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第7章 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第7章 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

繁形成水塞,出现负压抽力,管内压力
增加较快。
Q
泄流量
Q QB 泄流量
掺K 气 比
雨水P
斗入 口处 压力
天h
沟 水 深
降t 雨 tB
历 时
tA QA
③ 饱和阶段: t=tB,充水率α=1 单相压力流
Q
Q-h:泄流量最大。
泄流量
Q-K: 掺气比为零,不掺气,管
内满流,天沟水深增加,泄水
Q
泄流量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斗
承雨斗 立管
檐沟
2、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山墙
50~100mm
溢流口
组成:
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 天沟长度40~50m,不超过 50m,天沟坡度i=0.003~0.006。
防止天沟末端积水太深
泄压管
适用条件: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 厂房的大型屋面
消能池
检查井
雨水斗 检 查 井
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都置于天沟内;建筑屋 面内排水和长天沟外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半有压流系统 (如87型);大型屋面的库房和公共建筑内排水,宜采用 虹吸式有压流系统,檐沟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无压流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流动的物理现象
目的:了解雨水内排水系统由于水气两相流动,管内压 力变化的影响规律,为雨水管系设计提供依据。
室外雨水管道。
最小管径DN为200mm 最大管径不超过600mm 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管道坡度按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计算(表5-5)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P201 图6.5)
按出户管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液面,可分为: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类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用于排放废水的重要设施,它能够有效地将废水从建筑物内部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卫生环境健康。

根据不同的排水需求和建筑类型,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一、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屋面和其他露天区域收集到的雨水。

它通常包括屋面排水系统、雨水管道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

屋面排水系统通过檐沟、排水管和雨水口将屋面上的雨水引导到雨水管道系统中,再通过雨水收集设施储存或排放。

二、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内部产生的生活污水,如厨房、浴室和洗手间等地的废水。

它通常包括下水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下水道系统通过地面或墙体上的下水道网收集废水,然后通过污水管道系统将废水引导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三、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工业废水,如工厂、实验室和车间等地的废水。

工业废水的排水系统通常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工艺和废水特性设计。

它通常包括工业废水收集设施、工业废水管道系统和废水处理设施。

四、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建筑物地下空间的积水和地下水。

地下排水系统通常包括地下水泵站、地下水收集管道和地下水排放设施。

它可以有效地排除地下空间的积水,保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和干燥。

五、消防排水系统消防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消防用水和灭火排水。

它通常包括消防水源供水系统、消防水管网络和消防水泵等设备。

消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消防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供应和排水能力。

六、特殊排水系统除了以上常见的排水系统外,建筑物还可能需要特殊排水系统来满足特殊需求。

例如,游泳池排水系统、地下车库排水系统、地台排水系统等。

这些特殊排水系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可以根据排水需求、建筑类型和功能区域等因素来确定。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中用于排除雨水、废水以及其他污水的一系列设施和管道。

它起到了保护和维护建筑物结构的作用,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设计原则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屋顶、地面和其他部位的雨水。

它包括屋顶排水系统、雨水管道、雨水口等。

2. 废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

它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区域的污水管道、下水道和排水口等设施。

3. 通风系统:用于排除排水系统中的气体。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排气管道、通风口和排气扇等。

二、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在设计建筑排水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内部结构合理布置排水设施。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顺利排除废水和雨水,减少堵塞和积水的可能性。

2. 正确选择材料:排水系统的材料应该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和耐压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 PVC、铸铁和不锈钢等。

3. 合理坡度:排水管道的坡度应设置合适,以保证水能够自然流动到排水口。

一般来说,坡度应为每米0.5%-1%。

4. 选用合适的管道直径:不同区域的排水管道直径应根据废水流量进行选择,以确保排水畅通。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排水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排水通、化学清洁剂或者专业的管道疏通设备进行清理。

2. 排水口积水:排水口积水会导致异味和污水倒流的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加装排水阀门或者定期清理排水口来解决。

