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优化指导书

合集下载

TD-LTE基站簇优化指导书v1.2

TD-LTE基站簇优化指导书v1.2

TD-LTE基站簇优化指导书目录1 概述 (3)2 基站簇优化工作流程 (3)2.1 基站簇优化的准备工作 (4)2.1.1 划分基站簇 (4)2.1.2 选择可以进行优化的基站簇 (5)2.1.3 配置基站簇站点的邻区等参数 (5)2.1.4 获取输入文档及电子地图 (6)2.1.5 确认基站簇状态 (6)2.1.6 规划测试路线 (6)2.1.7 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 (6)3 测试工具 (7)4 测试容和步骤 (7)4.1 簇优化容 (7)4.1.1 覆盖优化 (8)4.1.2 干扰优化 (9)4.1.3 切换优化 (9)4.1.4 掉线率和接通率优化 (10)4.1.5 告警和硬件故障排查 (10)4.2 LTE优化关注点 (10)5 簇优化验收指标要求 (15)5.1 网络覆盖指标要求 (15)5.2 网络质量指标要求 (15)6 簇优化的输出 (15)1概述容:簇优化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容:1)簇优化开展的前提条件和输入信息;2)进行路测(Drive Test)和路测数据后处理分析的详细过程;3)判断簇优化工作结束的验收标准。

目标: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干扰优化、切换优化以及掉线、接入率优化等。

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指标达到为止。

簇优化主要内容图1:TD-LTE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图2基站簇优化工作流程在基站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邻区优化、PCI优化、解决业务接入失败、掉线和切换失败等问题。

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指标达到。

下图是基站簇优化的基本工作流程。

图2:簇优化测试流程图2.1基站簇优化的准备工作2.1.1划分基站簇在单站优化之后,我们按照基站簇(Cluster)来对LTE网络进行优化,基站簇优化是指对某个围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一般包含15~30个基站)。

Assistant簇优化分析指导书V2

Assistant簇优化分析指导书V2

Assistant-簇优化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墨西哥LTE网优项目组目录墨西哥簇优化分析指导书 (3)1新建工程 (3)2设置并点方式 (3)3导入工参 (4)4导入Logs (7)5设置地图 (8)6编辑Legend (以RSRP举例) (10)7分析PCI地图 (11)7.1检查站点是否on-air (11)7.2检查站点经纬度是否正确 (12)7.3查看小区颜色与覆盖PCI不匹配的情况 (13)7.4无主导小区及越区覆盖 (13)8分析RSRP地图 (14)8.1有阻挡物导致RSRP差 (14)8.2海拔较高导致RSRP差 (15)9分析异常事件 (16)9.1正常切换由于缺少邻区导致的异常释放 (17)9.2由于越区导致异常切换的缺少邻区引起的掉话 (17)9.3由于CSFB造成的异常释放 (18)9.4由于SINR差导致的异常释放 (19)簇优化分析指导书介绍:此文档主要针对assistant 3.5软件的使用及在簇优化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及案例分析。

1 新建工程选择LTE,选择保存的路径2 设置并点方式KPI,IE,Theme,Filter,Sites Display,Others无需设置,使用模板即可Binning里有四种并点方式:1.no binning 2.distance binning 3.time binning 4.location binning 并点方式需要与客户进行协商,不同的并点方式得到的采样点数不同,墨西哥使用的是location binning 20m*20m的并点方式(这一步需要提前设置,修改设置会造成assistant重启。

