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

合集下载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级交错现象。
(1)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各能层的能级数=能层序数,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2)s、p、d、f……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二倍。
(3)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32个;
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6)1s22s22p63s23p63d104s2
能层 能级
最多 电子数
KL M
N
O
……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 ……
2 8 18
32

……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2)符号: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分别为ns、np、nd、nf……,其中n代表能层。
(1)11Na
;(2)16S
;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的二倍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4)1s22s22p63s23p64s2
所以,“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这句话是错误的。
从构造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能级的能量高低除了符合E(ns)<E(np)<E(nd)<E(nf)和E(1s)<E(2s)<E(3s)<E(4s)等规律之外,还存在一些不同能层的能
((23))1特s2殊2s原一22子p6的3s核二23外p4电子三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也可以写成[Ne]3s1。
E(3d)>E(4s)>E(3p)>E(3s)

(新编)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新编)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题组 2 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 B.F 1s22s22p5 C.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解析】 S2-的电子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 【答案】 C
[题组·冲关]
题组 1 构造原理
1.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高低比较中,错误的是( )
A.2s<2p
B.2p<3p
C.3s<3d
D.4s>3d
【解析】 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 ns<np<nd<nf,符号相同的能级如
2p<3p<4p;由构造原理知能量 4s<3d,D 项错误。
【答案】 D
2.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2)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符合构造原理吗? 【提示】 1~36 号元素中,只有 Cr、Cu 两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填充顺 序与构造原理不符合。 (3)元素周期表中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方括号里的符号是什么意 义?模仿写出 8 号、14 号、26 号元素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提示】 方括号里符号的意义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表示该元素 前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结构;O:[He]2s22p4;Si:[Ne]3s23p2; Fe:[Ar]3d64s2。
28
2 6 10 2 18
6
10
14
2
… …
…… ……
… …
32
…… …… …… 2n2
2.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如 1s<2s<3s…… 2p <3p<4p……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参考ppt课件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参考ppt课件
39
5.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1s22s22p63s23p2 。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1s22s22p1

(3)基态Ni2+、Fe3+、N3-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Ar]3d8 、 [Ar]3d5 。 1s22s22p6
激光笔
LED灯装饰的夜景
10
微点拨:(1)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 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反之,将吸收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2)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未发生电子转移),而原子 得失电子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一般在能量相近的能级间发生电子跃迁。

(4)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5)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6)11Na 1s22s22p63s1

19
[解析]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构造原理书 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注意从3d能级开始出现“能 级交错”现象。
20
重难点: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电子
31
[规律方法] 书写电子排布式的关键是熟悉构造原理,各能级能 量由低到高可记为ns<(n-2)f<(n-1)d<np,最后要把 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移到一起。
32
随堂演练
1.第N能层所含能级数、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 D )
A.3、18
B.4、24
C.5、32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1.1.2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一、电子云与原子轨道1.电子云由于核外电子的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为电子云。

2.电子云轮廓图为了表示电子云轮廓的形状,对核外电子的有一个形象化的简便描述。

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P=的空间圈出来,即电子云轮廓图。

3.原子轨道(1)定义: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

②除s电子云外,其他电子云轮廓图都不是球形的。

例如,p电子云轮廓图是呈状的。

(3)各能级所含有原子轨道数目能级符号n s n p n d n f轨道数目(1)不同能层的同种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同,只是半径不同。

能层序数n 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如:同一原子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2)s能级只有1个原子轨道。

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 x、p y、p z表示。

在同一能层中p x、p y、p z的能量相同。

答案:概率密度分布空间运动状态90% 一个空间运动状态大哑铃 1 3 5 7二、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1.电子自旋与泡利原理(1)自旋是微观粒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如同电荷、质量一样的内在属性,电子自旋在空间有和两种取向,简称自旋相反,常用上下箭头(↑和↓)表示自旋相反的电子。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个电子,它们的自旋。

2.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1)在轨道表示式中,用方框(或圆圈)表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简并轨道)的方框相连,箭头表示一种自旋状态的电子,“↑↓”称,“↑”或“↓”称单电子(或称未成对电子)。

(2)表示方法:以铝原子为例,轨道表示式中各符号、数字的意义为微点拨:通常应在方框下方或上方标记能级符号,有时画出的能级上下错落,以表达能量高低不同。

3.洪特规则(1)内容:基态原子中,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旋。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