3. 排水系统漏水:排水系统漏水会给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害。

解决方法可以检查排水管道连接处是否密封良好,如有发现漏水点应立即修复。

4. 通风系统问题:通风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气味和湿度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检查排气管道是否通畅,排气扇是否正常工作。

总结:建筑排水系统对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布局、正确选择材料以及解决常见问题,我们可以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和环境的卫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普通外排水
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水落管(立管)组成。
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 业建筑,多采用此方式,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 水落管管道材料:
水落管一般用白铁皮管(镀锌铁皮管)或铸铁管。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3.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 檐沟排水 天沟排水 无沟排水 4.按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 敞开式排水系统 密闭式排水系统 5.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 单斗系统 多斗系统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立管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一 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 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 水,雨雪水沿着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然后经 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雨水道。
雨水斗 检 查 井 天沟 沉降缝
消能池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天沟的设计应保证排水通畅。 设计的主要内容: 天沟的断面尺寸,坡度等,根据水力计算来确定。 计算依据: 暴雨强度、建筑物的跨度(汇水面积)、屋面结构形式等。
返回本章目录
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6.1.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第九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9-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

一、雨水外排水系统1、檐沟外排水系统又称水落管排水系统或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组成。

雨水多采用屋面檐沟汇集,然后流入隔一定间距沿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泄至地下沟管或地面。

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等建筑屋面雨不的排除。

水落管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来确定。

据经验,一般为15~20m设一根DN100的水落管,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

阳台上的水落管可采用DN50。

2、天沟外排水系统天沟外排水即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使雨雪水向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方向)泄放,并经墙外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管道。

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

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以及厂房内不允许布置雨水管道的建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天沟外排水的方式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采用天沟外排水不仅能消除厨房内部检查井冒水的问题,而且具有节约投资、节省金属材料、施工简便,利于合理地使用厂房空间和地面以及为厂区雨水系统提供明沟排水或减少管道埋深等优点;但若设计不善或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天沟翻水、漏水等问题。

天沟外排水,应以建筑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屋面分水线。

天沟的流水长度,应结合天沟的伸缩缝布置,一般不宜大于50m,其坡度不宜小于0.003。

为防止天沟末端处积水,应在女儿墙、山墙上或天沟末端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时,需采取防冲刷措施,在湿陷性土壤地区,不准直接排水,冰冻地区立管需采取防冻措施。

二、雨水内排水系统大屋面面积的工业在,尤其是屋面有天窗、多跨度、锯齿形屋面或壳形屋面等工业厂房,其屋面面积大或曲折,内跨屋面雨水用水落管排除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雨水管系统。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4-1屋面雨水排放方式
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结构形式,
屋面面积大小,当地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的要求,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来选择排除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
系统或者两种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外 排 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内排水系 统设计计 算包括 选择 布置雨水斗,布 置并计算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 地管的管径。 为简 化 计 算 过 程,可将雨水斗和雨 水管道的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不同小时降雨厚 度h5情况下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F=N· Q / k1
F—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k1—渲泄能力系数,屋面坡度小于2.5%,按1计算。 Q— 最大允许泄流量 L/s N—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度系数表7-5
2 3 1 2
1 v R I n
2 3
1 2
天沟的设计计算—计算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1)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F 2)根据暴雨强度重现期计算5min暴雨强度q5; 3)利用(7—1)式计算雨水量Q; 4)初步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5)计算天沟泄流量QT=ω· v; 6)比较Q与QT,若QT<Q,应增加天沟的宽或深, 重复第5和6步,直至QT≥Q; 7)根据雨水量Q,查表7—2确定立管管径。
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位置宜靠近墙柱,以利检修。
• •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450三通或900斜三通连接。 悬吊管采用铸铁管,用铁箍,吊卡固定在建筑物的桁架或梁上。 在管道可能受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 连接。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备、排水口、排水泵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1.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是建筑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污水和雨水从建筑物内部排出。

排水管道一般分为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两种。

污水管道主要用于排放厨房、卫生间等处产生的污水,而雨水管道则主要用于排放屋顶、露台等处的雨水。

排水管道的材质一般有PVC、PE、铸铁等,不同的材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2. 排水设备
排水设备是指用于排放污水和雨水的设备,主要包括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器等。

