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单元-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合集下载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调查访问课堂讨论总结归纳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接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后同时展示一幅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害吗?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6 )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二.教材案例————洪灾1.什么是洪灾?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3. 洪灾形成的原因天气、气象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1)洪水形成的原因:堤坝决口人为原因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洪水的其它因素:地面坡度河谷的顺直、通畅土壤植被程度、纵向坡度洪水大小(3)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灾区人口、经济状况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贺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危害
2、让学生学会分析并理解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二)教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2、通过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原因的探讨,使学生形成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超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理念上基本贯穿了新教材所体现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搜集大量的信息充实了课堂,在难点上采取了师生互动游戏,较轻松地将之突破,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但值得反思的是注意课堂信息的取舍,过量的信息会使教学目标模糊化,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含金量”。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共2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共23张PPT)

意识、林、体制、系统、投入
达成学习目标 3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洪灾的防治措施
活动 特点: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 ——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特 点
原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灾害种类 多、发生频率 高、影响范围 广。
我国季风气候 我国人口众多, 显著,气候灾 人地矛盾突出, 害频繁;山区 围湖造田、破坏 面积广大,地 植被等不合理经 质构造复杂, 济活动普遍存在。 地质灾害多发。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 过河滩地面出现的 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 河岸、湖岸,对人 类生产和生活带来 损害,就形成洪灾。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洪灾的形成原因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印度洋海啸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洪水和洪灾
新知2 洪灾的形成原因
新知3 洪灾的防治措施
【建议本节课分为1个课时】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洪水和洪灾
4-5月份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新知3
洪灾的防治措施
洪灾的防治措施
主 要 的 工 程 措 施 兴建水库 退耕还湖 修建堤坝 疏浚河道 开辟分洪区 开挖分洪道
蓄洪
提高洪水调蓄能力 蓄
防止洪水漫溢 加快泄洪速度 锁 疏 分
泄洪
降低洪水水位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调查访问课堂讨论总结归纳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啊?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接着请大家看看下面一组图文:课件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后同时展示一幅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图片和一幅在有人类居住的地区的火山图片,这两幅图片都是自然灾害吗?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概念)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6 )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二.教材案例————洪灾1.什么是洪灾?洪水——洪灾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3. 洪灾形成的原因天气、气象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1)洪水形成的原因:堤坝决口人为原因汇水速度>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洪水的其它因素:地面坡度河谷的顺直、通畅土壤植被程度、纵向坡度洪水大小(3)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灾区人口、经济状况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案----以洪灾为例〔4〕泥石流的定义、特点、成因。

4.洪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三、提出疑惑同窗们,经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求学案一、学习目的1.经过了解自然灾祸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深入看法自然灾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经过学习洪水和洪灾效果,学会剖析诱发自然灾祸的种种要素,揭露自然灾祸的诱发机制和发作规律,明白自然灾祸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经过火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祸之间关联性的看法。

4.经过探求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以为要素对洪灾的影响,协助先生树立〝防灾、减灾〞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洪水构成的自然缘由及人为要素三、学习进程〔一〕自然灾祸探求一如何了解自然灾祸?〔1〕你以为自然灾祸是怎样的?〔2〕自然灾祸的种类有哪些?自然灾祸的影响?〔3〕你以为荒无人烟的中央会发作自然灾祸吗?为什么?〔二〕洪水和洪灾探求二洪水和洪灾有怎样的关系?(1) 剖析是洪水?洪灾?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络吗?〔2〕罗列洪水有哪些危害?〔三〕洪水的构成探求三.洪灾的构成缘由?( 1 )你能总结出洪水构成的自然缘由吗?〔2〕你以为流域的汇水速度与空中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掩盖率区分有怎样的关系?〔3〕河道的顺直水平、通常水平、纵向坡度与河道的排水速度有什么关系呢?〔4〕罗列一下人类活动哪些行为也能惹起洪水?〔5〕思索人类在流域破坏植被和围湖造田常能引发洪水的缘由?〔四〕泥石流探求四.你对泥石流有怎样的看法?〔1〕找出泥石流的发作具有的条件?〔2〕你能描画出泥石流的发作进程吗?〔3〕想一想泥石流易在我国哪些地域发作?你的理由?〔五〕洪灾的防治措施探求五。

如何防洪减灾?你能总结出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各有哪些吗?四.反思总结某流域发作洪灾的缘由思绪一:包括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两小气面。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自主学习〔课前独立学案〕一、温习上节内容:〔尽量不看教材完成〕1、自然资源按可否再生分为 和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属于 ,其散布具有清楚的 规律,矿产资源的散布主要受 的制约,如金、银、铜主要散布于 地域 。

2、自然资源的特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预学 要求:完成此局部必需仔细阅读课本,独立思索和处置相关效果,熟习地图册和教材内容,完成学案填空局部和在教材相应位置勾勒。