如果先用assistant处理log数据,再设置project必须重新处理log数据,浪费大量时间。

)点OK,会出现如下界面,点是即可,assistant会重启,稍等10s左右会重新回到assistant界面3 导入工参1.右键Site-View Engineering Parameters-LTE2.选择工参并导入1.工参中必须包含以下信息Longitude,Latitude,eNodeB ID,eNodeB Name,Sector ID,Local Cell ID,CellID,EARFCN,PCI,Azimuth2.工参中可包含的信息中建议加入如下信息,可以方便我们做簇优化分析MdownTilt,EdownTilt,GroundHeight,这些信息需要手动进行匹配3.匹配完相应的参数后,选择Apply the BTS config,将工参导入assistant4.导入结束后会出现如下界面,可以检查是否有工参错误导致导入失败并进行修改5.计算小区半径4 导入Logs1.右击Logfile-选择Logfile Manager2.可以选择导入文件或者选择文件存放的路径进行导入,点击OK,点击logfile左边的+时,会出现刚才导入的log3.使用Analysis Group管理可以对log进行分类,右击Analysis Group,选择AnalysisGroup Manager,点击ADD增加分析组,进行相关的描述后,将需要的Log从左边的框选择到右边的框中即可4.增加分析组后,会出现新加的分析组,右击分析组,点击Run Analysis即可进行运行数据,使用不同的分析组的好处是对于需要的数据可以单独进行呈现,处理,统计,在簇优化中,主要使用此功能对同一区域优化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5G簇优化指导书

5G簇优化指导书

▋簇优化标准覆盖是网络业务和性能的基石,NSA组网下涉及到FDD和NR的覆盖优化即涉及到4/5G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的优化,以精品线路800Mbps要求为基准,要求优化后覆盖达到如下标准:覆盖是网络的基石,良好的网络规划与严格的工程施工是保证覆盖的前提,要求现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方案执行,具体要求如下,建议在单验过程中进行严格把关:1、天馈实施方案:单验过程中,核查天馈实施方案即天线位置、天线挂高、方位角和下倾角与设计院规划是否相符,不符需通知相关人员处理;2、天馈安装位置无阻挡可调整:为保证后续优化的灵活性,要求安装后天馈无阻挡、可自由调整。

▋邻区梳理1、4/5G邻区规划通过4/5G邻区规划与优化,需要保证道路测试场景下SN添加成功率100%,对于切换失败点或者不切换区域需要及时分析,具体4/5G 邻区规划原则如下:1)距离原则(通过站点分布的距离原则需完成90%邻区的规划)步骤1:梳理并核实5G建设区域内的锚点小区工程参数,包含经纬度、方位角、站高等关键数据;步骤2:添加5G站点周边锚点小区(包含4/5G共站邻区)两圈,如果锚点与5G站点1比1建设,则可以直接继承共扇区邻区,即某锚点小区的所有同频4G邻区,均需添加与该锚点小区同扇区的5G小区为4-5G邻区。

基于站点分布的4/5邻区规划可通过“mongoose工具即LTE到NR 的邻区规划工具”进行4/5G邻区规划,相关工具可通过“”网页进行下载(具体操作方法见对应下载链接中的工具说明)。

2)基于现场测试情况进行4/5G邻区添加。

通过现场测试情况,针对漏配邻区进行增补,NR邻区增补后,需要核查对应锚点LTE的邻区关系以及NR对应的锚点关系需要重新梳理,避免NR小区间配置邻区后,对应的锚点无邻区。

3)4/5G邻区漏配判定方法。

上报SN添加请求的MR后网络侧无响应或携带SN切换失败:信令体现为终端不停上报5G测量结果的MR或锚点切换过程中终端上报了5G测量结果,但网络侧无响应,具体如下例(锚点enbid:885119-202未添加5G PCI:463为邻区导致的SN添加失败)。

簇优化以及全网优化6

簇优化以及全网优化6

1、占用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切换不及时,拖死下载速率低
在延安北路由北向南右转胜利西路,占用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小区,触发向TD_漳州粮食大厦3小区切换的reporter较慢,导致上发reporter后无线链路质量已恶化,再由于拐角效应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小区信号快衰,无法及时切换。

占用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小区切换失败,拖死掉线,此段时间内下载速率不达标。

解决方案:TD_漳州省七建2的PCCPCH 功率330减低为270,、TD_漳州省七建3的PCCPCH 功率315减低为270,TD_漳州二分局1的PCCPCH 功率315减低为270;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的PCCPCH 功率330减低为300,TD_漳州芗城吉龙大厦1切换到TD_漳州粮食大厦3的CIO改为6,2A迟滞15改为12。

