错。

2.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Na2CO3·10H2O失水变为Na2CO3B.KCl溶于水C.将液溴加热变为气态D.NH4Cl受热分解解析:选C。

Na2CO3·10H2O失水破坏的是化学键;KCl溶于水,会破坏离子键;液溴由液态变为气态,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NH4Cl受热分解,破坏的是化学键。

3.(2019·高二月考)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A.冰B.氧化钙C.硝酸钾D.石墨答案:B4.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D.NH3、HCl解析:选B。

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排除A、D;Cl2分子中性键,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B。

5.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 )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氧化性逐渐减弱解析:选B。

卤素单质从F2到I2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大,分子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6.(2019·高二检测)用一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B两种液体分子的极性判断正确的是( )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B.A是非极性分子,B是极性分子C.A、B都是极性分子D.A、B都是非极性分子解析:选B。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溶解性和手性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溶解性和手性

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这些过冷水滴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 来的。当它们撞击物体表面后, 会迅速冻结。由于雾滴与雾滴 间空隙很多,因此呈完全不透 明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 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 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知识点三、氢键
概念解读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F 、O、N
交流讨论
学习小结
1.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2.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 规律
(一1)定 由是 非非 极极 性性 键分 构子 成, 的如双H原2、 子O分2 等 子。(物1)理 范性 德质 华; 力组 :成 影和 响结 物构 质相 的似 熔的 、物 沸质 点, 等
(2)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极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
范德华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知识点二、范德华力
数据解读
1、含义:分子间的普遍存在作用力,使物质能以凝聚态存在。 2、特征:①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②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3、影响因素: ① M 相同或相近时,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②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2、分子内氢键
如:苯酚邻位上有-CHO -COOH、-OH和-NO2时,由氢键组成环的特殊结构
知识点三、氢键 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分析
1. 氢键的强弱 X—H ... Y—
X和Y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键越强 如:F 电负性最大,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氢键强弱顺序: F-H…F > O-H…O > O-H…N > N-H…N
Na2O2
NaOH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学案--共价键的极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学案--共价键的极性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学习目标1.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3.能根据分子结构特点和键的极性来判断分子的极性,并据此对分子的一些典型性质及其应用作出解释。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认识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区别,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关系的判断,建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观点的意识。

知识梳理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情境·探究素材1下列是九种物质的结构:[思考交流]1.上述九种物质中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有哪些?2.上述九种物质中,哪些是非极性分子?哪些是极性分子?素材2双氧水是一种医用消毒杀菌剂,能有效灭杀新冠病毒,已知H2O2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页纸上,书面夹角为93°52′,而两个O—H与O—O的夹角为96°52′。

如图所示:3.H2O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哪些?4.H2O2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H2O2属于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归纳·总结1.共价键的极性(1)共价键(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存在①极性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如HCl、H2O、HCN等)和部分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CO3等)中。

②非极性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如O2、P4、金刚石等),部分共价化合物(如H2O2中的O—O、CH2==CH2中的C==C等),部分离子化合物(如Na2O2等)中。

[名师点拨](1)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判断共价键中键合原子的电性。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电负性大的原子呈负电性(用δ-表示),电负性小的原子呈正电性(用δ+表示)。

(2)电负性差值越大的两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10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O
C
O
F1
F合=0
F2
180º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C=O键是极性键, 但从分子总体而言 CO2是直线型分子, 两个C=O键是对称 排列的,两键的极 性互相抵消( F合 =0),∴整个分子 没有极性,电荷分 布均匀,是非极性 分子
11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7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Cl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不偏向,Cl原子 都不显电性,为非极性分子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2014年7月பைடு நூலகம்3日星期三 8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δ+ H Cl
δ-
H
Cl
共用电子对 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4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O2
2 、CH4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H-O-O-H)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5
3 、CO2
4、 H2O2 5 、Na2O2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9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思考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
是极性分子吗? 分析方法:物理模型法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熟悉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难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手性分子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二、新课讲授1、共价键的极性【师】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问】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

【总结】2、分子间的作用力【师】降温加压时气体会液化,降温时液体会凝固,这些事实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称为范德华力。