一、看法自然灾祸 1概念:2、种类:〔1〕地质灾祸:如 、 、 、 气候灾祸如 ;水文灾祸如 ;生物灾祸如 虫灾 ; 思索:荒无人烟的中央会发作自然灾祸吗? 二、看法洪水和洪灾1、读课本P87剖析什么是洪水?洪灾?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络?2、读P87课本,剖析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3、〔1〕洪水致灾有几个基本环节? 〔2〕剖析洪水构成的缘由哪个要素与流域汇水速度出现负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哪些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泥石流1、在教材上阅读泥石流的定义、特点,了解泥石流的危害。

2、写出泥石流的构成应具有哪些条件3写出泥石流构成与哪些要素有关? 思索:植树造林提高森林掩盖率属于哪种措施?我的疑惑:小组讨论后由组长一致写课内活动一、小组修订课前独立学案中存在效果二、分小组率领全班同窗学习〝自主学习局部〞对应的教材知识〔各小组解说要求:清楚、繁复,图文结合〕四、探求活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小组协作讨论达成分歧,并以教员要求的方式对结果停止展现【探求1】观看视频,回答以下效果(10分钟)1、2021年韩国,泰国发作特大洪灾 ;我国也是是洪灾多发区思索:和气候有怎样的关系?2、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洪灾发作在哪个游〔上、中、下〕段和地形地势有何关系?3、洪灾的发作和流域状况有何关系?4、专家指出:长江流域治水先治山,先治湖,请思索其合理性与我们人类活动有何关系? 选做【探求二】:阅读教材第89页图4-2-4,回答以下效果:答案直接写教材上。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1.围湖造田;2.破坏植被;3.建筑物占据河道
2.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 实施:① ③ ④ ①开挖入海水道 ②防止凌汛泛滥 ③上游植树造林 ④利用中下游洼地, 修建蓄洪工程
☺考点快递: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旱涝、台
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堂检测:
1.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
影响排水速度的因素: 河谷的顺直程度:河谷越 顺直 ,排水越快。 河道通畅程度:河道越 通畅 ,排水越快。 纵向坡度;坡度越 大 ,排水越快。
人为原因:
(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 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 床坡度减小。 (2)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 度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 均匀。年降雨量的 50%~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如1931年、 1954年、 1991年以及2003年的全流域性大水,都是由暴雨引起 的。
淮河千流全长1 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 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 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D)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
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7.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图”,回答问题:
省、市、自 1953~1975年暴雨
治区
次数
黑、吉、辽 25~27次
晋Leabharlann 27次豫24次
湘、鄂
27~28次
粤、桂
51~64次
(2)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__东_北_平原、 (__区(致_1_盆。)3,_华)_地洪说_北地暴_等涝明_形雨平。灾洪_发原 从害涝 _生、 空主长灾 有频_ 间要江害 关率_上是中的。与_看_连下发洪_,_续游生涝平都_性既灾原分_暴与害、布_雨分_在_珠布降_我和_江有水_国_短的频_ 的_时一率三 __间致角 _东_有大,洲 _部_关暴有、 __,雨的_ _造也四不_ _成与川一_ 地的。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共13张PPT)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4-2 自然灾害与人类 (共13张PPT)
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面对洪涝灾害,我们该怎么办?
工程措施:
蓄洪
泄洪 分洪
非工程措施:意识、体制、 加强监测和预报
系统、投入
考考你:判断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
工程措施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非工程措施 严禁乱砍滥伐,大力植树种草 非工程措施
开挖分洪道
加强监测与预报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非工程措施
河湖因素:
1.自然原因
(1)冰凌堵塞 (2)滑坡、泥石 流堵塞河道 (3)堤坝溃决
流域的汇水速度
土壤含水率 正相关 地面坡度 正相关 植被覆盖率 负相关
2.人为原因
三个方面分别是怎样影响洪水形成的?
汇水速度加快 河流水位上升 (1)破坏植被:
排水不畅Βιβλιοθήκη 水土流失加剧 河床坡度减小
诱发加剧洪水
(2)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厉庄高级中学
韩冬霞
一、自然灾害
(一)观看《各种自然灾害》视频回答问题
1.视频中有哪些自然灾害?
2.这些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
3.不同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你能在视频中找一例 吗?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 危害的事件。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无人区的火山 发生在校园的洪涝
辨析以下案例,是否为自然灾害,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
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 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所幸位于海洋上,没有造 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 人员死亡的灾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洪水发生的区域越大,洪灾就越严重
D.经济越发达,洪水造成的损失可能就越严重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解析 洪水和洪灾是有区别的。如果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 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因此,洪水只有发生在 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洪水发生 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损 失就可能越严重。 答案 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5)大量河道、湖泊被淤、被填,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面对频发的洪水灾害,我们要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 作,采取工程措施(如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 道等)和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意识、制止乱砍滥伐、建立防灾 减灾管理体系、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等)以 减轻洪灾所造成的损失。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三、洪灾的防治措施 1.做好对洪水的 监测 和预报工作。 2.采取相应防洪措施
(1)工程 兴建 水库 , 退耕还湖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措施疏浚河道,加快 泄洪 速度 开辟 分洪区 ,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汇水速度加 快,有利于 洪水形成
水系 状况
支流 河道 河谷 入海口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排水速度减 慢,容易形 成洪水