2、占用TD_漳州芗城正兴家园3小区R4载波下载速率低
在北环城路由西向东,由于TD_漳州芗城正兴家园3小区数据用户较多,存在H载波拥塞,导致占用TD_漳州芗城正兴家园3小区R4载波下载速率低。

解决方案:TD_漳州芗城正兴家园3小区扩容1块H载波。

簇优化指导书

簇优化指导书

簇优化指导书1. 简介簇优化是一种针对数据聚类问题的方法,旨在将数据集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簇。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簇优化的详细步骤和技巧,以帮助您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利用该方法。

2. 数据准备在进行簇优化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当的数据集。

确保数据集是完整的、准确的,并且包含足够的样本以代表整体数据的特征。

如果数据集中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建议在进行簇优化之前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3. 簇优化算法选择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数据特征,选择适合的簇优化算法。

常见的簇优化算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DBSCAN等。

每种算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您可以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聚类目标选择合适的算法。

4. 簇数确定在进行簇优化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簇数。

簇数的选择对于簇优化的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方法有肘部法则、轮廓系数等。

通过尝试不同的簇数并评估聚类结果的质量,选择最佳的簇数。

5. 特征选择和降维如果数据集中存在大量的特征,建议在进行簇优化之前进行特征选择和降维。

特征选择可以帮助剔除无关特征,降低噪声干扰;降维可以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效率。

常用的特征选择和降维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6. 簇优化实施在确定了簇优化算法、簇数以及进行了特征选择和降维之后,可以开始实施簇优化。

根据选择的算法,将数据集输入算法中,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运行算法并观察聚类结果。

7. 聚类结果评估对于簇优化的结果进行评估是必要的。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轮廓系数、Calinski-Harabasz指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您判断聚类结果的质量,评估簇间的相似性和簇内的紧密度。

8. 结果可视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聚类结果,建议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散点图、热力图、雷达图等。

通过可视化,可以直观地观察簇的分布情况和特征差异。

9. 结果解释和应用最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结果解释和应用。

根据簇的特征和含义,可以对不同簇进行命名和描述。

LTE簇优化工作指导书

LTE簇优化工作指导书

LTE簇优化工作指导书1 簇优化流程簇优化准备:检查基站工作状态、无线参数、核查站点信息表、规划测试路线和测试方法。

判断是否满足簇优化启动条件:开通正常站点数占计划开通站点总数80%以上,可开启簇优化。

簇评估测试:通过对簇内主要道路,重点覆盖区域进行DT/CQT测试,评估簇内覆盖情况。

分析测试数据,输出各簇的网络优化方案。

实施RF天馈调整,参数优化,干扰排查等网络优化工作。

优化后进行复测,对比评估簇优化效果;输出XX簇LTE网络评估优化报告。

2 优化准备工作该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有以下方面:表2-1 工作内容表序号工作内容责任人备注1 获取工参信息与后台配置参数网优注意相关信息的准确度2 基站运行状态核查并排除故障设备人员网优敦促设备团队进行3 测试工具和人员准备网优4 制定测试路线和测试方法网优5 核查无线规划参数是否已经输入系统网优6 核查无线规划参数与规划是否一致网优需要规划人员协助7 检查站点数是否满足启动条件网优下面针对各项工作内容列出相关信息的注意事项。

1)工程参数信息与系统侧配置参数的获取,主要按CNT和CNA要求的数据格式进行,并且要求各项工作内容的准确性,特别是工程参数中的经纬度、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天线类型、站高等信息的准确性,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优化的工作量与效率以及分析的准确性;而系统侧参数主要是RS参考信号功率、各小区的PCI、邻区等参数的准确性,要求系统侧参数不能出现一个错误,工程参数侧在优化前进行至少10%数量的抽检。