这些设备一般都需要与排水管道相连,将产生的污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

3. 排水口
排水口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排水口,主要用于将污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

排水口一般分为地漏、墙漏、天沟等几种。

地漏主要用于排放卫生间、厨房等处的污水,墙漏主要用于排放墙体渗漏的雨水,天沟则主要用于排放屋顶的雨水。

4. 排水泵
排水泵是指用于将污水和雨水从低处排到高处的泵,主要用于排放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处的污水和雨水。

排水泵一般分为潜水泵和离心泵两种,不同的泵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备、排水口、排水泵等多个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排水系统,为建筑物内部的排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4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第4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t A t tB ②过渡阶段 Q-h:h增加缓慢近似线性,泄流量增长速率小。 Q-K:K↓,tB时 K=0。 Q-P:管内压力增加较快。 ——水气两相压力流 ③饱和阶段 t t B Q-h: Q基本不增加。 Q-K: K=0,Q不增加,h↑,泄水由抽力进行。 ——单相压力流。
综上:雨水排泄能力,取决于H 主要是H。 2.悬吊管和立管内的压力变化 悬吊管、立管压力变化曲线 (见附图4)。 3.埋地横管的水气流动 水流特点: 水流掺气 半有压非满 波动水跃的流动状态
表4-1 屋面雨水系统的特点比较
87斗系统 虹吸式系统 水一相流 有压流 淹没进水 主要通过溢流 设计状态充分 利用水头,超 量雨水难进入 堰流斗系统 附壁膜流 重力流(不考虑 压力) 自由堰流式 必须通过溢流。 按无压设计超量 雨水进入会产生 压力,损坏系统
设计流态
雨水斗形式
气水混合流 重力流(考虑力) 87或65 系统本身 设计方法考虑 了 排超量雨水
1.按 q5
Qr k q5 F ( L / s) 10000
式中:k — 屋面泄流系数; F — 汇水面积,m 2; q5 — 5 min 暴雨强度,L / s 104 m 2
2.按小时降雨厚度计算:
h5 F 3600 h5 — 5 min 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 / h。 Qr k
250 1480 1751 1985 2293 2468 2960 3243 3375 3626
300 2408 2849 3231 3731 4308 4816 5276 5492 5899
0.005 0.007 0.009 0.012 0.016 0.020 0.024 0.026 0.030
3.立管 单斗系统立管直径与雨水斗相同。 多斗系统查下表。(降雨厚度为100mm/h时,) 多斗系统立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和排水流量 管经(mm) 汇水面积(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7.2 7.3
总目录
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7.3.1 单斗雨水系统 7.3.2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7.4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4.1 雨水量的计算 7.4.2 普通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3 天沟外排水的设计计算 7.4.4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7.1.2 天沟 天沟外排水 山墙 溢流口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天沟外排水
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 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 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 天沟外排水。
检查井
泄压管
消能池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7.1.2 天沟外排水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天沟外排水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 压力流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 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 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 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 的80% 。
内排水系统工程图
CAD 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2
根据立管连接雨 水斗的个数分为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内排水系统分类
根据系统是否与 大气相通分为
单斗、多斗雨 水排水系统
密闭系统 敞开系统
按雨水管中水流的 设计流态可分为
内排水 系统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总目录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 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 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 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 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 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 以下两种: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进水格栅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虹吸式雨水斗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排出管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 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 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雨水斗 检 查 井
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 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 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 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
天沟 沉降缝
消能池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1 概述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雨水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 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 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 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 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 多采用内排水。
内排水 系统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檐沟外排水
天沟 外排水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1 雨水外排水系统
7.1.1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檐沟外排水
檐沟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承雨斗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 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 立管 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 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 地面。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本章概述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 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 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 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本章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 系统介绍。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 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
雨水斗 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 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 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 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 水斗、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2 内排水系统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敞开系统: 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 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 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 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 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
7.2.3 内排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立管 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排出管 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 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埋地横管 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不 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 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