【提问】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①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③ 分子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即为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小。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 1.键的极性
共价键
分类
电子对
极性共价键
发生 ________ 偏移
非极性共价键
不发生 ________ 偏移
同种 不同 元素的原子 ________ 成键原子 ________ 元素的原子
一个电子呈正电性(δ 成键原子 + ), 的电性 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1 2 3 4 5 6 7
新课情境 呈 现 课前新知 预 习 预习自我 检 测 课堂探究 研 析 学科核心 素 养 课堂达标 验 收 课时作业
• 范德华力概念的产生
• 为了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科学家们 提出一种理想气体的假设,认为气体分子 不具有体积,并且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相 互作用。根据这种假设提出的理想气体方 程对气体分子运动规律的描述与实验事实 出现偏差。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J.van der Waals)修正了关于气体分子运动的以上假 设,指出气体分子本身具有体积,并且分 子间存在引力。由此,范德华提出了描述 实际气体行为的范德华气态方程,根据这 个方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事实十分吻合。
表示 方法
共价键 氢键 通常用 A—H…B—表示,其中A 、B为N、F、O 中的一种,“—”表示_________,“…”表示 强 形成的________
特征
(1)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分子内 分子间 键能较小,比化学键的键能小 1~2个数量级, 但比范德华力________ 熔沸点 (2)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_________氢键和_________氢键
类型
1.思考辨析 (1)关于下面分子的说法请判断正误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sp3 杂化,且有两对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V形,整个分子电荷
分布不对称,为极性分子。CO2分子中C采取sp杂化,分子构型 为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原子位于2个O原子所连成的 直线的中央。 答案: C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1.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一般说来,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通常越高。如熔、沸点: I2>Br2>Cl2>F2,Rn>Xe>Kr>Ar>Ne>He。 (2)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分子 分子空间 类型 构型 A A2 — 键角 — 键的 极性 — 分子 极性 常见物质
非极性分子 He、Ne、Ar等
AB
AB2 A2B
直线形(对 非极 — 非极性分子 H2、O2、N2等 称) 性键 直线形(非 HX、CO、NO — 极性键 极性分子 对称) 等 直线形(对 180°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CO2、CS2等 称) 折线形(对 称) — 极性键 极性分子 H2O、H2S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 中心原子即其他原子围绕它成键的原子。分子中的中心原 子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
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CH4、BF3、CO2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全部成键, 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 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和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子云伸展方向与电子的能量大小是无关的
B.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D.H-O键键能为462.8 kJ/mol,即18 g 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2.8 kJ
解析:A.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概率增大,电子云向更大的空间扩展,电子云伸展方向不变,与电子的能量大小是无关,故A正确;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结构对称,可能为非极性分子,若甲烷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
C.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故C错误;
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且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也需要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不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故D错误。

2.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且为盐的是( A )
A.CH3COONa B.NH4Cl
C.CaCl2D.H2O2
解析:CH3COONa属于盐且碳原子间为非极性键。

3.(2018·高考训练)下列事实与NH3极易溶于水无关的是( C )
A.NH3与水反应生成NH3·H2O
B.NH3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C.NH3和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
D.NH3是极性分子
解析:A.NH3与水反应生成NH3·H2O,使氨气的溶解度变大,与NH3极易溶于水有关,故A不选;B.NH3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氨气的溶解度变大,与NH3极易溶于水有关,故B不选;C.NH3和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氨气的溶解性无关,故选C;D.NH3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NH3极溶于水有关,故D不选;故选C。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 .CH 4、CCl 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F 、HCl 、HBr 、HI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CS 2、H 2O 、C 2H 2都是直线形分子
解析:选项A 中CO 2属于非极性分子;选项C 中HF 、HCl 、HBr 、HI 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选项D 中的H 2O 属于V 形结构。

5.下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 )
A .HF H 2O NH 3 CH 4
B .CH 4 NH 3 H 2O HF
C .H 2O HF CH 4 NH 3
D .HF H 2O CH 4 NH 3
解析:共价键极性的强弱取决于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的电负性,其电负性相差越大,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强。

6.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D )
A .NH 4Cl=====△NH 3↑+HCl ↑
B .NH 3+CO 2+H 2O===NH 4HCO 3
C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解析:A 中无离子键形成,B 中无离子键断裂,也无非极性键断裂和形成;C 中无非极性键形成,所以A 、B 、C 项不符合要求。

D 中Na 2O 2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CO 2含极性键,Na 2CO 3含极性键、离子键,O 2含非极性共价键,故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