2)基站运行状态核查并协助设备团队进行故障排查,要求各基站小区不能存在故障,也就是基站的完好率为100%。

发现故障及时通知工程设备团队进行排除并及时监控进展。

3)优化人员和测试工具的准备,主要是对各项工具进行核查,确保各种工具可以正常工作,不会造成由于现场工具问题而影响优化进度,这也是每次工作之前必须准备的事情。

在这里要注意测试终端的型号、版本以及测试软件的版本必须是能正常使用的。

5G簇优化流程-PA

5G簇优化流程-PA

移动性优化
是否达到要求 达到
簇优化报告
未达到
簇优化流程-准备
• 基础信息收集:站点位置(包括经纬度、 建筑物名称等)天线类型,天线工参
(高度、方向角、下倾角等),天线波
束设置(公共信道类型、电子下倾角、
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等),锚 点关系定义,NR站点单站验证报告
• 测试路线:时常2小时,路线包含重点道 确认LTE
现场测试
良好性能打好基础。
由于NSA网络中的锚点网络为现
评估 测试完整性评估 不接受
优化调整
重测
网的LTE网络,在簇优化开始前
NR覆盖优化
,需要测试区域内的锚点的LTE
接受
小区进行统计KPI的监控和摸底
接受
NR干扰优化
。然后以拉网主动测试的方式,
性能分析
进行NSA基站的簇优化。 性能评估
异常事件分析调整
接入控制参数 rachRootSequence
切换门限
offsetA3
切换门限
timeToTriggerA3
切换门限
endcUlLegSwitchEnabled
切换门限
endcDlNrLowQualThresh
切换门限
endcDlNrQualHyst
参数名称(中文含义) 参数含义
基站时钟偏置
基站时钟与时钟源的 偏置值
目标 值
CSI-RS配置 csiRsConfig8P
功率配置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 功率配置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
configuredMaxTxPower pZeroNomPucch pZeroNomPuschGrant trsPowerBoosting preambleRecTargetPower pMax

5G簇优化规范指导书

5G簇优化规范指导书

簇优化测试准则一、簇优化目的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簇优化工作随即开始。

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梳理切换关系提高切换成功率,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具体工作包括了天馈硬件及邻区的优化调整。

在第一次优化测试时,要尽量遍历区域内所有的小区,以排除硬件故障的情况。

二、簇优化技能要求1、熟练掌握LTE、NR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熟悉接入切换信令流程;2、熟练使用华为Probe、Assistant 、PHU及鼎立等相关测试分析工具;3、熟练使用Excel、Word等工具;4、熟练使用罗盘、坡度仪、测距仪;5、熟练使用mapinfo及相关图层制作软件;6、熟练使用GC平台统计指标7、熟悉运营商网络制式、频率资源、相关厂家RRU及天线型号;三、簇优化测试标准四、簇优化流程测试准备阶段首先应该依据合同确立优化KPI目标,其次合理划分Cluster,和运营商共同确定测试路线,尤其是KPI测试验收路线,准备好簇优化所需的工具和资料,保证簇优化工作顺利进行。

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通过DT、室内测试、信令跟踪等手段采集UE和Scanner 数据,以及配合问题定位的eNB侧呼叫跟踪数据和配置数据,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和切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调整完毕后随即针对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标KPI要求,进行新一轮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需求为止。

由于重叠覆盖、导频污染、邻区漏配等原因产生的其他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掉话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

至于信号覆盖良好且没有导频污染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话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解决,可以参照相应的指导书。

在簇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工程参数列表和小区参数列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uster优化指导书目录一总体概述............................................................... - 3 - 二基站簇CLUSTER优化 .................................................... - 4 -2、1 基站簇优化工作目标 (4)2、2 基站簇优化前的注意事项 (4)2、21划分基站簇............................................................. - 4 -2、22确认基站簇状态......................................................... - 5 -2、23规划测试路线........................................................... - 5 -2、24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 - 6 -2、3 簇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6)2、31簇优化主要内容......................................................... - 6 -2、32簇优化KPI指标详解以及其目标值........................................ - 17 -三总结..................................................................- 18 -一总体概述单站簇Cluster优化作为LTE网络整体优化的基础,其目的在于保证在工程建设期间各基站和基站簇符合工程规范要求,软硬件配置与规划方案一致,基站簇KPI指标和业务性能达到相应要求,尽量将有可能影响到后期全网优化的问题在前期解决,为后期更高层次的网络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Cluster优化是将整个网络分为若干个区域(cluster),每个区域15-25个基站,对每个区域内的基站进行天线调整(RF),使该区域的RSRP、SINR、下载上传速率,RRC 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掉线、呼叫建立成功率、切换、掉线等指标达到指定要求。