2.人为因素
原因
影响
破坏流域内 植被
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 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 坡度减小,诱发和加剧洪水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题组训练】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 有发生。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解析 读图可知,M市位于我国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暴雨,而附近处于山地迎风 坡,易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夏季还容 易受台风影响,暴雨频次增多,M市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 流入海通道少,距离海洋较近,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 托,排水不畅。 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 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 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1)概念:指在自然界 发生的,对人类的 生命 和 财产 构成危 害的事件。 (2)分类:按成因分为 地质 灾害、 气象 灾害、生物灾害等。 2.洪水:河流水位超过 河滩地面 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3.洪灾 (1)概念:洪水 溢出 或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
【思考4】 黄河水患严重,为了治理黄河,上中下游河段分别 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提示 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下游疏 浚河道,加固黄河大堤。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预习效果自测]
1.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暴雨和大暴雨就不会造成洪灾
B.无论什么地区,只要发生洪水就会形成洪灾
3.洪水致灾的影响因素:洪水发生区域的人口密集程度及 经济 发达 程度。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思考2】 为什么说我国的洪灾和旱灾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 区? 提示 自然原因: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的年际变化是形 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向北挺进快的 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夏季风弱,锋面 雨带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 多。人为原因:东部季风区人口稠密,致灾的可能性大;经 济发达,损失的程度大。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反思归纳】 影响洪灾形成的主要因素
洪水的发生往往是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
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
原因
影响
流域 状况
降水强度
地面坡度 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 水位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低
在一定程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度上抬高
建筑物占据 河道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洪水水位
占用分洪区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方法技巧 洪涝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思路 (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低洼,易造成排水不畅,就容易 发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涝 灾害。 (3) 地 区 人 口 密 度 与 经 济 状 况 : 地 区 人 口 密 度 越 大 , 经 济 越 发 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⑤干热风,亦称“干旱风”,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发生 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蒸腾加剧,根系吸 水不足,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现象严重甚至枯萎死 亡。我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时有发生。一 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防 御措施有营造防护林带,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以便灌溉等。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2.下列属于洪灾的是
()
A.撒哈拉大沙漠上的风暴 B.2016年我国南方洪水
C.亚马孙雨林的持续降雨 D.喜马拉雅山上的冰雹
解析 洪灾要有大水,大水对人类产生了灾害和损失。亚马
孙雨林降雨属于正常情况,雨林里人烟稀少,大水并没有对
人类产生影响,不是洪灾。
答案 B
变化又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较
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此外,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也易使某些
地区发生水灾。
答案 C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4.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
①兴修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④上游山
区大量陡坡开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2)非工程 提高人们的 防灾减灾 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乱伐,减少水土流失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措施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 居民的 应急撤离 计划 加强灾前 水利建设 投入与 减灾科研 投入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思考3】 植树造林的防洪功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森林 涵养水源的作用,延缓洪水的形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森林 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河道的通畅。
不利于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黄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
D.三江平原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
解析 围湖造田使得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湖泊对洪水
的调节作用减弱,洪灾加剧。
答案 B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探究点 洪灾的成因 【探究活动】 材料 2016年6月1日凌晨至早上,武汉普降大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课程标准 以某种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特征及危害。2.以我国洪涝灾害为 例,说明其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认识洪水和洪灾 1.自然灾害
来损害。
(2)危害直间接接损损失失::
人员伤亡 等方面的损失 供水 、电力、 交通 等的中断,
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思考1】 发生洪水一定会形成洪灾,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提示 不对。洪水不等同于洪灾。洪灾一定是由洪水形成 的,但发生洪水不一定就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给人类带来 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⑤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⑥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解析 减少洪水易发区的人口不是减灾防灾的有效措施。
答案 B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6.人类活动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加剧洪灾的发生,而且
还无形中使得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下列做法
到暴雨,让这个内陆城市秒变季节性海洋城市。全市多处道 路严重积水开启“看海”模式,当地网友纷纷在朋友圈晒 “看海”照、“等船”图,引来不少人围观。因为暴雨的侵 袭,不少市民纷纷发朋友圈,称武汉继续看海了,上班只能 靠开船……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1)武汉内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洪水是不是洪灾?为什么? 提示 (1)降雨时间长、强度大,城市排水设施不太完善。 (2)是洪灾。因为洪水已经给当地人们的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 失。
③热带气旋在我国主要是指威胁东南沿海的台风,它由发 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低压演变而来。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及完 善的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地减轻台风灾害。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④低温冷害主要指发生在我国冬半年的寒潮,影响范围较 大,春季和秋季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目前主要是加强预报, 做好农作物越冬工作,以降低寒潮造成的损失。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晨背索引 自然灾害及其分类 洪水 洪灾 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洪灾的防治措施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86问题 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 (1) 降 水 集 中 程 度 高 , 集 中 于 夏 秋 季 节 , 全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 (4)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