1s 2s 2 p 3s 3 p 3d 4s
2
2
6
2
6
10
1
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电 子排布图。
2 2 5
↑↓ ↑↓ ↑↓ ↑↓ ↑
氟(9F) 1s 2s 2 p
2 2
1s
2
↑↓
2s
↑↓ ↑↓
2p
↑↓ ↑↓ ↑↓
1 镁(12Mg)s 2s 2 p 3s
6
1s
2s
2p
3s
总结:以下是表示铁原子的3种不同化学用语。 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铁 原 子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注:并不是所有原子的核外电子都符合构造 原理。
三、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 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 原子。 (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 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变成激发态 原子。相反,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 较低能量的激发态甚至基态时,将释放出能量。 (3)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
如:
Na:1s22s22p63s1
[Ne]3s1
简化为
3s1是钠原子
的外围电子排 布式
表示钠的内层电子排布与上一周期稀有气 体元素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试写出8号、14号、26号元素的简化排布式
思考与交流
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铬、铜的外围电子层 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4
基态原子 吸收能量 激发态原子
释放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1-1-1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共49张)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1-1-1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共49张)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18 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
超过 2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32 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2)能级交错现象
由构造原理可知,从第三层开始各能级不完全遵循能层顺
序,产生能级交错排列,即产生“能级交错现象”。
如 : E3d >
E4s , E5d >
课堂互动探究 K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请完成下表:
2.能级
(1)任一能层的能级都是从 s 能级开始,能级数目等于
该 能层序数 。N 能层有
4 个能级,能级符号依次为
4s、4p、4d、4f 4d、4f 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10 、
(2)电子排布式:
①电子排布式是用核外电子分布的能级及各能级上的电子
数 表 示 电 子 排 布 的 式 子 。 如 Al 原 子 的 电 子 排 布 式 是
1s22s22p63s23p1,Ca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4s2。
②简化电子排布式:将电子排布式中的内层电子排布用相应 的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而得到的式子称为简化电 子排布式。如碳、镁、钙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He]2s22p2、 [Ne]3s2、[Ar]4s2。
[答案] C
2.(1)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简化的电子
元素原子 电子排布式 排布式
N Mg S Ti (2)X 元素的+1 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则 X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书写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式,注意从 3d 能级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8
18
_3_2_
……
……
【自主探索】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原子中每一个能层上都有s、p、d、f四个能级 ( )
提示:×。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第三能层(M),
有s、p、d三种能级。
②同一个原子中不同能层上的s能级的能量都相等
()
提示:×。不同能层上的s能级,能层数(n)越大,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如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 子 结 构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2.宇宙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1)氢:约占原子总数的_8_8_._6_%_。 (2)氦:约为氢原子数的_1_/_8_。 (3)其他:90多种天然元素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_1_%_。 (4)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_金__属__,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_2_2_种。
(2)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5,则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 (3)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的能层符号为________,该能层有____个能 级。 (4)写出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误区警示】(1)任一能层,都是从s能级开始,且能级数与能层序数相同,并非 都含s~f能级。 (2)每个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是能层序数平方的二倍,但与实际填充的电子数不 一定相同。
【素养训练】 1.(2020·成都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相同的 D.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相同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填入电子数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巩固・评价】 根据构造原理分析19K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
×

KL
MN
1s 2s 2p 3s 3p 3d 4s
KL
M
N
1s 2s 2p 3s 3p 3d 4s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 4s → 3d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① 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 电子运动空间相对很大(绝对空间小) ③ 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接近光速,约为108m/s) ④ 电子是做无规则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层
电子层: 人们把电子运动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1)能层: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所处的不同区域分成 不同的能层。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想一想
电子排布式也可以用于表示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试写出Na+、Cl-和 Fe2+的电子排布式。
写出原子 的电子排 布式
判断原子 得失电子 的数目
①(价层电子)失电子的顺 序由外向里 ②得电子时,得到的电子填 充在最外层的某个能级上
(“行星系式”原子模型)
(核式模型)
一、关于原子(“ατομ” atom)
话题2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必修1 P88科学史话)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又称分层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
球形轨道(线型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 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