二基站簇Cluster优化基站簇优化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站簇优化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准备工作;2、进行路测和路测数据后处理分析的详细过程;3、用于判断基站簇优化工作的KPI 指标的相关说明。

2、1基站簇优化工作目标基站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干扰优化、切换优化以及掉线、接入率优化等。

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指标达到为止。

2、2基站簇优化前的注意事项2、21划分基站簇在单站优化之后,我们按照基站簇(Cluster)来对LTE网络进行优化,基站簇优化是指对某个范围内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一般包含15~25个基站)。

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区域环境特征、相同的TAC区域等信息。

每个基站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并且各个基站簇之间的覆盖区域应该有相应的重叠区域,从而防止在Cluster的边缘位置形成孤岛站点(也就是说相邻的基站簇没有站点能够提供连续覆盖)。

SH_CMCC_LTE项目的Cluster划分示意图2、22确认基站簇状态确认基站簇状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保证测试Cluster内的每一个站点的状态,比如具体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是否开通、站点是否正常运行没有告警、站点的逻辑邻区关系等相关工程参数的配置情况、站点的目标覆盖区域等。

2、23规划测试路线测试路线应该能够占用上待测Cluster内所有开通的站点。

如果测试区域内存在主干道或人流密集区域,那么相应的,这些路线也需要被选择作为测试路线。

测试路线应该经过与相邻基站簇重叠区域,以便测试基站簇交叠区域的网络性能,包括邻区关系的正确性。

测试路线应该标明车辆行驶的方向,测试路线尽量考虑当地的行车习惯。

测试路线需要用Mapinfo的tab格式保存,以便后续进行优化验证测试时能保持同样的测试路线。

影响测试路线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站簇内站点的开通比例。

对于基站簇内站点开通比例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基站簇优化的情况,测试路线在设计时需要尽量避免经过那些没有开通站点的目标覆盖区域,尽量保证测试路线有连续覆盖。

实际情况下,路测数据会包含一些覆盖空洞区域的异常数据,直接影响覆盖和业务性能的测试结果。

对于这些异常数据,在对路测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的时候需要滤除。

2、24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优化之前准备好测试软件、分析软件、测试终端、笔记本电脑、电子地图、车载逆变器、GPS、测试车辆等。

※基站簇优化测试中主要需要以下测试工具(数量为1个测试分析小组所需):2、3簇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2、31簇优化主要内容簇优化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2、311覆盖优化※优化目的:1、实现对覆盖空洞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2、实现对弱覆盖区域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覆盖质量;3、实现对主控小区的优化,保证各区域有较为明显的主控小区,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4、实现越区覆盖问题的优化※优化步骤:覆盖问题的分析基于对规划区域的路测数据,通过测试设备(例如LTE终端或者Scanner)在行进过程中采集的RSRP指标数值来发现覆盖问题。

在测试完成后,使用后台处理软件对导出相应的测试数据(包括经纬度、RSRP以及Serving Cell的PCI和SINR等指标数值),然后通过MapInfo导出测试区域的覆盖图,如下图所示:SH_CMCC_LTE_Cluster2 覆盖情况MapInfo示意图1、首先检查无覆盖和弱覆盖区域。

对比实测数据与网络规划设计数据,确定弱覆盖区域规划设计中的主控小区。

找出设计小区在该区域覆盖差的原因,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到现场进行勘测,根据分析结论和勘测结果提出解决方案,通常对天线方向角、下倾角、高度等进行调整。

如果天线调整没有效果,可根据周围环境或者运营商现有站点资源(移动TD网站点或者移动G网站点)提出加站建议。

2、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导出相应的Serving Cell的PCI指标图,通过查看该指标图来找出主控小区不明显的区域(如下图所示),从而进一步通过调整天馈(硬调整)以及调整切换门限等相应参数(软调整)的手段在问题区域确定相应的主控小区。

3、越区覆盖(过度覆盖)小区的优化,在后台处理软件中也可以对指定eNB或者指定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显示,如果某一小区的信号分布很广,在周围1~2圈的相邻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均有其信号存在,说明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的现象,越区覆盖可能是由天线挂高或者天馈倾角不合适所导致的。

越区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容量下降。

对于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天线挂高等措施来控制其覆盖范围,确保其覆盖范围与设计中大致相同。

在解决越区覆盖问题时需要注意是否会产生覆盖空洞和弱覆盖的负面影响。

➢覆盖优化具体案例说明:【问题描述】如下图所示,在永田基站以北出现弱覆盖。

【问题分析】如上图所示,在永田基站以北出现弱覆盖现象,在弱覆盖区域1占用虹蒲第1小区信号,RSRP在-112dBm左右,东森第3小区有阻挡。

【优化建议】永田1小区方位角由30度调整为0度,下倾角为0度。

东森3小区机械下倾角由1度下压到5度。

调整后有所改善。

2、312干扰优化※优化目的:排除Cluster内存在的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的问题。

※优化步骤:干扰问题分析包括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和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测试的指标数值,严重时会导致掉线和接入失败。

1、无线环境干扰噪声测试首先Unlock 待测Cluster区域内的所有小区,包括能够覆盖到测试区域内其它Cluster的小区,然后,使用Scanner在测试区域内对待测的LTE的相应频段进行扫频测试(建议扫描的频段带宽大于实际的系统带宽),通过查看扫频测试的底噪情况来查看是否存在网外干扰。

若存在网外干扰,可以进一步确定干扰源后将其排除。

2、下行干扰问题分析通过DT测试中接收的RS-SINR指标数据进行问题定位,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导出相应的RS-SINR的指标图(如下图所示),从指标图当中将RS-SINR恶化区域标识出来,同时,结合检查恶化区域的下行覆盖RSRP指标情况,如果下行RSRP覆盖指标数值也差则认定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析中加以解决。

对于RSRP好而RS-SINR差的情况,确认为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解决。

SH_CMCC_LTE_Cluster2 SINR指标MapInfo示意图3、上行干扰问题分析上行干扰问题通过扫频测试检查各个小区的底噪来进行判断。

在确定测试Cluster 区域内无UE接入的情况下,对LTE的上行频段进行扫频测试,如果某一小区的底噪过高,则确认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解决。

扫频测试排查干扰噪声示意图➢干扰优化具体案例说明:【问题描述】汽车有右向左行驶,在闵伊犁基站附近出现SINR差。

【问题分析】汽车有右向左行驶,在闵伊犁基站附近出现SINR差,占用吴光第1小区信号,PCI为10和东森第2小区,PCI为448,出现MOD3干扰。

【优化建议】1、东森第2小区方位角由130度调整到120度,机械下倾角由1度下压到5度。

2、下压吴光方位角由0度调整为10度,第1小区下倾角由1度下压到3度。

3、东森第2小区PCI和第1小区PCI互换。

2、313速率优化※优化目的:提升下载速率,达到Cluster优化的目标KPI指标。

※优化步骤:1、无线环境因素,如弱覆盖、干扰等的影响。

(SINR指低、MCS、CQI低)2、来自系统资源的受限,以及参数的设置不合理等。

(RB数不足、来水源不足)2、314切换优化※优化目的:在覆盖优化和干扰优化的基础上,对逻辑邻区关系配置以及切换相关参数进行优化,以便提高切换成功率※优化步骤:切换是一个重要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和关键特征,是为保证移动用户通信的连续性或者基于网络负载和操作维护等原因,将用户从当前的通信链路转移到其他小区的过程。

切换过程的优化对任何一个蜂窝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网络效率的角度出发,用户终端处于不适合的服务小区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通信质量,同时也将增加整个网络的负荷,甚至增大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在簇优化阶段,在覆盖优化和干扰优化的基础上,切换优化的主要应该针对邻区关系配置和相关切换参数来进行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